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囹圄陷 牽情愫 1
文菁過去,給她推拿揉血。一炷香時間,玉芝公主才悠然醒來,哭著說道:“父王怎么被奸人所害了。”李俊道:“我等雖然占了這金鰲島已半年有余,卻從未想到要占那暹羅國全部二十四島。想那金鰲島島長沙龍是個殘暴之人,我們殺了他也是替天行道。不知公主認為貴國丞相共濤此人如何?”
玉芝公主道:“共濤是父王的丞相啊,他怎么了?”柴進說道:“國主新年那日,幸共濤府中,被一個他請來的薩頭陀毒死,共濤自立為王。”玉芝公主一下又昏厥過去,醒來后大哭道:“父王被人所害,那母親呢?”
李俊道:“聽說那共濤不得人心,故也不敢對國母怎樣,就把正殿架空,只留了些服侍的宮女仆役。有黃茅島革鵬、革雕、革鹍三兄弟領苗兵五千,在城中擾亂,殺了臣民百數,發布公文,號令各島,在偏宮升殿自立。”文菁安慰玉芝公主道:“玉芝妹妹,你母后沒事就好。”
李俊道:“我們在這金鰲島,也時時想著為你父王報仇,無奈暹羅城有苗兵五千,這兒軍士才三千,所以一直不敢輕取妄動。”徐晟氣憤道:“不能讓共濤及薩頭陀等逆賊逍遙自在,還懇請李伯伯發兵前往,另一方面也是為暹羅國百姓考慮。”樂和道:“李大哥,現在玉芝公主從中原回來,我們更應該發兵去救。昔日班超以三十六人破了鄯善國,所以說將在謀而不在勇,而苗兵恰恰都是些有勇無謀之輩,雖多卻不足為慮。”
李俊道:“好,既然現在大家一致要求,我等就火速商議怎么破薩頭陀和苗兵。”當下,眾頭領便一起計議,李俊道:“明日一早留高青、倪云和五百人守金鰲島,其余人等與我一起帶兩千五百千兵馬殺奔暹羅城。”眾頭領皆贊,徐晟卻見到身旁文菁一副欲言又止的神色。
晚間,文菁對徐晟道:“那樂伯伯還說苗兵有勇無謀,我看是他自己才是。”徐晟不知何意,又想起她白天的神色,便問道:“此時發兵有何不對了?”文菁笑道:“薩頭陀明知金鰲島是他的眼中釘卻不來攻,這是為甚么?”徐晟也奇道:“對呀,他在暹羅城,李伯伯只占得一處,共濤奪了王位,為甚么卻一直不發兵過來?”
文菁以引導的語氣道:“晟哥哥,你想啊,我們把自己當作主人了,我們這樣前去進攻,必然中了他們的反客為主之計。依我看,只要發五百兵擾亂對方,其余人等都留守金鰲島,必能將來犯主力一舉殲滅。”徐晟急道:“那你明日發兵之前一定要對李伯伯他們說!”文菁說道:“我是看他們今晚能不能想出來。”徐晟道:“菁兒,你還要考一考樂伯伯他們啊!”文菁卻是微笑道:“若是他們想不出來,明日你對他們說吧。”
第二日一早,李俊正要發兵,徐晟見他沒感覺甚么不對,忙道:“伯伯這般貿然發兵,不怕中計么?”樂和微微一笑道:“賢侄有甚么高見?”徐晟道:“這也不是我想出來的,文姑娘考慮到——”李俊是一個武夫,未及他詳細說明,不耐煩打斷他的話道:“女流之輩怎能懂得行軍打戰?”
望著文菁委屈的神情,徐晟道:“李伯伯,多派一點軍士留守此地吧。”
李俊尋思他竟然聽文菁的話留守金鰲島,便道:“想不到徐寧之子竟是貪生怕死之輩,令李某失望至極!要留你們留在這兒好了。其余人等,出發!”文菁見他對徐晟出言不遜,更是不快,對徐晟道:“他不聽就算了,我們好好準備一下防御敵人吧。”徐晟還想分辨,但料定他們必然不會相信自己所說之話,也只能作罷。
李俊當下點兩千五百兵,六十號戰船,都是白旗白號,望暹羅城而去。
到得半路,忽然一聲響亮,把中軍帥字旗吹折,軍士盡皆驚駭不已。李俊道:“帥字旗折,不是好兆頭,將士都須小心。”樂和道:“那苗兵慓悍,薩頭陀又多奇詐詭術,革氏兄弟聽聞勇猛異于常人,我們不可輕敵。把兵分作三隊,每隊二十號戰船;大哥、我、公孫勝、柴進為中軍,費保、花逢春、狄成為前隊,童威、童猛、穆春、穆山為后隊。且去看他虛實,切不可輕易交鋒。必要首尾相應,才無敗局。”分撥已定,將近暹羅,見兩只巡哨的船,每船各三十苗兵,從前面趕了過來。花逢春在前隊看見了,取出弓箭來,一箭正中苗兵心窩,那苗兵倒翻一個筋斗跌下海去,其余就撥船掉頭而回。這里三隊一齊追去,只見海上有一百多只船結成水寨,刀槍如雪般插滿。
李俊不敢輕易上去,就地停泊,樂和道:“看那水寨結得如式,苗兵雄悍,只宜智取,不可力敵。搖旗擂鼓,引誘那薩頭陀和革鵬等來,且看虛實強弱如何。”于是下令放號炮,吶喊搖旗,聲張威勢。
李俊見革鵬的水寨布得嚴整,城外并無一只船影,靜悄悄的不見動靜,心中焦急,要去攻打,樂和道:“我只道苗兵輕佻,必來挑戰,誰知他緊閉寨柵,偃旗息鼓,必有計策,切不可躁急。”一連守了五六日,就是不肯出戰。
這一日,樂和猛然醒著,叫道:“不好了!那姑娘說得對,我們中了他反客為主之計。”李俊道:“何謂反客為主?”樂和道:“他的兵多我幾倍,不是怕我不出戰;若是我們冒然出戰,必然使一支軍來破金鰲島。巢穴一失,我們就會不戰自亂,還得速速收兵回去。”李俊道:“不可不防!還好最后時刻徐賢侄留下來守島。”急令起航。
行不得一百里海程,到了明珠峽口。這明珠峽是暹羅國的水口,茫茫大洋之中,突兀地生起兩座山來,婉蜒如龍,兩頭相接,只隔得一里水面。如一扇水門一樣將境內諸多島嶼關住,與外界相隔。李俊三隊的船行至峽口,見有二三十個戰船,苗兵把住峽口。船頭上立一員苗將,卻是革鹍。喝道:“爾等中了俺國師之計,你那金鰲島早已打破,還要思量到哪里去?快快投降,饒你一死!”李俊大怒,挺槍便刺,革鹍把大斧架接,在船頭上交鋒。本來以李俊武功怎會斗不過革鹍,可現在李俊忙想著撤軍,便與他戰得三五合,不分勝敗。李俊不敢戀戰,用槍一撇而離。
(https://www.dzxsw.cc/book/44684/246860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