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穿越之極權農女 > 第三五O章 旱地稻的產量高

第三五O章 旱地稻的產量高


  如花匆匆上了馬車,一路疾奔,出了城,到了皇上賞她的那五百畝良田。彼時,慶宣帝帶著嘉公公和幾個侍衛模樣的人,正站在田間地頭,看著種了冬小麥的佃農在收割小麥。

  如花猜著慶宣帝是微服私訪來著,行禮時便口稱:“宇文老爺,小女有禮了。”

  嘉公公贊賞地看了眼如花,心道:怪不得皇上對這位鄉君贊譽有加,這份機靈和從容以及察言觀色的本事,在她這個年紀實是不錯的了。

  如花不知道嘉公公在心里為她對皇上的稱呼滿意萬分,認為她有眼色。其實,如花還真沒有那么多心思想這個,她只是想著皇上出宮是微服私訪,必是不想叫別人知道他的身份,何況,如花也不想在這田間地頭給皇上下跪磕頭,她來時沒來得及換一身舊衣裳,所以,現如今穿著的這一身衣裳可經不起她在地上跪幾次。她這純粹是為了自己的膝蓋和衣裳著想呢,并非像嘉公公以為的她看到了皇上微抬著阻止她表露他身份的手。

  “怎么不叫大叔了?”慶宣帝想到初次和如花見面時,彼時她女扮男裝,對他親熱的稱呼為“大叔”,當時,他也頗為稀罕她對自己的這一聲“大叔”的稱呼的。

  “是,大叔,您今兒來這兒,可是想看看夏收的情況,要小女為大叔講說講說嗎?”

  如花從善如流的立刻改了對慶宣帝的稱呼,不知道怎么的,如花覺得慶宣帝今天的舉動有些奇怪,所以,她想先緩和一下她覺得有些緊張不安的氣氛,這樣的話,自然由她主導著先來談論一下她所熟悉的話題,對她來說比較好。

  慶宣帝回望田地里金燦燦的小麥,對如花點了點頭。

  如花自打獲得這五百畝良田以后,除了那次與吳家家丁發生爭執時來現場看過外,她也就在其后來過一次,今日是第三次站在她的這五百畝良田之上。因為一開始就曾先后派了方管家、楊樹林等人來主管這地里的佃農和莊稼的事,所以,如花對這些田的情況還是很熟悉的。

  給慶宣帝講她的良田,如花也不只挑好的說,她就按著她們所處的這一塊地的情況,先給慶宣帝介紹起來。

  “大叔,您看,這一塊地種了冬小麥的有六畝,您瞧這麥穗,顆粒飽滿的只占二分之一。”說著,如花揉了一把麥粒,還往嘴里放了幾顆,就著手里揉碎的麥漿,又給慶宣帝看了。

  “您看,這一穗的麥粒,顆粒大的只幾枚,這漿汁呈奶白色,吃起來味道還好,可見種田的佃農選的都是好種子。”

  慶宣帝接了如花手里的搓干凈的麥粒,也放到嘴里嘗了嘗,可他除了嘗到一絲麥味外,也不沒有其他的感覺。

  沉吟了一下,慶宣帝說:“既然選的都是好種子,為何顆粒大的麥子卻還是這么少?這與何有關呢?今年初春到現今,還算是風調雨順的,去年也沒有雪災。”

  聽慶宣帝說到雪災,如花又想起了她剛剛因為齊虎的事而想起來的前世今年有雪災的事,于是,如花理了理心中的憂慮,想著如何借此良機,叫慶宣帝能下旨提前通知各州縣做好預防工作。

  “大叔,莊稼的好壞,除了和天氣、雨水有關外,還要看土地的情況,地肥則莊稼能吸收不少營養,就會長得茁壯,同時,還要看下種的種子的優良,以及蟲害等的防止。像這片地,依我看,種的太密集了,一茬一茬的沒叫土地休息過,而且肥料也上的欠了些,好種子下到地里,雖是風調雨順的,佃農伺候的也好,但沒有營養供給種子吸收成長,自然這小麥結成的麥穗也就只能如此,只有二分之一的顆粒飽滿些,產量嘛,就較以前地肥時會低一到二成。”

  慶宣帝奇道:“這地還有供給營養一說?若依你這樣說來,那你獻給朕一地種兩茬稻子、小麥,豈不是會把地越種越荒了?如此,糧食只是短時期的豐收,往后會一年不如一年。”

  如花暗自腹誹,當初上報時,明明有提過種植冬小麥及雙季稻詳細的種植方法及養地漚肥、除蟲害的方法,這會兒慶宣帝怎么只關注著糧食會欠收,土地會缺養料的事。

  “大叔,這地不能一味的一直種一樣糧食,也不能讓地沒個休養的時間,至于怎么輪換著種,種什么糧食邊種邊養地,多久休養一下土地,給土地補充什么養分,這些在當初給您上報時,可都是詳細一條一條寫了的,您再想想,是不是您事情多,一時忘記了?”

