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穿越之極權農女 > 第七十六章 豆渣也能做餅

第七十六章 豆渣也能做餅


  “大兄弟啊,你一定要救命啊,買了這地吧。”

  米老二家的說著就要跪下去,如花忙一把拉住了,說:“嬸子別跪,我們買。”,說完又回過頭去對她爹說:“爹,咱買下來,我有辦法在這兒種出糧食來。”

  吳立山“呀”地一聲,勸道:“如花,可不能胡鬧,這是二百兩銀子,不是二兩銀子,你這小娃兒咋知道種莊稼的事哩。米家媳婦,你莫哭了,明天我?guī)闳フ覀掮客。”

  如花對伍立文很自信地再次點著頭,伍立文看了,就問:“如花,爹看了,這地不好種啊,你真的要爹買?”

  米老二家的眼含熱淚殷切地望向如花,心中忐忑萬分,怕這小姑娘說出個“不買”的話來,沒想到如花依舊點著頭,說道:“買,咱買下,我能種出糧食來。”

  米老二家的大喜過望,正要感激如花,就聽伍立文又說:“你咋會種田呢。”這語氣萬分的無耐和寵愛,已有松口的架式。

  如花笑了,說道:“爹,我不是和族長爺爺說過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買了兩本農業(yè)種植的書,上面有寫怎么在這荒地上種糧食的,而且,我去過的一些地方,他們怎么種田,我可是都仔細瞧過問過的。所以啊,我知道我在干什么,能不能干好,你就把嬸子的房子和田地都買下來吧。”

  伍立文猶豫了一會兒,沒注意到村長吳立山沖他直搖頭的暗示,還是聽從了如花的意見,“行,我買了。”

  “好好,謝謝,謝謝大兄弟,謝謝姑娘,我這就去拿地契,給你們交房交田交地。”

  “哎,嬸子,你現在交了房有地兒住嗎?”

  米老二家的說:“我去村上吳四家和惠娘擠一晚,明早去雇車回南方。惠娘她男人在外面做木工活呢,沒在家,我去和她說說,她能讓我住的。”

  如花說:“也不必這么急,嬸子,我們這會兒和村長一起先跟你把契據辦了,錢付了,今晚你還住你的屋,我們明天一早帶東西過來,再搬進去,你不必去和別人擠了。”

  “哎哎,那感情好,那感情好,姑娘真是心腸好,嬸子祝你日后大富大貴,長命百歲。”

  如花笑笑,對吳立山說:“村長伯伯,我們這就到您那兒辦契據,明天我爹趕車帶您去縣衙里把地契辦過戶過稅手續(xù),換成紅契。”

  古代的地契分為白契和紅契兩種,俗稱“民契”與“官契”。買賣雙方未經官府驗證而訂立的契據叫做草契或白契。立契后,經官府驗證并納稅,由官府為其辦理過戶過稅的手續(xù)之后在白契上粘貼由官方排版統(tǒng)一印刷的契尾,鈐蓋縣州府衙的官方大印,規(guī)正三寸許,方制,篆體,紅色赫然,便成了官契,或者也叫做紅契。

  故此,如花為了將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才請村長明天和她爹一起去縣衙辦理過戶過稅手續(xù),將這紙白契變成官府承認并備了案的紅契。

  又回到村長家后,伍立文拿了如花給他的銀子,當場就和米老二家的把契據給辦了,米老二家的拿了銀子,又是一頓千恩萬謝的,匆匆地回去收拾她本就沒有多少的行李去了。

  村長吳立山勸過伍立文的,可這父女兩個不聽勸,買了那土山包和荒地,還真替他們擔著心,就說:“買了就買了吧,好好花些功夫整治一下,整地時跟我說一聲,我去給你們看看,幫幫忙,我那兩個小子和老二的男娃都去服徭役了,等他們回來,我叫他們去幫著你們整地,多漚些肥給施上,明年就先種些豆子、油菜啥的,先肥肥地了再說。”

  伍立文忙謝了,“立山哥,謝謝,我們需要時,一定跟你說。”

  “村長伯伯,我方才看到我家田旁邊還有不老少的地都荒著,是沒主的田嗎?”

  吳立山看了眼如花,對她說道:“那幾畝地是楊樹苗家的,收了麥子后還整治過,又施了肥的,地可好著呢,不是荒地。”

  如花“呵呵”地笑了下,又問:“他家的地賣不?”

