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穿越之極權農女 > 第七十九章 又遇見白靖軒

第七十九章 又遇見白靖軒


  這幾天如花像陀螺一樣不停地轉著。

  早上起來要先去看看工匠加蓋洗澡間的工程,作坊也得去轉上一圈,看看各樣繡活進展的程度,十個領了材料回家的人也把做好的鞋墊、荷包交了過來,如花得幫著如梅驗貨簽收,還要算了工錢給她們結付,再發下去第二批材料讓她們回家去做。

  讓崔氏幫忙叫了四個嬸嬸、奶奶輩的村里人過來,花了兩天的時間把壇子、罐子、白菜都洗了晾干了水,給四個人一人付了十文錢。

  如花叫冬娃子幫著找來四個十歲以上的孩子,去把村口去往鎮子上那條路上的冬果梨都摘了來,然后抽出半天出來,家里所有能用的上的人都用上了,削梨皮切梨的,撿白菜把白菜切成四瓣的,好一陣忙活。

  然后,如花把梨汁和了磨好的辣椒面、花椒、鹽等調料,再和眾人一起,把白菜腌制成了辣白菜放進了壇子里,足足裝了五個一百斤的大壇子,都放在了陰涼的院子廊檐下面。

  因為買的干辣椒不夠了,所以剩下的白菜,就腌成了只放了花椒和鹽的普通腌白菜,也就是酸菜,做了標記,也放在院子的廊檐下面。

  胡蘿卜暫時還沒有動,因為鹽和花椒都不夠了,如花還得抽個時間再去買上一些回來。

  昨天下午,房子的改造工程終于完工了,如花仔仔細細地檢查了一遍,對陳師傅他們的手藝還是滿意的,于是,如花又把畫的兩間作坊的圖紙和大伯用來賣面條的房子的圖紙給了陳師傅,要他多叫些工匠來,今天就開工建造。

  由于馬家屯村的馬羊兒一直沒有帶口信來,所以,如花不得不還是買了青磚,又請村長找了些村里的人砍了些木材,全部交給了陳師傅,讓他先建面條鋪子。

  村子里東北面的這一片地都被伍立文給買了下來,加上如花他們的房子和那二畝原來就買下來的,現在一共有八十三畝的面積的地是屬于他們家的了,當天如花就和伍立文帶著村長吳立山去縣城把地契辦了下來。

  志勤、志學、志曦除了一天學習三個時辰外,其余時間就去東面的那里要開出一塊兩畝的地出來,用來種洋蔥。

  買的九畝地伍立文和志森趕著驢已經開始犁地了,地邊上還堆著已經曬好的河泥和腐葉爛泥發酵的肥料,每犁好一畝,兩個人就帶著崔氏和東子給地里施肥、撒草木灰。

  荒地這邊那十個少年已挖好了深坑燒了草木灰,河泥和腐葉爛泥也都堆在一邊日曬發酵,地也犁出來八畝了,如花去看了,叫他們施了肥上去,又撒了草木灰。

  不出如花所料的是,大相寺的了行大師派了弟子找上門來,還帶來了六百顆珠子,跟如花訂了貨,要她們趕在月底前編六百個帶珠子的袈裟結,月底前來取袈裟結時,再跟她們說下一次要準備多少袈裟結。

  那五十斤豆腐如花去看了看,已長了白色的絨毛,如花算著,也就再等兩天,就可以拌上辣椒面等調料,做成糟豆腐,也就是紅豆腐乳。

  這幾天如花還是每天抽了空就和杏兒、東子四處去抓兔子、逮黃鼠狼,現在,兩邊院子的廚屋都掛著要風干的黃鼠狼肉,五層的兔窩也已基本上都放了兔子進去。

  如花給冬娃子和他的兩個小伙伴漲了工錢加了工作量,要他們每人一天至少要割四十斤的草過來,兔子多了,吃的也多了許多,而且,如花要著手準備曬一些草料放著,到了冬天作飼料給兔子和牛、驢子吃。

  于是,冬娃子和他的兩個小伙伴每天割了草送過來,賺著那三文錢或是九塊飴糖,三個男娃都很開心,有糖吃了,還有銅板能賺。

  黃鼠狼的皮子也都陸續叫志勤帶著東子、杏兒去鎮上賣了,找了南柳客棧的掌柜,他給介紹的人收了,價錢比東子他們自己去賣要高一些。賺來的錢,如花還是分了一半給東子和杏兒。