  如花眨著眼睛,認真地看著慶宣帝,心中暗道:皇上,您老人家可不能有遺忘癥啊!要不然,治我一個破壞土地生態鏈的罪責,我可真是太冤枉了。

  慶宣帝想了想,還真是忘了當初穎州府上報的折子里,除了冬小麥、雙季稻種植成功外,還寫了些什么。不過,既然這個伍如花說的這么認真,那必是自己當時太高興,沒細看遺漏了,這也不是大事,回頭等他調出那份折子,再細看一下便就全都知道了。

  于是,慶宣帝跳過這個話題,轉而問如花他方才注意到的如花曾說的種子的優良決定收成量的問題,“這種子是否要選飽滿顆粒大的,才能收獲高產量的種子。”

  “這話對也不對,種子是要選飽滿顆粒大的,但如果是不能做糧種的種子,它再飽滿再顆粒大,也收獲不了糧食,只能白種一場。而不同的糧種,比如說同一塊地里,如果有穗多的種子,這種種子挑選出來,種下去后,來年所收的糧食自然會比在同一塊地里的其它糧種的產量要高。而且,拿水稻來說,水田里長成的水稻,其種子種出的水稻產量是比不上旱田里長成的水稻種子產出的水稻產量的。”

  如花說的一時剎不住車,不只是慶宣帝,就連嘉公公都聽的有些詫異,慶宣帝直接打斷了如花的話,說:“噫?你當朕,你當我真的不知道,這水稻都是水田里長成的,哪里有旱田里出水稻的?你可莫要騙我們。”

  如花的笑容一僵,繼而露出一副委屈的模樣,說道:“大叔,您有所不知,前年小女在楚郡府購置了一處百畝的水田,種了水稻,誰知那一年雨水少,那塊地也不臨河,更沒有打水井,水田變成了旱田,最后在收獲時,百畝田地才收割了不到三百斤的稻子,幾乎是顆粒無收。”

  慶宣帝重視農業,聽到百畝地只收獲了三百來斤的糧食,一時心疼無比,“你呀你,買地時為何不瞧清楚了,這沒有水源的地,你也敢買,這一年豈不是白白的浪費了,沒收成不說,還浪費了種子和人力、時間。你是種田的好手啊,怎會犯這樣的錯誤,莫不是被賣地的人給騙了,是誰這么大膽,敢騙你這個鄉君。告訴朕,朕替你收拾他。”

  如花撇了撇嘴,心想:那時我還不是鄉君呢!看慶宣帝為她心疼不出產的田地,還擔心是她被騙了,要為她作主,如花頓時也有些感動,忙擺了擺手,說:“不用啦,不用啦,那地現在都被我找人治理好了,除了再出現天災外,不會再出現這種浪費種子不出糧食的事情啦。”

  如花不敢說,她當初買那塊地,本就是拿來做實驗田用的,她記得現代旱稻的產量高,正好當時遇到那塊百畝的水田出售,有經驗的老農也說了那年會少雨水,所以她就沒有挖井,也在地里缺水時沒有叫人去附近的水源那兒打水澆地,可算是花了大代價,試驗著種出一茬的旱稻出來,三百來斤的稻子,后來叫她全部按顆粒大小和飽滿度分成幾份,又做為試驗種子,第二年選了四處田地種了下去,當然,當年收獲的產量自然是比其它水稻的畝產要高一些的。

  “大叔,這就是老話說的,吃一塹長一智,因為這事,我便知道,這種田的學問多著呢,所以,我當年就找了人在那兒打了水井,又挖了水渠和蓄水池。只要冬天的雪水和春夏秋的雨水落在蓄水池里,來年都可以作為防備干旱時的水源儲備。”看了眼慶宣帝若有所思的神情,如花再接再勵,繼續往今年的雪災的話題靠攏。

  “以后我種田時,經常向有經驗的老農取經,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對土地和天氣的熟悉度那是可以給我們作為教科書的。就像他們說的,今年至多八月底、九月初,就會有大雪,而且會一場一場的雪下個不停,要不及早種冬小麥,而且給冬小麥做好防凍除雪的準備,來年冬小麥也不會有多少產量。”停了一下,如花看慶宣帝的神色專注起來,在認真地聽著她說,如花暗暗松了口氣。

  本書由首發,請勿轉載!


  (https://www.dzxsw.cc/book/44750/30609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