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蒙恬釋疑拜師 玄燁獻計伐交
望著公孫康躬身,蒙恬卻一動不動,一旁的蒙毅連忙提醒道:“兄長!不可讓大公子一直這樣子拜著你,是同意還是不同意,你倒是表個態(tài)啊!”
蒙恬這才注意到自己的失態(tài),連忙上前,將公孫康扶了起來,嘆了口氣道:“既然大公子一心想要拜師,我孟闐若是再拒絕,那就是不識抬舉了!”
公孫康高興萬分,立刻讓人去安排酒宴,一來慶功,二來為了拜師禮。? ??? ? ?一看書 W W?W?·
回去之后,蒙毅和蒙恬走在一起,蒙毅小聲問道:“大哥,為何大公子拜你為師,你卻一直看起來提不起興致啊?莫非有什么擔(dān)憂嗎?”
蒙恬唉了一聲,“我等本是臣,大公子是君,即便他不拜師,我也會盡全力去輔佐教授,但是如今若是拜師,那就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了。以后我等只是武將,在外領(lǐng)兵殺敵,但是公子卻是要繼承主公位置的人。可是主公卻還有一個公子,若是涉及道大位之爭,若是像之前,我們還可以置身事外;但是現(xiàn)在,既然為大公子之師,到時候必然是相當(dāng)于和大公子綁在了同一條船上啊!可是主公卻好像更喜歡二公子一些,到時候若是他們兄弟相爭,你我兄弟難免會受到牽連,所以我一直擔(dān)心這件事情。”
聽完蒙恬的話,蒙毅才恍然大悟,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這簡簡單單的一個拜師,竟然還有那么多復(fù)雜的門道在里面。? 一 看書?? ·
“既然兄長已經(jīng)收了大公子為徒,那以后就盡心教導(dǎo)就可以了。自古以來,立長不立幼,大公子承繼主公大位本來就是名正言順,主公也不是一個不明事理之人,兄長無需過分擔(dān)心,走一步算一步吧!現(xiàn)在我們的首要目的便是將扶余拿下,到時候大公子一定會得到主公的贊賞的。”
拿下扶余,在這之前蒙恬也曾想過,一鼓作氣將扶余王城攻下,到時候再派一大將駐守,不怕這些扶余部落不聽話;可是當(dāng)?shù)谝惶旖粦?zhàn)之后,縱然自己識破了鰲拜之計,大勝了鰲拜之后,他才發(fā)現(xiàn),扶余的兵馬和將領(lǐng)根本不比公孫康手下的弱。況且他又聽說多爾袞能征善戰(zhàn),現(xiàn)在多爾袞根本還沒有親自出馬,他又不能速戰(zhàn)速決,再這樣對峙下去,必然只有撤兵。所以和扶余的爭斗,遠遠不可能結(jié)束的那么快。
這些話,他只是在自己心里想,卻沒有和蒙毅說,否則反倒是會引起軍心不穩(wěn)。
鰲拜被大敗的消息傳到了多爾袞的耳中,木華黎的如實匯報,讓多爾袞頓時氣的暴跳如雷,他當(dāng)即大罵道:“鰲拜這匹夫!我不讓他為主將就是因為此人不懂變通,遇事容易沖動,沒想到這次他竟然不聽主將之話,害得我損兵折將,實在氣煞我也!我定要將他拿回來問罪!”
多爾袞的氣話,讓一旁的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連忙起身說道:“父親大人息怒!如今公孫康大軍來襲,我等正是用人之際,切不可自毀大將!鰲拜雖然敗了,但是他也是我們扶余第一勇士,不可輕動,還不如先想一下如何退敵再說!”
多爾袞聽到這些話,才滿意地點了點頭,看著那年輕人道:“玄燁,幸好我有你這樣一個好兒子!至于退敵,我欲親領(lǐng)五千大軍,必然讓蒙恬小兒無處可逃!”
多爾袞剛說完,玄燁連忙起身勸道:“父親不可!如今扶余各部落剛剛歸順,正是由于父親兵馬在此震懾,他們才不敢輕舉妄動。若是父親帶兵出征,這后方各部落首領(lǐng)必然會再次反叛,還望父親以大局為重!”
玄燁的話,讓多爾袞怔了一怔,他之前用強大的武力和兵馬將扶余各部落首領(lǐng)全部降服,他還以為這些人都已經(jīng)很老實了,可是經(jīng)過玄燁這樣一說,他才覺得自己還是太過大意了。
“玄燁,那依你之見,我又當(dāng)如何退敵呢?”
玄燁呵呵一笑,“父親之前經(jīng)常誦讀漢人兵法,難道不曾聽過,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嗎?孫子曰: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等雖無謀可破敵,但是卻可接連其他勢力,令公孫度受到威脅,則公孫康必退。”
多爾袞聽完,不由得眼前一亮,“玄燁莫非說的是聯(lián)合高句麗嗎?”
如今的高句麗由于空降的多爾袞和他手下的許多文武,勢力范圍小了一些,高句麗現(xiàn)在的國王是山上王延優(yōu),也是高句麗的第十任國王。由于公孫度的軍事威脅,現(xiàn)在高句麗的地盤已經(jīng)越來越小,所以玄燁的意見,就是聯(lián)合高句麗的兵馬,一起對公孫度進行威脅。這樣,若是公孫度無法承受兩路開戰(zhàn),必然會讓公孫康大軍撤回,這便是玄燁之計。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爭斗,蒙恬帶著公孫康大軍一路長驅(qū)直入,將戰(zhàn)線推進了兩百里,然而這個時候,蒙恬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糧草不多了;派往遼東送糧之人還沒有來,蒙恬知道,是時候撤退了。
當(dāng)他和公孫康提的時候,公孫康皺了皺眉,有些不情愿地說道:“如今眼看扶余王城就要打到扶余王城,此時撤軍,是不是功虧一簣了?糧草問題,我們看看能不能從附近百姓家中搜集一些,只要能堅持兩個月,一定可以將扶余王城拿下的。”
蒙恬對公孫康樂觀的態(tài)度表示很無奈,雖然如今推進的很順利,但是木華黎卻是一直沒有和公孫康大軍正面交鋒過,扶余大軍除了鰲拜損失的那部分外,便沒有更多的損失了。而自己的兵馬,在這些地方奔波,因為地形原因損失了部分,現(xiàn)在糧草最多只夠維持一個月,再不撤退,到時候恐怕會全軍覆沒。
“大公子,聽末將一句勸:真的不能再深入下去了,即使拿下扶余王城,我等必然會陷入扶余各部落的圍攻,到時候,恐怕誰也走不了。還望公子以大局為重,這次消滅敵人五六千人,也能在主公面前請功了。”
蒙恬的話直擊公孫康的心窩,可是他看到木華黎一路敗退,立功心切,急于想一舉滅掉扶余,所以現(xiàn)在即使蒙恬這樣說,他還是覺得可以試試。
(https://www.dzxsw.cc/book/44771/30900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