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穿越之極權農女 > 第一O六章 這石頭是寶貝

第一O六章 這石頭是寶貝


  王老虎的步子極大,如花追在后面用了全速度,都落后了王老虎有十多米的樣子。

  “啪”,空中一聲響鞭。

  如花驚的剎住了腳,再看,王老虎手持著鞭子,對著站在一處堆成山一樣的煤炭上的鄭洋。

  如花連忙叫袁琦先跑過去,她在后面跟著,袁宏不知道去了哪里,那煤山只站著鄭洋一個人。

  “小子,膽敢在你老虎爺爺這兒鬧事,來來來,下來,爺今兒個好好問問你,看是誰借你的膽子。”

  王老虎擼起了袖子,露出粗壯的胳膊,寒風吹著,他也不怕冷。

  “爹娘,我是鄭洋,哥、姐,我是鄭洋,我是小洋,我是小洋。”

  鄭洋雙手攏在嘴邊作喇叭狀,不理會王老虎的怒視,焦急地又喊了起來。

  王老虎“嘿”地一聲,止住圍過來的幾個管事要跑上去抓鄭洋的舉動,他自己往煤山上要爬。

  “等等,王礦主莫生氣,鄭洋,你給我下來。”

  如花嬌喝一聲,鄭洋看見了,遲疑了一下,還是乖乖地從煤山上爬了下來,整個人身上手上,就連臉上也沾了不少黑灰。

  低垂著頭站在如花面前,鄭洋緊抿著嘴巴,眼眶紅紅的。

  如花喘了兩口氣,這才對盯著鄭洋還以懷疑的眼神看向自己的王老虎說:“王礦主,對不住啊,這孩子的爹娘、哥姐聽說和他被分開賣了的,好似是賣到了煤礦里去做煤工了,所以這孩子觸景生情,就,就行事有些不妥,還請王礦主大人大量,原諒他。鄭洋,愣著干啥?還不給王礦主賠禮道歉,請王礦主不要和你這孩子計較。”

  王老虎眼里帶著審視,不看鄭洋,卻一直盯著如花。

  鄭洋低著頭,跪在王老虎面前,對著他磕了個頭,說:“鄭洋錯了,還請王礦主開恩,王礦主,求你,幫鄭洋查查,我的爹娘和哥姐是不是在這里?王礦主,我給你磕頭了。”

  王老虎手里的鞭子指了鄭洋一下,說道:“伍姑娘,這就是你家的奴才?說話這么沒規矩?”

  如花似乎看到了她說教常四小姐時的模樣,忍著一口氣,說:“才買回來兩天,還沒來得及教規矩,讓王礦主見笑了。”

  瞥了眼袁琦,如花扭頭問袁琦:“你哥呢?不是叫他帶好鄭洋的,怎么不見人影了?”

  袁琦很是委屈,她一直跟著二小姐,怎么會知道她哥去哪里了,可又不敢出聲申辯,便也跪下來,說:“奴婢不知,請小姐恕罪,奴婢這就去找。”

  王老虎假笑著,說:“伍姑娘莫要生氣,在我的地頭上丟了個人,我自會挖地三尺也給你找出來。”

  那個姓華的小管事,戰戰兢兢地站出來,低頭說道:“主子,這位小姐的隨從是被主簿大人叫去了。”

  王老虎和如花都是一愣,繼而兩人都對望了一眼對方,又錯開眼神。

  如花稍稍地壓下心頭的火氣,對王老虎躬身福了一禮,緩緩地說道:“王礦主,這孩子實是無意之舉,還請您高抬貴手。至于他所求之事,請王礦主也大人大量,幫著找一找,我愿意以兩倍的價錢,把他們買回去。”

  如花是第一次覺得人的高低之分,就因著王礦主是這煤礦的主人,因著他有個在縣衙里當主簿的哥哥,自己這個平頭老百姓,一農戶家的閨女,就要卑躬屈膝地對他說話。

  以后,若是再遇上真正的官宦之家和皇親貴族,她是不是要跪在人家面前,不講尊嚴的俯首叩拜。

  看來,宇文卿對她算是仁慈的,沒有叫她跪他向他磕頭。白靖軒以后呢,他的身份曝光后,他會不會和她這個小農女繼續做生意呢?