  吳立山驚訝地看了眼如花,又看了看伍立文,心想,這閨女怎么好像成精了似的,她咋知道這地要賣。

  如花看吳立山的表情就知道了,于是說:“我去雜貨鋪時,聽楊嬸子和別人說的,村長伯伯,他這地有幾畝?怎么賣?”

  吳立山失聲問道:“你還要買?你們咋那么多錢哩?”

  如花只是笑著看他,吳立山反應過來,尷尬地咳了一聲,就說:“賣的,一畝十兩銀子,總共是八畝,他們家賣四畝。”

  “哦,不能全賣了?”

  吳立山好氣又好笑地說:“不是家里出了點事,他這四畝都不賣。”

  如花“嘿嘿”地兩聲,不好意思地又說:“那也叫他來,我們家買下四畝,要和我家那五畝地在一起的那四畝,我們也好一起收拾。”

  吳立山看伍立文,心想,你這閨女是咋的,你家都是她作主啊?

  伍立文沒看懂吳立山的神色,看如花說要買那四畝地,覺得倒是不錯,那地他也看過的,明年春天能直接種麥子。

  “立森,你幫叔個忙,去叫一下楊樹林,就說賣地的事。”

  村長吩咐了一聲,立森點點頭,就往外走,志曦和如花說了一聲,就跟著立森一起去了,志曦他想:立森哥話少,他得去幫著說說話,要不這楊樹林準不知道村長叫他是為了啥事。

  還別說,志曦的擔憂是對的,到了楊樹林家,立森果真只叫了聲“叔”,然后說了三個字“村長叫”。

  志曦在一旁忙跟楊樹林說了買地的事,叫他拿上地契,楊樹林這才答應著,回屋又去取地契了。

  從村長家里出來時,如花覺得壓力又大了,算了下賬,今天買房買田買荒地就花了二百四十兩,上次買鋪子、買驢車、牛車這些花了一千二百多兩,再加上她找鐵匠打造的農具、壓面機、弓弩、播種機等等,現在手頭只剩下一百兩銀子不到。

  唉,還得買麥種,付店鋪的裝修費,給志勤三兄弟交學費,再買些糧食過冬,店鋪里還得有些銀子周轉,那兩頭奶牛還等著她去買,還有……

  哎呀,真缺銀子哪。

  伍立文和志曦看著如花咬牙切齒的模樣,對視了一眼,志曦就說:“姐,我還小,不急著上學堂,我留在家給你幫忙,多賺錢。”

  伍立文也搶著說:“爹的學問還不夠,明年就先不考了,學堂就先送志勤去,我和志學跟志曦一樣,在家里幫忙,多編些絡子,賺錢養(yǎng)家。等咱的鋪子盈利了,明年春天把麥子都種好了,我們再……”。

  伍立文看到如花一張小臉陰沉的都快要掐出水來時,這話就說不出來了。

  “不行,志曦你們三個必須今年就送學堂去,要去一起去,不能少了一個。爹你邊干活邊學習,就辛苦些。我既然把攤子鋪這么大,那就是我的責任,我會想辦法再賺點銀子來周轉,嗯,現在,馬上回去,我要吩咐杏兒和桔子給我招人,明天我們搬來了,這人就得到齊,開工。”

  如花風風火火地跑了,伍立文和志曦錯愕地互相看了一眼,忙追著一起跑了回去。

  聽如花說房子和田地都買好了,他們一家要在這里落戶,崔氏、吳立賢很是吃了一驚,倒是吳立武沒想那么多,高興地用他那雙沒有焦距的眼睛望向伍立文,伸了手出去抓著。

  伍立文忙握住吳立武的手,吳立武說:“好啊,三哥回來了就好,以后我就能常常去找你了。”

  崔氏和老大吳立賢則一臉擔憂地,崔氏還問:“那你爹娘他們……啥什候搬來?”

  吳立賢說:“你們是不是有事瞞著我們?”

