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73章 人心難測

第73章 人心難測


第73章  人心難測

        得知婁昭大白天的緊縮宮門后,宗王們已然清楚事情敗露,清河王元亶立即在府外聚集人手。

        雖然有不少效仿趙郡王元諶,回家后緊閉門戶,不愿摻和。

        但東拼西湊,還是匯聚了四、五千人,其中有宗室奴仆,也有浪蕩輕俠、市井無賴。

        元亶根本就不曾有過回頭路,劉宋以來的例子擺在眼前。

        劉裕先殺司馬,蕭道成又屠劉,侄兒蕭鸞滅絕蕭道成子嗣,蕭衍不甘人后殺盡蕭鸞兒孫。

        哪一次權(quán)臣篡國,不是將前朝宗室殺得尸骸遍地。

        元亶等人又怎么會把希望寄托在高歡對元魏的忠誠上,元魏于高歡何加焉?

        當初高歡入洛陽,宗室們爭的不是天子之位,實際上爭的是日后反抗高氏的盟主之位。

        天子年幼不足以當大事,主事之人自然而然就是元亶。

        斛斯椿獻上的計策并沒有問題,但行事不密,一次政變只能演變?yōu)橐粓雠褋y。

        元亶來不及等待斛斯椿進城,他匆忙帶領(lǐng)麾下直撲宮城,希望早有聯(lián)絡(luò)的禁軍將領(lǐng)會搶開宮門,然而這一幕始終沒有發(fā)生。

        “婁昭!你斷絕禁中消息,究竟意欲何為!”

        元亶朝宮墻上喊道。

        一旁的元修大喊:

        “婁昭欲殺天子,禁軍將士何不追隨我等誅賊。”

        宮墻上的禁軍們?nèi)诵幕袒蹋嗷ブg低聲議論,將軍們被招去議事后,再也沒有回來,反而是婁昭派人執(zhí)掌部曲,誰不知道這是宮城里發(fā)生了大變故。

        那些人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帶領(lǐng)衛(wèi)士殺盡前任親信,宮墻下,人頭遍地。

        這等血腥手段確實震懾住了禁軍將士。

        被長官們掃視一圈,紛紛安靜下來。

        眼見宮墻上沒有預(yù)想中的廝殺聲,元亶等人只能另想辦法,沒有攻城器械,怎么可能強攻宮城。

        “元亶等賊謀逆,軍中亂黨盡數(shù)伏誅,天子有詔,只罪首惡,念你等無知,此時速去,必不追究。”

        宮墻上,婁昭大聲喝道,說罷,一揮手,六顆人頭被扔下宮墻,都是忠于元氏的禁軍將領(lǐng)。

        而陳元康也適時展開詔書,朗聲念誦。

        眼見本方人心不穩(wěn),元修嘶喊道:

        “賊子弒君,這是矯詔。”

        元寶炬也在隨他呼喊:

        “為天子復(fù)仇!誅除國賊!”

        一年前高氏反抗爾朱氏的口號,就這般落在了自己身上。

        “清河王,內(nèi)應(yīng)被除,我等難入宮城,此時應(yīng)該再做計較。”

        元修穩(wěn)定了人心后,向元亶建言道。

        元亶此時毫無辦法,只得向元修問策:

        “平陽王有何計策,還請快快道來。”

        元修眼珠一轉(zhuǎn),想出一條毒計:

        “禁軍家眷多在城中,我等莫不如執(zhí)其家眷相威脅,如此宮城中必然生亂!”

        元亶聞言大喜:

        “平陽王真乃宗室智囊。”

        隨即命令宗王們各領(lǐng)部眾四散搜捕禁軍家眷。

        清河王府后院。

        元仲華抹著淚,右臉腫了起來,鮮紅的巴掌印久久不消,這是她得知消息后,勸元亶收手挨的打。

        姐姐河南長公主被她哭得心煩,責罵道:

        “你顧著伱那只是拜過天地的夫君,有沒有想過全家人的性命!事已至此,就算父王罷手,高氏還能放過我們嗎!”

        元仲華哭泣著哽咽道:

        “事情不該這樣的,阿兄娶了高家長女,我也嫁進了高家,兩家本該和睦,父王為何還要挑起事端。”

        九歲的元仲華實在想不明白,原本好好的姻親,怎么就到了不死不休的境地。

        “你還真把自己當了高家兒媳?成親以來,那高子惠見過你幾回?他甚至沒有登上過清河王府外頭的臺階,醒醒吧,仲華!他心里根本就沒有你!”

        河南長公主試圖將妹妹從幻想中喚醒。

        “有的!他說過,我現(xiàn)在年紀太小,是怕長久相處,把持不住,擔心傷到我的身子,他是我的夫君,我相信他!”