  如花不知怎么的,心里浮躁起來,袁琦和鄭洋還跪著,王老虎不說話,只眼含威懾地看著她。

  在心里默默地數了五下后,如花對著王老虎再次誠懇地請求道:“王礦主,拜托您了,幾個奴才而已,不在你這里干活,你也不會有所損失。要不,您的那些煤渣不用白送給我,我花錢來買。還請王礦主看在王主簿的面子上,助這個孩子全家團圓一臂之力。”

  “老三,發什么脾氣呢。”王主簿匆匆地趕了過來。

  如花瞥見跟在他身后的袁宏,忙扯出一抹笑來,對王主簿說:“王主簿,誤會,誤會,是這孩子一時情急,壞了這兒的規矩。還請王主簿替我向王礦主說句好話,我們并無他意,只真心地求王礦主幫著在這里找找這孩子的父母兄姐,我愿意用兩倍的價錢買他們回去,讓他們一家團圓,也省得這孩子再做出什么傻事來。”

  王主簿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鄭洋,轉身對著如花時,卻是笑了,“伍姑娘,你這一口這孩子,這孩子的,你自己都還只是個孩子呢。老三,你這么大的人了,怎么還跟個小孩子吹胡子瞪眼的?”

  王老虎的臉色緩了緩,看了兩眼自家二哥,便說:“既是有我二哥為你說項,伍姑娘,我也不與你一個姑娘家為難,姑娘家的心善心軟,你要為他找他爹娘兄姐,也罷,我就看在二哥的份上,還有與你算是投些脾氣,就給你個面子。去,查查有沒有這小子的爹娘和兄姐,有的話就帶過來。”

  王老虎指了一個人,那人忙跑到跪著的鄭洋身邊,問鄭洋他爹娘的姓名等。

  如花的笑容真了幾分,對王老虎一抱拳,說:“小女真是沒看錯人,王礦主真是英雄虎膽,做事豪氣,若小女要是個男子,一定與王礦主對飲百杯,喝個痛快。”

  “哈哈哈,你這姑娘,真是,可惜,若是男子,我必會與你結拜為異姓兄弟,與你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一醉方休。”

  如花將手背在身后,仰著頭,說:“嗯,你我二人真是英雄惜英雄呀。”

  王主簿看了好笑的笑出了聲,指著哈哈笑的王老虎和如花,說:“你們二個哪,真是有唱戲的本事了,一唱一喝的,哈哈哈。”

  還好,這王老虎的毛給撂順了,如花藏在袖子下的手,手心里都是汗。這些日子,自己這身心都太累了,可這時候,還是得裝一裝樣子,才能落得個萬事皆順。

  瞧,不過一盞茶不到的功夫,她和鄭洋看了那么多黑人后沒找到的人,就被帶了過來。

  雖然還是渾身都像是在煤炭里泡過的,瞧不出原本的模樣,可看到的第一眼,如花的心還是激動地狂跳了幾下,如花知道,這是原主齊雪萱最真實的反應,畢竟奶娘是前世對她最真心最好的人。

  “爹、娘、大哥、大姐、雯姐姐。”

  鄭洋的反應最自然,一瞧到帶過來的五個人,也只是一瞧,便爬起來沖了過去,緊緊地抱住一個身體孱弱的都快要倒下去的身影。

  帶著他們來的人走到王老虎身邊,小聲地在他耳邊說了些話,如花的眼神雖一直落在奶娘一家人身上,但微側著的身子,卻表示著她也在關注著這兩人的對話。

  奶娘孟氏抱著小兒子,一雙眼睛不錯眼的盯著如花看,如花微微地對她笑了笑。

  “王礦主,這幾個人花了多少銀子,請您說個數,我這就給您。”

  王老虎對身旁的人一個眼色,那人便說:“五個人共花了七十兩銀子。”

  如花忙人荷包里拿出兩張銀票來,雙手遞給王老虎,說:“這里是一百五十兩,多謝王礦主成全。”

  王老虎“嗯”了一聲,說:“那我就不客氣了。”說著,接過銀票收入懷里,對身旁的人一示意,那人拿出五個人的賣身契來,交給了如花,如花接過來看了看,是奶娘一家人的,還多了一個叫舒雯的。

  “王主簿,王礦主,一會兒我回去后,就叫隨從把三百四十個荊條片給王礦主送過來,至于這些煤渣,我會找好人后來拉,到時候請王礦主安排個人在一旁看著些。”

  “好,你的人來了就找,找他吧。你聽著,伍姑娘派了人來拉這些煤渣,你在一旁幫幫手,知道了嗎?”

