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迎接
第274章 迎接
“圣上的御輦到了哪里,還有多久才能抵達?”新城區的中央干道盡頭,在熙熙攘攘的各類人群當中,周應成不斷催促著身邊的小吏稟告皇帝進程,
小吏滿頭大汗的應答起來:“按時間來算,最多還有兩個時辰,就該到了,前頭開路的禁軍輕騎會來的更早!”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朱元璋的行程也就越來越明確了,進入到陜西的地界之后,周應成第一時間組織了上下所有官員,還有大量的百姓士紳在城外等候。
只不過這要來卻還沒來的時候最是讓人煎熬,周應成和嚴震直這些個頭部官員雖然還能有說有笑表現鎮定,但是內心都是忐忑焦急的。
這小吏愣是讓他當做斥候來使了,一去就是好半天,回來時候終于帶來確切的消息。
兩個時辰的時間那還是比較長的,他們組織迎接隊伍的似乎太早了一點,但是這種事情只能早不能晚,再說有許良妥善的安排,他們等候著倒也不難受。
時間還早,許良就擺了一排桌椅,上面擺放著茶點果脯供官老爺們歇息消遣,這讓周應成他們很是滿意。
當然許良也沒忘記照顧群眾,雖然周應成為了不出差錯,明令不讓迎接的百姓們提前解散,要求他們一直能到皇帝來了為止。
但是許良私下依然悄悄安排門吏組織他們分批歇息,也備了湯水給他們緩解疲勞,不然的話硬等兩個時辰,確實是太難頂了。
安排好這些事情,許良也前去官員隊伍中坐下,作為工部建都衙門的二把手,他當然是坐在嚴震直旁邊,剛剛到了這里,就聽到嚴震直正和周應成笑談。
“擴建都城之事乃工部主持,到時候圣上有所詢問,也只有嚴侍郎能予以解答,畢竟嚴侍郎總攬全局,才能知道西安府能有今日之成就,上上下下都是哪些人出力的。”
“周藩司說笑了,這種事情一眼可明,工部固然是此番工程之主力,但是省衙府衙在其中提供的幫助那也是歷歷在目的,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陛下英明公允,定然不會虧待了功臣。”
“哈哈哈,嚴侍郎說得對,說得對,來喝茶。”
坐下之后,許良面無表情的聽著二人對話,這幅場面并不是什么奇怪事,幾年的辛苦建設完成了,那么現在自然是要考慮論功行賞的事情。
到時候跟皇帝奏對,要提誰的名字,在什么時候提,要提幾次這都是有講究的,眼下周應成和嚴震直正是在說這個事情。
但老實說,許良這些年在工作中確實得到了省衙府衙的很多幫助和通融,他們撈一份功勞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自己的功勞許良則完全不擔心,背靠朱標這個大靠山,就算嚴震直到時候一句不提自己的名字,朱標心里那也是門清,功勞是跑不掉的。
而與此同時的另一頭,遷都的幾萬人隊伍已經行進在西安府的治地之內,只是抵達西安城還需要最后的時間。
隨著距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一直閉目養神的朱元璋終于是睜開了眼睛,只是神色之間卻充滿了疲態。
<div class="contentadv"> 長途跋涉不要說在這個年代辛苦了,就算是后世那也一樣勞累,而哪怕朱元璋全程乘坐御輦,但半個來月的時間也依然漫長,這對他的精力也是一種挑戰。
如今雖然到了地點,但是朱元璋依然覺得身體酸痛,這是缺少活動所致,好在每夜都有宮女為其按摩舒緩身體。
“朕是當真老了,坐個十幾天的御輦就要撐不住,若是換做打天下那會兒,就算是在軍陣日日下營那也是從來不虛的。”朱元璋嘆了口氣,人老了那是不服不行。
朱標連忙過去給他捏肩捶背,這長途確實不是個好滋味,朱標自己其實也很難受:“這不是快到了嗎,就這最后兩個時辰父皇您忍忍也就過去了,真的到了臨近西安的時候,兒臣越發期待起來,也不知許良究竟做的如何了。”
朱元璋呵呵笑起來:“差是差不了的,西安奏報和錦衣衛信報都能看出來,新都的確建設的很好,只是好是好,但究竟有多好,這卻要親眼瞧瞧才行。”
朱標點頭笑道:“父皇說的是,不過許良的能力兒臣還是信得過的,這小子雖然年輕,但做事往往能出人意料的奇效。”
朱元璋嗯了一聲:“這個朕倒是信的,他那什么科學,朕也越來越覺得頗有大用,細想之下無論熱氣球,顯微鏡,火車都是稀世奇物,運用得當甚至能作為軍國神器,真有點化腐朽為神奇的意思了。”
一說起這個,朱標也深以為然,說實話,許良的科學自從公然提出以來,真的給了他很大的驚喜。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他對科學沒太當回事,他看中的只是一個報紙而已,最多再加點對許良本人的另眼相看。
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原本最不被自己重視的科學思想,反而綻放出最大的光彩,微觀世界,細菌病理無一不是震動天下的發現,尤其是這些發現還是對社會發展有直接作用的。
如果沒有微觀世界細菌病理的發現,那也就沒有青霉素這種堪稱神藥的研制,自己能活到今天都是得益于此。
蒸汽機和火車的概念雖然現在還只停留在模型上,但道理是互通的,只要克服技術問題,真正研制出蒸汽機和火車的實物,那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如今已經過去幾年,也不知道實驗室是如何進度了。
一旦這東西成功,蒸汽機的意義朱標現在也許還體會不到,但是火車這玩意兒傻子都能看出來是實實在在的國之重器,無論軍事還是民生,這都是堪稱神器的存在。
如今誰要再說科學不中用,那朱標是第一個不認的,只不過如何對待這個學派,朱標還是有些拿不太準。
“父皇您說,許良之科學再這么發展下去,勢必會引發思想和社會的變革,那大明將來要如何面對這種事情呢,科學儒學的理念之爭已是可以預見的事情,兒臣要如何平衡,又或者.以科學代儒學?”
(https://www.dzxsw.cc/book/44469494/1371651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