  伍立文和柳氏對望一眼,伍立文開了口:“娘、大哥、小弟,他們不會來的,我們和他們斷了親,我們以后就住村子里,有事,咱們就互相照應著些。哪個,不是我們的錯,你們就放心吧,娘,你也別急,不影響我和志勤他們考功名的。他們在志勤四歲的時候,生了個三胞胎,都是男娃,所以,他們后繼有人了,得供著他們去學堂讀書呢。”

  崔氏捂著嘴巴,眼淚流了下來,上前去抱著伍立文,哭道:“兒啊,委屈你了,這些年,你們沒少吃苦吧。別怪你爹,他是為了你好,想你和你的娃兒都有個出頭的機會。”

  吳立賢也紅了眼眶,掙扎著要從椅子起來,可半晌又只能坐在椅子上嘆氣,“三弟,事情過了就過了,別憂心,這里有大哥和二哥、小弟,我們不會拖累你的,你只管好好地讀書,地里的活,我家那口子回來了,我讓她和二弟、立森他們都去幫你們,桔子她地里的活也能干的,有事你們就招呼一聲,除了我和小弟這不方便的,家里的人都能去給你搭把手。”

  吳立武在一旁也說:“嗯,三哥,我雖看不見,但我手好著呢,我可以編草席、編背簍,我給你家編幾個,你們去用。爹和二哥回來了,也一準高興,爹和二哥也一準會幫你的。”

  崔氏在一旁擦了把眼淚,說道:“娘和你爹身子骨都好著呢,你不用操心,地里的活計我和你爹去給你干,你和幾個男娃都好好讀書。淑珍的針線好,叫如梅和你媳婦和她一起做些繡活,也能掙幾個錢的。如花還小,看著也像是你們嬌養(yǎng)著沒干過活的,就讓她和村里的孩子去玩,別苦了孩子。”

  知道崔氏是疼愛自己,不叫自己干活,可如花就想不明白了,崔氏怎么就看出她是嬌養(yǎng)的沒干過活呢,她可能干的很呢。

  看到如花有些憋屈的神情,志勤和志學、如梅他們,不由地咧了嘴巴笑了起來,志曦更是瞪圓了眼睛,上上下下地把如花打量了一遍,小嘴嘀咕著:“我姐最能干了,她會干的活計可多呢。”

  和崔氏他們說完落戶的事后,如花就對柳氏和如梅說:“娘,一會兒叫大哥回客棧把咱的被褥啥的都拿來,我去跟米嬸子說一下,你和大姐、志曦今天就先住到米老大的那個院子里去,你們去了把屋子收拾打掃了,明天咱就在那個院子里開工。”

  “以后那個院子里的屋子咱先當個小型作坊使,米嬸子明天走了,咱們家就搬到她那個院子里的屋子去住。正屋你和爹住,弄一間書屋,爹和大哥他們學習的時候用。東廂三間大哥、二哥、志曦,一人一間,西廂我和姐一人一間,一間先空著。”

  “爹明天和大哥去縣里和村長把地契的落戶的事辦了,大哥,別忘了到鐵匠那兒把打的東西帶回來,還有鎮(zhèn)子這邊鐵匠那兒的,你明天從縣里回來時,一趟去鎮(zhèn)子上給我取了,把剩下的錢給付了,我就忙別的事了。噢,對啦,一會兒大哥你去鎮(zhèn)子上時,我再給你幾個圖樣,你叫鐵匠給我打了。”

  志勤問:“哦,還要打東西?”

  如花點頭,“打些鐵網子,我要捉兔子養(yǎng)兔子。”

  “啥?養(yǎng)兔子?兔子還能養(yǎng)?”志學奇了。

  “是啊,當然能養(yǎng)了,雞鴨牛馬驢羊豬都能養(yǎng),為啥兔子就不能養(yǎng)。我看過了,這村里好多地方都有兔子洞,咱買的那兩個山包包上,一準很多呢,明天忙著把工人的事落實了,抽個空,我?guī)銈儙讉去堵兔子窩抓兔子,咱給它一窩連鍋端。”

  “嗯,明天還得找些人先給咱把房子改改,今晚我得和掌柜的問問,找個手藝好的工匠來干,房子里加兩間洗澡間,茅房的下水也得挖個水道,把后面的糞池子也得鋪上青磚,順便把牛棚、兔窩、豬圈、驢棚這些都給做了,挖個溝渠,這些牛糞豬糞的也得沖到那個糞池子里去。還得挖個大地窖,咱貯存菜啊、糧食的都能用。”

