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242章 季式出鎮(zhèn)

第242章 季式出鎮(zhèn)


第242章  季式出鎮(zhèn)

        早在高澄向崔季舒去信的之前,就已經(jīng)與劉洪徽有過溝通,透露了將要由他在州試后受任兗州刺史一職。

        劉洪徽自小習練武藝,身為一名鮮卑化的匈奴人,精通騎射,卻不通文事,所幸到時候在政務上自有幕僚府吏輔佐。

        獲知這一任命后,劉洪徽終日閉門苦讀,倒不是要惡補文化知識,只是在家背誦高澄推行的《施政綱要》與改良過的計帳法。

        宇文泰在關西做出規(guī)定,官員必須熟背《六條政令》與計帳法,否則不能為官。

        而高澄也對東魏官員做出了同樣的要求。

        這一規(guī)定可為難了一眾大老粗,比如廣州刺史高敖曹,與他的文盲弟弟高季式。

        高季式已經(jīng)卸去親信都督,受命鎮(zhèn)守恒農(nóng)擔任陜州刺史一職,隨時支援潼關守將獨孤永業(yè)。

        而接替他的正是尉興慶。

        尉興慶來到洛陽也有月余,對于這段時間高澄時常示好的舉動,他個人推測是出于籠絡其父尉長命的原因。

        否則無法解釋原本與他并無交集的自己,突然受到小高王的喜愛。

        但就算高澄用心不純又如何,尉長命督理營、平二州,看似權重,實則遠離中央。

        就目前來說,高氏對河北北部都不太看重,更別提遼東。

        勛貴之中,重要程度高于尉長命的大有其人,高澄在一眾勛貴子弟中獨獨挑中了尉興慶,這足以讓他感懷這份恩情。

        在高季式赴任之前,尉興慶特意登門拜訪,向這位前輩討教該如何當好這個親信都督。

        高季式并沒有與他多說什么廢話,只是領著尉興慶往親衛(wèi)營轉了一圈。

        高澄聽說這件事后,對張師齊嘆道:

        “季式不通文墨,但其人內(nèi)秀,明事理,不知勝過多少讀書人。”

        尉興慶并非不知道如何統(tǒng)御部眾,他擔心的是自己初來乍到,難以服眾。

        高澄麾下親衛(wèi)大多由高季式代為組建,他任職多年,在一眾親衛(wèi)中極具威信,因此,尉興慶才會起意拜訪高季式。

        當然,尉興慶還有一種選擇,即請托威信比高季式更重的高澄出面,一切難題自可迎刃而解。

        但是一有困難就找領導出面,這樣的做法并不可取,畢竟小高王可不是尉興慶的工具人,聽調聽宣。

        高季式對于尉興慶的來意心知肚明,大家伙都是將門子弟,又哪需要外人教授。

        而他帶著尉興慶往親衛(wèi)營走一趟,也是在告訴眾人,尉興慶與自己交好,眾人也賣高季式這一份薄面,自然不會與尉興慶為難,不服管教。

        太昌七年(538年)九月初九,重陽佳節(jié)。

        高澄邀高季式往邙山登高,遍插茱萸。

        “明日子通就要離洛,說來也不怕惹人取笑,澄心中多有不舍。”

        高澄在山巔席地而坐,與身旁的高季式感慨道。

        高季式對此深有感觸,他與高澄自普泰元年(531年)相識,期間只有高季式三次在冀州為亡父掃墓而短暫分別,其余時間兩人朝夕相處,這份感情,外人又如何能夠體會。

        “大將軍”

        高季式才開口,就被高澄打斷道:

        “今日登高,澄與一生摯友高季式為伴,并非陜州刺史。”

        高季式為之動容,他改口道:

        “子惠,你我雖然身處異地,卻并非音信隔絕,若是思念得緊了,大可招我回京述職,恒農(nóng)與洛陽不過二百余里,縱使時常往返,也不會誤了州事。”

        高澄聞言笑道:

