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各有千秋,立場不同
在眾人的驚訝中,李愔看著李世民說道:
“是,父王!”
李愔在得到李世民的認可后,一點也不驚訝,這都是應該的。
這軍服的功勞,比起這一句話,簡直是力壓千斤。
軍服的防寒功效,還有應有的性能,這也是能否決定高句麗戰爭勝利的關鍵點。
當李世民說出讓李愔跟著他出征時,也是情理之內,意料之中。
軍服的有效解決,也是戰功的一個關鍵點。
就在所有人都觀察李愔,都在關注,李愔會不會接受,會不會拒絕。
畢竟他是王爺,李承乾才是太子,這句話只要接受了,就相當于倆人正式開戰了。
同時也有人在猜測,李愔不會接受,也不敢接受。
也有人在猜測,李愔會接受,只是不會太過強硬,畢竟他是王爺。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李愔,都在看他是個什么樣的態度,是謙卑的,還是虛心的,還是會先禮讓太子的。
就在所有人都等著看李愔如何接話的時候,李愔直接赫然正聲,沒有絲毫的慌張失措,說道:
“是,父王!”
言語中,沒有一點的謙卑與退步。
更確切的來說,比太子的氣場更加強大。
即便沒有出征打仗的經驗,但語氣中透露出來的,都是對事情的接受與肯定。
不論行為還是言語,全都充滿了力量,就好像梁王才是此時的太子,所表現出的氣場,比太子都強大。
看著人們那略帶復雜的眼神,還有對李愔的質疑好奇,更多的是對他能力質疑。
面對眼神的審視,李愔沒有一絲的閃躲,全部都穩穩的接了下來。
李愔在與他們每一個人眼光交匯中,十分沉著穩定。
他們好奇質疑的眼光,這只是剛開始,比起后邊的事情,這最多算是一盤開胃小菜!
就這樣,李愔從容不迫的接下了李世民的囑托。
甚至絲毫沒有的怯場感知。
李愔已經開府了,這時候是他展現實力的重要階段,想要招收人才,囤積養兵,就要從這開始了。
面對長孫無忌之前各種使用手段,也該回擊了。
李愔的一番行為發言,讓朝中的人瞬間對李愔的看法更加不同了。
他們一開始,孩子質疑,這是太子之爭。
現在已經沒有質疑了,這不是太子之爭,李愔現在的樣子,好像他就是太子。
至于他們的爭斗,李愔給他們的感覺,就是目空一起切。
太子都不在他眼中,至于李泰更是,他瞬間好像成了那個不配為敵的人了。
李愔散發的氣息跟氣場,瞬間震懾所有人。
李靖更是,看著李愔的樣子神情,心中恍然一驚,腦海中的第一想法就是,李愔要借此一戰,爭奪太子之位了!
想到這,李愔的第一潛意識就是,一定要幫他,他就是自己要戰隊的王爺。
朝中每個王爺都有自己的后臺靠山,他愿意當李愔的。
之前沒有這樣的想法,當李靖看到李愔那確切堅定的眼神后,李靖突然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心里甚至已經在想,此子如此風范,為什么不曾早早發現!
想到這,李靖心中默默贊同自己剛才的觀點。
長孫無忌看到這一幕,心中更多的是惱怒。
想不到他一個王爺,竟然也敢越界太子,真是找死,看來得想辦法在這次出征除掉李愔。
他接話的那一瞬間,就已經表明了,他是想要爭奪太子之位了。
長孫無忌這樣想,也是因為剛才李愔說完后,他第一眼就是看李世民。
想看看李世民是什么反應,這一看,長孫無忌也感覺到慌張了。
李世民竟然對李愔的態度,基本是贊同并且欣賞,更恐懼的是,李世民看著李愔的樣子,那種欣賞,就好像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信號。
長孫無忌其次就是看魏征杜如晦等人的神情。
房玄齡跟杜如晦同樣沒有感受到一點不妥,目光中,那種對李愔出征的期待,就好像是他們已經預料到的一樣。
只是沒有想到,皇帝陛下會當著這么多大臣將此事說了出來。
杜如晦更是,他好像已經預料到,這李愔是肯定會受到皇帝青睞的,還有一種神情,就是杜如晦的目光中,竟然會有盼望的神情。
好像在盼望等待皇帝陛下問詢李愔,并且賞賜李愔。
這一切看著簡直太不可置信了,怎么可能會這樣。
長孫無忌都不敢相信,自己只是一時沒意識到而已,怎么就這樣了!
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還有,那就是魏征!
魏征向來都是最在意君臣制度之分,他竟然沒有出聲制止,沒有提醒皇帝陛下,這樣的話,不應該對李愔說。
往大了說,李愔只是王爺,即便出征也要隨著騎軍前進,不該跟隨皇帝陛下。
只有太子才有這樣的權利,魏征最在意的就是這個,想不到此時魏征竟然無話了。
他應該清楚,這只有太子才能隨皇帝出征在冊,至于其他人,當然不可以。
長孫無忌示意褚遂良,提醒皇帝陛下,不該讓李愔再側隨軍。
褚遂良再眾人的詫異驚訝中,大聲質疑的語氣說道:
“回皇帝陛下,大軍出征,能伴隨圣駕出征指揮打仗的,只能是太子,也只有太子能得到陛下親自指導,至于王爺,只能追隨騎兵,跟隨在后,保駕皇帝陛下與太子。”
“故而,皇帝陛下剛才指示梁王跟隨在側,實在不服禮制。”
褚遂良的話語,說的十分有理有據,一副我占理,我就要大嗓門的樣子。
一番話后,李靖是第一個皺眉頭的。
想不到這長孫無忌,真是如此小肚雞腸的,竟然一刻都不放松對李愔的追打。
李世民聽到這話,神情轉變,不悅的看著褚遂良說道:
“太子跟梁王都是朕的兒子,跟隨在冊沒什么不妥!”
一句回懟,讓大殿內草草收場。
人們也明白了,皇帝對李愔確實不一樣了。
長安城內。
在得知棉花能紡織出好的布料后,一時棉花成為了最受追捧的東西。
街道上都是議論棉花的事情。
百姓們對棉花的接受程度比預期的要好,從最開始的不屑,到親眼見證軍服后的喜歡。
李承乾這邊。
回到東宮后,想起武德殿的事情,十分生氣,拿起手中的劍直接砍向樹枝。
發泄完后,找到長孫無忌。
要一起商量,如何收拾李愔,勢必要讓李愔不得好死。
長孫無忌見到李承乾的樣子,神情嚴肅的說道:
“你可是太子,這次出征,他必死!”
(https://www.dzxsw.cc/book/44513680/363659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