  “后院還得搭幾個棚子,蓋兩間木屋,堆個柴曬個菜的,都用的著,還有什么呢?哎,這一時還真覺得得改的地方好多呢,今晚回客棧了,我再想想。志曦,你今天住在村里,一會兒別在屋子里待著,四處去逛逛,和那些小孩子玩玩,跟他們問問村里人的情況,誰家里人口多,誰的地種的好,誰的繡活好,誰做的飯好吃,現在沒去服徭役的青壯年還有誰,就像這樣的事,你都多問幾句。”

  如花看著志學望著她一副傻兮兮的模樣,就拍了一下志學的腦袋,說道:“還有你二哥,你今天回鎮(zhèn)上了,好好和掌柜的、伙計打聽打聽鎮(zhèn)子上梅夫子的事,最好問出來梅夫子招學生有什么特殊的規(guī)矩沒有,他招學生時會考什么,你問的越詳細,你和大哥、志曦就越能提前做好準備,讓你們一次就能過了他的入學考試。”

  所有的話幾乎都是如花在說,她就像是個統(tǒng)領全局的領導者一樣,給每個人都安排了工作,講解了他們接下來的工作和目標任務。最后,如花總結性的一揮手,說道:“努力好好干,把目前的階段挺過去,咱家就能有個平穩(wěn)的收入,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說完,如花跑去找樓氏和桔子了,本來她是要桔子和杏兒去給她招繡活好的人的,但想到桔子說過杏兒不善女紅,所以,想了想了,她還是找樓氏幫忙。

  跟樓氏和桔子一說,兩人都問道:“是啥繡活?我們可以幫忙給你們做,不必再招人花錢了。”

  如花忙解釋道:“二嬸、桔子姐,你們我已經算在人選里了,就是你們不做,我都要拉著你們賺幾個錢花花。是這樣,除你們呢,我還得要八個人,這八個人是能到作坊里干的,必須待在作坊里干活,你們幫我看看,村里誰合適,你們一會兒跟人家去說說,愿意來干的,就明天早上巳時在我家院子門口集合,一個月一兩銀子,每月初十付月銀。還要找十個在自家里干的,這十個呢可以帶材料回家去做活計,做好了給我們交過來就行,按活計的數量來算工錢,五天付一次。”

  “一兩銀子?這么多?”桔子驚叫一聲。

  樓氏卻問:“這些人是要什么樣的?要繡活好的?還是要裁剪活計好的?要多大年紀的?”

  如花說:“作坊里的八個要針線好的四個,兩個編絡子又好又快的,兩個手巧的。自家里干的都要針線好的,年紀不限,只要人嘴巴嚴活計好就可以。”

  和樓氏、桔子說好了選人的標準后,如花就和志勤一塊先回了趟南柳鎮(zhèn),伍立文、柳氏夫妻和志學他們則先去收拾米老大家的那院屋子了,如花和米老二媳婦都說好了,先把月亮門鎖上,今晚柳氏幾個在米老大家先住一晚。

  回到鎮(zhèn)上時,如花先去了鐵匠那兒,又給說了幾樣打的東西,連說帶比劃的,直到鐵匠明白了,又讓如花交了十兩的定錢,說是明天下午和上次打的東西一起取,他今晚上趕個工,給她全部打出來。

  接著,如花又去賣種子的鋪子,買了些麥種,準備在這里試著種冬小麥。路過菜市場時,看到有賣白菜、胡蘿卜的,如花跟人家訂了八百斤白菜、三百斤的胡蘿卜,讓人家三天后給送到大吳村伍家去。

  到了客棧,找了掌柜的,又打聽了建房的工匠,志勤又陪著如花跑了一趟,找到工頭,約了人家明天去家里看要干的活計。

  兩人轉回到客棧,如花突然想起來,就那幾袋子布頭不夠,又拉著志勤把南柳鎮(zhèn)上的布店、成衣店、制衣鋪這些的都跑了個遍,同穎州府一樣,和這些店鋪的老板都簽了協議,以一袋一百斤六文錢的價錢都定了下來,以后布頭專供給他們麗人坊,并把現在就夠數的布頭給付了錢拉了回去。

