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秦學士舌戰江陵 李存孝尋寶汶山 上
看到吳三桂發言,吳懿不由得點了點頭,吳三桂算是自己的人,又出來部分支持自己的建議,他還是很滿意。
“但是借兵糧和軍械,不知道戚繼光會給多少;畢竟極有可能,吳銘只是為了名聲,或許不會真的盡心相助。即便我們站在吳銘的立場來想一下,也不會盡心盡力,畢竟吳銘現在還處在和劉備相爭。”
此時黃權好像也同意了這個折中的辦法,只不過他懷疑,如果只是借錢糧和軍械,戚繼光絕對不會給太多,甚至會只是敷衍應付一番,到時候還要搭一個人情,就有些食之無味了。
不過吳懿好像卻對吳立仁很有信心,畢竟當初戚繼光將自己放了,一切都說的好好的,若是戚繼光真的是想玩什么手段,那當初完全沒有必要放了自己。
“有總比沒有好,諸位不必再言,不知當遣何人為使,前往荊州走一趟?”
吳懿自己的口才是不怎么好,他也不知道誰會說話一點,比如黃權,也是一個脾氣比較直的人,若是到時候萬一戚繼光想要刁難一下,黃權脾氣上來了,別說求援了,別再招來一個敵人就好了。
此時法正想了一下,便想到一個人選出來。
“今有益州學士秦宓,才思敏捷,見識過人,可以遣之為使。”
吳懿眼睛一亮,急忙問道:“莫非是那個自比巢父許由之秦宓秦子赦乎?”
法正點了點頭。這秦宓曾經有個同鄉王賞在劉焉麾下擔任治學從事,后來可能感覺做的不錯,便想帶著自己的同鄉秦宓一起同富貴。可是秦宓卻寫了一封信,拒絕了王商的好意,闡明了自己的志愿,直到后來劉璋當了益州牧之后,幾次三番相請,他才答應當了學士。
“既然如此,那就快點讓秦宓準備一番,前往荊州吧!”
秦宓領命,帶著少許禮物,一路向東而行,沒用多久,便來到了江陵,求見戚繼光。
戚繼光聽聞益州派來使者,便已經猜到了一二,因為秦宓是滿腹學識的才子,所以戚繼光想了一下,便請了荊州的才子馬溫馬伯常來作陪。
說到馬溫,可能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但是說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這句話,那就清楚了。這馬溫便是馬氏五常的老大,其次便是馬柔馬仲常,馬謙馬叔常,馬良馬季常,馬謖馬幼常。只不過此時的馬良和馬謖年齡還小,被戚繼光推薦前往下邳郡學學習深造去了。
戚繼光準備好酒宴為秦宓接風洗塵,觥籌交錯間,眾人閑聊了許多,這個時候馬溫起身,端起酒杯對秦宓施禮說道:“秦學士有禮了!某乃荊州學子馬溫馬伯常,一直聽聞學士是學富五車,才智過人的飽學之士,今日一見,實在三生有幸,不過還有些事情想要討教一二。”
秦宓沒有起身,端坐在那里,舉起酒杯示意了一下,“世人多謬贊耳,當不得真。我只是讀了幾卷書,識得幾個人而已,算不上什么飽學之士。”
“哈哈,曾聽聞學士以巢父許由商山四皓等人自比,只是不知他們若是聽說學士今天為了一些微末援助,而不遠千里,奴顏婢膝地來到荊州乞求時,會不會怒而從墓中跳將出來,和學士說道一二。”
馬溫眼看秦宓竟然如此傲慢,心中不悅,滿臉慍怒地出言譏諷道。
巢父許由是唐堯時期的著名隱士,而商山四皓則是大漢開國初時的隱士,連高祖劉邦都對他們尊敬有加,只不過他們到最后都沒有接受官爵,而如今秦宓竟然受了官爵,還親自來荊州出使,無疑是和當初秦宓自比的形象完全相反,這時啪啪啪的打臉。
秦宓自然知道馬溫的意思,只不過他卻面色不變,搖頭嘆息道:“沒想到,周王文治武功蓋世,福澤天下萬民,卻讓許多如同馬溫這般不學無術之輩等堂賣弄,實在是讓人不解啊!”