        “如此,豈不是要讓子通飽受奔波之苦。”

        高季式對此不以為意:

        “我自小生長于馬背,區(qū)區(qū)二百余里,談何辛苦。”

        兩人在山頂坐了許久,緬懷過往,時而嘆息傷感,時而言笑晏晏。

        這場景也讓隨行的親信都督尉興慶與紇奚舍樂、薛虎兒等一眾庫直對高季式羨慕不已。

        九月初十,高季式由高澄相送,領京畿軍三千出洛陽。

        然而高澄送了一程又一程始終不愿回洛陽,這一送就是兩天一夜,一直走到恒農(nóng)郡最東部的宜陽縣才停下腳步,粗略計算,居然送出一百二十余里。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子通一路保重。”

        始終與高季式緊緊相握的高澄終于松開了手。

        高季式同他道別后,騎在馬上,一步三回頭,望著在遠處拭淚的高澄,不由心里一酸。

        當他下定決心不再回望的時候,卻聽見身后傳來的呼喊:

        “子通!莫要濫飲!”

        高季式轉過身子朝著高澄招手,朗聲笑道:

        “知道了!”

        高澄回洛陽的時候已經(jīng)是九月十三日的傍晚,初十送客,十三才歸,所幸他派了衛(wèi)士回洛陽通傳消息,才沒有引得家眷擔憂。

        而高澄回洛后,渤海王府又迎新人,倒不是小高王沿途看上哪家孀婦,而是李祖猗的肚子有了喜訊。

        高澄曾與養(yǎng)在外室的李祖猗、元靜儀約定,誕下兒女便會讓兩女進門。

        但實際上,不可能真的等到兒女出生再做安排,讓他們背上私生子女的惡名。

        當然,對于高澄來說,公事才是最緊要的,比如說即將到來的各州州試。

        九月三十,定州治所中山郡盧奴縣。

        天公作美,萬里無云。

        崔贍早早就等候在考院外,多有生員上來搭話,試圖與他結交。

        這不只因為崔贍出身清河崔氏,更是由于他的才學早就為世人所共知。

        如今廣州政通人和,而廣州刺史高敖曹本身是個什么屬性,河北民眾又怎會不知,出了名的不讀書,當年在冀州打家劫舍,禍害鄉(xiāng)里的老慣犯,哪能指著他親力親為治理地方。

        故而所有的贊譽幾乎都集中到了不滿二十的崔贍身上。

        事實也確實如此,崔贍十五歲入高敖曹幕府,輔佐他處理政務,也算得上是嘔心瀝血了。

        “那人就是崔贍?”

        定州刺史厙狄干站在高樓上眺望,他指著遠處正與一眾生員相互見禮的崔贍,向親信問道。

        得到肯定答復后,厙狄干感慨道:

        “生得好模樣,才學出眾,卻不恃才傲物,能平易近人,不愧李神俊‘后生第一’的贊譽。”

        先更2000,我把這一章刪掉了許多,主要是李祖猗進門的劇情,群里有兄弟說這段時間多是政事敘述,少有沖突,略顯平淡,想了想,再細寫她進門,就太水了。

        我寫慢點,構思下,后續(xù)好好寫,晚上12點、凌晨2點、4點、6點還有4章共8000字,大家別熬夜,明天早上看。

        感謝書友鄧彬怡的打賞。


  (https://www.dzxsw.cc/book/44440675/1376234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聊城市| 高尔夫| 临潭县| 定结县| 金堂县| 会昌县| 武清区| 资阳市| 珲春市| 宁强县| 罗田县| 芷江| 淮南市| 新兴县| 廊坊市| 威远县| 五家渠市| 龙南县| 师宗县| 肇源县| 钟祥市| 渭南市| 大厂| 简阳市| 冕宁县| 同仁县| 镇巴县| 左贡县| 富源县| 云安县| 日照市| 铅山县| 晋城| 井陉县| 图木舒克市| 建湖县| 巴彦淖尔市| 克东县| 泸溪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