  到了客棧取了被褥衣服這些東西,糧食先沒有拿,他們也拿不上了,離開了客棧,如花在先前看好的那家鋪子里,買了許多干辣椒和花椒,又去買了些粗鹽和細鹽,看到有白糖和紅糖的,也買了些,還買了許多飴糖,這種飴糖也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可比起村子里張嬸子雜貨鋪賣的那種黑黃的糖塊要好許多,味道也甜,也是一文錢三塊。

  回村的路上,瓦壇和罐子又忘了定了,唉,如花覺得事情是千頭萬緒的,有許多事要去做,而且,光靠她的一顆腦袋也記不住這么多事的,她得找個本把要做的事一項項列下來記著才行,否則,干了這頭就忘了那頭。

  到了村子里時,如花下了車讓志勤先回去,她去吳六叔家,跟他要定一百斤的豆腐,結果吳六叔吃驚了一會兒才告訴她,豆子不夠,最多只能做五十斤,如花便全部定了,要五十斤的豆腐,明天做好了給她家送去就行。

  吳六叔問了,知道她家搬到了村里,就在米家的院子時,吳六叔和吳六嬸看她的眼神都變了,連忙應著,說明天準給他們足斤足兩的把豆腐送過去,如花看到他們桶子里的豆渣,又問了問,知道他們一般都會倒了的,因為吃起來不好吃。

  “六叔、六嬸,那今天的這些能給我不?”

  吳六叔和吳六嬸愣了下,就答應了,“行啊,我給你提著送去吧,要不你提不動這些。”

  “嗯,就提到杏兒家。”

  如花回了奶奶崔氏的家,崔氏笑問著她:“東西都拿來了?”

  “嗯,要拿的都拿來了。”

  崔氏看到吳六叔提著兩桶的豆渣來,覺得奇怪,如花招呼吳六叔把桶子往廚屋拿。

  “吳六叔,這桶先放這里,一會兒我倒騰干凈了,就把桶給你送回去。”

  “行啊,那我走了,嬸子,我走了啊。”吳六叔和崔氏打了個招呼就走了。

  崔氏過來問如花,“這拿了豆渣是要干啥啊?”

  “奶奶,我做些吃的,桔子姐和杏兒姐呢?讓她們給我搭把手,燒個火啥的。”

  崔氏就說:“都到你家給你們收拾屋子去了,東子和立森到山底下去給你們打些柴火。來,要做啥?奶奶給你做,別臟了你的衣服。”

  “做些豆餅吃。”

  說著,如花熟練地和了些面,因為送來的白面不多,如花就和了些玉米面,把豆渣和煉的豬油、蔥花摻和在一起攪拌好,放了些鹽、花椒粉,再拌好了,把和好的面揪成一小團一小團的,再搟成一個餅狀,把拌好的豆渣包進去,壓成一塊,再搟成小餅,用一小塊豬油熱了鍋,把餅放進去,兩邊翻著,熟了就取出來。

  崔氏一開始要幫忙,但看到如花手腳麻利地做著,就自動地給如花燒著火。

  一會兒后,白面和著玉米面的豆餅就都做好了,看著還剩下的豆渣,如花就又和了些玉米面,和了些黑面,做了些純玉面米的和純黑面的豆餅。

  “聞著香,就是費油。”

  崔氏笑著說,如花給她的那個白面和玉米面的豆餅,只是看著聞著,卻不放進嘴里吃。

  “奶奶,咋不吃啊?嘗嘗味道。”

  崔氏卻說:“這些你們吃,奶奶吃黑面的。”

  如花眨巴眨巴了下眼睛才說:“那可不行,這些黑面的,是我們要帶回去的,奶奶啊,你就只能吃這種的了。”

  說完,把崔氏手里的豆餅塞到了她的嘴里,崔氏被堵著嘴,咬了一口,看如花笑瞇瞇地看著她,崔氏知道,這孩子在心疼她呢,也就不再推拒,吃了一個豆餅。

  “好吃,都不知道這豆渣還能做成這么好吃的餅,我看你吳六叔老把這豆渣一桶一桶地倒掉著呢,多可惜啊。”

  一會兒伍立文他們都過來了,大家嘗了豆餅,都說好吃,杏兒更是高興地說:“如花,咱先不告訴吳六叔這豆渣可以這樣做餅吃行不?”

  如花不解地問:“怎么?”