  王老虎隨手一指,正好就是那個華管事,于是,華管事忙應了。

  王主簿便對王老虎說:“老三,我與伍姑娘這就回城了。”

  “好。”

  如花向王老虎福了一禮告辭,袁宏趕了驢車過來,如花當先上了驢車,袁琦扶著奶娘和兩個姑娘也上了車,最后上來的是鄭洋,他的爹和哥哥都坐在外面。

  依舊是跟著王主簿的馬車,疾馳了半個時辰后,回到縣城里,一路上,車廂里很安靜,奶娘一直流著淚,如花微閉著眼睛假寐。

  那個叫舒雯的偷偷地打量了如花幾次,就是袁琦,她也偷偷地打量了一番。

  在一條街口時,王主簿停了馬車,如花和他又道了聲謝,王主簿回了縣衙,如花他們就回了客棧。

  到了客棧后,又要了三間客房,吩咐小二燒了洗澡水送去,袁琦被如花派著去給奶娘一家子買棉襖衣裳了,袁宏則帶了荊條片回轉去了王老虎的煤礦。

  如花回到屋里,坐在桌前,靜靜地等著。

  半個時辰后,奶娘一家人梳洗干凈后換上了袁琦買來的棉襖,一起到如花的屋子里,一進去,奶娘首先就跪在如花身前,抱著如花的腿,失聲痛哭。

  “小姐,我的好小姐啊,我以為這輩子都見不到你了。”

  “鄭斌給小姐磕頭了。”

  “鄭海給小姐磕頭了。”

  “鄭雪給小姐磕頭了。”

  鄭洋的爹鄭斌、哥哥鄭海、姐姐鄭雪齊刷刷地給如花跪下,給如花磕頭。

  跟著他們一家一起進來的鄭洋則抽泣著也跟著跪了下來,一起跟進來的舒雯有些不知所措,看鄭家的一家子人都齊齊地叫著“小姐”,又都跪著,她也急忙地落后了兩步,跪了下來。

  “起來,都起來,見著了就好,見著了就好。奶娘,快起來,快叫我看看,這些日子你們受了不少罪吧。”

  如花說著,扶了奶娘孟氏起來,扶了她坐在旁邊的凳子上,抓著奶娘的手,看她瘦了很多,臉色也極為不好。

  想著在煤礦見他們時,就尤如從非洲來的難民一樣,個個骨瘦如柴,衣衫襤褸的。

  這才在煤礦里干了一個來月,人就被折磨成這樣了,要是那些長年累月在煤礦里干的煤工,怕是都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活不了多大歲數吧。

  叫袁琦把其他幾個人都扶了起來,叫他們都坐下,又叫袁琦去吩咐小二送些飯菜上來。

  “小姐,聽小洋說,要不是小姐,他就被人販子打死了。”

  奶娘握著如花的小手,激動地說著。

  “也是咱們斷不了的緣,要不然我也不會遇上鄭洋,也不會到這里來找到你們,奶娘,你真傻,我不是都跟你說了,不要再回到齊家去,你為何不聽我的呢。”

  奶娘擦了擦淚,說:“奶娘知道小姐一定是有難處了,所以才會送我離開,叫我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可我心里總是放心不下小姐啊。所以,所以就和孩子他爹商量了,想著偷偷去看看小姐,只要遠遠地看一眼,知道小姐好著,我就放心回家去。可誰知道,小姐,對啦,我聽到的那件事,是真的嗎?”

  如花瞥了眼舒雯,沒有回答奶娘的話,指著舒雯問奶娘:“奶娘,這位姑娘是誰啊?是你家的親戚嗎?”

  奶娘看了眼舒雯,搖頭,說:“不是的,小姐,這姑娘叫舒雯,是我們在懷陽鎮租的屋子旁邊的鄰居,這次我們離開懷陽鎮時,舒雯姑娘是跟我們一起的,她要去投奔她舅舅,沒想到,我們竟然連累了她,害她也被賣到了煤礦上做苦工。”

  如花和顏悅色地對舒雯說:“哦,是這樣啊,舒雯姑娘,你受苦了。”

  舒雯慌忙站了起來,有些無措地說:“沒有,沒有,鄭叔一家很照顧我的,說起來我還要謝謝他們,是他們陪著我,才能帶我出來,幫我去找我舅舅。”

  “哦,舒雯姑娘,不知你舅舅在哪里?你放心,既然鄭叔他們答應送你去你舅舅那兒,我們一定會把你安全的送到你舅舅那兒的。”

  舒雯看了看鄭海和鄭雪,說:“我舅舅在彭田縣。”

  如花微微地挑了挑眉,接著問:“哦,在彭田縣啊,那真是巧,我們回去時路過那里,可以幫你找到你舅舅的,你知道你舅舅住在彭田縣的地址嗎?知道地址的話,會好找一些的。”

  舒雯連連點頭,說:“知道,知道地址,我舅舅給我娘寫信時,我看過的,知道他住在哪兒。”

  “嗯,這就好,我看舒雯姑娘也累了,袁琦,你帶舒雯姑娘回房間,把飯菜送過去,舒雯姑娘先去吃點東西,然后早點休息。我留鄭叔他們一家再說一會兒話。”

