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烏漸逝,玉兔初升二十九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xiàn)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并加關注,給《大唐三帝傳》更多支持!
……
是夜。
高陽府中臥房。
聽得毗伽奴所報,高陽才閉著眼,由她慢慢替自己揉著雙額道:
“這么說……這蘭若,卻是可信的?”
“正是,荊王府的家生奴才——而且有謠言說她爹只怕不是別人就是荊王呢!”
高陽便忽睜雙目,良久才笑道:
“的確……若是本宮那六叔的性子來看……若非他自己的骨血,也不放心擱在這么緊要的地方使……
只是那丫頭知道不知道?”
“怎么不知?荊王平日里待她極好。只怕多少也有些心思的……”
“嗯……確是如此。若她此番事成,六叔膝下也薄,只怕便是正殿的命……也罷!既然如此,便留下她罷!
記著,無論她是不是王叔骨血,能被放在這里,都不是什么簡單人物——你可得好好待她,明白么?”
“是!”
“還有……明日便往宮里遞了表,本宮要去一趟東宮!”
“是!”
……
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初一,高陽公主會遞疏欲訪東宮之時,卻忽聞東宮事亂——
太子師,大唐丞相房玄齡,一夕病重!
貞觀二十二年七月。
太宗聞房玄齡疴重疾沉,乃急召名醫(yī)為其診治。且更囑咐宮中御廚,當日供御膳于房府。更言:
“朕與房相同食,但求上蒼憐朕,且借朕之天子福運,助房相延年也!大唐再不可失良相!”
左右聞之,甚感。
又數(shù)日后,太宗病體稍安,乃不理左右所勸,執(zhí)意入房府探視,更著太子李治,日日入房府以視安好。
又數(shù)日,房玄齡病疾再重,心知命運至此,乃含淚與諸子道:
“而今天下清平,唯主上東征高麗不止,是為國患……
主上天子威怒,今又無魏征在側,是故諸臣皆不可犯顏直諫……
然若為父知而不諫,豈非大唐罪人乎?豈非有愧天子恩乎?且一命如此,尚有何求?”
乃掙扎而起,由長子遺直披衣,次子遺愛強助其握筆,顫巍巍書表道:
“國之要事,乃民生安生。今上因天子威怒,意誅高麗而不絕兵戈之事,然天下方定,百姓初安,此事久勞亦必動搖國本。且主上怒火久存于心,必當使龍體有損。若主上龍體有損,則大唐不復安矣!
故臣斗膽請奏,主上隆恩澤世,憐民愛眾,當暫息高麗之事。但得大唐安定,百姓寧生,主上康健……臣死而無憾也!”
表成,乃著遺直連夜速奉與太子李治。
李治閱表后,淚如雨下,乃擁表入懷道:
“房相丹心,金日難及其輝也!今若房相有失,大唐乃損重柱!”
遂急入宮內,將表奉與太宗。
太宗閱表,亦大感其心,乃召其女,房玄齡次子遺愛之妻高陽公主入內,攜其手,含淚道:
“房相病危至此,但不念己,一心只憂大唐百姓,只憂朕之安康……忠心至此,何人可敵?卻不知此番朕苦求上天,得留房相,可否成事……
若果成事,便止高麗之征又待何如?”
乃著公主回府,好生侍奉,又與太子李治同入立政殿,父子同泣,乞盼皇后在天之靈,能再如生前,保得大唐良相。
諸臣聞之,大感其心。乃皆盡心尋良醫(yī)。
太子李治更令傳天下,必尋得孫思邈入宮,再施妙手。然不日后,神醫(yī)忽傳信入東宮,李治閱后,方知神醫(yī)早知房玄齡之事,更道玄齡已然天命知盡。
乃終究死心,痛哭失聲。
……
貞觀七月二十三日夜。
太子李治聞得房玄齡突有回光返照之相,急入房府相視。
房府之中。
已然為大唐勞憊至滿頭銀白的大丞相房玄齡,聞得李治前來,欲待起,卻再不得使上半點力氣,只得眼睜睜看著李治入內,眼中淚流不止。
李治見恩師如此,乃悲痛難止,連聲喚道:
“房相!房相!您要撐著……要撐下去……
稚奴當真失不得您……父皇也失不得您……
大唐更失不得您啊……
房相!”
一言未畢,已然是淚流滿面。
房玄齡看李治如此傷心,卻心下稍有些安慰,含淚笑道:
“還是對不住殿下了……老臣答應過殿下,必要守著殿下成為不遜于陛下的一代名君……
結果還是對不住殿下了……
看來老臣,是要去見皇后娘娘啦……”
李治聞言,哭得話兒也說不出,只是握著房玄齡早已干癟到不成形的右手,不停地搖頭,任眼淚流落二人交握的手背上。
房玄齡輕輕咳嗽了一聲,這才伸手去拍拍李治雙手,笑道:
“殿下也不必如此……想來老臣能得如此高壽,已然是幸甚了……而且老臣上有明君知臣憐心,下有愛妻嬌兒……左右更有諸位日后必然千古流芳的名臣良士共守大業(yè)……
老臣此生,當真是無憾了……咳咳……無憾啊!
