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章
袁隗思考了片刻之后,便想到了一個不錯的理由,開口說道:“王爺,你也應該知道,如今你成為益州牧的話,便會直接重啟大漢的州牧制度,所以老夫想要和王爺你打一個商量,希望王爺你能夠支持老夫出任豫州牧,事成之后老夫必有重謝。”
劉鑫眉頭一挑,沒想到這袁隗這么耿直的就說出來,不過劉鑫也注意到了袁逢此時皺了一下眉頭,明白袁逢肯定是不愿意讓袁隗出任豫州牧的。
豪門是非多。
劉鑫很快便聯想到了這句話,知道袁逢與袁隗這對兄弟恐怕只是在表面上兄弟相親,背地里也是在明爭暗斗吧,不過在這兒劉鑫便面對著一次抉擇了,那便是該站在袁逢還是袁隗這一邊?
袁逢與袁隗都是出身袁家,家庭背景一致,而且都出任過大漢三公之位,在大漢官場上也算是德高望重之輩,在這方面就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但是,袁逢畢竟是現任的大漢三公,而袁隗則是卸任了的大漢三公,所以袁逢現在的話語權肯定是高于袁隗的。
不過還是根據剛才袁逢與袁隗落座時候的表現,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袁隗是有資格與袁逢平起平坐的,那么就證明在這其中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且還是讓袁隗占據優勢方的秘密。
那么這就有意思了,劉鑫很想知道是怎樣的秘密,才能夠讓作為長兄,袁家家主,大漢三公之一的袁逢,能夠容忍自己的弟弟,袁家成員,身無官職的袁隗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呢,而且這里可是等級制度森嚴,禮數要求極其嚴厲的大漢!
所以,劉鑫現在都覺得自己不好投注了,畢竟就現在的情況而言,劉鑫覺得袁隗肯定是略勝一籌于袁逢的,不過袁逢畢竟是實權派,而且如今還是大漢三公之一,在大漢官場上的地位極高,如果劉鑫為了袁隗得罪袁逢的話,那么劉鑫可保不準這袁逢不會在官場上給自己找麻煩。
不過劉鑫畢竟是與袁逢的嫡長子袁術有矛盾,說白了劉鑫日后肯定是會與袁術為敵,順帶著肯定是要對付袁逢的,所以發生矛盾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劉鑫倒是不太在意袁逢給自己找麻煩,畢竟袁逢在朝堂之上還沒有達到一手遮天的程度,而且劉鑫在朝堂之上也有自己堅實的盟友——楊賜,以及一個隱藏著的盟友——張讓在,能夠保證袁逢不會做出一些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因此,劉鑫開始傾向于幫助袁隗了,雖然劉鑫還不知道袁隗是如何做到與袁逢平起平坐的,但是有很明顯的一點,袁隗的手段肯定不簡單,而且劉鑫也知道袁隗在朝堂之上當了二十多年的大漢三公,雖然如今已經卸任,但是袁隗在大漢官場中的關系網可還沒有消失呢,所以真要比起來的話,恐怕袁隗的關系網比袁逢還要緊密厚實!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劉鑫也不知道自己能夠從袁隗手中得到一些什么好處,畢竟這是一場交易,劉鑫現在可不需要一些口頭上的好處,而是需要一些實打實的東西,畢竟留給劉鑫的時間可不多了。
因此,想到這里的劉鑫便做出了一個決定,那便是向試探一下袁隗能夠給自己怎樣的好處,然后再做出最后的決定。
于是乎,劉鑫笑著說道:“哦,袁大人你竟然還想著為大漢發光發熱,真是讓本王十分感動啊,不過既然袁大人你都說是事成之后必有重謝,這就有些讓本王感到奇怪了,畢竟以袁大人你現在這樣的情況而言,德高望重,又是汝南名門的袁大人你想要登上豫州牧之位,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怎么會需要本王來幫助袁大人你呢?”
