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沉默不是金,是在憋大招!
武德殿中。
李世民為了征戰(zhàn)高句麗的事情,跟大臣們商量何時出擊最適合。
李世民主張冬天,杜如晦主張春天,人們也都贊同春天,就在商討春天時,魏征的一番分析,直接讓事情有了不一樣的轉(zhuǎn)變。
分析完后,所有人也都默認(rèn)了魏征的想法,包括李世民,也默認(rèn)了魏征的想法,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但是這樣左右思考之下,就沒法征戰(zhàn)高句麗了,必須要做出一個決定,那就是冬天和春天二選一。
高句麗是必須要打,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
李世民直接詢問魏征,讓魏征說出合適的攻打時機。
正是尷尬的境地時,魏征也不知如何回答了,就聽見大殿中,李愔說著,他主張冬天出征。
這話剛說完,瞬間嚴(yán)肅的大殿中,發(fā)出陣陣哄堂嘲笑的聲音。
他們嘲笑李愔說冬天打,就像大人在聽孩子指揮開車,指揮買股票。
李愔沒有參與過任何的戰(zhàn)斗,就連開府也是行剛剛完成,他連自己的軍事參謀都沒有,竟然在這指揮一群廝殺疆場的人們!
還天真的給眾人出主意,讓他們戰(zhàn)斗定在冬天。
李愔站在原地。
看著大殿中人們嘲笑的樣子,沒有著急的反駁,只是看著他們嘲笑的樣子。
剛才聽他們在議論的時候,李愔就想到自己的棉花種子。
系統(tǒng)給的棉花是優(yōu)聯(lián)改進的,現(xiàn)在種植,等待深秋之前,棉花就可以豐收。
只要一豐收,就能立刻投入紡織,用不了月余,棉服軍裝跟配套的棉衣制品,就可以穿上身了。
只要有了這棉花,就可以解決軍隊冬天出征面對的問題。
冬天攻打高句麗,雖然對方是皮毛衣服,能有想通功效的平替版,就是棉花做的棉服。
棉花的密度高,做成衣服,里邊塞入棉花,在用針線固定,縫成衣服,防御寒冷的效果非常高。
棉服可以大量的生產(chǎn),幾十萬的大軍,從將軍到步兵,大家都可以有棉服穿。
沒等李愔繼續(xù)開口說話,褚遂良第一個開口反對道:
“皇帝陛下,這可是大軍事宜,關(guān)乎生死存亡,切不可聽信梁王的激動言語之詞!”
“梁王向來喜歡在這些生活事情上搞怪,都是些嬉笑打鬧的事情,軍中事宜上,這是大事,實在欠妥,不可信任,一個錯誤的決定,可是會損害士兵的生命,到時就一切都晚了!”
褚遂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他是長孫無忌身邊的人,只要是長孫無忌看著不順眼的人,他也一樣看著不順眼。
作為長孫無忌身邊第一個被扶持的人,這時候當(dāng)然要沖到前邊,說出反對梁王的話語跟原因來。
褚遂良說完李愔喜歡胡鬧的話語后,眾人都不自覺的點頭贊同。
他們也是同樣的認(rèn)同,李愔只是小打小鬧,不適合做這樣的大事。
關(guān)隴士族這邊,有了褚遂良的這一番見解,幾乎所有的關(guān)隴士族人士,直接對李愔的反對。
除了對李愔的反對之外,還譏諷了河北山東派的無知,這樣說的言外之意是因為,魏征說了糧食的主要來源,引起關(guān)隴士族的不滿。
一番發(fā)言結(jié)束后的,李世民看著李愔問道:
“梁王,你主張冬天攻打,可是有良策?”
李世民對于褚遂良的話語,也很贊同,那就是李愔確實沒有打過仗,他的意見可以為零。
既然李愔說了,那必然是有他的想法,不如聽一聽,不一定采用,但可以聽。
李愔回道:
“高句麗苦寒風(fēng)雪,我們雖然沒有他們的皮毛大衣御寒,我們可以自己制作御寒的衣服,有了御寒的衣服后,就可以跟他對打!”
一番話語后,褚遂良不屑的語氣說道:
“看來梁王是不懂人間煙火啊!我們所穿的衣衫,均為麻制品,麻制的軍服,怎么能跟皮毛相抵。”
“即便現(xiàn)在打獵收購皮毛,那簡直是無稽之談,就是把整個大山的動物都扒皮,也不夠我們士兵這么多人穿!”
褚遂良攻擊著李愔的話語。
幾乎把他能想到的事情,全都說了一遍。
一旁的侯君集點頭贊成,說道:
“是啊,我們即便現(xiàn)在準(zhǔn)備皮毛御寒,已經(jīng)是來不及了,這方法肯定不行。”
侯君集只是對事情的議論,并沒有針對李愔的想法。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氣味。
動物皮毛的氣味較重,生活方式的不同,對待氣味的敏感度也不一樣。
士兵們從不穿皮毛衣,突然讓他們穿,皮毛的味道一定受不了。
李靖也在一旁點頭贊同。
這時候打獵做皮毛衣,是肯定不可以的。
軍隊太龐大,那么多皮毛,要是到處征集,那大唐就沒有動物了,這是肯定不可取的。
雖然李愔這未來女婿給自己做了土炕,也是半個親了,關(guān)乎軍中事務(wù),只有公,沒有私。
這軍中事宜,李愔向來沒有帶過兵馬,對于他的意見,李靖并不贊同。
想到這,李愔說道:
“我贊同侯君集的想法,我依舊維持我的意見,不主張冬天開戰(zhàn)!”
李靖太清楚寒冷帶來的后果了。
他的腳就是凍傷的,不管什么季節(jié),都很難受,這只是腳而已。
戰(zhàn)場上的士兵們,被凍傷的樣子,他都是親眼看過的,看完后到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是十分不忍。
李愔不是武將,他也沒有帶兵打過仗,他說的話,不止反對,還有很多不信任。
作為一個不專業(yè)的人,指揮專業(yè)的事情,別說是未來女婿,就是李靖親兒子提的意見也不行。
李靖跟侯君集維持一樣的狀態(tài),那即是對事不對人,單說出征的事情。
李靖發(fā)表完意見后,所有人都贊同的點頭。
十分得意,好像再說,看吧,連李靖都站出來反對,你活該!
李靖可是李愔的未來老丈人,看到李靖反對,長孫無忌的人更加得意,且不說別的,就連李靖都反對,皇帝更別說了。
事情到這,看著李靖都反對了,長孫無忌站出來說道:
“皇帝陛下,臣贊同李靖將軍,不主張冬天出征,梁王到底是沒有打過仗的人,可能剛開府,梁王著急表現(xiàn),可關(guān)于軍中的事物,沒有一件小事!要慎重定奪!”
一直不說話的長孫無忌,剛說完,就引起眾人一陣不小的議論。
幾乎都在探討,李愔的做法是在故意表現(xiàn)給皇帝看。
(https://www.dzxsw.cc/book/44513680/3636591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