        元仲華噌地一下站了起來,反駁道。

        河南長公主見她倔強地模樣,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一巴掌扇在素來疼愛的妹妹臉上,打腫了她另一張臉。

        “好!你去!你去找高子惠!你去晉陽報信!我只求你高夫人,能在清河王府闔家死難之際,為我們掉一滴淚。”

        也不知道是這一巴掌打懵了元仲華,還是被那句闔家死難嚇住。

        元仲華捂著臉僵在原地。

        河南長公主抽出這一巴掌便后悔了,她抱住元仲華哭泣道:

        “沒用的,仲華,父王就不該讓阿兄當這個天子。”

        “阿姊,事情不該這樣的。”

        元仲華喃喃道。

        河南長公主瞧她呆愣地模樣,心疼不已,心中暗自思量:若是將仲華送去渤海王府,父王事敗,或許仲華還能保全性命,若是事成,父王也不會害了女兒。

        “仲華,我讓人送你去渤海王府。”

        河南長公主撫著元仲華的頭道。

        出乎意料地是,元仲華卻搖頭拒絕,感受到姐姐的關(guān)愛,她昂首笑道:

        “阿姊,不用了,我陪著你們。”

        面上的笑容遮掩了心底一片死寂,她還能怎樣選擇。

        自己茍活,眼睜睜看著全家死難?

        大白天的,清河王聚眾叛亂的消息早就傳得滿大街都是。

        聽望司、政務(wù)處這兩個部門在楊愔的主持下,轉(zhuǎn)移進了附近的渤海王府。

        府中還有高澄留在洛陽的數(shù)百名親衛(wèi)。

        楊愔命人外出探聽消息,順道讓他們打探楊寬的下落,唯恐他遭遇了不測。

        爾朱英娥一身戎裝,領(lǐng)著婢女們來到前院。

        “楊長史,城中局勢究竟怎樣了?”

        “殿下,早前有消息說婁領(lǐng)軍已經(jīng)封閉宮門,元亶領(lǐng)了數(shù)千人在宮外僵持,如今態(tài)勢還不明朗,請殿下莫要擔憂,先回后院歇息,府中尚有親衛(wèi)把守,必能堅持到世子回援。”

        楊愔勸說道。

        爾朱英娥卻不肯走,這讓忙著指派親衛(wèi)把守王府的楊愔很為難:

        如此緊迫的時候,一個婦人摻和什么,這不是添亂嗎!

        不久,有消息傳回,元亶等人在城中搜捕禁軍家眷。

        楊愔立即便猜到是要拿家眷迫使禁軍嘩變,他暗自唾罵,卻又無可奈何。

        “殿下,不能出去呀!”

        一名文吏的叫喊聲驚醒了楊愔。

        洛陽城外,深陷賊窩數(shù)日的聽望司密探鄭全,終于走出了莊園,但并非獨自一人。

        斛斯椿在莊園中一番喊話,言說高氏謀亂,囚禁天子,要帶他們前去宮城救駕。

        又是一通富貴許諾后,便將八百天子親軍以及莊園內(nèi)原本就有的奴仆帶了出來,合計共有千余人。

        而是與八百天子親軍,以及莊園內(nèi)原本就有的奴仆共計千余人,被斛斯椿領(lǐng)了出來。

        鄭全尋不到脫身的機會,只能希望入城后,能趁亂離開。

        城中暴亂,守衛(wèi)城門的士卒早已經(jīng)四散而逃,斛斯椿也在城門口得知了婁昭提前封鎖宮門的消息。

        政變這種事,重要的便是先發(fā)制人。

        如今提前泄露了消息,又有高澄正領(lǐng)軍南下,縱使奪下宮城,禁軍還剩多少戰(zhàn)力,還能否等到各路勤王之師云集。

        斛斯椿的計謀最關(guān)鍵之處便是襲殺婁昭,平穩(wěn)過渡禁軍兵權(quán)。

        眼看婁昭有了防備,斛斯椿當機立斷,帶領(lǐng)千余部曲往三荊之地行軍,打算假稱受天子詔駐守,襲殺刺史,趁機占據(jù)三荊,背靠南梁以為救援,自可割據(jù)一方。

        所謂三荊,指的是荊州(河南鄧州)、南荊州(湖北棗陽南)、東荊州(河南泌陽)。

        他可沒想過要往關(guān)西去,一番辛苦,難不成就為了從高歡的部將,轉(zhuǎn)投到賀拔岳的麾下?

        ‘我斛斯椿絕不屈居人下。’

        鄭全進城不得,又被裹挾著南下,一時摸不著頭腦:難道城內(nèi)的叛亂被平定了?

        望著斛斯椿的背影,鄭全心道:至少我還有一個立功的機會!

        而此時,武川人獨孤信正擔任荊州城防大都督,兼任南鄉(xiāng)郡守。

        他的麾下還有一名親信將領(lǐng),名叫楊忠。

        怎么樣,我轉(zhuǎn)場的功力有進步吧,斷章也是恰到好處。

        關(guān)于斛斯椿的選擇,歷史上他是跟隨元修投奔關(guān)西,但那是因為賀拔勝在鎮(zhèn)守三荊,我覺得他的性格做出割據(jù)三荊的可能性更多,嗯,借此把獨孤信、楊忠以及南梁引出來。

        另外關(guān)于元仲華的選擇,我覺得她絕不可能為了高澄放棄家人,所以安排了這段劇情。

        相信大家應(yīng)該能猜到,小高王第一戰(zhàn)就是征討三荊。

        感謝書友聰聰姐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月票、推薦票。


  (https://www.dzxsw.cc/book/44440675/13762360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