秦宓還沒有回答馬溫的問題,便又直接嘲笑馬溫是不學無術之人,馬溫忍住怒氣,向著秦宓請教道:“不知溫方才之言有何不妥?還望學士不吝賜教!”
秦宓呵呵一笑,起身說道:周易有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昔日唐堯治世,天下太平,路不拾遺,巢父許由即便果然有不世之才,也不能再有什么成就;高祖當年斬白蛇據咸陽,滅諸侯,以有天下。彼時天下大定,又有丞相蕭何為高祖安定四海百姓,商山四皓縱有能耐,也不能再有裨益。他們都是在太平盛世,君子不能有所作為,便隱居起來,君子不妄動,是為真君子!然而當今,天下大亂,硝煙四起,諸侯相爭,民不聊生。單說苻堅以蠻夷之眾,寇侵益州,百姓遭殃,流離失所。即便是蜀中小兒,都知道驅除賊寇,保境安民,況且秦某這樣一個讀書之人?縱然巢父許由再世,商山四皓復生,也不會袖手旁觀。君子便要待時而動,不知馬家小兒以為如何?”
一席話,說的馬溫啞口無言,這個時候戚繼光開口為馬溫解圍道:“蜀中多才俊之士,今日一見,秦學士果然是才智非比常人,讓人敬服啊!不知蜀中還有什么其他文人才士?”
秦宓呵呵一笑,接著答道:“戚將軍過獎了,某實在算不得什么!昔日嚴君平讀黃、老而得《老子指歸》,揚雄讀《易經》而著述《太玄》,讀《論語》而著述《法言》。司馬相如為漢武帝作封禪文,此皆天下皆知之大人,戚將軍豈能不知?”
戚繼光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蔣欽笑著問道:“汝生在益州,所以便將蜀中人物夸得如此高遠,怕是有什么不公允之處吧?”
秦宓嘆了口氣,“將軍若是以為是秦某有私,那就請將軍聽某一一道來。蜀有山名汶阜,長江源出此山之中,天帝使它得到昌大,神靈使它取得福祉,因此蜀地沃野千里。江、河、淮、濟四大河流,長江居于首位,這是其一。大禹出生于石紐,即在現在的汶山郡。當年堯遭受水患,鯀治水無功,禹疏長江決黃河,使它們東流入海,為民消除禍患,自從有人類以來沒有誰的功勞能超過他,這是其二。天帝通過房、心、參、伐的星象,來決斷推行政令,參、伐二宿為益州分野,三皇乘祗車出谷口,就是現在的斜谷。不知將軍以為,到底是秦某之私還是天下公認之事?”
蔣欽只是一個武將,哪里知道那么多門門道道,被秦宓這樣一說,他立刻就啞口無言了。
這時馬溫又重新收拾了下心情,繼續問道:“學士既然是讀書之人,而溫是不學無術之輩,那請學士賜教一二。”
“但問無妨。”秦宓毫不客氣。
“天有頭乎?”
秦宓答曰:“天自然有頭。”
“頭在何方?”
秦宓說:“在西方,《詩經》言‘于是眷戀西望’。由此推論,頭在西方。”
馬溫又問:“天有耳乎?”
秦宓答曰:“天自然有耳,豈不聞《詩經》有言,‘鶴鳴叫于水澤,聲聞于天’。天高高在上卻能聽到地下聲音,如果上天無耳,用什么來聽?”
馬溫問:“天有足乎?”
秦宓答曰:“有,詩云:‘天步艱難,之子不猶。’若其無足,何以步之?”
馬溫問:“天有姓嗎?”
秦宓曰:“有姓。”
馬溫問:“姓什么?”
秦宓曰:“姓劉。”
馬溫問:“何以知之?”
秦宓答曰:“當天子姓劉,故以此知之。”
馬溫又問:“日生于東乎?”
秦宓曰:“雖生于東而沒于西。”
秦宓答的頭頭是道,馬溫此時佩服的五體投地,他長嘆一聲,拱手說道:“學士果然大才,晚生拜服!”
