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唐三帝傳 > 儲位有變,風云暗爭二十八

儲位有變,風云暗爭二十八


  李泰似乎明白了什么,向后一靠,表情數變,最終木了一張臉:

  “你知道了什么?”

  “所有的一切。從一開始就都知道了。”李治淡淡一笑,也向后一靠:

  “春盈,韋尼子,韋慎懷,大哥腿傷,那些流言……還有,‘后為武女,唐三代昌’的箴言。以及……”

  李治漠然地看著臉色青白不定的李泰:

  “紇干承基是你策反之事。”

  李泰臉色終究丕變,跳起來一把揪了李治的衣領,目紅如火咬牙道:

  “說……說……

  說!

  說當年……當年不是你……不是你將那春盈……”

  “是我!

  李治平靜地道:“是我將她押在密府之中,審問出了當年母后之事。也是我將她逼瘋,借了舅舅、韋待價與大哥之手——

  當然,主要還是四哥你親手所為,勞苦功高地除掉了那個害死母后的賤婢韋尼子。

  還有韋慎懷,也是我。

  是我把他早你與韋挺一步抓起來,審問出一本折書之后,抄謄一份,送到了舅舅府上。

  當然,之前投到你府上的那本折書,也是我所為。

  你若不信,那韋慎懷現下還好好地活著,在我秘府之中。要不要請他入內,與你對峙?”

  李泰只覺天靈一麻,全身發冷,眼前這張熟悉不過的面孔,一瞬間變得遙不可及。

  良久,他才顫聲道:

  “為什么?你為什么要這樣對我?!我是你四哥……我對你這般疼愛……你為何……”

  “因為你跟害死母后的賤婢互通有無,更害得大哥一生殘疾……我容不得你。”

  李治淡淡道。

  李泰看著他,神思混亂,一時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不……不是你……一定不是你……

  是舅舅,是舅舅罷?

  他可是第一個不喜歡我,不想讓我為儲的……

  定是他脅了你……”

  “是我!

  李治冷冷道:“否則,你以為舅舅的人,怎么能夠在父皇眼皮子底下,來去自如?

  你派入我殿內的小太監,又怎么就那么剛巧,被大吉殿的陰氏打死?

  因為我不喜歡你諸此這般所為,最讓我不能容忍的是……”

  李治輕輕一掙,便掙脫了他手:

  “你為了自己的野心,屢屢加害她,利用她,幾次三番,將她置于死地之中。”

  李泰恍然,哈哈大笑,表情怪異而扭曲,指著李治,笑不可抑:

  “原來……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啊……哈哈哈……

  我的……我一直當成是寶貝一樣疼愛的親弟弟……竟然為了一個女人……

  竟然為了一個女人……”

  “你呢?為了一個女人和自己的野心,便將自己的親兄長害得一生不良于行,還害死了自己幾個兄弟不得出世。

  四哥……你知道嗎?在我看來,你就是一個愚夫。

  一個天大的愚夫。

  為了皇位,你被殺母仇人所蒙蔽,白白替她做了那些骯臟事。

  為了皇位,你害了自己親大哥一生。

  為了皇位,你將自己的舅舅都視做大敵……

  在我眼里,你就是一個愚夫,天大的愚夫,自以為聰明絕頂的愚夫。

  大唐江山之位,絕對不應當是一個愚夫來坐。所以……放手罷!

  從你讓大哥摔下馬背那一刻起,從你相信自己的弒母仇人那一刻起,你便在父皇與諸臣心中,從國儲之位的后繼者名冊上,徹底被抹去了。

  父皇不會立你為儲的!

  李泰終究是崩潰了,放聲狂笑,對著長孫皇后的靈位狂笑:

  “哈哈哈……母后!您可聽見了!可看見了!

  這便是咱們從小寵到大的稚奴!那個乖乖巧巧的稚奴!

  哈哈哈……

  他現在……現在也要與我爭這儲位了!

  他一刻也等不及了!”

