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繞道
河南歸德府官道之上,浩浩蕩蕩十來萬大軍正在向西進發,這支曾經以南征為使命的精銳之師,在兩年的時間里還沒有取得什么建樹,如今就要灰頭土臉的回援京師了。
這兩年由于武器上的劣勢,李景隆不得不暫緩進攻,從而把大軍分散到各地采取防御策略。
這的確是暫時緩住了局勢,至少叛軍也沒有余力北上了,只不過他也就只能爭取這點時間了,兩年一過,叛軍徹底平定南方,立刻就展開北伐。
這個時間恰好就是仿制武器取得突破的第一時間,雖然沒有什么證據,但他十分肯定,許良必定是得知這個消息之后,故意掐準時間干的。
如今他也不得不再度集中一部分大軍,先行馳援京師了。
李景隆一身戎裝騎馬而行,走在隊伍中部,在一眾將領的拱衛下率軍前行。
只不過如今他的臉色并不太好看,其他將領一樣悶聲不語,每個人臉上都充滿了憂慮之色。
按理來說,這個時候大軍應該快馬加鞭趕往京師才對,奈何他們一路走來阻力重重,根本就沒有辦法快速行軍。
大軍進入河南東部之后,前進道路立刻出現大量叛軍阻擊,只不過叛軍也是匆匆布防,來不及構建土木工事,大軍通過炮火壓制還能慢慢往前推進,不然的話只怕是寸步難行。
但是這也嚴重拖慢了大軍的行進速度,按照這個情況,要走到京師不知道要多久時間了。
更讓他們擔心的事情是,現在碰到的叛軍還沒有來得及布置土木工事,但再往前走那就不一定了,后面的路肯定越來越難走。
“大將軍,近日沿途發現許多從逃難而來的士紳商賈,眼下叛軍還沒有攻打過來,便已經讓諸地人心惶惶,若真是攻打過來了,只怕他們都要就地投降了。”
藍斌憂心忡忡,與兩年前率軍出發時的意氣風發不同,現在的局勢讓他完全笑不出來了。
戰場上不利也就罷了,更讓他害怕的是人心變動,兩年時間叛軍已然打下赫赫威名,北地官府和士紳無不是談叛軍色變,這么打下去說不定真要成片成片的投降了。
就這還是因為叛軍手段嚴厲,往往對舊官員和士紳群體并不留情,而是要嚴格清算以往罪行。
藍斌很懷疑,若是叛軍的政策再懷柔一點的話,只怕這些人投降更加沒有心理負擔了。
但這何嘗不是一種自信,能用這樣嚴厲的政策,說明許良這家伙一開始就沒想過妥協,堅定要清算舊的食利階層,而這個前提是他一定認為自己必勝,所以根本用不著去對誰妥協。
李景隆對未來,同樣感覺到深深的憂慮。
叛軍北伐的動作實在是太過突然,事先完全沒有任何預兆,在云南徹底失陷之后,他們毫不拖延就集中兵力,簡短誓師便立刻北伐,整個過程眼花繚亂一氣呵成。
等自己這邊反應過來要回去拱衛京師的時候,別人的北伐大軍都已經過河了。
不過眼下再怎么艱難,自己還是需要做好本職,盡快回到關中抵御叛軍攻擊才行。
“本將早在河南分散布置精銳重兵駐守,叛軍不可能再像打湖廣那么容易,現在就看是我軍先到潼關,還是叛軍先到潼關了。
前路不斷有叛軍阻隔道路,一路硬攻并非良策,本將意欲繞路而行,取道山西河津渡河入關。
<div class="contentadv"> 雖然繞路要拖慢時間,但總比硬淌軍防線要好,縱然這樣要慢些時日,但應該可以趕在叛軍之前入關。”
李景隆一邊騎著馬,一邊看著地圖,思索再三之后,為己方行軍布置方略。
如今河南東部已經被叛軍東翼三萬大軍強行攻破,這擺明了架式就是要拖延自己時間,要想從河南入關的話,那就只能硬抗數萬條槍械的火力,李景隆只要想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想一想后面等著自己的可能是專門針對火炮打擊的土木工事,他就更加頭疼,沒了重火力這點優勢,自己在叛軍面前什么也不是。
這樣的話,繞道似乎已經是唯一的選擇。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深有同感,如今就是拼時間的時候了,叛軍先入關,則明廷危,自己先入關,至少還有得打。
要繞路就一定要趁早,不然在這里耽誤太久,再想改主意就遲了。
“大將軍所言甚是,此時宜早不宜遲,當盡快轉進才是!”
下面幾個將領都是齊聲附和,隨后大軍便在李景隆的一聲令下,突然便轉道山西。
這樣的動靜,自然是瞞不過一直在觀察明軍動向的制憲軍,很快,東線的制憲軍指揮部便收到了消息。
“長官,明軍似乎要取道山西入關中,我們要追過去嗎?”有軍官第一時間就發出詢問,看向了正在沉思的黃蕭養。
黃蕭養搖了搖頭,這種情況他當然也提前預想過。
東線制憲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拖延明軍主力回援的時間,既然明軍主動選擇繞遠路,那這個任務也就實質上成功了。
只不過明軍能在第一時間就這么果斷的選擇,還是讓他有些出乎意料,不得不說明軍將領的選擇很正確。
若是對方選擇在這里和自己對耗,最終必定會陷入泥潭當中,繞路其實是最正確的選擇。
“山西尚未被我軍占據,如此追擊不是明智之舉,既然他們要繞路就讓他們繞,正好我們可以騰出手來幫助領袖占據整個河南。
李景隆在河南布有精銳駐守,這些年又修繕城防,我軍主力攻堅恐怕不易。
如今我們是在和李景隆搶時間,若是我軍能快速平定河南進入關中,那后面的仗就好打的多,若是讓李景隆先入了關,那恐怕還要折騰一陣。”
黃蕭養做出決定之后,立刻開始調動全軍,不再執著于對東面布防,而是開始調換槍頭把目標對準西邊。
中線東線兩部制憲軍取得聯系之后,分別從兩個方面開展進攻,以夾擊之勢鉗住河南。
整個大戰場由此陷入暫時的拉扯局面,一方快速繞道要進入關中拱衛京師,一方要迅速平定地方直指潼關,局勢一觸即發。
(https://www.dzxsw.cc/book/44469494/13620481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