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吳銘論功行賞 周昕扯書拒降
曹仁率大軍一夜之間盡數退去,只留呂布一人領數千兵馬殿后,當宗澤發現曹軍異動后,思考再三,決定不再追擊,一方面擔心另有伏兵,另一方面,呂布之勇下邳城中無人可敵。
直到曹仁大軍盡數退去,宗澤才派人召宗愨、臧霸、張順、張橫和趙四喜等人率兵回到下邳,開始清點損失,并且論功行賞。
功勞最大的自然是趙云和宗愨,趙云一己之力殺的曹軍聞風喪膽,甚至連呂布都只能對著七重龍膽的趙云搖頭嘆息,并且成功摧毀了敵軍的霹靂車,這直接導致曹操無法繼續攻城否則一旦讓霹靂車繼續這樣轟擊下去,怕是下邳的城防就會悉數被毀,到時候,沒有城防,恐怕就只能進入激烈的巷戰,最后勝負實在難以預料。趙云居功至偉,吳立仁將趙云從校尉之職提升為建威中郎將。
至于宗愨,奇襲夏侯惇,再襲鐵山,毀了曹軍的糧草,直接導致了這場下邳之戰提前結束。不過即使曹軍繼續在此逗留,也不會有太大作為,因為吳立仁知道全椒的戰事結束,冉閔和郭侃可以抽出兵力回援,只要堅持一段時間,曹軍失敗那是必然的事情。鑒于此,吳立仁將宗愨從校尉提升為先登中郎將。
另外張順張橫二人功不可沒,二人帶領手下訓練的水軍在初春天氣,潛入沂泗之水下,破壞敵人的蓄水大壩,才導致下邳沒有再被水淹,這也是宗澤準備的奇兵之一。張順張橫兩人分別封為折沖校尉和橫野校尉。
兵力損失最多的自然是鐵血軍,趙云麾下五千鐵血軍,除了趙四喜留守的兩千,混成虎豹騎的四百余人,其余全部陣亡蔣將兩千大軍也盡皆陣亡,宗愨五千鐵血軍也只有一千余人。下邳城將近兩萬城防軍在與曹軍的攻防之**損失了五千余人,下邳如今守軍只有不到兩萬人,算得上損失慘重。但是曹軍的損失卻比吳立仁的守軍損失的多了很多,特別是攻城之時的傷亡,許褚和夏侯惇麾下大軍也死傷大半,在趙云赤微山沖殺之時,趙云一己之力殺了數百人,更是斬了曹洪、曹性和郝萌幾員武將。
不過還有一個人,他的功勞卻是很少人知道的,他便是新收的保全左使白闕白玉堂。他帶了幾名口舌伶俐之人,親赴許昌,不斷改頭換面,散布謠言,這才使曹操提前返回許都。而更深遠的好處,這件事一定會提前加劇劉協和曹操之間的矛盾,這樣曹操不能和劉協同心協力,便會一直拖曹操后腿。只要曹操后方不穩,那自己便能有更多的時間發展。
而此時,攻占全椒后的冉閔、郭侃和王守仁便將收編完成的近四萬降軍,混編了一萬多人進入到原來的鐵血軍中,其余將近兩萬多人,被送回到下邳,混入到下邳的城防軍和鐵血軍中,以補充下邳大戰之后的兵力損失。
大戰之后,下邳便開始進入到了重建和恢復時期,可是遠在吳郡的陳慶之對會稽郡的進攻才剛剛開始。
自從陳慶之攻破由拳,紅拂女絕殺嚴白虎之后,吳郡盡在陳慶之手中,吳縣有陳武率領的五千大軍,已經被陳武訓練完成,太史慈麾下原鐵血軍因為雪夜白袍破由拳之故,盡皆愛上那身白袍,故而陳慶之讓五千大軍依舊身著白袍沖鋒陷陣,這支新鐵血軍便由陳慶之親自統領。太史慈則親自統領從由拳嚴白虎手下收降的五千降卒,身在海鹽的田復繼續統領千人神威軍和新收降的千人降卒,再加上錢塘縣凌操手下的千人,在陳慶之可控下的大軍總共已經達到一萬八千人。會稽郡王朗麾下也不過兩萬多人,這更讓王朗時時坐立不安。
陳慶之和太史慈率領部下共同進駐錢塘,并將田復調了過來,保全右使紅拂女自然早就來到了陳慶之身邊。兩人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又加上一段不尋常的經歷,心中早已對彼此傾心,陳慶之決定,取得會稽郡后,便請吳立仁替自己主婚。
陳慶之召集太史慈、田復、凌操和張出塵一起商量,如何攻破會稽郡之事。
紅拂女張出塵曾經也算是會稽郡王朗的屬下,她心中頗為擔心百姓受到戰爭的牽連,于是第一個說道:“將軍,會稽太守王朗是一介書生,以屬下之見,不如先禮后兵,先派人送信,曉以利害,若是其肯歸降,許他可以繼續領會稽太守之職,若是其不從,再發兵攻打,如此便既能順天意,又能得民心。”
聽完紅拂女的話,眾人不由得連連稱贊,就連陳慶之都不由得點頭贊道:“張右使此言甚好,令煦不得不刮目相看!那便以此言,先差人送勸降信,若是其不從,則擇日發兵攻打。”
王朗收到陳慶之的書信后,不知如何決斷,他深知陳慶之的能力,短短數個月之內便將嚴白虎徹底消滅,又盡得其眾,手下太史慈和田復等又是萬夫不當之勇,看到陳慶之的勸降信,許自己可以依然在會稽做太守的條件,不由得而有些心動。
此時王朗身邊根本無可用之人,虬髯客張烈謀刺陳慶之未果后,便從此消失,這讓王朗大為不解。而此時他唯一能依賴的便是手下的大將周昕。王朗將陳慶之的勸降書交給周昕看了一看,并試探著問道:“以周將軍之見,是否可以降了陳煦,你我皆無什么損失,同時又能依靠吳銘,也可以保一世安穩。”
周昕看完后,忽然將書帛扯碎,丟在地上,看著目瞪口呆地王朗,周昕大聲說道:“主公休得聽信陳煦小兒的花言巧語!豈不聞丹陽太守劉繇,投降吳銘之后,雖然名義仍是丹陽太守,但是人卻被囚禁在下邳而今更是令陳登代替其太守之職。以劉繇漢室后裔之身份,尚不能保全自身,何況主公乎?況且吳銘雖然如今勢大,但是其與曹操是死對頭,而曹操如今挾天子以令諸侯,吳銘早晚必被曹操所敗,若是投降吳銘,到時等曹公大軍破吳之時,主公又該何去何從?”
周昕的一席話,讓王朗啞口無言,他嘆了一口氣,問道:“以將軍之意,如今應該如何抗敵?”
“此事極易!聽聞太史慈和田復驍勇,末將不才,愿意領軍與其在沙場拼斗一番,若是僥幸勝了,自然會稽無虞若是不敵,則退守山陰。山陰糧食充足,任憑他陳慶之如何多謀,將士如何勇猛,也難以攻破,如此則是萬全之計。”周昕侃侃而談道。未完待續。
...
(https://www.dzxsw.cc/book/44771/26967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