  今天,伍立文趕車,帶著志勤、志學、志曦去了鎮子上,由南柳客棧的掌柜的引薦,去見梅夫子考較三人的學問,如果能過了關,梅夫子就會收下三人,讓三人到他的學堂上學。

  崔氏和志森犁著地,如花、杏兒、如梅、桔子都來幫忙,撒著草木灰,今天這一畝弄完,這九畝地就算是初步完工了,明天開始,就可以把冬小麥和蠶豆種下去,如花的打算是冬小麥種上四畝,蠶豆種上五畝。

  “奶奶,今天下午就去給你們地里犁地施肥,正好這邊把麥子和蠶豆種完了,你們的地里就可以接著把麥子種上啦。”

  “如花,這冬天還能長莊稼啊?奶奶這擔著心呢,白費了人力不算啥,可別浪費了種子。”

  如花放下裝著草木灰的籃子,擦了把額頭的汗,對崔氏說:“奶奶,咱就試試,說不定能種出來呢,反正你們只試種一畝地,也浪費不了多少麥種。”

  崔氏可惜地嘖嘖了兩聲,才說:“一畝地也不少麥種呢,那要是吃的話,在饑荒年能救活人命呢。”

  杏兒在一邊接了如花的籃子過去,幫著如花接著去撒,順道就對崔氏說:“奶奶,咱就種上一畝麥子、兩畝蠶豆試試,那蠶豆還是個新鮮的東西呢,聽如花說這是番邦國來的種子,咱可是第一個種的人,到明年收成了,如花全包了,她要做好吃的賣。”

  如梅也幫著如花說話:“奶奶,你就相信如花,如花說可以,就一定可以,她懂的多,會的多,也干的多,我們一家的錢都是如花賺來的,她一定也能幫奶奶你們賺到錢的。”

  杏兒一想到賣黃鼠狼皮子賺來的錢,就忙點頭,說:“就是就是,奶奶,我那里的一百七十一文錢就是如花幫著賺的,這比我砍柴去賣可賺的多了去了,我相信如花說能的,就一定能。”

  崔氏伸手摸了摸如花的小臉,說道:“奶奶只是說說,并不是不相信如花,如花,你可別往心里去,奶奶信你,你說干啥,奶奶都聽你的。”

  如花仰著臉,感受著崔氏掌心粗繭的觸摸,一如上一世那個并沒有血緣的奶奶一樣,也曾這樣摸著她的臉,跟她說:“奶奶教你,相信奶奶,你一定學的會。”

  “奶奶。”

  “嗯,咋了?”

  如花揚起一抹輕笑,搖搖頭,說道:“沒啥,只是叫叫你。”

  “這孩子。”

  快中午的時候,伍立文趕著車,帶著志勤三個和東子一起回來了,東子去鎮子上把這兩天弄好的黃鼠狼皮子賣了。

  如梅、如花聽了消息,忙從地里趕了回來,還沒進院子呢,就聽到志學的笑聲,如花心一松,想著,事成了。

  “怎么樣?怎么樣?夫子收下你們了嗎?”

  志學看如梅一進院子就問,正要回答,卻看一起進來的如花淡淡地微笑著,一語未發,于是,志學就問如花:“如花,你咋不問我們呢?”

  志曦跑了過來,拉住如花的手,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尤如天上最亮的星星。

  “姐,夫子收我了,他還夸我字寫的不錯呢。”

  如花點頭,摸了摸志曦的小腦袋,與有榮焉,對于這個曾經叫喜娃的孩子,如花對他亦姐亦母,這份感情很真很重。現在,看到他也能踏進學堂里了,這比讓他吃飽飯,更讓如花有成就感。

  “姐知道,志曦是最棒的。”

  志曦這一刻,那笑容有如燦若夏花,炫麗而奪目。

  志學又追問著如花,“如花,快說說,你咋不問我們呢?志曦他夫子收了,我呢?我呢?我呢?大哥呢?夫子收我們了沒?你快猜啊。”

  如花上前去,繞著志學和志勤轉了一圈,走到他們的面前,伸出雙手,拉住他們的手,說道:“恭喜大哥、二哥成為梅夫子的學生,可以正式進學堂讀書。”

  志勤微笑著,握緊了如花的小手,志學張著嘴巴,嘟囔著:“你咋又猜對了,哎呀,咋就沒有你不知道的事呢?”

