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替單大夫叫冤
回到高臺縣的如花很快地將武家兄弟和那個臭流氓混小子給拋之腦后,不是她不想找回場子,向武家兄弟和那個混小子討回來她的損失,只是,她很清楚地知道,就自己現在這小胳膊小腿的小女娃,那三個沒一個是她能打的過的。
“什么?練武?”
看著一家人都驚訝地看著自己,如花再次點了點頭。
“對,除了娘身子不適,爹等腦袋徹底好了再學外,你們幾個每日跟我鍛煉身體,學點基本功夫。而且,我計劃讓爹明年就參加春闈,所以,爹,你的任務很重,除了要強身健體外,還得在腦袋好后狠下功夫讀書。不過,我并不是非逼著爹你明年一定要考上,只是想讓你明年去試試,重溫一下考試氛圍,后年一準給咱們考個秀才回來。
放心,我會幫著爹你多練練制藝和策論的,到了穎州府,咱們再找個好老師,明年去試試場,后來考秀才回來,咱家買了地也能免了稅,大哥和二哥、喜娃也加把勁,好好的學,尤其是大哥,我算著大哥怎么著也得十五就考個秀才,正好三年一次秋試,到時候爹和大哥可以一起參加秋闈,說不定咱家一次就能中兩個舉人回來。”
伍立文久久地沒說一句話,同樣的還有志勤,最后還是一旁的志學實在看不下去了,拉了下如花的衣袖,說道:“二妹,你的計劃是好,可我常聽人說十年寒窗苦讀,咱爹我也就不說了,興許能像你說的后年考個秀才回來。可大哥,他,我們現在才認字呢。學武,我倒是不反對,我一定好好學。”
看如花瞟過來的眼神有些冷,志學越說聲音越小,到后面的話時已成了他自己的保證了。
“我說了,練武是為了強身健體,也是為了在有危險時自保,否則,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就應了那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你們若沒個好身體,就是那幾天的考試你們都撐不下來。大哥,我既然許了你三年就中秀才,你就一定能中。我知道大哥的能力和毅力,咱們一起努力。
娘、大姐,爹和大哥他們的成功,我是計劃我們三個要全身心地幫助他們的,所以,我和你們就得攬下一家賺錢的活計。咱們定居下來后,就靠這絡子和繡活來掙錢。買了地種田這些的,咱們能力所及,能種幾畝就種幾畝,爹和大哥他們幾個多多少少也干點,權當是鍛煉身體。娘呢體力活就免了,我和大姐干不了的,咱就雇人干。將來田多了,買人雇人都行。至于鋪子、作坊什么的,也需要人,唉……”。
說到這里如花嘆了口氣,人啊,她不僅需要的是人,她更需要的是人才啊,記得看過有部電影里好似有人說過這么一句話“二十一世紀最需要什么?人才。”現在,在這古代的她也同樣缺大把的人才啊。
志勤眼睛亮亮的,猛地站起身,狠狠地點點頭,似是下定了決心,也似是在給自己鼓勁,在給家人一個承諾,“我一定努力。”
柳氏柔聲說道:“好啦,天晚了,咱們還是早點燒了紙,有話明天再說。”
“燒紙?燒什么紙?”如花奇怪地問柳氏。
“二妹你忘了,娘囑咐你們早點趕回來,就是怕在鬼節沖撞了什么,燒紙是為了給地府的鬼神的,讓他們晚上去別處游蕩,不要來咱家嚇唬我們。”
如梅這一說,如花一拍腦門才想起來,是啊,過了鬼節,下一個節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事情還真的有點多,要續租房子,要準備出發的路線和東西,要再想想做點什么多賺點錢。
兩日后,伍立文夫妻去保安堂復診,聽到一個令他們坐立不安的消息,兩人一回家后,就叫了志勤、如花幾個一起說了他們聽來的事。
保安堂的單大夫在鬼節那天被縣里的張員外家請去為難產的兒媳婦去問診,不想卻出了大事。
張家兒媳婦難產生不出孩子來,請來的兩個有經驗的穩婆都沒了辦法,單大夫思慮再三后提出剖產接生,張員外一家最終都同意了。
于是,單大夫親自操刀,那兩個有經驗的穩婆在一旁幫忙,還有幾個丫環、婆子的來回奔波的打下手。最終,孩子剖出來了,是個男孩,重七斤八兩,張員外一家很是高興得了這么個孫子。可是……
“這么說孕婦產后大出血死了,他們就報官抓了單大夫,說是單大夫殺了孕婦,要讓單大夫抵命。”
“是啊,如花,我和你爹聽了心里可替單大夫叫冤,雖說那婦人死了確實是讓人難過,可孩子保住了呀。這怎么能把單大夫給抓進牢里去呢?”柳氏嘴上雖為單大夫說著話,可想到單大夫給孕婦用刀剖出孩子,心里多少還是怕的成份多。
“娘,告官的是孕婦的娘家人吧。”如花不是問而是肯定的說,婆家有了孫子,能替兒媳婦出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只有生養女兒的娘家爹娘才會真的為女兒傷心而做出報官的事。
伍立文點了點頭,替柳氏回道:“是啊,那家只就這一個女兒,去年才嫁進了張員外家,本來想著今年又添一個外孫,誰想卻……唉……白發人送黑發人,不心痛難過是不可能的。可……單大夫真的是個好人,爹和娘的命都是他救的。他……唉……聽平安說,縣令為單大夫說了好話,讓他們私了最好,畢竟單大夫在這縣里也救了不少人。”
“一千兩呢,單大夫只是個坐堂大夫,哪里來的那多錢。平安不是說了,張員外也勸了親家,可人家就是死咬著閨女沒了,殺人償命,何況她閨女身上還有刀劃的口子,還說,還說單大夫壞了他閨女的名節。縣令還不是叫衙吏先打了單大夫十幾板子,替苦主出了口氣。”
如花聽著,想到她曾看到單大夫救治一個骨折的壯漢,木條固定傷處,后來還用了石膏,這分明是現代的醫學技術。不過,如花清楚,單大夫不會是穿越同仁,從和他聊了幾次的話中可以聽出,教了單大夫這些的,是和兒子睿郡王一樣也算是大慶國數一數二的風云人物—長樂公主的駙馬習暢。
“爹娘,你們別急,單大夫在這里這么多年,總會有幾個朋友的,先看看情況再說。你們若擔心,就叫二哥常去保安堂和平安打聽打聽,到時候看咱能幫什么的,咱就幫單大夫一把,也算是你們謝謝單大夫的救命之恩。”
對于單大夫,如花心里有了個想法,就叫志學時常往保安堂去打聽單大夫的事。
隨著秋闈的日子近了,高臺縣的學子越來越多,如意坊的那幾種絡子賣的極好,如花一家除了柳氏、如梅和如花外,其余四個男人全部在編絡子。
柳氏和如花忙著用布頭做盤扣、小衣服,而且,因為有了如意坊送的布頭,如花又抽空教如梅做起了絹花,這樣,各種材質大小的布頭都有了用處。
------題外話------
此更答謝一直支持陽光的親們,謝謝你們的支持,又是留言又是送鉆送鮮花投票的,謝謝。
(https://www.dzxsw.cc/book/44750/24799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