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271章 油庫吏

第271章 油庫吏


第271章  油庫吏

        或許是舊友相繼凋零,也可能是荀濟當街怒斥高隆之的行為,引起了蕭衍的共鳴,作為天子,對于高隆之這種欺君逆賊,總帶有本能的厭惡。

        75歲的蕭衍聽說荀濟渡江后,并沒有為了舊怨而為難他,反而下令將荀濟護送建康,沿途不許怠慢。

        荀濟入建康,并沒有引起什么轟動,也許只有等高澄下江東,才能夠引得全城婦人圍看。

        馬車在黃昏的主道行駛,直往臺城,沿途與一名歸家的油庫吏擦身而過,卻沒有故事發生。

        油庫吏身高七尺五寸,比北方某位耕牛終結者個頭稍矮一點,但一身武藝,可不是那個繡花枕頭能夠比擬。

        不會真有人十歲起跟隨段韶學習騎射,到現在在武藝上還是個廢物點心吧。

        油庫吏姓陳,小字法生,后改興國以明志,大名霸先。

        名是好名,字也是好字,就是時運不濟,如今三十六歲了,還在建康做個看守油庫的小吏,無甚前途。

        歸根結底,還是陳霸先出身不好。

        陳霸先與旁人吹噓自己出身潁川陳氏,就是漢末三國,有著陳寔、陳紀、陳群、陳泰祖孫四代的那個潁川陳氏。

        出身真假不得而知,但昔日的名族早已沒落,到東晉末年時,可明確姓名的潁川陳氏子弟僅陳茂先一人,而陳氏的爵位也在晉亡后斷絕。

        陳霸先自幼貧寒,卻胸懷大志,與北方不學有術的小高王相比,陳霸先知識面可謂廣泛,他不止熟讀兵書,還通曉讖緯之學,孤虛、遁甲之術。

        所謂孤虛、遁甲,北魏神算子劉靈助就很有發言權,即推算吉兇禍福及事之成敗。

        可惜神算子被侯淵借走了腦袋,不然還能給小高王鑄造金人,推測禍福。

        貧苦出身,如今卻在建康當庫吏,也算實現了階級跳躍,但陳霸先還是覺著郁郁不得志。

        今日陳霸先休沐在家,閑來無事為自己卜了一卦,卦象顯示當遇貴人,得其提攜,步上青云梯。

        陳霸先對自己的占卜深信不疑,不愿守株待兔的他決定主動出擊,在建康城里轉悠了一整天,貴人倒是見多了,卻沒人喊一句‘壯士留步。’

        哪知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前方不遠處,自家門外,一名華服公子正束手而立,望向自己的雙眼,滿是精光。

        蕭映在門外等候已久,之所以不進門,倒也沒有別的原因。

        守禮而已,如今陳宅僅有婦人與幼兒在家。

        蕭映與陳霸先不同,他是明明白白的蕭梁宗室,始興忠武王蕭憺之子,十二歲時,蕭衍曾親口夸贊‘吾家千里駒也。’

        當然,這年頭風氣就這樣,掌權者的宗族子弟,但凡有點才干,人均麒麟兒、千里駒的贊譽,無需太過驚訝,也沒必要太當回事。

        蕭映的才能不甚出眾,可他愛才,今早聽人說起一樁怪事,說是一名庫吏,不愛撥弄算盤,反而去讀兵書引得眾人哄笑。

        可蕭映卻覺得那庫吏胸藏大志,不是一般人物,于是詢問了姓名、職位,先往油庫去尋,得知他休沐在家,又登門拜訪。

        如今遠處那雄壯之人龍行虎步,一股英雄氣撲面而來,也讓蕭映認定,這壯漢就是自己要找的油庫吏,陳霸先。

        一番見禮,互通姓名后,陳霸先也確定,蕭映就是卦象所示貴人。

        兩人相伴進門,暢談天下大勢,彼此更生好感。

        在蕭映的邀請下,陳霸先決定明日就辭去油庫吏,從此追隨蕭映左右。

        此時的建康,除了蕭映與陳霸先的雙向奔赴以外,臺城中,也有一對好友敘舊。

        蕭衍感慨道:

        “子通,不曾想你我此生,還有重逢之日。”

        這一句子通,喊的不是高季式,就好比高澄摟著元明月,親昵呼喚的也不是斛律光,荀濟與高季式同字。

        荀濟自是一番謝罪,蕭衍不以為意,專心問起了北地人物。

        “子通久在北地,以為高歡其人如何?”

        荀濟照實說道:

        “高歡,當世之梟雄也。”

        蕭衍又問:

        “其子高澄如何?”

        荀濟沒有猶豫:

        “遠勝其父。”

        蕭衍聞言只是拿出一張文稿,讓人遞給了荀濟。

        荀濟接過一看,第一列赫然寫著《高氏創業實錄》六個大字,荀濟粗略翻看,雖只幾百字,只寫到高歡在高澄的逼迫下不得不反抗爾朱氏,卻也讓荀濟覺得荒唐無比。

        原來荀濟被逐的同時,《高氏創業實錄》的部分內容就從晉陽流傳出來,正好落到了蕭衍的手上。

        而這一部分內容,正是當初高澄送往晉陽交由高歡審閱的文稿。

        眾所周知,賀六渾這輩子,當不當皇帝都無所謂,只看重一個忠義人設,對這篇文稿可謂是愛不釋手。

        正所謂‘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卻聽蕭衍繼續問道:

        “此文如今通行于北地,子通以為其真偽存有幾分?”

        荀濟沒有急著回答,他好生回憶一番,才慎重答道:

        “信都建義,高澄多有參與,卻絕非首功之人,高歡也并非為子所迫,才反叛爾朱,此文吹捧高澄,又大贊高歡忠義,以濟所見,當是出自大將軍府長史張師齊的手筆。”

        蕭衍有感而發道:

        “張師齊,天下奇才也。”

        他又繼續追問荀濟對高澄的具體看法。

        荀濟沒有作答,只是將高澄那封書信交給蕭衍。

        蕭衍出身蘭陵蕭氏,未得志時,也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等七人,共稱竟陵八友,在文壇組團出道,他發誓自己活了75歲,就沒見過這么丑的字。

        索性交給一旁的近宦朗讀,免得污了自己的眼睛。

        近宦讀罷,蕭衍默然許久,而后面北嘆息道:

        “生子當如高子惠,得子如此,賀六渾雖死無恨。”

        論一句話如何得罪兩個人,蕭衍就是榜樣,得虧高家父子鞭長莫及,不然真要捉了蕭菩薩好生論一論道理。

        憑什么影射他小高王是孫十萬,憑什么咒他賀六渾早死。


  (https://www.dzxsw.cc/book/44440675/13762340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