  如花抓著志學的手放在志勤的手上,三人的手疊在一起,如花笑著對志曦和如梅說:“來,志曦和大姐也過來。”

  志曦和如梅過來,學著他們,把手疊在一起,如花高聲地叫道:“耶,大哥、二哥、小弟成功了。”

  “啊。”

  “哈哈哈。”

  “噢。”

  “我們成功了。”

  另一邊上,伍立文給柳氏擦著淚,柔情滿腔地對柳氏說道:“秀,可別哭了,哭的我這心里都不好受了,你跟著我受苦了。”

  “咋這么說呢,我這是高興呢,你這當爹的可不興比孩子差,也得好好讀書,要是你中了秀才,我更高興。”

  如花問志勤,“什么時候去學堂?”

  “后天。”

  如花“嗯”了一聲。

  志學笑著說道:“正好明天我們三個幫著把你那個什么洋蔥給種上,兩畝地不多,全包給我們了。”

  “好啊,洋蔥交給你們,明天麥子和蠶豆也得開始種了,荒地上開出來的那六畝地我也打算種上麥子,后面再開出來的地就先放著,明年春天看是種黃豆還是種別的。”

  伍立文過來說:“嗯,行啊,明天咱就開始種。對啦,如花,你讓爹問的土豆和紅薯,收的晚的幾個村子正好現在就有,要是買的話可以直接去村子里問問,糧店的老板說往年從其他地方也運來許多土豆和紅薯,都從碼頭運到了穎州府,就是咱買糧食的那家。”

  如花問:“哦,爹,那其他村的土豆和紅薯,村民們是賣呢?還是自己留著過冬吃呢?”

  “留一些賣一些的多,要過年,總得有幾個錢給家里買些豬肉包頓餃子吃。”

  如花想了想,就說:“那還是等咱從穎州府回來再說。”

  翌日,如花一早就帶著伍立文父子四個,去了東面整出來的那兩畝地,忙了一個時辰,看他們都掌握了種洋蔥的方法,伍立文和如花又轉戰到這邊的九畝地地頭上,和崔氏、志森、東子一起開始種小麥。

  “呀,這播種機真是好,東子哥,讓我也來試試。”

  杏兒不知道什么時候也過來了,看到東子手里的播種機,忙下了田,從東子手里接過來,就推著往前,走過去的地方,種子自動從播種機下面漏到了田里,跟在后面的如花就攬了土給輕輕地蓋上。

  “啊呀,這太省事了,如花,這個就我來使了,東子哥,你去幫志勤哥他們去,我看他們的速度可慢呢,沒這邊快。”

  東子從田里出來,把褲腳的土拍了拍,說道:“行啊,如花,那我去幫志勤他們,這邊三臺播種機都用著呢,我也插不上手了。”

  如花說:“行啊,表哥你去吧,下午申時的時候你過來找我,我和你去趟縣里和鎮上。”

  “好。”

  杏兒轉過身就問:“你們去干啥?”

  東子沒說話,轉身走了,如花就說:“我讓表哥趕車去縣里和鎮上去談面條的生意,再買些東西。”

  杏兒忙說:“把我也帶上行不?我長這么大,還沒去過縣城呢,就連鎮子上也只是去賣柴火的,沒有逛過,好多街是啥名字我都不知道。”

  看杏兒一臉的懇求,如花點了頭同意了,杏兒立刻跳了起來,不妨給摔了一跤,要不是如花扶的快,那播種機就得砸在了杏兒的腿上。

  “杏兒姐,你小心些,這東西沉著呢,砸著了可容易傷著。”

  杏兒吐了吐舌頭,不好意思地從地上爬起來,笑嘻嘻地說:“知道了,知道了,方才高興過頭了,以后不會了,如花,你真好。”

  志森看著這邊,見杏兒沒事,低了頭,繼續推著播種機往前,如花分明看到志森方才眼里閃過一抹羨慕的眼神,就沖他問:“森堂哥,你去不去呀?去的話我們一起。”

  志森繼續走著,就在如花以為他會繼續默不作聲時,聽到志森低低地說了兩個字:“干活。”

  如花微詫,杏兒就說:“我哥的意思是他要種小麥呢,沒時間去。”

  “哦,森堂哥,你跟我們去吧,下午咱走的遲,這幾畝能種完,剩下的那些明天再種。”

  志森走出去好遠了,如花看向杏兒,問她:“森堂哥這是和我們一起去呢?還是不去啊?”

