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內,風云再起三
“稚奴自幼,便是最得無憂疼愛的一個孩子。也是受她教導最多的一個孩子。朕且問你,如果今日,無憂還在,這樂舞祭由她來排,你還會覺得這般如此,有什么奇怪么?”
王德想了想,點頭:“沒錯……若是娘娘來,再正常不過。”
太宗又點頭:“所以,朕知道幾個孩子里,能做這般的,只有稚奴。窺豹一斑,由此一事,便可看出稚奴的聰慧,只怕是這幾個孩子里最似他母親的一個。可是也正因為他跟著母親時間過長,把他母親性子中,唯一不該的隱忍存仁學得太像,甚至有過而無不及……
所以之后,雖然朕始終努力地以身示教,甚至把他帶在朝堂之后,讓他見識一些總要見識到的場面……可他的隱忍與存仁,這么多年來,還是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厲害了。
王德啊……朕的幾個兒子里,最喜愛的,是承乾。他最似登基之后的朕,也最大氣仁德,所以朕才可以放心把江山交與他,任他把這大唐江山,變成后世的一個傳奇,成為不遜于朕的一代名君。
最寵愛的,是青雀,他最聰慧,所以朕希望,他能做出一番事業來,名揚后世,德沛千古,不至埋沒于他兄長日后必然會有的威名之中。
最憐愛的,是恪兒,他文武雙全,又為人磊落狂放,似極秦王府時的朕,所以朕才給他取名為恪,希望他能夠恪守知禮,日后不要因為一點點的錯處,便被他那心腸狠毒的母親影響,受一眾猜疑他血脈的朝臣們,各種構陷,更能夠安安穩穩,度過一生,且為自己,為大唐,做出一番名揚千古的事業。
而最疼愛的……卻是稚奴。
幾個孩子里,只有他,是最不似朕的,雖然他的容貌,現在是似朕多些,可是他的性子,他的心境,卻越發如他的母親,朕的無憂。
王德,別人不知,你當知,無憂早逝,是朕一生徹骨之痛,這份痛要直到朕下了黃泉,見到了無憂,才能平復。”
言及此,太宗的臉上,已經是淚流滿面:
“所以,朕實在不能再看著稚奴如他母親一般,活得不開心,不痛快,處處受制。朕寧可他為自己歡喜,行些殺伐果斷之事……
朕也不愿看他如此,為了所謂寬仁二字苦了自己……
王德,朕已經老啦……雖然不想承認,可每當看到鏡中的自己時,便已然覺得自己是真的老了。
所以,朕能照顧這孩子,保護這孩子的日子,已然是不長了。
如果在這些不長的日子里,朕再不能教他學會保護好自己,為他做一番好的打算,你說,朕日后如何去見無憂?”
太宗終于,還是忍不住,嗚咽出聲:
“朕當年曾于新婚之夜,答應無憂,要保她一生無憂。結果到了最后,朕卻沒能實現諾言,讓她一生做個無憂的幸福女子……
如今,如今朕已然身為天子,掌天下大權,若連一個稚子的一生無憂都保不住……
朕又怎么配身為人父,身為人夫?又怎么能去見朕的愛妻?朕的無憂?”