劉鑫說的的確是事實,畢竟袁隗可是當了二十多年的大漢三公,雖然無所作為,但是資歷卻是熬足夠了,現在袁隗如果想要重新出仕的話,基本上除了那些不好挪窩的位置,比如大漢三公之位之外,都是可以讓袁隗任意選擇的,何況袁家可是汝南名門,而汝南正是在豫州,袁隗回汝南當州牧也是沒什么毛病的。
所以按理來說,袁隗根本是不需要劉鑫來幫助他這么做的,袁隗自己就可以毫無壓力的當上豫州牧,根本不需要劉鑫的幫助才是。
所以,劉鑫不著痕跡的看了一眼袁逢,目測袁逢與應該是最不希望袁隗當上豫州牧的人吧。
畢竟身無官職的袁隗現在都可以壓制住袁逢,那么成為豫州牧的袁隗想要對付袁逢,那更是一件輕輕松松的事情了,因此袁逢不想讓袁隗重新出仕為官,尤其是當上豫州牧這樣的高官,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此,自認為看穿了一切的劉鑫,才會如此開口試探道,畢竟劉鑫想要找機會挑明了袁逢與袁隗的矛盾,然后從中獲利。
畢竟現在的劉鑫就像是一個軍火販子,而袁逢與袁隗則是兩個存在矛盾的鄰國,不過袁逢與袁隗兩國暫時處于相對和平的狀態,所以劉鑫想要把自己的軍火賣給袁逢與袁隗兩國本來就不容易,而且還是賣不出高價的,因此劉鑫就需要想辦法挑起袁逢與袁隗兩國的矛盾,使他們發生沖突,那么劉鑫的軍火不僅有銷量,而且還能賣出高價來。
因此,劉鑫現在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故意挑明了袁隗與袁逢可能存在的矛盾,畢竟除了袁逢有意阻撓之外,劉鑫可不覺得有人能夠阻止袁隗成為豫州牧。
果不其然,當劉鑫說出這句話后,袁逢與袁隗都是面色微微一變,要不是劉鑫一直眼力好,而且還在時刻關注著袁逢與袁隗的表情,還真不一定能發現這兩個老狐貍的表情有了變化,這讓劉鑫更加確定自己的想法了。
袁隗在心里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正如劉鑫所說的那樣,按理來說自己想要成為豫州牧是一件輕松無比的事情,但是自己的哥哥袁逢可不會坐視不管的,到時候肯定會想方設法的來阻止自己成為豫州牧,袁隗現在也沒有信心能夠肯定自己能當上豫州牧,所以袁隗才只能找到劉鑫幫助自己了,畢竟劉鑫只要一開口,來自袁逢的阻力肯定是會小上一大截。
不過家丑不可外揚,就算袁隗已經知道,劉鑫十有八九是已經猜到了自己與袁逢關系不和,但是袁隗也不可能將事情擺上臺面來,畢竟這些事情如果被翻上了臺面,那么袁隗就得準備和袁逢撕破臉皮了。
因此,袁逢也是一臉無語,因為袁逢與袁隗的想法都差不多,在外人面前也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擺在明面上,所以袁逢也不好出口阻止劉鑫幫助袁隗,只能默默的在一邊表示圍觀。
不過袁逢也已經開始后悔了,因為袁逢一開始就覺得今天自己不該帶袁隗來見劉鑫,就不會有這么多麻煩的事情發生了,搞的袁逢現在被動不已,因此袁逢都開始盤算著,自己該如何向劉鑫告辭了,盡快。。。
不過袁隗很顯然是知道了袁逢的想法,畢竟袁隗也算是與袁逢勾心斗角幾十年了,自然是對彼此的想法了若指掌,所以袁隗能夠猜測到袁逢此時的想法。
所以,袁隗立馬說道:“王爺,其實就像你所說的那樣,老夫想要成為豫州牧倒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老夫當年是因病辭官,現在想要再次出仕為官的話,就需要一個合適的引薦人。”
就如袁隗所說的那樣,像袁隗這樣的退休高官想要重新出仕為官,那么便需要有一個正在任上的高官來舉薦袁隗,亦或是漢靈帝親自來重新征辟袁隗出仕,不過這對于袁隗來說都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袁隗雖然能夠找到合適的引薦人,但是袁隗也相信自己的哥哥袁逢已經在這方面上準備好了,絕不可能會讓自己輕輕松松的得到重新出仕為官的機會,尤其是成為豫州牧這樣的高官。
而劉鑫現在卻是袁隗最好的選擇,畢竟劉鑫不可能會受到袁逢的影響,何況劉鑫與袁術的沖突,袁隗也是略知一二的,因此袁隗才會愿意與劉鑫合作,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劉鑫自然是明白這一點的,所以準備待價而沽,“哦,既然袁大人你都這么說了,那么本王也挺愿意當袁大人你的引薦人,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袁大人你與我之間的關系,其實也沒有好到那么好的程度,因此為了別讓人多費口舌來攻擊本王與袁大人結黨營私,還請袁大人給予本王一定的好處,這樣我們就算是在做交易了,這樣也可以堵住悠悠之口。”