  杏兒推著播種機加快了速度,聽如花問她,就說:“不作聲就是去哩唄,到時候拉了他一起去就得了。”

  如花笑的有些牽強,真是,猜人的心思是最難的,志森啊,拜托你以后多說幾個字,行不?

  申時,東子趕著驢車,帶著志森和杏兒、如花、桔子、如梅,一起出發了,聽杏兒說沒去過縣城,如梅和桔子聽說了,也說自己沒去過,于是,如花就像是個小家長帶著孩子去外面見識面一樣,領著幾個半大的孩子去了彭田縣。

  從大吳村去彭田縣和去南柳鎮用的時間都差不多,趕著驢車也就半個時辰的樣子,路上有杏兒嘰嘰喳喳地說著話,還有如花在一旁解答著桔子和如梅的問題,這一路倒也覺得時間過的很快。

  進了縣城,如花直接指了方向,叫東子把驢車趕到了福惠居酒樓,幾個人從車上下來,杏兒、桔子、志森和東子都是第一次來縣城,看到福惠居酒樓,覺得就像是到了戲文里唱的富貴人家一樣,看著里面進進出出的人都穿著綢緞,打扮的富貴逼人,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不敢往前跨一步。

  如花和如梅一人提了兩個籃子,用干凈的白棉布蓋著,看幾個人都站著不動,如花就問:“我們要進去找掌柜的,你們是全跟著進去,還是?”

  如梅想了下,就說:“如花,全都進去吧,表哥和堂哥以后得往這里送面條,他們得跟著去見見掌柜的,可只留桔子姐和杏兒姐在這兒,她們兩個女孩子,恐怕不太好。”

  如花想想也是,萬一這里遇上個哪家的混混少爺,桔子姐可是十三歲的少女了,都是要說親的年紀了,把她和杏兒單獨留在外面確實是不行,于是就點頭說道:“嗯,都進去吧。”

  杏兒欣喜地拉住了桔子的手,既好奇又有點擔心地跟在了如花的后面,那個叫大牛的小二正好出來送客,看到是曾經來過的小姑娘,就上前笑著迎過來,“姑娘來啦,里面請,里面請。”

  如花笑問:“小二哥,挺忙啊,這個時辰客人就這么多了。”

  大牛臉上的笑容更深了幾分,對如花說道:“那還不是托了姑娘的福,你那些菜一出,這店里的客人就沒少過,我們老板賺的多了,我們這些伙計自然也能多幾個賞錢。我樂意每天都這樣忙些,我好賺多些工錢,回家孝敬孝敬我爹娘。”

  “嗯,小二哥真是孝順,不知劉掌柜可在?我今天帶了東西來。”

  大牛將目光在如花和如梅提著的籃子上掃了一眼,馬上就說:“在哩,在哩,掌柜的在,要是知道姑娘帶了東西來,準高興的不得了。”

  如花笑笑,跟著大牛進了門,看見劉掌柜的正帶了四個人往樓上走,如花瞧著,有兩個人的背影看著有點眼熟。

  “小二哥,我看劉掌柜正忙著,要不,你先帶我們去趟廚房,然后你再給劉掌柜說一聲,看他招呼完客人不忙了,來廚房,我們在廚房等他。”

  “行行行,姑娘這是又要做什么好菜了吧,你那些菜我可找了個機會從廚子那兒嘗了嘗,好吃,太好吃了,聽大廚說啊,你做出來的味道還要好呢。”

  “哦,是嗎?那是大廚謙虛了,我做的哪能和大廚比。”

  和大牛說著話,就到了廚房,大牛把他們先安置在了廚房外的院子里坐著,那兒有兩張石桌幾個石凳,想來是夏天的時候,讓廚師們在外面涼快些坐著休息的。

  大牛回去找劉掌柜了,如花幾個就坐在石凳上等,東子和杏兒幾個不時地往廚房里瞧上一眼,看著很大的廚房里好些人在忙著,不時就傳來“咚咚咚”的切菜聲和“沙沙沙”的炒菜聲。

  桔子也看著,還小聲地說:“立河三伯不知道在不在?”