  袁琦陪在舒雯旁邊,舒雯看了幾眼孟氏和鄭雪她們,最后,點了點頭,“鄭叔、鄭嬸、海哥、雪兒、小洋,那你們陪小姐說說話,我就先回房了,”

  說完,便跟著袁琦一起出去了。

  “小姐,你放心,我們在舒雯跟前,從未說過有關于你的事。”奶娘到底是帶大如花,也就是曾經的齊雪萱的,看如花對舒雯的態度只是面上的親和,便知道如花的心思。

  如花點了點頭,說:“奶娘,鄭叔,鄭海、鄭雪、鄭洋,以前的事都不要再提了。現在,我叫伍如花,是伍立文和柳秀的二女兒,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我們現在落戶在大吳村,買了些地,開了兩個作坊,幾間鋪子,做點小生意。日子過的平平淡淡的,很充實,也很安逸。”

  “小姐,你一定是受苦了,你瞧瞧你的手,這都有繭子了。”奶娘把如花的手翻開來看,心疼的又掉了淚。

  如花笑了笑,說:“力所能及的活自然需要親手干一些的,奶娘,別哭,以后有你在,我就少干些,行不?”

  “嗯,小姐,以后你只管動嘴,奶娘替你干,奶娘身子骨還結實,奶娘干不了的,還有鄭海、鄭雪和鄭洋呢。”

  如花抱了下奶娘,在她懷里撒了會嬌,這才抬頭說:“知道了,我的奶兄、奶姐、奶弟都是我最親的人,以后會幫我的,是不?”

  鄭海和鄭雪、鄭洋看著在他們母親懷里撒嬌的小姐,都笑著一起說:“嗯,我們都幫小姐,小姐有事就吩咐,我們一定不負小姐重托。”

  還是和前世一樣,如花只從奶娘一家的舉動上,就能看出他們對她的忠心,于是,也沒有什么隱瞞的,在飯菜送進來后,和他們邊吃邊說,把她回到伍家的事都講了講。

  “哎呀,還好,小姐的爹不是伍家親生的,斷了親出來就好,要不然被那一家子磨搓著,沒好日子過的。”

  “是啊,小姐你這樣一說,我記得我好像就跟一個叫王樹的人打聽過你的消息,當時那人看著就心里有鬼,和我說話顛三倒四的,還一個勁地問我到底是誰。娘,咱們肯定就是被這個人通報給楊管事,所以楊管事才追了來,把咱們都捉了。”

  鄭斌和孟氏都點頭,孟氏說:“嗯,定是那姓王的通風報信,不過,小姐,我不太明白,為何楊管事非要抓著我們一家不放,難道是夫人她……”。

  如花嘴角掛著一抹譏笑,說:“奶娘猜出來了不是,她那人只可負別人,別人不可負她。”

  孟氏垂了眼眸,想起以前,夫人好似對小姐一直只是一種表現出來的疼愛,她在一旁時間久了,是能分辨出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真情的。難道說夫人早就知道小姐不是她的孩子?可是,應該不會的呀。孟氏抬起頭來看了一眼如花,很快地,把這個想法拋之一邊,不會的,她一定是想岔了。

  如花用帕子擦了擦嘴,看著奶娘一家人,說:“鄭叔、奶娘,方才太激動了,也沒問你們的意見。其實,你們要是想獨自去生活,我可以送你們去你們想去的地方落戶的。你們一直都是良民的身份,只是因為奶娘疼我,所以在府里待了那么多年。要是奶娘想回家,我想還是找個其他地方去定居,你們一家人一起,不一定非要跟著我,我不能自私的又把你們拘在我身邊。”

  孟氏拉住如花的手,回頭看了一眼丈夫,說:“小姐,你就像是我的親閨女一樣,我舍不得你啊。我們到哪兒不是過活,跟著小姐,我們還能為小姐出出力。你鄭叔,還有鄭海、鄭雪都大了,他們都能幫你的。就是小洋,也能給你跑跑腿。”

  “小姐,我們都能干活的,我們可以找個活計掙點錢租個屋子,離小姐近些,只要小姐有事,叫我們一聲,我們就去,小姐,你看這樣行不?”鄭斌問如花。

  如花一時心里是百味雜陳,這樣無條件地要幫襯她的,也許只有奶娘一家子人了吧。

  再次地掃視了一圈鄭家的人,不管是成穩的鄭海,還是溫順的鄭雪,更或是只比她大一個月的鄭洋,他們看她的眼神里,除了尊敬,就是一種叫親情的東西。

  時間不長,可如花心里是掙扎了好久的,不知道明天的她,也許,把他們留在身邊,會讓他們重蹈覆轍,繼續前世的悲劇。

  可是,送他們離開,自己又是有些不舍,命運安排他們再次相遇,也許,這就是叫“命中注定”的安排。

  “好,你們跟著我吧,我有許多的事需要親信的人去辦,你們,就是我,伍如花的親信。”

