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168章 各有所思

第168章 各有所思


第168章  各有所思

        長安丞相府。

        直事郎中宇文深為宇文泰分析道:

        “丞相,常言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高歡欲以大軍入關,無非走蒲津渡河、強攻潼關、或是由上洛叩關藍田這三條道路,而恒農聚糧,三路都可支應,下官以為,此事可信。”

        宇文深是宇文泰的族子,其人好讀兵書,有智謀,深得宇文泰看重。

        但宇文泰沒有立即表態,他示意眾人暢所欲言。

        即將領軍前往楊氏壁(陜西韓城東北、龍門西岸)平定民亂的另一名心腹于謹建言道:

        “賀六渾固守兵法,卻不知變通,如今其部聚于晉陽,而糧草屯于恒農,孫子曰‘智將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如今關中糧食匱乏,丞相東出潼關,劫掠恒農,高歡遠在晉陽,難以相救,若成,其一可解糧用之急,其二也可挫其銳氣,請丞相察之。”

        于謹是宇文泰任夏州刺史時的夏州長史,兩人之間親密的關系,不必多說。

        眾人紛紛支持于謹的看法,認為恒農之糧可取。

        就連新近提拔的左丞蘇綽也進言道:

        “如今關西疲敝,關東之人向來驕狂,以為我等自顧不暇,必然無備,丞相取之不難。”

        宇文泰認真傾聽了眾人意見,他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向急于東出劫糧的親信們問了一個問題:

        “高澄去了哪?”

        高澄的去向不是秘密,早有探子傳回消息,高澄領洛陽京畿兵北上晉陽,準備隨高歡走蒲津渡河。

        但此時宇文泰特意再問,也讓眾人深思起來,沒有人會覺得宇文泰忘記了這個消息,真有這樣的蠢人也不能被招來商議軍務。

        就如同高澄早就做了規定,高季式一旦飲酒,便不準參與議事。

        宇文泰很快拋出了第二個問題:

        “高澄真的去了晉陽?”

        趙貴試探問道:

        “丞相之意,是高澄故作假消息,迷惑我等,其實已在恒農?”

        宇文泰肯定道:

        “沒錯!高澄必在恒農!”

        “這”

        眾人聞言大為不解。

        宇文泰自信的解釋道:

        “高澄先命王思政為恒農郡守,隨后關中大旱,高澄又命獨孤永業領四千人馳援恒農,其用意,就是擔心我等趁機東出,劫掠恒農之糧。

        “如今恒農大肆屯糧,他卻視而不見,不僅不增兵防御,反而要領軍北上與高歡匯合。

        “事出反常,必有蹊蹺。

        “我斷定!高澄絕對沒有去晉陽,他就在恒農設伏,等待我軍東出。”

        潼關救援給了宇文泰太深的印象。

        高澄用四千騎兵,南北包抄宇文泰六千騎兵,做出要將他拖在原地,配合山后的伏兵一舉圍殲的假象。

        硬生生把宇文泰嚇跑。

        事后得知高澄麾下一共才五千騎,都是長途奔襲的疲憊之士,宇文泰時常扼腕嘆息。

        但是在不清楚真假的情況下,無論做多少次選擇,宇文泰還是會領軍突圍。

        因為他已經實現了潼關之戰的戰略意圖:以擊敗關東軍隊的勝利,震懾關西人心。

        宇文泰不可能再去冒險,細究山后究竟是不是真有伏兵,一旦遲疑,真被拖住了,一場大勝很容易轉化成大敗,甚至有被圍殲的風險。

        此戰之后,更多的細節被宇文泰知曉,諸如高澄數次勸說竇泰不能輕敵,不能叩關。

        這也進一步加深了宇文泰對高澄的忌憚。

        高家父子都有智謀,年老的高歡已經被傲慢情緒所左右,高澄卻還保持了一份清醒,他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世事就是如此難以預料,歷史上宇文泰認定高歡驕狂,完全有可能在恒農的安排上出現重大紕漏,從而出兵襲取恒農。

        而如今,宇文泰不認為高歡、高澄兩父子同時犯下這種錯誤,尤其是高澄對自己襲取恒農早有戒備的基礎上。

        經宇文泰一番分析,眾人也回過味來。

        趙貴不甘道:

        “恒農之糧近在眼前,卻不能取唉!”

        重重一聲嘆息,叩擊在眾人心上,引發共鳴。

        宇文泰卻笑道:

        “誰說我不取恒農。”

        宇文深最先反應過來:

        “丞相是想用一支軍隊為誘餌,誘騙高澄追擊,再以伏兵襲之?”

        宇文泰拍案而起:

        “不錯!高澄一敗,恒農必入我手!”

        眾人聞言紛紛稱是。

        當宇文泰準備領軍東出的時候,從西方傳來消息,南梁下了血本從蜀地調了一批糧食北上。

        軍糧危機暫時解除,眾人都以為宇文泰要罷兵的時候,宇文泰卻執意東出。

        對于宇文泰來說,若能趁機除去高澄這個心腹大患,遠比恒農之糧更為重要。

        高歡的繼承人,如此能力,才十六歲呀!

        高澄要是知道宇文泰心中所想,絕對要指著對方鼻子,臭罵他忘恩負義。

        南梁為什么給糧食,難道你宇文泰心里沒有一點數嗎?