  也是巧了,她的話剛說完,就聽有人在喊:“如花,你咋在這兒呢?噫,這不是東子、杏兒、桔子嘛,你們也來了?”

  如花站起身來,看吳立河手里提著桶子出來,就笑著說:“立河三伯,我們過來找掌柜的有事,掌柜的在忙,所以我們在這里等他呢。”

  “噢,那這個姑娘是?是你姐姐吧,看著就像。”

  “是哩,是我大姐如梅,大姐,這就是立河三伯。”

  如梅忙和吳立河打招呼,叫了聲:“立河三伯。”

  “哎,哎,別站著,你們就坐著,瞧,掌柜的來了。”

  劉掌柜一見如花,那是長長地舒了口氣,不等如花和他打招呼,就急急地說道:“伍姑娘啊,你來的可真是時候,快快快,幫我一個忙。”

  如花好笑地問劉掌柜,“您這是為什么事急啊?瞧這一頭的汗。”

  劉掌柜擦著汗說,“伍姑娘,快看看,這東西你能做不?”

  如花順著劉掌柜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見吳立河提著的桶子里全是螃蟹。如花向前又看了兩眼,就說:“這不是河蟹嘛,農歷九月母蟹最美,農歷十月公蟹最肥,這些瞧著就是母蟹。”

  “哎呀,姑娘認識就好,那姑娘能不能把它們做成菜啊,這東西能吃不?”

  “當然能吃了,江南那邊吃這個的多,咱這兒難道沒吃過?”

  劉掌柜就說:“有,有吃過的。”說到這里,劉掌柜臉一紅,稍稍停頓了一下,才不好意思地說:“讓姑娘見笑了,我們這兒的廚師,沒有人會做。天香樓的廚師曾做過這螃蟹,可,我也不便去天香樓找他們的廚師來這里做這個呀。”

  如花“哦”了一聲,問道:“這河蟹是客人帶來的。”

  劉掌柜點頭,“是啊,說是這蟹就得新鮮著吃,否則就吃不成了。我這就急的啊,伍姑娘,求你一定要幫幫忙啊,這客人來這里,就是要和我家老板談些生意的,要是連道菜都做不了,那這生意怕是……”。

  “行啊,也是巧了,那我就先幫你把這螃蟹給做了,再和你談生意吧。”

  劉掌柜連連給如花作揖,半晌才反應過來,就問:“生意?是又有啥菜品要賣方子?”

  如花指了指籃子,說道:“不是賣菜方子,是賣面條,正好一會兒我煮幾碗面,讓你的這幾位客人也嘗嘗鮮。”

  如花就叫了如梅進去打下手,杏兒不停地給她使眼色,如花就把杏兒和桔子都帶進了廚房,東子和志森就先被劉掌柜叫小二帶著去了包廂等她們。

  廚房里的人一見如花和幾個小姑娘來了,都停了手站著看,大廚連手里的炒勺都沒放,就向如花走了過來。

  “小姑娘,又來啦,這是做啥呢?你讓我在一旁看看行嗎?”

  如花回頭望向劉掌柜,劉掌柜忙說:“伍姑娘,你叫他給你幫幫手,接下來的事咱都好說,你放心。”

  如花這才笑了,回頭對大廚說:“大師傅在旁邊給我指導著些,要不我做不好。噢,大師傅給叫兩個人把這些螃蟹都幫著洗洗,咱現在就開始做。”

  “哎,好嘞。”

  大師傅叫了兩個廚工來洗螃蟹,如花又給講了講怎么個洗法不叫蟹鉗夾了手,然后跟桔子和如梅說,讓她們一個幫著和些面,一個去拿些需要的食材,杏兒則給了個一會兒燒火的活,杏兒也樂滋滋地應了。

  問了客人的喜好,如花做了辣的和不辣的幾道螃蟹菜,忙活了好一陣子,姜蔥炒螃蟹、清蒸螃蟹、干鍋香辣蟹、螃蟹辣豆腐、螃蟹小白菜湯、蟹肉小籠包就被端走了,連帶著端走的,還有如花煮的幾碗面條。

