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在公元194年的時候,朝廷任命劉繇接替陳溫為新一任的揚州刺史,而本來揚州刺史的治所是在壽春的,但是因為當時的大漢一片混亂,淮南一帶早已是在袁術的勢力范圍,于是劉繇只好將自己的治所撤到了曲阿。
不過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當時的曲阿是孫策的舅舅吳景的勢力范圍,而且由于吳景與袁術之間的關系非常不錯,所以吳景便與孫策的堂兄孫賁一起排擠劉繇,又將劉繇趕出了曲阿。
在這之后,狂妄自大的袁術便自命為揚州刺史,并且與吳景、孫賁合攻劉繇的部下張英、樊能,不過雙方打的勝負難分,一時之間處于膠著狀態,不過就在不久之后,朝廷便加封劉繇為揚州牧、振武將軍,因此劉繇得到了極佳的發展機會,很快便擁眾數萬人。
到了公元196年的時候,覺得自己已經有優勢很大的劉繇便下令讓張英、樊能與東渡而來的孫策軍對抗,但是孫策手下的武將不僅比劉繇的手下多,實力也更加出色,所以劉繇最后還是不敵孫策的大軍而敗,之后痛定思痛的劉繇覺得自己的手下沒有一員能夠上臺面的大將,于是就招募到了與自己同鄉的太史慈,再次與孫策對抗,但是劉繇這一次又因為中計而大敗,太史慈也被孫策所俘虜,然后轉而投靠了孫策。
而在這里,最讓劉鑫在意的是,曲阿小將在這個世界里會變成什么樣子。。。
當時劉繇與孫策在神亭嶺對陣,孫策帶領了十三騎前來打探劉繇的營寨,于是太史慈欲擒孫策,便也不候劉繇的將令,直接披掛出營,惟有一“曲阿小將”同行,太史慈先是與孫策對戰了五十合左右,結果不分勝負,因為太史慈擔心孫策手下的眾將群起而攻之,于是便誘孫策至無人處,又打了五十多個回合,然后劉繇才帶著千余兵馬前來接應太史慈,這邊孫策手下的十二騎亦到。
要知道孫策手下的這十二騎可都是在史書上有名有姓的人物,而且孫策作為東吳的主公與人交戰,他們也不可能放任孫策隨隨便便的被太史慈帶走,而按照戰斗時間來看,太史慈與孫策單打獨斗了一個小時左右,孫策手下的這十二騎才趕來,因此網絡上流傳著“曲阿小將”一打十二的故事了。
所以劉鑫懷疑天道會按照這個版本來搞事情,這個“曲阿小將”的能力就算不能達到呂布這樣的高度,那么至少也能夠比肩一些一流武將了。
而在這場大敗之后的劉繇接受了許劭的建議逃到豫章,并且投靠在了劉表手下,但是當時的豫章太守周術因病而死,太守之位懸空,以劉表這方面的說法,理應是讓諸葛玄(諸葛亮、諸葛瑾的叔父)成為太守的,但是漢室朝廷卻命朱皓(朱儁之子)為太守,導致因為爭奪這個豫章太守之位而出現了多次矛盾沖突,劉繇后來還出兵協助朱皓當上太守,將諸葛玄趕回了襄陽劉表身邊,但是在這個時候笮融用計詐殺了朱皓,于是劉繇又為了報仇進攻笮融,首戰被笮融所擊破,但是很快劉繇就再次收集軍隊,大敗笮融。
不過就在公元198年的時候,劉繇便因病去世,享年42歲,后來還是孫策將劉繇的遺體安葬在其故鄉東萊郡牟平,并且帶回其遺孤,由此可見劉繇的人品很不錯,就連作為對手的孫策都愿意這么做。
不過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如今的劉繇還處于一個半隱居的狀態,而且劉鑫覺得在之后自己的安排下,劉繇恐怕是等不到被任命為揚州刺史的那一天了,畢竟劉鑫可不打算讓郭李二人把控長安,因為長安的地理位置太過于重要了,是劉鑫帶領部隊離開益州之后,進入中原地區的重要通道與進攻線路,而且長安還有機會成為劉鑫攻略天下的一個重要補給點,畢竟長安城內的各種設施都是非常完善的,而且還可以容納下大量的兵馬,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跳板。
而如果讓郭李二人像歷史上那樣占領長安城,那劉鑫就有的麻煩了,畢竟郭李二人在收攏了董卓殘部之后,在戰斗的時候可以很輕松的調集起十萬人以上的部隊,而且有著幽州軍與并州軍這兩支大漢最強大的部隊,就算是由郭李這樣的二流武將做指揮,劉鑫想要拿下長安恐怕也得花上很大的功夫,甚至是大量的損失才行。。。