  如花說的鄭重,臉上的神情更是真摯。

  鄭斌、孟氏幾個聽了,一臉的喜色,紛紛地站了起來,沖如花跪了下去,齊聲說道:“是,小姐。”

  晚上,奶娘陪著如花睡的,臨睡前,奶娘撕開貼身的小衣,從里面拿出一張銀票,遞給了如花。

  “小姐,拿著。”

  如花不解地看了眼孟氏,拿在手里,打開來,兩百兩,是她送走奶娘時,給奶娘的。

  如花顫著聲音問:“有這個錢,奶娘為何不買通了人販子,贖了你們出來。”

  孟氏摸了摸如花的小臉,慈愛地說:“這是小姐的錢,要是小姐有了難處,這錢可以派上用場的,我們不需要,我們能忍的。”

  忍?在暗無天日的煤井里,不說鄭叔這漢子,單說鄭雪這女孩子,她的身子骨都忍的了多久?奶娘又會堅持多久呢?

  “奶娘。”如花撲到孟氏的懷里,緊緊地抱著她,有齊雪萱的舊情在,也有現如今如花對奶娘的感動和欽佩。

  如花說:“奶娘,你收好,這錢以后我用時,再跟你拿。”

  翌日,用過了早飯,如花就安排袁琦陪著孟氏、鄭雪、舒雯、鄭洋留在客棧里休息。

  而她,則帶著袁宏、鄭叔和鄭海,往喜梅縣去了。

  既然來了楚郡府的轄地,如花沒忘記她在泉州曾和一個叫劉二月的漢子約好了,要去劉家屯村找他,去看看那些石頭。

  喜梅縣離常山縣不遠,趕著驢車三個半時辰就能到,如花他們帶著買的饅頭和水,一路沒有停歇,直接在車上吃的午飯,下午就到了喜梅縣的縣城。

  先找了一間客棧,訂好了房間,稍稍地梳洗了一下,這才向伙計打聽了下劉家屯村的位置。

  幾人出了客棧,就往劉家屯村去了。

  劉家屯村離喜梅縣坐著驢車要走一個時辰,大約是在下午申時過半的時候,到了劉家屯村。

  在村口問了人,打聽到劉二月的家,如花幾個就一路往村子里去,看到有孩子點了火堆在那兒跳,如花才想起來,今天是正月十五了。

  按說該一家子過的節日,她又離了家在外,估計柳氏在家里,肯定沒少嘮叨并牽掛著她。

  “呀,今天是十五,我把這事給忘了,咱們回客棧了,也要幾碗元宵吃吃。不知道袁琦記得沒有,給奶娘她們也叫一碗元宵吃。”

  袁宏趕著車,說:“小姐放心吧,我那妹子昨天就說呢,今天要過節,她不會忘了叫元宵吃的。”

  如花點點頭,看了看袁宏的背影,想起從煤礦回來時,她問袁宏那天王主簿叫他干啥去了,袁宏回答說是王主簿的馬車有些問題,叫他幫忙去看了看。如花也就再沒有責怪袁宏。

  劉家屯村也是個貧窮的村子,很少有趕著車的人進村子來,現在,如花家的驢車一進村,立時就引得不少人駐足議論,有些孩子也追在驢車邊上,好奇地看著驢車。

  劉二月住在劉家屯村偏西的中間位置,老遠的如花就看到前邊有一座院子,破爛的土坯房,屋頂是茅草的,院子的一周用籬笆和樹枝簡單地圍了一下。

  “二月,你家來親戚了,二月,二月。”

  一個漢子老遠就扯著噪子喊著,如花仔細一瞧,居然就是他們在村口問路的那個村民,沒想到他一路跟著,來給劉二月報信了。

  劉二月從廚屋里出來,正月里的天氣還冷,他卻只穿著兩件單衣,手里拿著一截玉米棒子,臉上有幾道黑灰,似乎是正在升火。

  袁宏停了驢車,鄭斌和鄭海下了車,如花最后一個從驢車上下來。

  劉二月本是疑惑地看著那個喊他出來的村人指著的驢車,待到看到如花從驢車上下來時,劉二月的臉頓時變了,驚喜地扔了玉米棒子,就跑了過去。

  “姑娘,你來了?哎喲,快,快屋里請。”