  如梅拿了帕子給如花擦著汗,看如花的臉紅彤彤的,叫了杏兒給如花去找杯水,大廚聽了忙親自端了碗湯過來,給如花喝。

  “小姑娘累壞了吧,快,這是雞湯,喝點。”

  如花抿了一口,覺得味道不錯,看如梅三個,也都滿頭是汗,這廚房里還是熱的要命。不用如花開口,大廚就叫了人給如梅三個也端了雞湯來,一人一碗,杏兒和桔子忙不迭地謝了大廚,端著雞湯小心地喝了。

  一年都見不到肉腥,何況是這美味的雞湯,那更是幾年都不曾喝過的,杏兒和桔子喝著雞湯,偷眼看著廚房里的其他人,見他們都笑著和如花說話,夸贊如花,兩人在一旁也樂,高興地就好似是夸她們一樣。

  “立河三伯,在這兒干著辛苦不辛苦啊?”如花問吳立河。

  吳立河洗著一堆菜,對如花說:“世上哪里有干著不辛苦的活計,可啥都不干的話,又哪能養活自己,養活家里人呢?你說是不是啊,如花。”

  如花暗道,是啊,啥干著不辛苦,世上又哪里有不受委屈的工作。

  包廂里,尚奇瑞向白靖軒和劉掌柜舉起酒杯,說道:“今日有幸結識白公子、劉掌柜,真是尚某三生有幸,來來來,在下先敬兩位一杯,歡迎兩位來彭田縣。”

  白靖軒淡淡地,舉起酒杯一口喝下,小臉沒一會兒就紅了,盡管胸口像火燒一樣,可他硬是沒有一點不適的表現顯在臉上。

  劉掌柜的本來要替他喝了,可尚老板敬的酒,他一個做掌柜的,也不可越俎代庖地替軒少爺給喝了,所以,干下一杯酒后,劉掌柜就一直和尚老板說著話,不讓他再有機會勸軒少爺喝酒。

  福惠居酒樓的劉掌柜叫小二把如花做的幾道菜端進去,自己也去向自己的老板和老板的客人打了個招呼。

  尚奇瑞見劉掌柜進來了,就笑著對白靖軒和坐著的劉掌柜說:“白公子、劉掌柜,認識一下,這位也姓劉,是這里福惠居的掌柜,劉掌柜來,這兩位是益縣白家的白公子和劉掌柜。”

  福惠居酒樓的劉掌柜忙向兩人作揖,兩邊問候寒暄了幾句,在座的三人就被香氣撲鼻的幾道菜給吸引去了注意力。

  尚奇瑞一看這幾道菜色,就知道不是自家廚師的手藝,只稍一瞥了眼一旁站著的劉掌柜后,就招呼白靖軒和那位劉掌柜:“來來來,白公子、劉掌柜遠道而來,今日在下略盡地主之誼,嘗嘗,這飯菜可合兩位的口味。”

  白靖軒和劉掌柜看到自己拿來的螃蟹已做好了上了桌,和尚老板一讓,就挑了個自己看中的菜夾了過去,放到嘴里一吃,白靖軒挑了挑眉,又夾了另一道菜。

  劉掌柜就說:“這螃蟹做的味道極佳,這除了這道姜蔥炒螃蟹和清蒸螃蟹外,不知其余這兩道菜是何名啊?還有這包子,極是美味。”

  福惠居酒樓的劉掌柜早有準備,方才就跟如花問了,便給這位劉掌柜回答說:“這道菜是干鍋香辣蟹,這道是螃蟹辣豆腐,知道白公子喜辣,所以特意為白公子準備的,這湯是螃蟹小白菜湯,清淡可口,這道鮮香口感極佳的是蟹粉小籠包。二位若嘗著味道還可以,就請兩位多吃點。”

  這邊白靖軒沒有什么表示,那位跟他一起來的劉掌柜忙笑著說道:“味道極好,有勞劉掌柜費心了,也多謝尚老板招待,我家軒少爺還年幼,不善飲酒。來,我替我家軒少爺敬尚老板和劉掌柜一杯。”

  喝了酒,尚老板看到擺在自己面前的一碗面,面露詫異,與此同時,白靖軒已挑了一筷子有白有黃有綠的面條放進了嘴里。

  劉掌柜說:“噫,這面條有意思,還是帶色的,面條細長且吃起來爽口勁道。”