  杏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咱再跟他們要幾次,以后,以后咱們再給他們說。”

  崔氏拍了一下杏兒的腦袋,說道:“你這女子,真是,這餅好吃是如花手藝好,還和了面加上豬油,鹽那么精貴也放了不少,這才吃著香,咱哪能老做這個吃呢?你還想著占便宜,你吳六叔這些扔了也是他們的東西,你可不興這眼小的跟人家去要,知道不?”

  杏兒委屈地撅了嘴,說道:“我沒想白要,我可以用柴火換的。”

  吳立賢聽了嘆了口氣,對崔氏說道:“娘,杏兒沒那意思,你別說她了,都是我這身子不濟,想干個啥也不成,一大家子就二弟一個壯勞力撐著,孩子們想吃個啥穿個啥的都沒錢。是我拖累了。”

  看著大兒子自責不已,崔氏這心里很是不好受,一邊上的吳立武也低了頭,心想,他同樣在這個家里也是個沒用的。

  整個氣氛變得有些壓抑,如花忙出來救場,說道:“大伯,奶奶,你們別這樣。誰說大伯你干不了活的,我可是給你已經找好活干了,大伯,你得好好的,打起精神來,明天,嗯,最遲后天,我就交給你一項工作,到時候掙的錢都是你的。還有小叔,你也有活,我要一些背簍和筐子,你給我編好了,每個就按市價給你付錢。”

  “啊?你給小叔發(fā)錢?不就編個筐子背簍的,小叔哪里能要你的錢呢,不要,小叔給你編就是。”

  “哎,那可不行,小叔不要,那我就去買別家的,不要小叔編的了。”

  崔氏和吳立賢還在為如花說給吳立賢找了活計而吃驚,兩人都讓吳立武再別打岔,吳立賢問道:“如花,啥活計大伯能干?”

  崔氏也一臉焦急,“是啊,如花,你大伯這腿不方便,能干啥活?”

  如花神秘地一笑,說道:“保密,等東西到了,你們就知道了。”

  眾人也都疑惑著,樓氏微笑著看著如花自信的小模樣,給如花的碗里又夾了一筷子的菜,說道:“如花,再吃些,你都跑了一天了,這小小年紀,就這么能干。”

  天色將晚時,伍立文先送柳氏和如梅、志曦去了新家,而他趕著驢車,帶著志勤、志學和如花回了鎮(zhèn)子的客棧。

  第二日一早,天還未大亮的時候,伍立文就和志勤、志學叫了客棧的伙計幫忙,把糧食分裝在牛車和驢車上,帶著如花退了客棧的院子,和掌柜的付清了房錢,就往大吳村去。

  路過鎮(zhèn)上賣瓦壇、罐子的地方,如花又訂了大大小小不同斤兩的壇壇罐罐有百十來個,給說了多付十文錢,老板下午會送到村子上去。

  到了村子上,米老二家的把鑰匙交了給柳氏,和眾人告了別,就離開了村子。

  大家把糧食都卸到了米老二家的西廂房里,那里如花打算三間西廂她和如梅一人一間,空著的就先放糧食了。

  正卸著糧食時,那邊柳氏來喊如花,說是樓氏和桔子帶著要做繡活的人來了,叫如花去看看。

  “如花,我都幫你看過了,她找的這些都還行,我盯著,她沒給你使壞。”杏兒拉了如花,小聲地在如花耳邊說著,她嘴里的那個她,自然是指她的繼母樓氏了。

  “嗯,好,謝謝杏兒姐了。”

  如花笑笑,杏兒這樣的,在這種重建的家庭里,多是有這樣的情況,先一個的兒女和后來的女人,總不能和睦相處。

  如花和杏兒過去時,這邊院子里站著二十多個人,如花瞧了瞧,都是家境不好的,從裝扮上就能看出來。

  樓氏見如花來了,挺著肚子過來,拉了如花的手,親切地對她說道:“這些都是村子上老實本份,繡活都不錯的人,想著你要挑一下的,所以就多叫了一些來,她們都拿著她們做過的繡活和絡子,你先看看中意不。”

  如花點頭,“嗯,多謝二嬸費心了,二嬸,你身子重,還是先到屋里去坐著,一會兒我們在屋里一個一個的看看。”

