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三
太宗默然,只是看著她的眼淚。
楊妃淑儀微昂首,任眼淚收回眼中之后,才道:“臣妾一生,癡癡念念的是誰,陛下一直都明白。而陛下一生,癡癡念念的是誰,臣妾也明白。所以,無論陛下信與不信,臣妾此一生,都沒有過一絲一毫,想要害她,還有那幾個孩子們的意思。
無論是當年的秦王府,還是如今的太極宮,陛下身邊最怨她的女人,是臣妾;可是最想她安好,她的孩子安好的女人,也是臣妾。
陛下,你可曾信過臣妾這番心思?”
看著楊妃的眼淚,楊妃目光中的期待,太宗有一絲動搖,然而終是堅定道:“愛妃多慮了。”
楊妃期待的目光,終于還是黯然,片刻,她勉強抬起頭,笑著對太宗道:“陛下不信,果然不信。也難怪,這世上,哪里便有這般癡傻的女子,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竟欲窮其一生,也要保護自己的情敵與情敵的孩子呢?
可是陛下,臣妾是真心的。不妨告訴陛下一事,當年晉王落水,臣妾正巧,被那楊賢妃叫去晉王落水的湖邊一品新茶,若不是當時恪兒忽然急病,只怕臣妾便要落得個謀害晉王的罪名了……
不過也正因她這番構陷,臣妾卻也看透了她的心思,更能多加提防。
而且,臣妾最高興的是,因為她這番構陷,臣妾也終于與稚奴那孩子,結了善緣。了了臣妾一樁心事。”
太宗瞇眼,看她:“當年是你救的稚奴?那你為何不說?”
“臣妾說了,她是肯定會信的,可陛下會信么?陛下會允許她信么?”楊妃反問,然后又搖頭:“不,陛下不會信的,而且也不會允許她信的。所以,臣妾不能說。再者,臣妾也不覺得有什么委屈,因為終究,臣妾是見著了稚奴這孩子。”
太宗看了她一會兒,才道:“你似乎,很喜歡這孩子,甚至不惜惹來殺身之禍,也要討他喜歡。為什么?他只是個孩子。”
“陛下,這個問題,還請陛下親自問了皇后娘娘,她為何如此喜愛晉王殿下再說罷……臣妾今夜來此,只想知道陛下這一次,是否信了臣妾……臣妾現在,很滿足了。雖然陛下依然懷疑臣妾,可是至少這一次,臣妾的委屈,陛下明白了。請容臣妾告退。”
太宗看了她一會兒,嘆道:“你退罷!以后,照顧好恪兒,不要讓他也如諳兒一樣。無論怎樣,他們都是朕的骨肉,朕的兒子。”
俯首行禮的楊妃一怔,猛然抬頭,看著太宗背過身去的背影,欣喜的眼淚,奪眶而出:“謝陛下……”
隨即,戀戀不舍地看了一眼太宗,她慢慢由青玄扶著,退向殿門。將至門口時,她停下腳步,頭也不回地道:“陛下,您是真的想知道,為何臣妾與她一般,都是將晉王愛入心肺么?好,臣妾告訴您……”
她慢慢回首,金鳳含珠冠上的流蘇,滑過淚濕的面頰:
“因為當年,臣妾與皇后娘娘,都曾愛極了太穆皇后舊年在唐國公府內房中,最心愛的一幅畫。
那幅她親求名畫師執筆,又親題‘元和戲貓圖’的畫兒中,我們二人最愛的,也都是那個戲貓撲蝶的小兒——
也就是她的次子,當時年僅四歲的唐國公府二公子……
李元和。
陛下,你明白了嗎?
稚奴那孩子,活脫脫,就是那畫中的李元和。這就是臣妾與皇后娘娘,對他憐愛有加的原因……”
太宗渾身一震,微一思慮,倏然轉身時,大殿內除了王德與自己之外,再無其他人。
片刻之后,太極殿,尚書房內。
太宗與長孫無忌二人,并肩坐在龍座下的金階上,一人一壺酒,悶聲不語地飲著。
好一會兒,太宗才道:“你信不信?”
“信,臣為什么不信?”無忌爽快道:“她的心思,從那年大興殿上,咱們便都知道了。只不過,臣信她真心深愛陛下,臣信她真心疼愛稚奴。可她說這連皇后娘娘也一并真心愛護……臣不信。
陛下,這天下的女子啊,便是大度如皇后娘娘,也是做不到如此的。所以,臣不信。
楊妃娘娘或者因為陛下在,故而為討陛下歡心,與皇后娘娘交好。可是容臣說句大不敬的話,哪天若是陛下再將皇后娘娘放在心上,或者陛下您……百年后,頭一個要皇后娘娘性命的,必然就是她。”
“……朕剛剛問那宮人時,你也在的,親耳聽得,是她救了稚奴不假。若非真心愛護皇后,她又如何這般疼愛稚奴?”
“陛下,方才那楊妃娘娘,已然將原因說與陛下聽了,只因為稚奴長得太似陛下了。太子承乾,青雀,二人雖然神武,然于相貌上而言,更加肖似高祖先帝。”無忌又喝了一口酒,嘆道:“陛下,剛剛有一言,這楊妃娘娘倒是說得半點不假。皇后娘娘如此疼愛稚奴,無非也是因為她在稚奴身上,看到了陛下的影子。”
“什么看到朕的影子,朕還好好活著呢!那楊妃便罷了,皇后可是日日見著朕的,有什么必要對著一個孩子回憶朕?”太宗頗為不悅。
無忌坐直身體,道:“陛下此言差矣。皇后娘娘雖然日日得見天顏,然而終究,現在的她已不能像前幾年般與陛下同心同德,自然,便會有些憂懼成思了。陛下,皇后娘娘雖然貴為國母,然終究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弱女子。對她來說,最大的夢想,無非也就是能與陛下心心相印,此生不變啊……”
太宗沉默良久,方才嘆道:“這幾年,朕確是逼她逼得緊了些……可是輔機,她畢竟是這**之主。這些年宮里發生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哪一樁哪一件,不是沖著她去的?朕只是希望,她能如以前在秦王府一般無所顧忌,大膽行事,保全自己和孩兒便好。”
“陛下,便如楊妃一般的人物,尚且因為深愛陛下不忍傷害稚奴;娘娘本性便是偏柔善,她又如何能夠做出傷害陛下骨血之事來?容臣再斗膽替娘娘抱句冤枉——陛下您說她這些年,對**多有慈縱,然而請陛下想想,娘娘可是人人事事,俱皆慈縱么?別的不說,便是去年那陳美人之事,娘娘處理得如何?她也只是對那些身懷子嗣,且與前朝密切相關的嬪妃們,多加忍讓罷了。陛下,娘娘這么做,可還不是為了您?可今日,陛下卻只因那楊妃一席話,便猶豫起來……陛下,若是娘娘得知,只怕要傷心死了。”
;
(https://www.dzxsw.cc/book/4491/321647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