劉鑫在這里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讓袁隗與袁逢都是一臉無語的看著劉鑫,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因為劉鑫口中所謂的交易,說出去的話肯定是比結黨營私還惡劣的,所以袁隗與袁逢都明白,劉鑫這是在索要好處了。。。
不過袁隗早已經做好了準備,畢竟無利不起早,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行事準則,袁隗知道自己想要得到劉鑫的幫助,就必須要給予劉鑫足夠多的好處,尤其是在現在,劉鑫都已經知道自己與袁逢有所不和的消息,袁隗就必須付出更多的代價了。
于是乎,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袁隗果斷的對劉鑫說道:“王爺你說的對,老夫早就準備好了謝禮,還請王爺你過目。”
袁隗一邊說著,一邊從袖袍里拿出來一個小折子,上面自然是記載著袁隗準備送給劉鑫的謝禮。
劉鑫眉頭一挑,沒想到袁隗都已經準備好了,于是便笑呵呵的接過來禮單看了起來。
禮單上的禮品,除了一些比較基礎的金銀珠寶之外,劉鑫還看到了不少虎骨犀角之類的罕見東西,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劉鑫估摸著這份禮單價值不菲啊,這袁隗還是真舍得下本錢。
不過劉鑫摸了摸下巴,這份禮單雖然是分量十足,但是卻對于劉鑫來說沒有多少吸引力,也沒有給劉鑫眼前一亮的感覺。
所以,劉鑫依舊是笑呵呵的看著袁隗,有些委婉的說道:“袁大人,你這禮單是非常不錯,但是對于本王來說,感覺還差了點什么,你明白本王的意思吧,袁大人。”
袁隗當然明白自己開出的這份禮單,對于從西域回到大漢的劉鑫來說算不了什么,所以袁隗也笑呵呵的說道:“王爺你說的對,這些禮單對于王爺你來說是算不了什么的,但是這些可不是重頭戲,重頭戲可是老夫背后的這位。”
袁隗給站在他身后的那個年輕人笑著點了點頭,劉鑫這才發現這個年輕人還站在這兒,自己都差點把這個年輕人給忘了。
看來這個年輕人的存在感有些低啊。。。
劉鑫呵呵一笑,有些好奇的問道:“哦,還請袁大人你給本王介紹一下,這位是?”
袁隗也是一笑,一臉自豪的說道:“這位是老夫的小舅子,大儒馬融的小兒子馬日磾。”
劉鑫不由得眉頭一挑,沒想到這個年輕人竟然是馬融的兒子馬日磾!
馬融字季長。扶風茂陵人,乃是東漢名將馬援的從孫,也是東漢時期著名經學家,歷任校書郎、郡功曹、議郎、大將軍從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職,后因得罪了當時的大將軍梁冀而被剃發流放,途中自殺未遂,得以免罪召還,再任議郎,又在東觀校勘儒學典籍,后因病離職。延熹九年,馬融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不過因為馬融在儒學上的造詣,被稱為東漢末年最著名的大儒,旗下學生眾多,大漢很多的儒學名士都與馬融有所聯系,盧植便是馬融的弟子之一,所以馬融在唐代時配享孔子,宋代時還被追封為扶風伯。
而袁隗就是馬融的女婿,娶了馬融的女兒馬倫為妻,而馬日磾則是馬融的小兒子,也就是袁隗的小舅子了。
而虎父無犬子,馬日磾輕時就已傳承了馬融的學說,并且以才學入仕朝廷,在朝中曾任諫議大夫,并與盧植、蔡邕、楊彪等人一同在東觀典校官藏的記傳,并補續了,后來轉任光祿大夫。
在郭李二人禍亂長安的時候,王允被殺,馬日磾此時便升任太傅,錄尚書事,一個月后便與太仆趙岐持節安撫天下,也順道拜授袁術為左將軍、陽翟侯。
可是馬日磾來到壽春后,馬日磾多次有求于袁術,希望袁術出兵迎回漢獻帝,袁術不僅沒有答應,還借此欺辱馬日磾,并借故問馬日磾取符節觀看,期間搶奪不還,并用符節辟命將士,然后馬日磾不能索回符節,于是要求離去,但又被袁術阻止,更試圖強逼馬日磾任其軍師。因此馬日磾因為被強搶符節而感到屈辱,于興平元年在壽春憂憤嘔血而死。
劉鑫摸了摸下巴,這事好像更加有趣了。
(https://www.dzxsw.cc/book/44860/30722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