  如花扶了樓氏進了屋,就叫柳氏陪著樓氏坐著,這邊叫桔子把來的人兩個兩個的帶進來。

  進來兩人,樓氏就給介紹說叫什么,哪家的,如梅在一邊用筆記著,如花就接了她們拿來的繡活看看。

  如此,用了小半個時辰,把二十三個人都看完了,如花請她們在院子里稍等一下,就拿著如梅記的東西,和柳氏、如梅商量了一下,最終挑了十八個,八個在作坊里干,十個帶東西回家做,還有五個就暫時讓她們回去,等以后有活,再叫她們。

  挑選上的人很高興,沒選上的自然很是失落,要知道方才人家伍姑娘都說了,作坊里的,簽雇工協議,一個月一兩銀子,干的好的還有獎勵。拿活回家干的,也不錯,材料都是伍家提供,做一雙那叫啥鞋墊的,給兩文錢,做一個荷包的,給三文錢。

  沒被選上的,就盼著這邊再有活計,能把她們挑了來做,這樣也好給家里掙幾文錢,況且就要到冬天了,地里沒有活了,閑著也是閑著。

  挑好的人里,八個在作坊干的,如花就交給了柳氏,讓她去分派,哪些編絡子,哪些做手套,哪些做絹花。

  剩下的十個人,如花和如梅帶了她們到另一間屋子里,分了六個人,拿了大小不一的各個號碼的鞋墊出來,叫她們拿紙裁了一樣大小的,然后把布料發(fā)給她們,叫她們回家去做。還有四個人,則是繡工還不錯的,就也發(fā)了布料,也拿了幾個樣子給她們,叫她們回家照著去做荷包。

  “姐,這些拿回家去做的,你要做好登記,咱規(guī)定她們四天交一次,第五天給她們結付工錢,所以這每次交貨時,你一定要把貨仔細檢查,不合格的一律不要,從工錢里把材料錢給我扣了。你分布料的時候就叫桔子姐幫你,我都跟桔子姐說好了,這樣你就輕松一些。二嬸的繡工好,就和娘繡‘麗人坊’的商標。這里的人,全部由娘管著,你在一旁協助。”

  “嗯,行,咱這布頭用處可真多。你這一會兒也要去縣里?”

  “是,我去縣里賣幾個菜方子,咱的銀子都叫我花沒了,我得弄些現銀過來救急,否則這房子改造和穎州府那邊的裝修費我都付不了啦。一會兒工匠就來了,我把房子改造的活給他們說好,就叫二哥在這邊盯著。噢,對啦,我跟吳六叔買了五十斤的豆腐,他送過來了你把錢給他,豆腐就先放在正屋東面的那間耳房里,蓋著些布,別落了灰。”

  “哦,好。啊?啥?你買了五十斤?”如梅的嘴張的能吞下一個雞蛋大。

  “這都少了,你收了付錢就好,回來我跟你說要干什么。下午還有來送壇子罐子的,總共是一百一十個,錢都付過了,你收了讓他們放到前院廊檐下。我到縣里還得去收布頭,還得,對啦,我還得去趟大相寺,我編的那幾十個袈裟結呢?給我找出來,我去找主持大師談,要是他們能定下這袈裟結的單子,咱就又多了一項活計。”

  正說著,就聽杏兒在院子里喊她,“如花,如花,來了幾個工匠找你。”

  “哦,我這就出來啦,大姐,你給我把袈裟結找出來啊,一會兒我走時記得讓我?guī)稀!?br />
  如花急急忙忙地出去了,見到那個姓陳的工頭,帶著四個人。

  “陳師傅。”

  “喲,伍姑娘,你家可氣派著呢,這好的屋子還需要改些啥啊?我咋的沒瞧出來?”

  如花叫了志學過來,一起跟陳師傅先去她們家要住的那個院子去瞧,“陳師傅,你看,這茅廁這樣改……”。

  把畫好的圖紙交給陳師傅,志學也在一旁仔細聽了,交待清楚這一切,陳師傅就說:“這得買些青磚呢,還有你說的兔子窩,這樣建行嗎?要這么多層。”

  “嗯,行的,按我畫的尺寸來。需要多少青磚你說個數,我去訂了送來,你今天先做別的活計。”