一種心痛,一種埋在太宗胸口,從來不曾消失,反而日漸深入骨髓的痛,終于今夜,爆發傾泄而出,化做回響于殿中,幾不可聞的,一陣陣無聲的哀痛號哭。
王德在一邊默默陪著他,一起痛哭。
是的,只有王德知道,這些年來,看似意氣風發的太宗,為何更加勤于政事——他只是不想,去面對沒有了他的愛妻的宮殿,這冰冷一片的宮殿。
也只有王德知道,這些年來,每逢長孫皇后的生辰、忌日、兩人初遇之日、成親周日(周年日),甚至是自己生辰的深夜,都會在眾人睡下之后……
李世民,這位大唐皇帝,這位賢明至極的君主,這位永遠以天下百姓之樂為己任,這位**四妃七十嬪,宮婦千百人的圣人,悄悄地丟了國事,棄了美人,忘了江山政事,抱了美酒,獨自帶著王德,策馬去昭陵前,抱著無憂與他的定情信物,大醉大哭一場的。
每逢此事,王德總是默默地守著,從來不去勸。因為他知道,也只有他知道,若非如此,只怕他連無憂的周年忌都過不去,便要因傷心與思念之痛,郁郁而終了。
王德知道,這偌大的宮中,也只有王德知道,他究竟是為了什么,一步步走上這皇位,成為這千載明君的。
為了天下萬民,諸位臣將安危之意,為了自己的夢想與希望,四分。
剩下的六分,都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愛妻嬌子,不死于宮闈斗爭之中,不淪入他人之手。
這些事,王德很清楚,并且他也很清楚。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后,能夠明白李世民這番心思,這種情緒的,再也不會有。
他更清楚,后世會給這個男人,什么樣的評價。
但是他不會去為李世民解釋,更不會讓人知道李世民的心思。
因為這些,是屬于李世民的。與他人無關,與歷史無關,與江山無關……
世人只要知道,他是個好君王,好夫君,好父親。
這就夠了……因為李世民不想要別人知道他的心思,除了無憂之外,包括兒女們,他也不想讓孩子們知道。所以,夠了。
王德默默在心里念著:
是呀……
這就夠了。
次日早朝。
太子門下中書舍人馬周上奏,請太宗治四夫人之二,淑妃楊氏無視國法,縱殿中人美人鄭氏擅用私律,于罪證不實之下,仍強敢行不悌之事,竟不顧己身卑微,越制令人收五品才人武氏于前,又著私刑拷打在后。罪當降位減俸。
太宗怒斥其不知禮,美人鄭氏出身高貴,性本淳厚,且初初入宮便受此等驚嚇,若淑妃不以此法治之,恐后廷流污,毒害無邊。
然馬周強奏,道若果恐后廷污毒害無邊,則當詳審此案,以求真兇,而不當如此草率行事。且又言鄭氏既早有防備,只怕有人設計陷害也未可知。
太宗聞言,頗有所警,遂準其奏,令大理寺正韋待價監辦此案。
……
是夜。
太子殿中。
稚奴看著喝得醉了睡著的大哥,心中一片糾結。
如自己所料,馬周上奏,獲準了。
他該高興的。可是不知為何,卻高興不起來。
原來在父皇心目中,他真的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只要哄哄就好的孩子。
逢上大事,還是一個五品官員的話,比他來得更有用。
緊緊地,他捏緊了手中的酒杯。
原來……
只有寵愛,是無用的……是不能保護好她的。
原來……
只有權力……
才能保護好她。
才能讓她,一世無憂。
“咯啷”一聲,秘色瓷杯應聲而裂。
剎那間,他指縫中鮮血橫流。
這鮮血之色,竟然染紅了他的眼睛,讓那雙原本如雪夜晴空的雙眸,浮上一層血意。
同一時刻,九成宮禁牢之中。
太宗站在媚娘的牢房前,由著獄丞緊忙地開著鎖,目光,卻只盯著那個監牢中,抱著膝蓋,看著天空的小女子。
鎖開了,王德推開門,太宗慢步而入。
審視她一番之后,才道:“看來他們還是對你下了狠手。”
一邊說,一邊坐在由獄丞搬來的圈椅上,看著她。身邊的王德,一樣樣地將食物擺放在桌面上。
最后,還擺上了一壺酒。
太宗揮揮手,著王德將左右摒下,王德又看了看媚娘,這才出去,親自抱了拂塵,守在牢外,不教他人靠近。更仔細地盯著兩邊根本無人的牢房,防止有人偷聽。
媚娘木然轉過臉來——幸好,這一次,臉上無傷。
“你恨朕么?”
太宗親自斟了一杯酒,慢慢推到她面前。
媚娘看看這酒,慢慢移過身子,端起來,一仰而盡,眼中方才有些亮光:
“這不是陛下的意思。媚娘知道。”
“你不知道的,是為什么朕明明恨極了那楊淑妃,卻放著這般大好的機會,不去整治她。是么?”