  突然,笑聲忽止,李泰面色猙獰,湊上前來瞪著李治:

  “放心,稚奴,四哥會讓你登上皇位的……不過咱們還是得按天命來……放心,放心啊……”

  他一邊伸出手去,輕輕地撫摸著李治的臉頰,含淚道:

  “放心,我會讓你登上皇位的……我會傳位給你的……不過……”

  他表情再一獰,伸手攬著李治頸子,將自己的臉湊上前去,瞪著李治的臉,陰然道:

  “不過得等四哥我百年之后,才會傳位與你……放心……我最疼的便是你……

  最疼的便是你了……

  你要什么我都給,四哥都給……

  你要武媚娘?是不是?

  四哥給……

  四哥會給你的……

  等四哥登上皇位,一定把她賜給你做妃子,好不好?。恐灰悴慌c我爭……只要你不要惹得四哥不歡喜……

  四哥保證,她會是你的!

  李治冷冷地看著他:

  “四哥,你這才是癡人說夢呢!你以為父皇會傳位于你?別做夢了!

  “只要你不爭,我就是太子!”李泰咬牙落淚道:“稚奴……稚奴……

  就算你這般害四哥……就算你這般……

  四哥也不怪你……真的……

  四哥知道四哥也有錯……四哥不該讓你傷心……

  可是這皇位,注定是四哥的!你爭不起,也別想爭!”

  李治瞇了眼,伸手制止見狀急忙想要奔上來的德安。淡淡道:

  “若我執意要爭呢?”

  “那就別怪四哥不容你!”李泰冷笑:

  “稚奴啊稚奴……你還是太柔嫩了些……你與這宮中所有人都交好,內外諸王也都交好……

  想沒有想過,那素來與你交好的人中,竟然會冒出一個叛逆李元昌呢??你這般與他交好……

  想沒有想過,如果我去提醒一下父皇,你與李元昌關系親密……他會如何想?”

  李治變色。

  李泰冷笑,松開手,轉首離開。

  行至殿門前時,他才停下,頭也不回,高聲道:

  “記得,別讓我去提醒父皇,你與李元昌的關系是多么密切!”

  言畢,打開殿門,徑自離去。

  沉重的殿門吱呀一聲開啟,又吱呀一聲關閉。

  李治頹然坐在圈椅之中。看著德安。

  德安默默點頭。

  次晨,魏王府中。

  當杜楚客接到魏王近侍通報,來到魏王府小書房時。

  只見滿地狼藉,直如狂風暴雨侵襲而過,一應家什全部倒地砸碎,無一得幸。

  李泰便高坐在一張翻倒了的書架上,看著杜楚客,目放奇光:

  “你來了!

  杜楚客心下一驚:

  “王爺……王爺您這是……”

  “隨本王去見父皇……本王已然知道,一個能讓父皇立刻立本王為儲的好辦法了……走!”

  ……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三午。

  魏王李泰入太極殿,自投于太宗懷中,道:兒臣今日始得與陛下為子,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孽子,臣百年之后,當為陛下殺之,傳國于弟晉王。

  太宗聞之,先喜后驚再憂終嘆,勉強渾語之,送其離宮后,便急召諸臣,將魏王語告知諸臣,乃道:若魏王果有如此之心,或可一立。

  諸臣極力反對,禇遂良更一力抗奏道:陛下大失言!父子天性,廢太子如是大逆,陛下尚且不忍誅之,安有陛下百年后,魏王持國執柄為天下之主,卻能殺其愛子,傳國於晉王者乎?

