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賈詡暗助取秭歸 吳銘虛實棄復陽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王守仁點了點頭,向旁邊瞥了一眼,向吳立仁行了一禮,接著領著眾人一起離開。
這時,貂蟬不知道從哪里走了出來,靜靜地走到了吳立仁身邊,吳立仁這時才發現貂蟬的眼角紅紅的,一定是哭了很久,他十分疼惜地將貂蟬攬了過來,“貂蟬,讓你受委屈了!我不是故意想不理你的,只是,越是經歷的多,越是怕失去……”
吳立仁還么有說完,貂蟬便翹起腳尖,一下子吻住了吳立仁的嘴巴,這讓吳立仁頓時腦袋一片空白,什么話也不想說了。這是貂蟬第一次如此主動。
“夫君不用多說什么,妾身都明白。只是妾身知道夫君經歷了如此驚險的事情,妾身心里也是害怕萬分。看到夫君好好的,不會因此墮了志氣,妾身就安心了。”
兩人一起進屋,說了一些親昵貼心的話,吳立仁這才躺下。他這次睡得十分踏實,或許是因為戰斗了一天,又一夜沒睡真的累了,或許是因為心里放下了某些東西。夢中,他夢到了自己走上了人生巔峰,當上了皇帝,正當他接受群臣朝拜之時,他卻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貂蟬在哪里。情急之下,驀然回首,正看到貂蟬頭戴鳳冠,款款向自己走來。吳立仁笑了,從夢中開心地笑醒了。
這一仗,讓吳立仁體會到了失敗的滋味。雖然當時他非常恨魏延,可是現在他卻對魏延有些感激。若是換做曹操來給自己上這一節慘痛的“教育”課,還不知道后果會如何。
魏延和楊奉一起大敗吳立仁的消息迅速傳到了各方勢力的耳中,曹操有些不可思議地說道:“這魏延是何許人?竟然能讓吳銘小兒吃如此大的虧?莫不是其中有詐?又或者魏延貪功故意謊報軍情?”
曹操的疑問,自然是來源于他與吳銘之間的許多次戰斗,盡皆沒有占到一絲便宜,所以他有些不相信就一個小小的魏延能讓吳立仁如此大敗。
“丞相,這世上無常勝將軍,吳銘自然不例外。況且,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難免會有驕縱之心,吳銘其實并不是輸給了魏延,而是輸給了自己。”
說話的正是郭嘉,他將這件事分析的透徹,仿佛走近了吳立仁的心坎一般。
而文聘收到消息后,自然也十分興奮,立即將復陽的戰況報告給了劉表。劉表聽到后立刻下令,加封魏延為昭武中郎將,雖然蔡瑁聽到魏延立此大功十分眼紅,可是魏延確實做到了連曹操、袁術等諸侯都無法做到的事情,他也只能艷羨不已。
身在巫縣的張繡聽到了這個消息,他立刻讓賈詡來見自己,并和他分享了這個讓他頗為意外的消息。
“文和,吳銘既然有此一敗,恐怕這次討伐荊州必然無功而返,我等是否需要出兵相助劉荊州,以示誠意?”
賈詡之前的意見是坐山觀虎斗,而今,張繡便以為,吳銘已經敗了,自己應該向勝利方示好才行。
賈詡卻搖了搖頭,呵呵一笑,拱手對張繡施禮道:“將軍肯聽屬下一言否?”
“文和哪里話!繡一貫只服文和高論,唯文和之言是從,勿復多疑,請先生指教。”
“以詡之見,助劉表不如助吳銘,助吳銘有三利也。其一:劉表虛名無實,難成大器,又不能容人,主公即便相助,他日也只能屈居一縣之地,難成大事;而吳銘仁義著于四海,唯才是用,以某觀之,他日必能成就一番大業,從之必然可以大展丈夫生平之志;其二,如今劉表新勝,氣勢如虹,主公若乘其勝而助之,只能是錦上添花,劉表必定不以主公為重,而吳銘新敗,主公若暗中助之,則如同雪中送炭,吳銘必定視主公為心腹;其三,主公與曹操有仇怨,若從劉表,則曹操勢必難以相容;而吳銘與曹操有宿仇,助之可以一同抗曹,更可報昔日之仇。況且吳銘曾派人誅殺李傕郭汜,而李傕正是殺死主公叔父之人,其為主公報仇,主公助其成事,也在情理之中。助吳銘有此三利,主公何不從之?”