  和陳師傅這邊交待完,志學也保證會跟著,如花就回過頭去另一邊的院子,見柳氏和如梅分別正教那些人做手套和鞋墊呢,就說了一聲,拿了如梅找出來的袈裟結包在包袱里,過去看伍立文也忙完了,父女兩個和志勤一起,去了村長家,請了村長一起坐著驢車就往彭田縣去了。

  到了縣衙,伍立文和村長進去辦落戶和地契的事,如花閑著無事,就和志勤在縣衙這邊的街上逛了逛,遇到是布店、制衣店、成衣店的,就進去。

  在縣衙所在的這條街上的店鋪都很大,應該是屬于繁華的一條商業(yè)街了,志勤、如花把簽好的布頭協議拿好,抱了四袋布頭放上了驢車,轉回縣衙的時候,正巧碰上了張捕頭和吳捕快幾個人。

  志勤和如花上前去打了招呼。

  “你爹也來了?”

  志勤回道:“嗯,和村長去里面了。張叔、吳叔,你們這是要去公干?”

  吳江拍了拍志勤的肩膀,說道:“是啊,就是上次押來的那個賀老六,判了斬行,要送穎州府去,咱們兄弟幾個又得押著牢車去一趟。”

  志勤就說:“真是辛苦,去幾日啊?”

  吳江就說:“完事的話,也得半個月呢。”

  如花聽了,就插嘴說了一句:“張叔、吳叔,你們去了住哪兒呀?”

  張捕頭笑著說:“當然是穎州府的府衙了,那里有供衙役住的地方,我們去了就在那里湊合幾天。”

  如花笑道:“那我們去穎州府了,能去那兒找你們不?”

  吳江笑道:“行啊,來了叔請你們去最好的酒樓吃飯。”

  如花連連點頭,說道:“不帶騙小孩的,我真去了,一定去找你們,你們可別裝著不認識我。”

  張捕頭聽了如花說的話就又樂了,說著:“喲,你這小丫頭人熱心又嘴甜,叔可把你記著呢,來吧,到了那兒報你叔的名字,沒人敢慢怠了你的。”

  如花笑嘻嘻地就點頭,輕脆地應了一個字:“好。”

  和張捕頭他們道了別,兄妹兩個又等了一會兒,才見伍立文和村長出來,都是一臉的喜色,尤其是吳立山,像是撿到寶了一樣,笑個不停。

  小聲地問了伍立文才知道,吳主簿給他們辦好一切手續(xù),還夸了村長,說他治村有方,村上安居樂業(yè),沒有偷奸犯科之人,要他繼續(xù)努力,要是把農業(yè)收成抓上去,會在縣令面前提提,給他們村多行些方便的。

  “村長伯伯,我們要去趟大相寺,你有沒有要去的地方,如果沒有的話,就和我們一起去。”

  吳立山想了一想,好不容易來趟縣城,自然要逛一下的,于是就說:“我去到處逛逛,你們什么時候回去,咱約個地方。”

  如花想了想,就說:“午時咱們在這兒見。”

  吳立山就自己去逛了,伍立文這才把辦好的落戶和地契拿出來給志勤和如花看了,三人都很高興。

  伍立文又說:“本來這荒地免稅三年,米家買了已三年了,到咱頭上就得收稅,可吳主簿幫了忙,說米家本辦的就是白契,沒有在官府備案,所以沒底可查,就按咱買的日子算,免了那二十畝和那兩個百多畝的山頭三年的賦稅。”

  如花笑說:“這好啊,可以省筆錢呢。”

  志勤也說:“是啊,爹,這張捕頭和吳捕快咱結交的真是好,幫了不少忙呢。”

  伍立文一摸如花的腦袋,說道:“還不是如花的功勞。”

  問了路人去大相寺的路,伍立文趕著驢車疾馳起來,如花離大相寺越來越近時,才猛地想到,“子不語怪亂力神”,可她現在這種情況,算不算是鬼魂附在了人的肉身上,她算是個鬼魂嗎?

  得道的高僧不會看出些什么來吧,喲,這可怎么辦?自己光想著把袈裟結推銷出去了,沒想到自己是個半鬼半人的人呢,呀,什么嘛,自己是個人,但又不完全是原來的人。

  哎,真是,會不會現原形啊?如花站在大相寺的寺門口時,望著長長的臺階,猶豫了。這是進去呢,還是回過頭就走呢。


  (https://www.dzxsw.cc/book/44750/24799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