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論功行賞
第282章 論功行賞
在朱元璋視察的最后時間,許良做了完美的謝幕演出,聲音的科學原理直接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似乎還從來沒有人認真探究過,聲音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甚至都不需要特意的去實驗,因為留聲機的存在,本身就證明了這個道理。
這玩意兒可沒長嘴,完全是唱針在唱片的細微凹痕上劃過產生的震動發出的聲音,而且精準的復刻了錄制的樂曲,直接讓所有人都大開眼界。
“他能記錄下樂曲的聲音,那我們說話的聲音,也能記錄留存?”
朱元璋呼吸有些粗重起來,事實上許良之前就提過這個,似乎是可以的,但是現在他還是忍不住確認了一下。
如果人的聲音可以留下,那么也就是說自己說的話可以留存后世!
人終有一死,洪武皇帝也一樣要死,而且這日子似乎要越來越近了,而大多數人都是希望死后能在世界多留下一些痕跡的。
這些痕跡可以是文字,血脈,故事,但此前從未有人留下過聲音,而現在自己似乎有這個機會!
“可以的,皇帝陛下,我們說的話也可以錄制下來然后在留聲機上播放!”許良認真的答道。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雖然他現在沒有說什么,但是這一瞬間,他已經開始思考了很多東西。
自己究竟該給后世子孫留下什么樣的聲音呢,是作為祖先的期望,還是開國皇帝的告誡,又或者是未了的愿望.
不,泥腿子才做選擇,我朱元璋全都要!
這時候,他甚至幻想起后世人聽到洪武皇帝聲音時候,是如何激動崇拜的模樣,自己的威名能隨著唱片流傳,不斷被后世人所瞻仰。
這是一種自信,朱元璋如是想到。
過了好一會兒,朱元璋才擺脫了這些亂七八遭的想法,然后他十分認真的看了一眼許良,這個年輕人今天給了他極大的驚喜。
“入宮吧”
隨著朱元璋一聲令下,這一次視察算是正式的結束了,許良不知道朱元璋的打分是合格還是不合格,他只能跟隨著官員的隊伍,一齊入宮去。
朱標攙扶著朱元璋再度登上御輦,然后浩浩蕩蕩的隊伍再度往皇城進發。
寬闊的中央大道盡頭,新紫禁城的樣貌越來越清晰,遠遠看去,那紅色宮墻看起來似乎與應天府故宮一般無二。
實際上皇宮的建設,確實是與應天府故宮一模一樣的,幾乎就是照著模子復制出來的。
倒不是許良不想在皇宮上運用新的建筑或者風格,只是皇宮這玩意兒不是能隨便亂來的,要建在哪里,要怎么建,什么樣的分布格局,具體用什么樣式,需要哪些材料,這都是有嚴格標準在的。
如果隨便亂來,就算做的再宏偉壯觀,那也是有罪無功,所以許良很干脆的就直接按照應天府故宮的樣子再建了一座皇城出來。
當然,總體的格局,樣式,方位都是一樣的,但是細微處的很多東西,那就完全不同了。
此時的皇宮已經有禁軍廷衛開始分布值守,由于與應天府結構相同,所以士兵們熟悉的找好了自己的執勤地點。
隨著宮門緩緩打開,朱元璋的御輦慢悠悠的往里進去,兩側的側門則是大臣們的用道,他們跟隨著一起緩緩進入。
新的皇宮看起來與故宮一般無二,但畢竟是新建造的,完全沒有故宮的陳舊和厚重,更多的展現出來蓬勃的朝氣。
紫禁城在華夏歷史的宮城里來說,在奢華壯麗上實際上很難排的上號,但畢竟也是皇宮,該有的牌面那也是一樣不少。
青龍石雕,漢白玉,楠木,金磚,貢磚,琉璃瓦片,巨石石料。
這些材料從各地千里迢迢的運送而來,又經過無數技藝精湛的匠人進行加工建設,經過漫長的時間才一點點的建設成功。
老實說,整個建都規劃最費錢的地方,就是皇宮了,因為這里面的很多東西要求都很講究,沒辦法用工業建筑材料進行平替。
一直走到太和殿前面,御輦才慢慢落下,然后朱元璋緩緩走了出來。
下面臺階和廣場密密麻麻的官員們齊齊俯身,一片稱頌之聲響徹皇宮,這樣嚴肅和特殊的時候,官員們應當給予皇帝最為尊重的禮儀。
朱元璋正了正自己的衣冠,也不讓朱標攙扶,只自己平穩的邁進了大殿。
看了一眼那最上方最中心的地方,那里擺放著寬大又精美的金色龍椅,他恍惚之間產生了一種錯覺,仿佛自己回到了在應天府登基稱帝黃袍加身的時候,這一幕與當時何其相似。
<div class="contentadv"> 不過很快他也就恢復了心神,然后慢慢的朝著龍椅走去。
上去坐正之后,他擺了擺手,太監會意,尖著嗓子叫喊一聲后,外面的官員們都魚貫而入。
剛剛進入新的皇宮,朝廷免不了是要召開一場大會的。