  劉二月招呼著如花幾人,又喊著:“三月,快,給這位大哥把驢車拴好去,給驢子找點草料喂上,五月,跟你嫂子快去買點肉,多做幾道菜,家里來客人了。”

  劉二月招呼如花四人進到屋里后,已是吩咐了一通,如花就見一個小伙子去接了袁宏手里的韁繩,去栓驢了,一個姑娘跑進了廚屋,不一會兒,和一個婦人就匆匆地出了院子。

  “姑娘,喝水,喝水,家里沒茶葉,你多擔待,別嫌棄。”

  劉二月親自端了幾碗水來,給如花、鄭斌他們放在了桌子上。

  如花打量了一下屋子,很是破敗,不過屋里面收拾的倒是還算干凈。

  正坐著,一個老漢和老婦人從一個屋里出來,看到如花幾人,劉二月忙給如花介紹。

  “爹娘,這就是那位恩人姑娘,姑娘,這是我爹娘。”

  老漢和老婦人其實年歲應該也就不到六十的樣子,可因為是下苦的人,所以從臉面上看,比實際年齡要老許多。

  “姑娘,謝謝你啊,你救了我們一家子呢。”

  兩位老人激動地說著,老婦人更是拉住了如花的手,就要給如花跪下,如花忙扶著她,袁宏也上前扯了老婦人一把,這才沒讓她跪下去。

  “老人家不要這樣,坐吧,坐下我們說說話。”

  老漢和劉二月一起扶了老婦人坐下,看著如花。

  “我正好來楚郡府有事,想起和這位大叔曾約好要來劉家屯村子看看的,所以今天就過來。”

  劉二月忙說:“姑娘是來拉石頭的吧,你放心,我們把石頭都好好的收著呢,我叔又采了不少來,他說有些應該是上品。”

  如花問:“我能見一下你叔叔嗎?”

  劉二月點頭,“行啊,我叔也說姑娘來了,一定得讓他見見,說姑娘是唯一一個知道這石頭是寶的人。”

  劉老漢起了身,說:“我去找,他又去山里了,還沒回來,我去找他。”

  劉家一家子都忙了起來,知道如花就是買了石頭給了十兩銀子的恩人,劉二月的娘帶著劉二月的媳婦和妹妹在做飯,劉老漢去找他家的兄弟了,劉二月和弟弟則一起帶著如花到了后院的兩間木屋里去看那些采來的石頭。

  “這木屋還是拿姑娘給的銀子蓋起來的,我叔還帶著我們做了木架子,把采的石頭一塊塊擦干凈了,擺在木架子上頭,我叔每天都要來,把每塊石頭都擦一擦的。”

  劉二月說著,打開了一間木屋的門,帶著如花和鄭斌他們四個人進去,如花看了看,木屋蓋的很大,一間大概有二十平米的樣子,屋子里果真如劉二月說的,一個個木架子擺放的整整齊齊的,一塊塊石頭也按重量分別擺放在木架子上,大的重的都擺在地上,地上墊著木板和稻草,小塊的石頭則都擺在木架子上面。

  如花隨手拿了一塊小的石頭來瞧,還掏出匕首來刮了刮石頭的表面。

  石頭被如花用匕首刮了刮后,露出一抹淡淡的藍綠色,如花欣喜地拿在手里對著屋子外的光亮處又看了幾眼。

  “很好啊,你叔的眼光確實不錯,這些應該就是你叔說的上品吧?”

  如花問劉二月,劉二月點頭說:“嗯,這幾排都是,我叔說這些是他采過的最好的一些石頭了。”

  石頭?如花在心里樂的直打轉轉,這些可不是一般的石頭,這些五彩水晶似的石頭經過切割刨光等處理后,價值是可以和紅寶石、綠寶石、美玉所媲美的。

  “小姐,這里還有白色的。”袁宏也拿了一塊,在那兒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什么來。

  如花放下手里的那塊,走過去接了袁宏手里的那塊瞧了瞧,白色透明的。

  這些像晶體一樣包裹在石頭里的,顏色多樣,能制成各種首飾,如戒指、墜子、項鏈、手鏈、耳環、頭飾、扣子,等等,等等。這種晶體狀的東西,就是那位老佛爺最為喜愛的“碧璽”了。

  現在,沒有人知道這東西可以和紅寶石、綠寶石來媲美,也沒有人知道,用它做出來的首飾,很美很珍貴。

  如花在上一世時,也很喜歡首飾,海晨家在云南就投資了兩座礦,一座是開采碧璽的,一座是開采南紅瑪瑙的,海晨家雖只占了一點股份,可收益是非常可觀的。所以,任何時代,礦山、寶石之類的,是利潤最為可觀的一項產業。

  “恩人在哪里?”