太宗問。
媚娘點頭,又自己倒了一杯,奉于太宗面前:
“陛下夜召媚娘弈棋之時,媚娘已然知道,陛下看似于四妃之中,最寵淑妃娘娘,可其實最恨淑妃娘娘的人,就是陛下。
可媚娘實在不明,陛下現在江山穩固,后繼有人,這淑妃娘娘也一直受眾臣非議。欲除她而后快之人,不勝枚舉,陛下為何一直留她至今——陛下不用多解釋,媚娘知道,此番之事,與淑妃娘娘再無半點關系,那鄭美人看似是淑妃娘娘的娘家人,只怕也與……與那韋昭容脫不了干系。”
太宗含笑搖頭:“說到底,你終究還是個孩子。太天真。
朕只問你。那鄭氏,如果不是淑妃肯,她能入御容殿么?”
媚娘默然,知太宗之意,然終道:“她畢竟是娘娘的娘家人,娘娘拒絕,總是不好。”
“你方才也說過,淑妃身分特殊,不明白為什么朕能留她至今……她既身份特殊,那她的娘家人,身分就不特殊了么?宮中諸人都說淑妃慎言謹行,似她日常所為,又怎么能讓自己擔上一個以前朝宗女之身,于**行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的眾人疑念?”
媚娘張口,想了半天,才道:“我……也許是淑妃娘娘,相信陛下,不會疑她。”
“她的確是相信,或者是很有自信,朕不會疑她。”
太宗道:“因為她什么壞事也沒有做過,只不過是早就知道別人在做壞事,而裝做不知道,或者由著他們去做而已。”
媚娘的心一冷。
太宗又道:“或者,她在看到別人有了利用價值的惡念時,去做一些小小暗示,無意之中的提點。就好像在一個想殺死她仇人的兇徒面前,無意地掉了一把刀一樣自然。”
媚娘只覺得,這禁牢之中,一片寒涼,不由得抱起自己,顫聲道:
“陛下既然都知道,又為何……難道,難道淑妃娘娘不知道你這……”
“她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太宗淡然:“但她不會在乎。
因為她知道,除非她做了什么罪該萬死的事情,否則朕不會殺她。連動都不會動她一下。”
媚娘顫抖著問:
“為什么?因為她是……”
“因為她是前朝宗女,現在大唐江山的文武百官,說起來有一半以上,是大隋舊臣換了個官名,繼續在這兒呆著。朕殺了她,那些曾與朕為敵過的良臣們會害怕。
還因為她是朕喜愛的兒子的母親,殺了她,朕的愛子會失望。
還有,朕在朕的母親牌位前,答應過皇后,只要她不犯大的錯失,朕就不能殺她,要留她一命,讓她終老宮中……
最重要的是……”
太宗微微前傾,看入媚娘眼底:“如果不是她從中挑撥設計,朕的大哥與四哥,就不會與朕決裂,朕也不會失去自幼最疼愛朕的大哥,朕最憐愛的弟弟……
如果不是她從中勸唆,朕的幾個侄子,本不必死在朕最好的兄弟手中,讓他們背上一身血債,至今心里難平寧。
如果不是她從中離間勸說,朕的皇后,不會因為多年的操勞過度,而早早離世……
所以,朕要她活著,錦衣玉食地活著,有寵無愛地活著。
她說她要朕的愛,那朕偏偏不與她愛。
原來朕廣納御妻,是為了聯姻諸家,現在又多了一條理由,讓她看著朕的愛落在別人的身上,讓那些因自己容似朕的愛妻而得到憐愛的女子,日日活得開心,讓她明白,自己一生都不會得朕所愛……
朕要的,是她活著,痛苦一世地活著。死,對她是種解脫,朕要她活著,生不如死地活著。”
媚娘驚恐地看著面前表情陰鷙的太宗,抱著自己,連連后退。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55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