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 斂財的慶宣帝
第551章斂財的慶宣帝
京城。
慶宣帝看了看御座邊的嘉公公,嘉公公立刻走上前一步,大聲說道:“此次征商稅已近八十余萬兩,悉數上繳國庫,用于賑災等事宜。”
聽到嘉公公的話,群臣里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御史甄大人大聲說道:“皇上,一國天子怎么可以以此聚斂錢財?為了這些銀子辱沒斯文,違背法紀,定會讓國家陷入混亂!不符皇上明君之德。”
另一個御史也出列說道:“各地官員已有數人主動上繳了商稅,皇上該念其有錯改之之舉,就不應再對這些官員橫征暴斂,居然追繳其往前十年間的商稅。皇上此舉,實在是有失君子之風,君王之道,叫天下百官寒心,國之棟梁惶恐不已。”
“若是天子如此斂財,天下還有法紀可言么?”
“是啊,有些官員已上繳了商稅,就該得饒人處且饒人,為何又將官員下了獄,抄了家。這抄家之財,卻都入了皇上的私庫,實是……實是有些過了。”
“如今北戎戰事尚未有個結果,皇上該當重重處罰齊予揚等守疆之軍的過失,莫要本末倒置,非要抓著商稅不放。”
慶宣帝看著大殿上那些激動的臣子,腦仁隱隱作痛,吸了口氣,按照御醫的話,盡量地叫自己不要動氣動怒,只是,再如何壓制,這不耐煩的神情卻是顯而易見地叫所有朝臣看了個仔細。
慶宣帝瞥了眼“忠心耿耿”的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直諫上書的御史們,揮了揮手,說道:“今天就這樣吧,退朝!”
他無心再看著這些朝臣揪住自己懲治不繳商稅的官員這件事,百般與自己辨論“殺”與“不殺”、“抄”與“不抄”了。
在百官震驚的眼神中,慶宣帝棄了義憤填膺的御史們,退朝離開了。而此時,只是剛上早朝而已,只一個御史上奏了一事,皇上就退了朝,不聽眾臣的勸諫。這是要繼續將商稅追繳到底了?皇上又開始用抄官員的家來充抵國庫的花銷了。百官默然!
勤政殿里。
慶宣帝端著御膳房送來的大補湯,一口一口的喝著。
嘉公公垂站在一邊上,看著慶宣帝喝的香甜,他從心里又對穎惠縣主生出一份感激。
這是用穎惠縣主伍如花家養的甲魚做的美味補湯,如花家的甲魚在這個月便開始供給給皇宮了。
慶宣帝自那次突然昏厥后,這身子骨就不太好了,當然,慶宣帝表面上表現的一點病都沒有,只是,身為貼身伺候的人,嘉公公又怎會不知道慶宣帝的身體狀況呢。
因是慶宣帝最為忌諱被人知道他的身體狀況,所以,嘉公公可謂是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費盡心神地表現著自己一無所知一樣。給皇上安排膳食和補身之事,他都做的平常不已,就恐被皇上知曉他是費了心思的,把他列為疑心、排斥的對象。
身為宦官,只是一個奴才而已,嘉公公清楚的知道,他的依靠就是這位皇上,要想自己活的長些,他只能加倍小心地伺候著,皇上活的久,他也能活得更久些。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沒有指望自己能得到下一任君王的歡心,只求在慶宣帝活著時,多結些善緣,就算皇上去了后,他也能有個退路,能激流勇退,回家鄉做個田舍翁,過過閑散的養老日子。
“這湯不錯,給太后和太子那兒每日也送些去。”
“是。”嘉公公應著。
“這甲魚穎惠縣主供給宮中的量可多?”