  如花正看的入神,就聽見一個激動的聲音。

  “二叔,這里。”劉二月的弟弟叫了一聲。

  劉二月的二叔背著一個筐子踏進了木屋。

  如花看過去,瘦高的個子,一張臉上布滿了滄桑,一雙眼睛卻透著異樣的光亮,望著如花。

  “這位姑娘,這些是我今天又采來的,你瞧瞧看。”

  說著,劉二月的二叔把背上的筐子放下來,從里面拿了幾塊石頭給如花,一臉的認真,像是個期待老師評分的學生一樣,緊張地望著如花。

  如花接了過來,先看了一塊,玫紅色的晶體,成色非常好,還有一塊,是墨綠色的,也極是透亮。

  如花欣喜地看著,劉二月的二叔從如花的臉上看出了她的喜愛,這是對他最大的肯定,劉二月的二叔咧了嘴笑了,略顯蒼老的臉上也綻放著極大的喜悅。

  “劉大爺,你真是個行家,這些東西都是寶。”

  如花由衷地對劉二月的二叔贊嘆著,劉二月的二叔高興的眼里帶了淚,狠狠地用衣袖擦了擦后,才對如花說:“恩人姑娘,我愿意為你采這些寶貝,你把他們變廢為寶,叫更多的人知道,行不行?”

  如花此刻,終于能理解歷史上有關和氏璧的記載中,楚人卞和曾說:“我不是為被刖(刖:即砍掉足)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而傷心。”

  想這卞和兩次獻玉而被兩次砍去了一足,他的那份堅持,不就是因為寶玉不被人所識,那種千里馬遇不到伯樂、美玉蒙塵而不得碇放光茫的苦悶,只一種堅守叫他一次一次地向人獻玉,終于得到了清白,證明了石頭里是美玉,他是個誠實的人。

  劉二月的二叔,這位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農家大爺,他何嘗又不是另一個卞和呢?也正是因為他的瘋,他的堅持,才會遇上如花,才能使碧璽見到光明,綻放出它的光茫來,讓世人都知道它是寶貝。他的瘋話,都是誠實的真話,他比任何一個人都有眼光,他是第一個發現了寶貝的人。

  半個時辰,如花和劉二(劉二月的二叔叫劉二)看了兩間木屋里的所有石頭,還有一些,據說都被劉二藏在山上的幾個山洞里。

  如花沒有再去看,她知道有劉二這樣火眼金睛的采寶高手在,那些碧璽定然都不會是凡品。

  “劉二大爺,我這次會把你采的石頭都帶走,你給出個價。”

  在飯桌上,如花這樣說。

  劉二看了眼如花,又看向他的大哥劉大一家人,半晌后,才說:“姑娘,你是識貨的人,這些在山里頭是石頭,除了我,都沒人愿意多看一眼,我不求你用多少錢來買它,我只希望你讓更多的人知道它的好,它的美。再說了,這山又不是我的,我也沒權開價給你賣,你給的那十兩銀子就當是我和這幾個孩子采石頭的工錢。”

  如花拿出十兩銀子來,給劉二,說:“這些算是我付給你們這些日子采石頭的工錢。”

  劉二和劉大他們看了,都擺手,說:“多了,多了,上次就給了十兩了,不能再要了。”

  劉二月也說:“伍姑娘,這真多了,上次給的十兩我們還有呢,這不能要。”

  如花說:“這十兩算是今年的工錢,上次給的算是給劉二大爺前幾年采石頭的工錢,我把你們采的石頭都要帶走,這工錢是應該要給的。”

  劉二他們推搡不過,劉二接了銀子,一咬牙,對如花說:“成,這十兩不算是今年的工錢,上次的十兩算是以前和今年的工錢,這十兩算是明后年的工錢,姑娘覺得可行?”

  如花想了下,說:“行。”

  如花又問劉二月,“你們采的這些石頭的山沒有主嗎?”

  劉二月說:“沒有。”

  如花的眼睛閃了閃,說:“那我要是把山買下來的話,我應該去找誰?是找你們的村長、里正,還是去找縣衙的縣令。”

  劉二和劉二月互看了一眼,劉二說:“這能采這種石頭的山有四處呢,還有我們村過去的那個李家河那邊,我去看過,那里也有兩處,要是姑娘想買的話,最好把這六處都買下來,可這價錢和去哪里買,我們就不太清楚了。”