只是可惜……沒……沒看著殿下登基……
只是可惜……”
房玄齡卻不言語,只是看著自己守在一側,哀哀哭泣的幾個兒子與淚流滿面的愛妻盧氏。
盧氏會意,便帶了兒子們出去,只留李治與房玄齡二人在屋內。
李治見狀,知道房玄齡必然有什么要事相求,便含淚道:
“房相……有何事,但您所求,無不應許便是……”
“殿下英明……”房玄齡輕輕喘了口氣,然后才含淚道:
“老臣就知道……老臣就知道,那魏羊鼻子再不會尋錯人托付的……老臣就知道……”
李治聞言,便知他已知魏征臨終所托,乃含淚道:
“房相放心,魏大人去時,稚奴無能,不得保其英名。而今稚奴也有些力量,定當保得房相……”
“保不了……保不了啦……”
房玄齡卻笑道:
“殿下……老臣求您,若老臣去后,老臣諸子之中,有誰被牽進了荊王之事中……
還請殿下務必不要念著老臣聲名,可留其命……卻萬不可……
萬不可留其復用……
老臣求您……”
李治只當他是為房遺則求情,更詫異道:
“為何?他……他本是好孩子……”
房玄齡心智甚明,知道李治所憂的,卻是房遺則,然他終究還是沒有時間說透了,只是輕輕搖頭道:
“殿下……便是……
屆時便是……便是殿下有心保……他……他們也不得逃過國……
國舅爺?shù)挠嬎恪?br />
為了大唐……
為了殿下……國舅爺是……是留不得他們的。是故……是故老臣求殿下……若到那一日,還請殿下不要念及老臣,務必……務必搶先貶了……貶了他們去……去嶺南……去離長安最遠的地方……
有多遠……有多遠就貶多遠……
只有這樣……
只有這樣……其他幾個孩子……才得保全性命……因為……因為殿下是……是不忍心讓國舅爺傷心的……也……也不能讓他傷心……殿下……
殿下只有國舅爺了……
老臣求……求殿下……求殿下答應老臣……”
李治聞言,心碎欲死,便點頭泣不成聲道:
“好……稚奴答應您……若果有這一日,稚奴必然保他們性命……保他們性命……稚奴會先貶了他們,不叫舅舅殺他們……
稚奴也會替他們安頓好……
若真有這一日,稚奴會做到的……
房相……房相……你安心……安心罷……”
聞得李治如此一說,心事終于得安,費盡力氣的房玄齡含笑點頭,再欲說什么,卻說不出口,只是拉了李治之手,顫巍巍地,盡自己最后一點力氣地,在李治手中寫了幾個字。
李治先是訝然,然后便是熱淚盈眶:
“武……為正妃?
房相,你……你是說……”
房玄齡含笑點頭。
“可是房相,父皇……”
李治惶然,心中不安。
房玄齡卻搖頭,顫抖著,指了指李治。
李治這才明白,立時便如被雷劈到一般,輕輕道:
“要……稚奴……立……
立……”
房玄齡點頭,艱難地吐出最后一句話:
“要……快……
萬不……萬不可拖……
否則必……必生變故……”
看著這位至此地步,還在想著自己的和藹老人,李治終究再也不能自己,崩潰大哭。
……
次日。
太宗聞夜守房府之太子李治來報,道房玄齡已然不成,乃震驚,急罷朝攜太子同入房府,握其手訣別。
李世民房玄齡君臣相事數(shù)十年,其情早已非君臣二字可容,似友似師,似兄似親,自然難止悲痛,淚難抑止。
然房玄齡心事大已了,乃含笑以撫李世民之手,雖不得言語,卻頻頻以笑慰太宗之心。
李世民自覺一生有虧之人,除皇后長孫氏外,便是一生為大唐費盡心血的房玄齡,如今良友將逝,李世民再不知如何是好,只得于時立授其次子遺愛為右衛(wèi)中郎將,三子遺則為中散大夫,以其可在生時得見子孫顯貴。
房玄齡知李世民心意,含笑不語謝之,再依依不舍,先看了看一側匆匆而來的老友,也是老對手長孫無忌,接著再看太子李治與自己侍奉了一世的明主李世民父子最后一眼后,方才含笑合目,撒手人寰。
李世民當場崩潰,緊握房玄齡漸漸失溫的手,放聲大慟。(小說《大唐三帝傳》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xiàn)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并關注,速度抓緊啦!)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7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