“回皇上,穎惠縣主供給宮中的量是每旬五十只,這東西精貴,長途運來,難免會有不鮮活的。”
慶宣帝擦了擦嘴,點了點頭,“這野物她也能養活了。”語氣里頗有些贊嘆的意思。
嘉公公笑了笑,沒有答話。
“太子那邊就送鮮活的甲魚過去吧,嗯,每旬十只。太后那邊,問問御醫,看太后喝這個湯是否可行?若可,就與朕一樣,兩日一次,食補此湯。”慶宣帝想了一下后,又對嘉公公吩咐道。
“是,陛下。”
甲魚成了慶宣帝補身體的一樣美食,慶宣帝自是要上至孝順母親,下至愛護病弱的太子,給他們分享這份大補之物。
喝了一碗大補湯后,慶宣帝的精神好了許多,開始思慮起方才早朝時的事情來。
去年冬到今年春,天災不斷,又有戰事起,本在這種時候,他是該停下追繳官員商稅的事,把精力放到北邊的戰事上去的。但是,誰不知道他的國庫形同虛設,誰又不知道他每得來一筆銀子都費盡了心機投入到他認為功在當代的事務之中去。
開通南北運河、提高海軍裝備,多是用了睿親王現的那處金礦里開采出來的金子。雪災前的準備工作,不管是挖溝開渠,還是加固民房,準備防雪的采暖物品等,就是用了這次追繳上來的那筆商稅。
田稅多是用來放軍餉和官員的俸銀,亦或是用來修路、建橋、農用補給等。如此多的花費之處,這些官員都看不到,只會把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面,不停地阻止他追繳商稅。
“哼”,慶宣帝輕哼一聲,這些官員,居然說他靠抄家、追商稅斂財,簡直是豈有此理。若沒有他四處找錢,哪里有他們這些人過好日子,有俸祿。慶宣帝一想到他成了臣子眼中只知道斂財的皇帝,這腦仁又疼起來。
揉了揉額角,等疼痛稍緩之后,慶宣帝嘆著氣,認命地又低頭開始翻起了奏折。
“噫?”看到穎州府知府文承銘加急送來的奏折,慶宣帝沉思了半晌。方才若是沒有自己提早退朝,這穎州府知府所報之事,怕是就有人在朝會上上奏了吧。
如此想著,慶宣帝問:“可有神武衛的奏折?”
嘉公公從陰影里走出來,回道:“回皇上,有神武衛的奏折。”
慶宣帝眼神一示意,嘉公公立刻從一堆奏折里翻出了神武衛統領的奏折,躬身遞到了慶宣帝手里。
慶宣帝翻開來,看著奏折上的內容,眼神越加的晦暗不明。
“會試的成績該出來了。”
嘉公公幾乎在慶宣帝低喃的話語響起時,便已有了答案,等慶宣帝說完,嘉公公不過呼吸間的一個準備,就回道:“是啊,明日張榜。”
“韓王的婚禮可準備好了?”
這跳躍式的問題,嘉公公應對的很好,立刻回道:“內務府和禮部俱已準備妥當,皇后也多次問詢、安排。”
“穎惠縣主給太子妃送了生辰禮。”
這不是問題,而是皇上的直述之意,但嘉公公還是回道:“回皇上,穎惠縣主生辰時,太子妃有送生辰給穎惠縣主,前日太子妃生辰,穎惠縣主也是送了份生辰禮。”
“她去太子府了?”
嘉公公略想了一下,才搖著頭說:“回皇上,這倒是沒有的,太子妃身體不適,沒有大辦生辰宴,宮里給太子妃送賞賜的人回來時給皇后回稟說,有見到穎惠縣主府上的嬤嬤,沒有見到穎惠縣主。”
“宣吏部、禮部尚書。”
“是。”
待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候召而來,方一見完駕,慶宣帝便說:“明日會試放榜,你們著人通知主考官,本次殿試時間,朕要提前,嗯,就提前到四月初一吧。”
兩位尚書對視了一眼,躬身應了聲:“是,臣領旨。”
三月二十八日,終于迎來了會試張榜公布成績的這一天了。
奇境苑里,所有人一大清早就起來了。
下人們個個又驚張又期待,盼著伍立文等主子們能高中,他們除了能多得個賞錢外,也能有資本和別家的下人炫耀。因為,雖說他們的主子之一,穎惠縣主頗得皇上的恩寵,但歷來一家之主都是男人,這伍家的男人要是沒個當官的,這家就不會太有底氣。所以,奇境苑的下人,比當主子的人們,都更加盼著伍立文能高中。
伍立文、東子、梅一楠、寧愽文、吳志青聚在一起,只少了一個同村的劉鎮堂,劉鎮堂有劉秀才和劉鎮宇在,所以沒來奇境苑和伍立文他們一起等放榜的消息,此時,劉鎮堂和他爹劉秀才、弟疵劉鎮宇已經在看榜的路上。
若非是因為有柳氏、如梅、如花、吳藍這些親人在,按照伍立文、梅一楠等人的意思,他們是要親自去貢院門前看放榜的,可如花說京城的放榜比府城里更加可怕,京城的人會在會試放榜時,在榜下捉婿,于是,這沒成親的關大東、寧博文、吳志青先便歇了心思,只能按捺著緊張的心情,和伍立文等人,一起坐等著如花派出去看榜的人回來。
百度直接搜索:25萬本熱門免費看,,精彩!
(本章完)
//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https://www.dzxsw.cc/book/44750/312429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