而許良也隨著官員們一同進入,他的身份完全夠格,本身就是中樞官員,品級也剛好踩著大會的入朝資格。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該站哪里好,但好在眼睛尖發現了嚴震直,立刻就湊了過去,工部的人站在工部侍郎后面總沒錯。
實際上朝廷開大會站位肯定也是有講究的,六部各個都有自己地盤,一般都不會亂站,而此時本應該站在工部最前頭的尚書,卻是空缺著的。
倒也沒有什么別的原因,前任工部尚書秦逵老早就被朱元璋打發回家了,一直到現在這個職位都空缺著,至于下一任應該是誰頂上,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的,自然就是嚴震直了。
嚴震直作為這次建都衙門的主官,以現在的情況而言,他的工作完成的相當不錯,等到朱元璋論功行賞的時候,嚴震直一個大功是少不了的,最有可能的賞功那當然就是升職了,那么工部尚書自然而然就能被他頂上了。
無論是功勞,資歷,還是能力,嚴震直都是符合標準的。
至于許良自己會被如何安排,那就不好說了,至少現在許良還完全不知道朱家父子的想法,但不管怎么安排,都不至于是壞事。
“立國三十載,皇明遷京西安,歸于神州氣運正地,此國朝大吉也,朕與諸臣共賀之!”
朱元璋話音一落,滿朝文武盡皆伏跪,尋常人家也講喬遷之喜,一國一朝遷都那更是值得所有人為之稱喝的大吉事。
直到朱元璋擺了擺手,一眾官員們這才前后站立起來。
隨后,就有官員們依次站出來,對朱元璋大加稱頌,吹捧其豐功偉績。
這也算是大朝會的保留節目了,更何況碰上遷都這樣的大喜事,那更是需要官員來表演一番,這樣上下臉上都好看,朱元璋這個皇帝也心里舒坦。
不過這種話朱元璋聽多了也膩,很快就把話題轉到了正事上面,遷都事畢,那么就該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這個事情就是朱元璋圣心獨斷了,也不需要事先和其他大臣商量,朝會就可以直接定下了。
朱元璋先是肯定了西安新京的建設成果,無論是城市的規劃還是關于工業化的部分,朱元璋都毫不吝嗇其贊賞的態度。
光是這一個開頭,就已經讓許多官員們對嚴震直投去了羨慕的目光,雖然大家都知道事情幾乎都是許良做的,但是這功勞的大頭肯定要算在嚴震直頭上。
歷來都是如此,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出了事,最高長官基本就是第一負責人,除非他有足夠的手段甩鍋。
那么分潤功勞的時候,最高長官那都是毫無疑問的頭功,這個倒是沒人搶的走。
最終嚴震直也如愿以償,擢升工部尚書,一舉邁入了文臣頂層,至于其他的賞賜,那都是添頭,倒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然后就是周應成,趙煒這兩個本地官員,陜西成了北直隸之后,省衙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直接撤銷掉,周應成由此從地方大吏成功轉入中央,出任兵部侍郎,這只能算得上平調,但他本身就是蹭的功勞,能進入中樞就算是提升了。
趙煒則是一腳被朱元璋踢去其他地方,即便現在的西安府成了京城,他這個府尊也沒資格做京兆府尹,這位置通常都是直接找六部的中高級官員兼任。
不過朱元璋倒也沒有虧待了趙煒,雖然把他踢走了,但也給他提了級,但是趙煒進入中樞的幻想也破滅了,到最后他也沒做上京官。
前前后后的人,該安排的都安排了,最后就只剩下了一個許良,其他官員們也朝著自己隊伍當中的年輕身影那里頻頻看去。
他們都知道,雖然建都頭功被嚴震直分走了,但是皇帝肯定也是虧待不了許良的,畢竟事兒是誰做的,那也是有目共睹。
這個在五年前就進入他們視野當中的年輕人,現在或許就要真正迎來一飛沖天的時機。
很多人都不禁猜想起來,陛下會給這家伙安排個什么待遇呢,這太年輕了也不是好事,很多地方那都不合適啊
只不過,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關于許良的論功行賞,出來說話的不是朱元璋,而是太子朱標。
“工部郎中許良,五年來興工立繕,建有大功,擢升工部侍郎,官從三品!”
(https://www.dzxsw.cc/book/44469494/1371651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