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攻城戰!填線寶寶!
這一波漢軍的進攻被打退,許多土包散落在城外的土地上,許多的尸體倒在這里。
也不乏慘叫哀嚎的傷員不停地打滾,在泥土里滾來滾去。
沒人去救那些受傷的漢軍,此處還在明軍的射程范圍內,沒人肯冒著生命危險去把人帶回來。
而且即便帶回來也沒用,漢軍里不過都是炮灰,不會有醫官來給他們治病。
在此時被鐵彈打傷,基本就與死亡掛鉤了。
除了漢軍來填壕溝,阿巴泰還派出部分蒙古騎兵在數個城門前射箭騷擾。
不過因為騎弓的射程較短,又有工事防御,沒能給羊馬墻后的明軍造成有效殺傷。
反倒是被火槍以優勢火力給打死打傷十多騎。
李鋒銳軍陣前的殺傷更多,在火器打擊后,李鋒銳派出小股精銳騎兵出陣追殺蒙古騎兵。
在城外的野地上一番追殺,砍了十多個腦袋,俘獲十多匹馬。
直到建奴援兵襲來,才返回。
建奴騎兵尾隨其后,想趁機從主干道沖入壕溝內,被李鋒銳軍陣中的火槍手打退。
雖然連番交戰,但戰斗規模都不打,建奴傷亡人數不足百人。
而明軍傷亡人數就更少,不足十人。
此番交戰,雖然只是一番小勝,交戰的主要也都是蒙古人。
但城上城下都是一陣歡聲鼓舞,士兵們士氣高昂。
對于建奴的畏懼情緒緩解了部分。
畢竟建奴的恐怖經過口口相傳,建奴也早已在大明腹地的百姓中如雷貫耳。
此番小戰得勝,士卒的這點畏懼也逐漸消散。
他們已經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兩腳羊,他們拿得起兵器,在江大人的號召下成軍。
信仰的力量加持己身,士兵的戰斗力大幅度提升。
建奴勢必會在這座城池下碰釘子。
江安對此很有信心。
被打退的漢軍在數里外重新集結,徐有德看了一下陣線,人數大概少了五分之一。
他這支漢軍跟孔先順不一樣,全是俘獲的百姓,只有親衛數百人才是他的家丁精銳。
但也只有皮甲腰刀這種裝備。
可以說,他這支漢軍就是阿巴泰帶來當炮灰,當苦力的。
徐有德對著身側的屬下說道:“去問問大貝勒,還要不要接著填護城河。”
徐有德說完,傳令兵便向著阿巴泰的中軍而去。
中軍處的阿巴泰遠遠觀望著明軍的火槍打擊,心中略微有些驚訝。
在明末這個時候,盡管火器運用得比較多,但因為后勤,兵響等諸多原因。
明軍精銳多半是家丁騎兵,火器也主要是大炮用來守城。
明軍中的火槍兵也大多欠響嚴重,戰斗力極其底下,基本上戰場上開過一次槍就不會再開火了。
而這股明軍卻有些不同,火槍射速如此之快,一分鐘就有一發。
號令也十分統一,光是這幾輪射擊就能看出來與其他明軍的不同之處。
護城河的外緣大量的漢軍尸體倒在地上,這種殺傷效率,恐怕填完壕溝漢軍就打光了。
想到此處,阿巴泰對身側的親衛問到:“安丘的大營里抓了多少漢人泥堪?”
親衛隊長回答道:“這一路來抓了很多,估計有十多萬吧。”
“里面也有不少女泥堪。”
阿巴泰:“把其中的青壯挑出來,帶到這里來。”
“最好是這高密地界的籍貫。”
“是。”
親衛隊長答應到,另外,他也聽懂了阿巴泰話里的話,之后不僅帶了青壯男子,還帶來了許多女子供阿巴泰挑選。
親衛隊長轉身離開,大貝勒老當益壯,他可得給大貝勒好好挑幾個。
親衛隊長離開后,徐有德的傳令兵也到了中軍。
“大貝勒,漢軍死傷較重,我家統領問是否還要繼續?”
“繼續攻城,傷亡的漢軍會給他補充。”
傳令兵得令離開,傷亡慘重的漢軍又得繼續進攻。
-----
漢軍陣型中,管隊正在給那些完成任務的人分發木棍。
這木棍是之后領糧食的憑證,要是拿不到,可就虧慘了。
“管隊大人,我也把土包扔進去了。”
眼見其他人一個個領到了木棍自己沒領到,汪穆和有些著急,向著管隊問到。
那管隊卻只是斜著瞥了他一眼:“你扔進去了?”
“是的,是的。”
汪穆和連連點頭。
“你說你扔進去就扔進去了?”
“我看你是偷偷丟了土包躲起來的!”
管隊面色不善,惡狠狠地說道。
汪穆和瞬間如墜冰窟,連連磕頭求饒:“管隊大人,小的絕對沒有!”
“小的真的扔進去了的!”
管隊哼了一聲,指著汪穆和說道:“不要以為你是個什么秀才,會識字就有什么能耐。”
“老爺我大字不識一個,照樣管教你!”
汪穆和不敢反駁,連連稱是。
“統領大人說了,今日還要攻城,還要填壕溝,就饒你一命!”
汪穆和連連稱是,不敢多說什么。
之后,這支漢軍再度集結,每人領了一包土,準備再度攻城。
漢軍在前面填壕溝的同時,阿巴泰還命令大軍打造攻城器械。
不過攻城器不能一下子就造好,需要些時間,現在只有讓漢軍繼續填壕護城河。
漢軍陣列中,一聲鼓號響起。
管隊開始催促漢軍向前,汪穆和扛起土包,不敢停留,邁開兩條腿往前跑。
汪穆和拼命地往前跑,上一次的經驗讓他知道這支明軍為了殺傷效率會等大部分人靠近護城河再射擊。
只要跑得快,比其他人都快,那么就能安全地靠近護城河。
汪穆和用盡力氣地跑,迅速靠近護城河,把土包扔下去。
然后轉身就跑。
果不其然,汪穆和跑出去一半,明軍的號音就響了。
一陣火槍齊射!
漢軍頓時倒下去一大片。
汪穆和也被嚇得撲在地上,不敢動彈。
一陣火槍打完,汪穆和連忙爬起來,一刻也不敢停留,飛快地往回跑。
江安站在城頭上,西側城門是建奴的主要進攻方向。
這邊建奴的進攻勢頭最大,其余城門則都是小股的漢軍與蒙古騎兵來填壕溝。
出于節省火槍彈藥的考慮,江安讓林大山他們用精銳騎兵來驅散他們。
江安的騎兵一個個人高馬大,身上著甲,這些蒙古騎兵最多穿個皮甲。
一個個抵擋不住,紛紛敗退。
除非建奴派出騎兵大隊,否則不能打贏江安手下的騎兵。
而建奴大隊騎兵一來,明軍騎兵就退回營寨之中,追擊的建奴騎兵就會被火槍給打退。
通向各個城門的主干道為了方便背城列陣的明軍出擊,都沒有挖斷道路。
只設立了幾道可以靈活移動的拒馬樁攔截。
明軍騎兵撤入營寨中時,步兵就把拒馬合上,攔截道路。
火槍兵同時開槍射擊建奴騎兵,這一攻一防就把建奴給打得敗退。
建奴攻城進度緩慢,一直到了晚間時候也沒能突破護城河。
(https://www.dzxsw.cc/book/44442277/2034889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