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唐三帝傳 > 新帝初立,暗涌流晦十九

新帝初立,暗涌流晦十九


  李績便出列,跪面李治,叉手奉圭,恭禮道:

  “臣以為,王大人之言頗有道理,然主上之慮更為周全。禮制者,一國之度量也,萬不可廢。禇相功高,然今日欲立為公,便起有爭,是故暫緩為好。

  奈何三公之位,視若朝臣之首,近來諸事煩要,長孫太尉一人煩勞也確為不妥,故臣以為,可再立一公。

  臣不才,曾得主上圣意眷濃,然臣一無至功,二非皇親,三則德末,確不當以位列三公。

  至于濮王殿下,如長孫太尉所言,曾有先鑒,又有先帝遺愿,也不宜立為三公。

  加之今外臣之中,已有長孫太尉列位,則思量再三,當再于諸王之中,擇一賢者列位……主上,臣斗膽請奏,以荊王殿下為司徒,還請主上恩準!”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立時嘩然,連李治與長孫無忌,也是驚得目瞪口呆。

  李治看了一看長孫無忌,終究還是沒有立時答應,只是虛詞兩句,便著其容后再議。又著王德復問可有他奏。

  諸臣皆知李績平素沉穩,那荊王之心諸臣更是明晰于心,暗中思量必然有些由頭,便都沉默。

  見狀,王德便借機宣了退朝,又依李治之意,留下長孫無忌與李績議政。

  ……

  片刻之后。

  太極殿尚書房中。

  更了輕便龍袍的李治坐在玉案之后,聽著李績娓娓道來:

  “主上,荊王之心,人盡皆知。且先帝在時便削其兵權,實不足畏。然奈何其身后還有一個韓王元嘉。

  此賊心思細膩,又頗得朝中諸臣傾同。其狼子野心更是不可輕視,奈何他一向善于偽裝,不曾露得分毫,是故咱們卻不能輕視。

  所以臣才請奏,準立荊王。

  主上,日前之事,朝中他人不知,可主上與長孫太尉當知,這不過是韓王有意推了荊王出來,做個替死鬼——若可誣得主上清名,借機拉主上下位,那便是最好。

  若是不成,那引得主上與長孫大人將目光放在荊王身上,稍解自己之壓也是極佳——再者,如此一來,荊王之心必然更加昭然若揭,文武為避其嫌,也必然更加孤立他。

  那荊王便只得牢牢地依附著韓王了。

  此一番,卻是韓王一石二鳥之計。

  是以臣才請立荊王,這樣一來可破了韓王控制荊王之計,分化二人;二來也可引得那些心存謀逆之眾竟相暴露。

  三來,也是最緊要的,可暫時迷惑荊王,使他自以為得計——

  如此一來,他便必然自露馬腳。而他一露出馬腳,那些隱藏在暗處的人,也離現于天日之下不遠矣。”

  李治深思片刻,看著長孫無忌道:

  “舅舅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想了一想,李績之言不無道理。再者若立荊王為三公之末,那荊王便必得離封地,居于長安——

  如此一來,確實是如李績所言,可借其與其他諸逆之聯系中,順藤摸瓜,一網打盡——尤其是吳王,現下也在京中。比起李元景甚或是李元嘉來,吳王李恪才是眼下對李治皇位威脅最大之人。

  李恪一有兵權在手,二有聲望功績。若他有心反,那必然李治要吃虧。再者荊王一上,李泰也便上不得位。

  思量再三便道:

  “臣以為英國公所言甚是,如此一來,荊王便不得不離封入京。這樣也方便咱們看著他不壞大事。甚好。”

  李治看了看李績,便點頭道:

  “既然舅舅也如此說,那便擬旨罷!”

  長孫無忌與李績便恭禮從之。爾后李治又稍加勸慰幾句,便著二人退下。

  ……

  眼看著二人退出半晌,李治一直微笑著的臉,便忽然沉了下來,雙拳一握,廣袖一揮——

  “咣啷嘩啦……”

  一陣碎裂之聲便立時在殿中響起——卻是案幾之上一切事物,皆被他狂怒之下推了滿地!

  李治漲紅著臉,胸口劇烈起伏,咬牙看著一側見他發怒便驚惶失措,立時跪下請罪的王德與德安道:

  “去!把李績召來!!!記著動靜小點兒,別叫那些舅舅的眼線看見了!!!!”

  “是!”

  德安機靈,立時便應了,慌不擇路地跑出殿去。

  不多時,李績便在德安引下,由偏門入了太極殿。

  一進殿內便不等李治發語,更不去看周圍一眼,立時便下跪伏乞道:

  “臣李績膽大妄為,請主上治罪!”

  李治本來欲待喝他個罪的,見他自己也知道今日之事不妥,心下卻也熄了幾分火。然而念及今日之事,終究惱怒,冷笑道:

  “李將軍何出此言?你論功論理,都是我大唐第一忠臣,何來膽大妄為之罪?”

  李績聞得李治這般言語,心知此番他氣得不輕,于是頭也不敢抬,冒著冷汗道:

  “臣……臣知主上心意,卻故而違之,是為大不敬,還請主上治罪!”

  李治聞言,想想,也不解他為何如此,便道:

  “起來說話。”

  李績聞言,知道李治多少有些寬松,便心底微微松了口氣起身,垂首而立。

  李治便冷冷道:

  “說說罷,何故?”

  “主上,臣斗膽一問,今日張琮臨朝違主上圣意,力奉禇遂良為司徒,以主上之見,是何人之意?”

  李治冷笑:

  “何故明知故問?能說服他的,只有舅舅。”

  李績乃點頭,又輕輕道:

  “那依主上之見,太尉大人又是如何知道主上曾密意張琮,奉濮王殿下為司徒的?”

  李治一怔,想了一想,皮笑肉不笑道:

  “舅舅多年維營,這太極宮中大小事情,哪一件瞞得過他?不過……”李治斂了些怒意,深思一番才道:

  “不過此番卻也奇怪,論理這事朕并非親告張琮,張琮心性是個只知聽命行事,卻不多事的……難不成別有他人?”

  李績點頭,抬頭看著李治道:

  “據臣所查,這將此事漏與太尉大人知曉的,正是荊王。”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7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