而且前面也說到了,劉鑫以后如果要從益州出兵,逐鹿中原的話,理論上是有四條路可以走的,第一條便是從益州來到交州,然后沿著大漢的海岸線前進,迂回到揚州地區,但是這條線路無疑是非常愚蠢的,畢竟大漢的交通條件就擺在這里,大漢南部地區的情況更加惡劣,基本上就沒有多少合適的道理能夠用來行軍,所以這條線路肯定是不行的。
至于第二條線路,那便是從益州取道漢中,通過上庸攻打宛城,亦或是進攻長安,這條線路看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依舊是那個老問題了,益州與漢中之間的道路,與其說是道路,還不如說是羊腸小道了,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行軍,光是在這一路上都會受到嚴重的損耗,況且漢中之前還有高大的關隘,如果不能夠一次性攻下關隘,進軍漢中的話,很有可能會在漢中之前的關隘進行拉鋸戰,這無疑也是得不償失的事情,何況劉鑫覺得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自己從益州出兵統一大漢的時候,漢中應該也已經落在了張魯的手上,這張魯能力雖然不行,但是也算是一根難啃的骨頭,畢竟張魯可是五斗米教的教主,而且這五斗米教很明顯就是太平道的“同道中人”,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起大量的民兵,在漢中這種易守難攻的城池中,士兵的單兵能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唯有人海戰術才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劉鑫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也是不會輕易的去攻打漢中的,所以漢中這一條路可以算是下策了。
然后便是劉鑫心目中的中策,從益州出發之后便借道荊州,然后北上平定中原,不過這里劉鑫遇到的問題也非常困難,也可能是非常簡單,那就是劉鑫該如何忽悠,或者說是說服自己的便宜“叔叔”劉表給自己借道荊州的機會,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劉表也應該明白,“假道滅錿”的故事劉表也應該聽說過,所以劉鑫并不覺得劉表會輕易的借道給自己,所以劉鑫想要走這一條路的話,恐怕也就只能想辦法先攻打下荊州再說了,而荊州可謂是地大物博,雖然劉表的手下沒有多少靠譜的人才,但是光是荊州的水軍就足夠教劉鑫做人了,畢竟益州是位于大漢的偏遠山區,幾乎沒有什么專業的水軍,而劉鑫想要帶領下益州部隊攻打荊州,又必然會與荊州水軍在水上作戰,到時候益州軍勢必會處于極大的劣勢,到時候“赤壁之戰”都有可能提前上演了。。。所以取道荊州攻取中原的計劃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實行起來并不比拿下漢中來的簡單,所以劉鑫覺得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荊州應該是劉鑫最后圖謀的地區了。