  尚老板留意白靖軒的神色,見他雖很少答話,但見他吃了不少,也知他是喜歡這幾道菜和這道面條的,于是,就沖福惠居的劉掌柜使了個眼色。

  劉掌柜就說:“是啊,這也是本店新近要推出的一個特色面食,今天您二位遠道而來,這第一份自然是請二位來品嘗了。”

  尚老板暗暗點了點頭,難怪呢,自己也不知道。

  另一間包廂里,東子和志森終于等到如花和如梅、桔子、杏兒過來了,一進屋,東子就問:“這么長時間,我正要出去尋你們呢。”

  大牛把幾道菜和六碗米飯擺在桌上,如花笑著對他道了聲謝,大牛就出去了,替他們關了門。

  杏兒這才拉著東子的衣袖說道:“東子哥,我剛剛喝雞湯了,可好喝了,哪,這兩碗是你和哥的,哥,你快嘗嘗,可香了,里面還能吃到雞肉呢。”

  如花拉著桔子坐下,就說:“是啊,表哥,森堂哥,你們快嘗嘗,來,大姐,杏兒,咱也吃吧,剛剛給他們做菜時,我就覺得有些餓了,快吃。大姐,這幾道菜就是我賣了菜方子給他們的,你不是一直說想吃的,來,現在就多吃點,桔子姐,別光看呀,吃啊,我就不招呼你們了,我可餓了,我先開動了。”

  如花捧著碗先吃了兩口米飯,這才夾了幾筷子的菜到碗里,低著頭就開吃了,杏兒和東子他們見了,也就快速地夾了他們看中的菜,吃了起來。

  杏兒吃的很歡快,“好吃,真好吃。”說著,還不停地給東子和志森夾著菜。

  桔子吃了幾口后,就說:“是啊,我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飯菜,如花,這都是你教給他們做的?”

  如梅夾了一筷子魚香肉絲給如花,她剛才看如花夾了幾筷子,就猜著二妹是很喜歡吃這道菜的,聽桔子問,就回道:“桔子姐,是二妹教給他們的,要不然,我們家也沒錢買地買種子、送大哥、二弟、小弟他們去學堂讀書啊。”

  桔子崇拜地看著如花,眾人都望向了如花,如花被這些孩子崇拜的目光給弄的差點兒噎了一下,努力地把嘴里的飯菜咽下去后,如花掃了一眼在座的幾人,眼含狡黠地說道:“別崇拜姐,姐只是個傳說。”

  哄地一聲,杏兒帶頭,笑了出來,還好她嘴里的東西剛咽下去,可桔子和志森就不好了,他們正吃了東西,被如花這么自戀的一逗,讓他們咳嗽著嗆了個結實,一旁的杏兒和如梅趕緊地,杏兒給志森拍著背,如梅給桔子遞了一碗湯。

  如花嫌意地沖兩人笑了笑,說道:“快喝點湯,順順氣。”

  幾個半大點兒的孩子笑鬧著結束了一頓意外獲得的飯,劉掌柜就敲門進來了,臉上帶著笑,對如花說:“伍姑娘,現在可方便與在下去談談生意?”

  如花說:“當然,就等劉掌柜呢,你這邊談完了,我還得到鎮子上去。”

  劉掌柜依舊請如花到了上次的那間包廂里,請如花坐下,上了杯了茶,劉掌柜說:“伍姑娘今日做的幾道螃蟹菜品的方子我們都請姑娘賣給我們,價錢還是按上次每種一百兩,如何?”

  如花并未反對,就說:“行啊。”

  劉掌柜接著又說:“如果伍姑娘還有其他菜品方子,不知伍姑娘能不能一道賣與我們?還有那三色的面條,不知這做法?”

  如花的手指輕敲著桌子,對劉掌柜說道:“暫時沒有其他菜品方子,若是將來想到了,一定會找劉掌柜的。至于這面條嘛,制做方法不便相賣,這面條倒是劉掌柜有意的話,我們可以做好了賣給你們酒樓。”

  劉掌柜一聽,就知道如花今天來的目的是為賣面條的,微一沉吟,劉掌柜問:“不知價錢如何?”