“滴!檢測到秦宓和馬溫完成劇情任務問天,秦宓獲得基礎政治和基礎智力+1的獎勵,馬溫獲得基礎智力+1的獎勵,檢測到秦宓的四維屬性為武力32,統率21,智力89,政治86,當前秦宓的基礎智力提升至90,基礎政治提升至87,檢測到馬溫的四維屬性為武力47,統率76,智力83,政治78.當前馬溫的基礎智力提升至84.”
吳立仁知道這個秦宓,歷史上秦宓是在東吳孫權的使者張溫出使成都之時,來了這樣經典的一段問天情節,如今東吳不存在了,反倒是這秦宓和馬溫還是完成了這個劇情,系統,這馬溫是何許人?總不會誰攜帶出來的馬克吐溫吧?
吳立仁也不知道馬溫這個在歷史上籍籍無名之輩,所以當系統給他解釋了一番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來竟然是馬氏五常之老大,看來這次馬溫的運氣不錯,從張溫手中將這1點智力給奪走了。
戚繼光此時對秦宓的才思也是十分佩服,不過這個時候,他還是搖了搖頭道:“秦學士雖然見識卓絕,但是未免還是有些狹隘。以戚某之言,這天之姓,卻非固定。”
戚繼光的意思很明顯,秦宓是以天子之姓推測天的姓,那天之姓不是固定,天子也就不是固定了,也就是暗指現在的大漢王朝已經名存實亡,畢竟天子被刺身亡之后,竟然沒有人再扶立新的天子,即便是漢室后裔諸如劉備、劉循之流,也沒有這個意向,他們的心思,諸侯誰不明白。
秦宓雖然也明白現在的局勢,也了解戚繼光的意思,更是明白如今的吳立仁是有吞并州府之心,只不過他如今是來求援,也不好直接說吳立仁的不是。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便漢之衰弱,自有其定數,至于之后天有何變,秦宓不知,至少現在天仍姓劉。”
秦宓剛說完,只聽得一個聲音響起,“秦學士果然好學問,好口才,既然知道荀子之論天,那便應該知道,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兇。如今我主周王,便是如此順天應人,以后若是天復歸周而姓吳,不知秦學士將何去何從?”
秦宓聽完,心中大驚,戚繼光說的很含蓄,而此人卻說的十分明目張膽,這讓他一時有些不知如何應付。他看著那人一身樸素的衣衫,仿佛只是一個不相干的人。
“不知這位先生如何稱呼?”
那人不動聲色答道:“徐渭徐文成!”
秦宓對這個叫徐渭的,一點不了解,但是既然他問了,秦宓也不能認慫,所以也回敬了一句。
“天可改姓,而某是堂堂正正之人,如何能改姓!秦宓是劉氏之秦宓,即便他日改朝換代,依然是劉氏之秦宓。”
這句話聽起來沒什么,好像是證明自己的忠心,但是細想之下,卻很耐人尋味。畢竟在場所有人,出生之時,都算是大漢朝的人,而如果吳立仁真的稱帝之后,他們便會吳氏王朝之人,那便就不是秦宓口中堂堂正正的人了。
“怕是那益州劉氏算不得大漢之劉氏吧?秦學士若是真的是大漢之忠臣,此刻要么追隨先帝而去,要么便去扶立新主才是,有些事情,說容易,做未必就能做。”
徐渭忍不住反唇相譏道。
此時戚繼光輕輕咳嗽了一聲,示意兩人不要再爭論下去,“我們還是說下正事吧!我主曾經讓戚某盡量幫助蜀王抵御異族入侵,故而只要蜀王有任何需要,戚某一定會在能力范圍之內相幫,但是有一點,戚某還是要提前說明。”
秦宓哦了一聲,有些不解地問道:“莫非戚將軍是打算親自領兵對付苻堅不成?”
吳懿臨走前,特別提醒過這點,千萬不能讓戚繼光領兵入蜀,所以戚繼光剛一說話,他便下意識地聯想到了這里。
戚繼光捋了捋胡須,哈哈一笑道:“非也非也!戚某愛兵如子。豈肯讓我大好將士去往蜀中偏僻之地送死?蜀王想要求糧草軍械,戚某自會盡心相幫,但是想要戚某派兵,那是萬萬不可!”
(https://www.dzxsw.cc/book/44771/31275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