至于劉鑫心目中最后的上策,那便是直接從益州北上,攻打長安了,畢竟無論是攻打漢中還是荊州,在這個時期的劉鑫來說都是不好的選擇,并且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大義上,畢竟漢中與荊州都是暫時與劉鑫屬于同一陣營的成員,荊州更是劉鑫的便宜“叔叔”劉表的地盤,在沒有徹底到達天下大亂的時候,劉鑫攻打這兩個地區,無疑是會陷入輿論的劣勢,背上各種各樣的罵名,而此時劉鑫唯一可以名正言順攻打的目標,那便是長安城了,無論是董卓還郭李所占據的長安,都是屬于那種人人喊打的情況,根本不需要什么攻打的理由,而且還能帶給攻城者好的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就算是董卓死后的長安,兵隊流失了不少,跟著呂布也跑了不少,但是長安城內的兵隊數量依舊十分可觀,這也是董卓死后的長安城,各大諸侯依舊是放任不管的一大原因了,畢竟這可是大漢的故都,想要攻下長安可不容易,因此郭李二人才能夠做到“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沒有諸侯敢來攻打長安的原因了,直到郭李二人陷入內訌,長安城才算是被“和平解放”了。
不過劉鑫可不會給郭李二人整合董卓殘部的機會,畢竟在董卓剛剛去世的時候,長安城也是處于防守最薄弱的時候,這也是劉鑫攻打長安城的最佳機會,可謂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因此劉鑫都打算等董卓兵敗遷都長安城之后,劉鑫便帶著兵馬來到長安城外駐扎,然后坐等董卓身死之后,劉鑫再帶兵趁亂攻下長安城,然后順勢再拿下根本沒有駐軍的洛陽(歷史上的洛陽在董卓決定遷都的時候被付之一炬,幾乎成為了一座空城,再加上董卓依舊挾持了漢獻帝,因此“洛陽令”一職一直處于空缺狀態下,而各大諸侯也沒有入駐洛陽的打算,畢竟這個時候的洛陽已經是殘破不堪,沒有任何的價值了,所以更別提什么駐軍了),到時候劉鑫就可以隨時發兵中原了。
所以,劉鑫覺得自己應該會在董卓死去的第一時間,乘著空隙直接出兵攻下長安城,自然不會給郭李二人大封天下的機會了,而且不得不說一句,郭李二人大封天下的行為,無疑是給大漢的覆滅添了最后一把柴,讓大漢的權威完全失去,畢竟各大諸侯都成為州牧刺史,手中的實權在握,而且也算是可以名正言順的發展自身實力了,因此那些有野心的諸侯們一個個都是拼命的發展自身實力,并且開始肆無忌憚的攻打其他諸侯,大漢從此陷入了混亂之中。
而郭李二人之所以分封了不少漢室宗親擔任州牧刺史一職,就是希望這些漢室宗親能夠成為“內鬼”,繼續分散漢獻帝那最后一點可憐的影響力了,畢竟連漢室宗親都開始無視漢獻帝的權威,那么其他的諸侯又何必再聽從漢獻帝的命令呢?
而且郭李二人的這個計劃無疑是成功的,劉表等漢室宗親都接受了這樣的任命,并且開始割據一方,再次回到了藩王時代。。。
當然了,這么一條毒計,這自然還是我們著名的毒士賈詡所想出來的計策了。
劉鑫都懷疑,如果自己放任郭李二人奪權的話,那么郭李二人十有**就會分封自己為蜀王了,畢竟劉鑫現在都已經是成都王兼任益州刺史了,想要往上面分封的話,也就益州牧與蜀王的稱號了。
不過這說到底,還是不符合劉鑫的利益,因為劉鑫可不是一個蜀王就能夠被打發的,何況如果劉鑫接受了蜀王這個稱號,那就代表著劉鑫就要接受郭李二人這兩個反賊的分封,成為劉鑫一生的污點,這是劉鑫所不可能接受的,畢竟劉鑫是要成為下一任大漢皇帝的男人。。。
所以,劉鑫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在郭李二人控制住長安城內,收攏董卓殘部之前,將長安城奪得在手,到時候就也可以變相的將那些有不臣之心的諸侯勢力削弱,畢竟這些諸侯如果沒有了某某刺史,某某州牧的身份之后,無疑就會成為一條條咸魚了,畢竟他們就無法名正言順的招募更多的士兵,如果這些諸侯盲目擴軍的話,也會給了其他諸侯討伐的借口。
所以,劉繇基本上也就只能安安心心的隱居一輩子了,別指望能夠出仕為官,直接當上揚州刺史了,不過在劉鑫看來,這也算是對劉繇是有好處的,畢竟以劉繇的能力而言,作為一個輔助官員還算不錯,能夠為上級提供大量的援助,但是劉繇坐鎮一方的能力還是有所不足的。
(https://www.dzxsw.cc/book/44860/30657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