        還不是看他小高王的面子,要不是有他的存在,高貴的蕭菩薩又怎么會低頭看一眼人間,為了扶西抗東,拼上老本。

        當然,高澄注定是不知道這些事情的,他還跟竇泰在山里吃灰。

        偶爾會回想起身處洛陽的嬌妻美妾,在此之余,也會想到當日見到的李昌儀。

        關于李昌儀的非議有許多,最主要的是爭寵,高慎常與一名叫顯公的和尚夜宿,李昌儀從中挑撥,唆使高慎殺了顯公和尚。

        以及告密,楊愔等人圖謀要殺高演、高湛,卻與同謀者高歸彥交惡,致使高演、高湛得知他們的密謀。

        李祖娥又將此事告訴自己的同族李昌儀,李昌儀惶恐之下向婁昭君告密。

        爭寵這事沒得洗,但告密確實值得說道,至少在高澄看來,李昌儀沒有被感情左右,而是理智地選擇存身之道,并不是一件錯事。

        兵權都在婁昭君與高氏兄弟手中,謀事本就艱難,還非要大聲密謀,哪有成事的道理。

        何況,高澄確實對李昌儀抱有好感,并非是相貌,而是她能夠恪守婦道。

        歷史上的高澄為了給崔暹出氣,調戲李昌儀。

        以高澄滔天的權勢、俊美的相貌,別的婦人早就半推半就與他私通,給高慎戴一頂綠油油的帽子。

        但李昌儀卻選擇將此事告訴丈夫,沒有被高澄的相貌、權勢所誘惑。

        小高王領軍在外,也不忘在妻妾身邊安插眼線的性格。

        又怎么不喜愛李昌儀這種行為。

        至于爭寵好妒,那不過是小事罷了,在自己老糊涂之前,出不了大問題。

        而等到自己都老糊涂了,李昌儀哪還有姿色爭寵邀媚。

        更何況,吃下李昌儀,也不是為了自己,更多的還是出于公心。

        高慎就是休了崔暹的妹妹,再娶李昌儀,導致兩家結仇。

        崔暹是自己倚重的文臣,高慎的兩個弟弟高敖曹、高季式又是自己信任的武將,為了下屬不生間隙,他才不得不出面為高慎代勞。

        這些當事人,尤其是高慎,要是知道自己的苦心,都應該送一份厚禮,表示感激。

        當然,禮物沒到,高澄也不會責怪他們,畢竟他這人以寬仁聞名。

        就在高澄遐想李昌儀的時候,西方有快馬奔來報信:

        “大將軍,潼關有異動。”

        斥候遙聲呼喊讓高澄精神一振。

        將斥候喚到跟前,高澄急迫道:

        “快些將情況說明。”

        斥候緩了一口氣,回答道:

        “如今潼關已經戒嚴,不許進出,上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宇文泰襲擊竇將軍的時候。”

        一旁的竇泰聞言臉色驟變,黑得徹底。

        高澄強忍住笑意,揮手讓斥候退去歇息。

        又拍著竇泰的肩膀寬慰道:

        “竇將軍莫要為此郁結在心,此番擊破宇文泰,足以雪當日潼關之恥。”

        竇泰聞言神色好看了許多。

        之所以不再喚姨父,自然是因為身在軍中,不能向平時隨意。

        高澄安撫了竇泰,便一心等待宇文泰兵臨恒農城下。

        果然,當天夜里,就有一支上萬人的步卒出潼關,向東而行。

        觀察到這一情況,又見西魏哨騎已經散開,東魏斥候也紛紛撤退。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這支步卒之后,宇文泰親領萬騎出關。

        這一次西魏出關將領共有獨孤信、李弼、趙貴、于謹、若干惠、侯莫陳崇、達奚武、梁御、怡峰、劉亮、李遠、王德等十二人。

        沙苑之戰,宇文泰前期只領萬人迎敵,并不是西魏只有萬人,當初侯莫陳悅都能有數萬將士。

        只不過是在四處平定民亂,一時難以調集。

        比如這一次,本來應該往楊氏壁平定民亂的于謹就被抽調東征,而楊氏壁民亂另有將領平定。

        當于謹打著宇文泰的旗幟,領梁御、怡峰、劉亮、李遠、王德等人率步卒一萬,抵達恒農城下,做著攻城準備的時候。

        與高澄一同在山上觀望的竇泰看見宇文泰的旗幟,已經忍不住向高澄請戰:

        “大將軍,還請莫要遲疑,我軍三萬步騎,與恒農守軍里外夾擊,西軍必潰,泰愿為先鋒,請大將軍恩準。”

        高澄遠眺西魏軍陣,凝眉不語。

        在竇泰再三催促下,高澄突然問道:

        “竇將軍是要置澄于死地嗎?”

        凌晨還有,但是不要等。恒農其實就是弘農,避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諱,才改為恒農。

        感謝書友一葉知秋aqa的打賞。


  (https://www.dzxsw.cc/book/44440675/1376235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桐城市| 长子县| 朝阳区| 西充县| 武夷山市| 宝山区| 竹北市| 大理市| 遂昌县| 丰宁| 乐至县| 桦甸市| 霍城县| 邓州市| 喀喇| 新巴尔虎左旗| 广南县| 广灵县| 南城县| 苏尼特右旗| 桦南县| 洪湖市| 阳江市| 溧水县| 吐鲁番市| 齐齐哈尔市| 永福县| 徐闻县| 马山县| 涪陵区| 南部县| 江陵县| 崇礼县| 康乐县| 独山县| 眉山市| 丰城市| 鞍山市| 诸暨市|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