張繡聽完,不由得哈哈一笑,“文和此論真乃金玉良言,非文和之言,繡幾自誤前程耳!只是如今我等在劉表地盤上,又如何幫助吳公成事?還請先生釋疑。”
“楊奉相助劉表而出兵,此時秭歸正是空城,主公不如詐稱為劉表助陣,借道秭歸,奪其城池,則彼時楊奉定然無家可歸。到時候即使吳銘兵敗,劉表問罪,主公只需將秭歸交還便可。此舉手之勞,又不會讓劉表起疑,當為上上之策。而奪了秭歸,楊奉必然自亂陣腳,到時候吳銘欲破楊奉,豈不易如反掌?。”
楊奉此時率大軍駐扎在湖陽,他和魏延一起大敗吳立仁,他自然也在等著劉表的獎賞,他心中想著:如此大功,劉表至少要給自己兩縣之地。
然而他還沒等到劉表的獎勵,卻聽到了張繡奪了秭歸。這讓楊奉原本喜悅的心情一下子全部失去,他咬牙切齒地罵道:“張繡小兒,竟然趁我不在,奪我城池,我與你誓不兩立!來人,傳令,大軍立刻啟程,回師奪回城池!”
這時一旁的徐晃連忙起身勸道:“主公息怒!如今既然秭歸已失,在如此大動干戈回去,也不是良策。秭歸雖然城防并不堅固,可是我軍要想奪回,絕非易事。到時候,進退兩難,我軍危矣。不如我軍就在湖陽駐扎,等到擊退吳銘之后,讓劉表以此城讓與主公。其必然不敢拒絕,到時候,再聯合劉表一起問罪與張繡,張繡豈能存乎?”
聽完徐晃的話,楊奉此時憤怒的心情才稍微有些恢復,“公明所言極為有理,是我沖動了。”只是不知道吳立仁經此一敗后,會不會收兵而回。”
“主公要做好防守吳銘的準備才行。吳銘這一仗雖然是敗了,但是并不算傷筋動骨。而要想最快速度攻陷荊州,吳銘勢必會選擇先攻湖陽,故而主公要以防御為主,只要守住湖陽,吳銘便不能進逼襄陽。到時候憑孫策一己之力,怎么能攻下深溝高壘的襄陽?”
“好,就依公明之意行事,不過我還是要先找劉景升要些錢糧,助我守城。”
楊奉呵呵一笑,滿意地看著徐晃。
吳立仁大軍在復陽又停留了幾天,這時從江夏郡傳來了好消息:周瑜和戚繼光兩人終于拿下江夏,蔡瑁已經逃回襄陽。
“主公,既然江夏已經拿下,想必孫策大軍不需多久就能攻到襄陽,我軍也要盡快重整旗鼓,按照原定計劃行進。”
吳立仁點了點頭,雖然損失了五六千兵馬,但是現在還要一萬多人,并且秦昭麾下的精銳無雙軍并沒有多少損傷。
“傳令,三軍明日啟程,先攻平縣,再取棘陽。”
這時候,秦昭有些疑惑,起身問道:“主公,若是不留一支兵馬守在此地,楊奉大軍必然會來犯復陽到時候豈不是會腹背受敵?”
“時明不必多言,我軍人少,若是在各縣之中處處分兵留守,勢必進攻乏力。故而就暫時放棄復陽。到時候只要攻下襄陽,此處再取不難。況且,我若如此,楊奉小兒未必敢輕易出兵,此所謂虛實不定。”(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https://www.dzxsw.cc/book/44771/292449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