  陛下日者立承乾為太子,又復寵愛魏王,禮數有逾於承乾,良由嫡庶不分所以至此。殷監不遠,足為龜鏡。

  若陛下今日果欲立泰,伏愿陛下別處安置晉王,始得安全耳。

  太宗聞言,沉思良久,乃涕泗交下道:朕不能。

  遂漸生離泰之意。

  ……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四。

  晉王治大婚。

  是日,魏王泰密聞得上意有所移于治,乃怒著府眾百人,自乘轎輅,意往太極宮內質詢。

  三子吳王恪,因受母淑妃楊氏之命,自引外卒(宮外兵士,或者來歷不明的兵士)三千,秘匿于太極門東西兩閣處,欲以泰逼宮之罪誅之。

  太宗預得長孫無忌秘告,乃著李績輕易拿下二子,更將泰所引府眾、恪所引外卒一并擒下。更將二子與淑妃楊氏皆暫置別院幽禁。只待晉王大婚之后再議。

  是夜晉王禮成,太宗著賜承慶殿與新人洞房花燭,自往太極殿欲審二子。

  方離承慶殿,行至肅章門,便忽聞內侍監王德有報,道晉王李治竟自離寢殿啜啜泣于**之中,似有隱晦。

  太宗心憐之,便回轉去安慰,卻聞得李治身邊所豢養之昔年長孫皇后最愛之桃花鸚鵡學舌,將李泰之前密脅李治之語“爾善于元昌,今元昌已敗,得無有憂色?”反復再述。太宗聞言震驚,乃再三慰撫李治,方知李泰曾于日前,因知長孫無忌等一眾老臣心愛李治仁厚,欲奉為國儲而嚇(喝)之。

  太宗震怒,更憐李治,乃再三撫慰無用。因王德言及皇后有靈,可保李治,遂著密詔告知晉王妃,今夜晉王當再歸立政殿寢中壓驚,皇后靈位所在,不宜失禮,是故密詔二人改日圓房。

  后又密將李治送入立政殿,壓驚良久,李治方得安寢,太宗深思良久,便再行山池院,見廢太子承乾,詢前事諸般,承乾乃道:

  恪雖可惡,然泰尤可怖。兒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

  但為所圖,僅與朝臣謀自安之道。

  是故便有不逞之人遂教兒臣為不軌之事。

  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

  更進言道:兒臣所觀,唯弟治仁厚寬宥,聰慧過人,可保兒臣性命耳。

  太宗聞言深思良久,乃出山池院,語與王德道:

  承乾言甚是。朕若立泰,便是告知天下,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

  且若泰立,承乾、治、恪皆不得存;然若治立,則泰共承乾、恪皆可無恙也。

  王德稱是。

  貞觀十七年四月五日。

  太宗朝畢,乃留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兵部尚書李績、諫議大夫褚遂良四臣,告道:

  “朕有三子,一弟,所為竟皆如此,朕心無聊,何得生趣?”

  因自投於床,引佩刀欲刎。

  長孫無忌等人見狀,驚恐萬分,爭趨上前抱持阻止,李績更從太宗手中奪取佩刀,授以旁侍晉王。

  無忌等跪請太宗暢快所欲。

  太宗乃泣道:“朕欲立晉王。”

  長孫無忌回視其余三臣后,才道:

  “謹奉詔。

  但有異議者,臣請斬之!

  太宗泣止,乃謂晉王:

  “國舅許爾為儲也,諸臣亦從,宜拜謝!

  晉王因下拜。諸臣急謝之。

  太宗告無忌等道:

  “此番立儲雖符朕意,卻未知物論(天下議論)何如?”

  長孫無忌等又進道:

  “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

  臣等伏乞召問百僚,必無異辭。

  若不手舞同音,臣等乃負陛下,罪當萬死。”

  是時,韋、燕二人率諸妃嬪皇子皆列於紗窗內,傾耳者達數百人。

  一時聞帝與無忌等立晉王議定,歡喜喧叫響振宮庭。

  太宗聞言,心慰,于是御太極殿,召文武六品以上曰:

  “承乾悖逆,泰亦敗類,朕所觀之,皆不可立。

  欲選諸子尤仁孝者,立為蒙嗣。爾等可為朕明言!

  眾臣皆道:

  “晉王治,忠孝仁愛,寬宥恭恕,又為文德大賢后之子,立為儲君,無所與讓!

  皆騰躍歡叫,不可禁止。

  太宗見眾情所與,顏色甚悅。

  因昨日泰從百馀騎至宮門事,乃密詔去武門,幽於北苑。

  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七,太宗世民詔天下:

  著立長孫皇后所出三子,晉王李治為國儲。即日大赦天下,大減賦役。

  萬民久聞治之孝名,盡皆拜服。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6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