  如花說:“劉掌柜,我先給你說說,這面條呢,分純白面的、白面和玉米面的、雜面的三種,也分濕面和干面,還分細的、粗的、九葉、寬的四種,當然這粗細之分同價,其他則是按干濕和面的不同來區別價格。

  先說這濕面,純白面的一斤二十六文,白面和玉米面的一斤二十文,雜面的一斤十二文。再說干面,純白面的一斤三十六文,白面和玉米面的一斤三十文,雜面的一斤二十二文。”

  劉掌柜想到那面條還有綠色和紅黃色的,就說:“那這帶顏色的面條呢?”

  如花一想,自己把這顏色的事還給忘了,微微一笑,說道:“那兩種顏色的面條的價格,每種上多八文錢。”

  劉掌柜正在心里算著賬,如花又說道:“當然,劉掌柜也可以用面粉換面條,只出個加工費就行,一斤面粉換一斤濕面條,加工費一斤十文錢,干面條的加工費一斤十六文。”

  劉掌柜笑了,對如花說:“伍姑娘,這面條的價格真是貴啊,比豬肉的價都高啦。”

  如花說:“劉掌柜只是算了面粉的價,卻沒有算人工和里面調料等的成本,再說了,你們的人能做出這樣粗細均勻、口感勁道的面條來嗎?而且,我這面條存放時間長,尤其是干面條,放十天半個月的都沒問題。你買了我的面條,多方便,不用再花人力、時間去搟面,有客人點了面,讓廚師隨手煮一把面就行,要不然還得讓人現搟不是?”

  劉掌柜想到還在那邊陪著客人的老板,對如花說了聲,“伍姑娘,在下慎重起見,還是去請示一下老板,請姑娘稍坐喝會茶。”

  如花點頭,“好說,好說,劉掌柜請便。我在這里先把那幾道螃蟹的菜方子給你寫好。”

  “有勞姑娘,請請,這邊有筆墨紙硯,在下去去就來。”

  上次是讓伍立文寫的菜方子,今天她爹不在,這會子她的胳膊還有些酸,于是,如花先是揉了好一會兒胳膊后,才坐下來,動筆開始寫。

  不等她寫完,劉掌柜就回來了,一看劉掌柜的神色,如花就知道,這面條的生意做成了。

  于是,她站起來,對劉掌柜說:“劉掌柜,麻煩你坐下,我說你寫,我這胳膊有些不適,這半天才寫了一個菜方子。”

  劉掌柜的忙應道:“哦,好好,我來寫,我來寫,伍姑娘,寫完了菜方子,咱也一起把這面條的協議簽了,這邊老板已同意了,就按伍姑娘說的價,再有,鎮子上也有福惠居的分店,我們也訂姑娘的面條,請姑娘一起簽份協議。”

  “哦?你們老板在南柳鎮也有一家酒樓,這我還真不知道,這樣也好,省得我去鎮子上找買家了。劉掌柜,提前和你們說好,這面條到時候我家要零賣的,而且如果有其他家的酒樓飯館要買,我家也是要賣給人家的,自然,這賣價與你家的相同。”

  最后,如花說劉掌柜寫,把菜方子寫完了,又寫了協議,兩人簽了協議,劉掌柜付給如花六百兩的銀票,這是菜方子的錢,付了一兩二錢銀子,這是如花帶來的四十斤面條的錢。

  并且,劉掌柜說了,以后他們只管往鎮子上的福惠居酒樓送去面條就行,縣里的這邊,自有鎮上福惠居酒樓的伙計和其他東西一起給他們送來,如花很是高興,這樣還省了他們跑縣城了。

  兩人談完了,劉掌柜拿了協議,準備和如花他們一起去趟鎮子上,老板吩咐了,要他帶如花去見見鎮子上福惠居酒樓的許掌柜,順便把新出的菜品方子和面條協議給許掌柜看看,讓他們的廚師也學會這十幾道新菜品。

  如花叫了東子他們,一起下了樓,正準備要上驢車時,就聽有人驚呼一聲:“呀,小姑娘,小姑娘,軒少爺,那個就是我說過的小仙童,就是她,就是她。”

  如花下意識地覺得,小仙童,說的是她,她回過頭去,看到喊叫著的那個人,正是曾一路搭伴翻山趕路的商隊的那個領隊劉掌柜。而旁邊站著的那個,不正是白凌飛的表弟白靖軒嗎,他可知道,他的這條小命她有出手相救過呢?

  t

  ...


  (https://www.dzxsw.cc/book/44750/345766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