  如花點點頭,跟鄭斌吩咐了幾句,鄭斌點頭答應了。

  傍晚前,如花他們要離開回喜梅縣城里去,劉二月和劉二他們把如花他們送出了村。

  一個時辰后,天已黑透了,如花他們進了縣城,回到客棧里,叫了伙計送了煮的元宵,一人吃了一碗,又叫了洗澡水,洗完后就都睡了。

  正月十六。

  兵分兩路,如花帶著鄭斌去了喜梅縣的縣衙,袁宏和鄭海去車馬行雇了拉貨的車,去了劉家屯村里拉那些石頭。

  也是巧合,有一次沈翔跟如花聊天,如花知道沈翔跟在睿郡王身邊很久了,他的身份自然也算是高人幾等的,所以如花跟沈翔討了一張他的名帖,上面還有睿郡王郡王府的標識。

  此次來楚郡府時,如花記得把這張名帖帶上了,就想著去救奶娘一家時若遇上不好說話的主,她就把沈翔的名帖給拿出來。不過,還好,雖和王老虎差點產生沖突,這名帖沒有用上就救了人出來。

  現在,她拿了沈翔的名帖來拜會喜梅縣的縣令大人,提出要買那六座產碧璽的山,應該會容易些。

  看到沈翔的名帖后,喜梅縣的薛縣令親自迎了出來,看到如花和鄭斌后,還愣了一下。

  如花也沒想到縣令大人會親自來迎,也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地就反應過來,屈膝給薛縣令行了一禮。

  “民女見過縣令大人。”

  “哦,免禮,請。”

  薛縣令微征之后,忙收斂好心神,不知道如花的身份,但就憑著沈翔的名帖,薛縣令還是客氣地把如花迎進了縣衙內。

  請了如花和鄭斌到待客的偏廳入坐,立即就有個丫環端了茶盅過來,上了茶,悄聲地退了下去。

  薛縣令輕叩了下茶蓋,悄悄地打量著如花和鄭斌,見如花坐著,鄭斌站在她的身后,薛縣令心中的疑惑更深了幾分。

  “薛縣令,民女先自我介紹一下。”如花輕輕地也叩了叩茶蓋,抬頭看向薛縣令。

  說:“民女姓伍名如花,彭田縣大吳村人士,此次來,是專程拜會薛縣令的。”

  鄭斌把如花帶來的禮物已交給了薛縣令身邊的衙役,那是如花多帶的一份作坊里的東西。

  薛縣令似乎是也知道粉條這些東西,看了一眼后,并沒有露出太過驚訝的神情。

  如花就接著說:“薛縣令,我家做著些生意,此次來見薛縣令,是想向縣衙買一些地。”

  薛縣令聞言,不解地看向如花,問道:“買地?伍姑娘要在喜梅縣買地?”

  如花點點頭說:“是。”

  薛縣令一聽,也不算是大事,便說:“伍姑娘要買哪里的田地,你說一說,我叫師爺查查,給你辦契約。”

  說完,便吩咐衙役去叫師爺帶了縣衙管轄的地志過來。

  如花跟師爺說了幾處地方,因為劉二跟她詳細地說過這幾座山及周圍的情況,所以,如花跟師爺說的要買的地里除了有那六座可以采碧璽的山外,還有連著那些山周邊的一些荒地。

  師爺聽了如花說的地方,查了地志和翻看了域圖后,頗有些不解,便回到薛縣令跟前,小聲地說了如花買的是山,并不能產糧。

  薛縣令遲疑地看著如花,見如花雙眼清明,人雖小卻頗是沉穩,說話也條理清楚。再想想方才看到的沈翔的名帖,薛縣令猜測著這也許是睿郡王安排的事,這姑娘是在替睿郡王做事。

  于是,對師爺點點頭,對如花說:“姑娘要買的這幾處地方,并未有記載,這價錢嘛沒有可以參詳的。”說著,略一沉吟,“嗯,這樣吧,這些山及周邊的地方都不易種植糧食,山嘛就按一座三百兩,周邊的那些就給你按荒山的價錢,一畝一兩銀子,免五年的稅,五年后,不產糧的按一年二十兩的稅銀交納,交糧的則按五收三的稅銀來交。”

  師爺立即拿著算盤算了一下,六座山就是一千八百兩,山下周邊的地方,地志上有登記,六處加起來共是七百五十二畝,也就是七百五十二兩銀子。

  薛縣令看了,直接去了零頭,“就按二千五百兩收吧。”

  “多謝薛縣令。”如花又福了一禮。

  跟著師爺去辦了相關的手續,除了交了二千五百兩買山和地的銀子,還交了辦契約的二十多兩銀子。

  看著拿在手里的幾張蓋著官府紅印章的地契,如花的心雀躍極了,拿回沈翔的名帖后,帶著鄭斌就趕去了劉家屯村。

  ------題外話------

  感謝送月票給陽光的:68114。

  謝謝!


  (https://www.dzxsw.cc/book/44750/34576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