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撤離
第329章 撤離
條件都已談妥,高歡派遣斛律光領軍前往接收西潼關,也算是刻意給他這個立功表現的機會。
若非青睞有加,原時空里,高歡也不會派斛律光給高澄當親信都督,在鄴城相伴十年。
當然,其中肯定也有其父斛律金的原因,但十七歲從軍西征,生擒宇文泰長史莫孝暉,肯定還是讓高歡看到了他身上的閃光點。
由于京畿軍騎卒盡被高澄調走,其中也包括斛律光麾下千騎,他只得領了四千步卒前往西潼關。
斛律光抵達關前時候,月光下,關門大開,蕭紀與西潼關守將不知從哪牽了只羊,出城請降,身后更是有近萬士卒赤手空拳,陸續出城。
西潼關原本就有守軍數千,之后更是涌進了數千西魏潰卒,再加蕭紀麾下一千騎卒,有近萬人,斛律光倒也沒驚訝,他翻身下馬,幾步走到蕭紀與守將面前,將跪降的二人扶起。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跟了高澄這么多年,多少也學到了一些他的做法,斛律光好生安撫眾人,派遣將士占據了西潼關,在莫多婁代文的騎卒配合下,將一眾降人帶去高歡的臨時營寨。
帥帳中,西潼關守將被任命為帳下都督,也就是沒有實際兵權,但至少可以參與軍議的將領,無論如何,將校的地位是保住了,自是暗生歡喜。
不過蕭紀卻難受了,他覺得高歡索要絹布五千匹的贖金,未免獅子大開口,希望能降到絹布一千匹。
一番討價還價以后,雙方各自讓步,定在了絹布三千匹,蕭紀當場要過紙筆,便與其父蕭衍去信。
事情盡數忙完,夜色已深,高歡猶自興致不減,原本還打算在軍中設宴,與諸將以及一眾降將們宴飲,只不過惦念著明日一早就要啟程前往長安,終究還是將這興奮勁給壓了下去。
次日清晨,高歡盡起大軍押解十六萬俘虜,向長安而去,父子倆都在關中的情況下,高歡不可能分兵把十六萬俘虜送往洛陽。
此外將俘虜押去長安,沿途也可以震懾關中豪杰,例如于伏德等人。
于伏德協助東魏降卒舉義,發動家丁私兵占據了咸陽,這種行為按理來說定然是有功的,但這些土著豪強擁有的實力還是引起了高歡的重視,他已經在估摸著到時候找個理由,將于伏德等人派往關東為官。
長安子城,慕容紹宗站在城墻上,目睹了此前宇文泰領一萬六千余騎奔入長安的畫面,起先雖然有所猜測,但他還不能確定前線戰場的勝負,直到不斷有西魏將領帶著少量輕騎陸續狼狽而回,慕容紹宗心底的一顆石頭在終于落地:這一戰,必然是勝了。
只可惜,麾下盡是步卒,否則慕容紹宗怎么也要領軍出城截擊,抓些俘虜回來。
宇文泰回到長安以后,立即領著將士們搬運府庫庫存,實在帶不走的,也選擇放火燒毀,決計不能留給高家父子。
有部將建議大索全城,讓士卒發泄以及劫掠財物,昂揚士氣,卻被宇文泰拒絕,哪怕是要退往隴山,甚至可能會被逼得入蜀,但宇文泰還想著將來要打回長安,雖然這件事的難度著實不小。
若是眼看要放棄關中,于是放任士卒禍亂長安,將來再要回來,可就要面對軍民同心御敵的局面。
身處禁宮中的元寶炬得知前線大敗,驚恐不已,別人落在高氏手里,或許還能求活。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自己這個西魏天子只有死路一條,高家父子不殺他,元善見也要殺他,當年元善見之父一日之內就一連悶殺了元朗、元恭、元曄三位廢帝。
好在宇文泰并沒有放棄元寶炬的打算,哪怕有襲占巴蜀,向南梁稱臣的可能,但等緩過勁來,北伐關中的時候,還是要用到元寶炬這桿大旗,畢竟也做了這么多年的關西天子,多少應該還有點號召力。
宇文泰的親族們都在整理行囊,準備隨他撤離長安,其中就有不情不愿的宇文小姑。
她是真想留在長安,等待情郎入城,從此與他雙宿雙飛,但這事開不了口,若與旁人說自己要留下來,屆時誰都能猜到她心里有鬼,很輕易就能把她與降卒叛亂聯系到一起。
宇文小姑也只好隨著眾人一起收拾包裹,卻在暗地里盤算著還是要找機會留下來。
若高澄知道她的心思,定然是要豪言哄騙,讓她繼續跟著宇文泰走,好為自己效力,畢竟小高王身邊美妾如云,不缺她這一個,哪能體會到宇文小姑的相思之苦。
宇文泰知道時間不等人,將長安府庫搬空、燒光以后,立即召集眾人,準備隨他撤離長安,先往隴山去。
陸續逃回來的將領們自然攜帶了家眷,士卒們也紛紛偕老婦幼,好在都是騎卒,一人雙馬,可以騰出一匹馬來拉車。
而那些遲遲未歸,不知生死的將領,如于謹、李弼、李遠、韋孝寬等人的家眷,宇文泰也沒強迫她們離開。
他知道這些人或許已經降了高氏,但靠家眷脅迫這種手段其實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會使當年的情分盡消。
如今將這些家眷留在關中,讓他們能夠團聚,降將們嘴上不說,但心里到底是要念這一份情,將來真有北上之日,或有易幟之時。
宇文泰以為不管是死是降,這些人的家眷都不會被為難,降了自不必說。
對于守節而死者,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怎么也應該嘉獎這種行為,讓麾下將領們效仿才對。
只是怎么也想不到,這世上還有小高王這種思路清奇的人物。
一切就緒,隨著宇文泰一聲令下,眾人隨他出城向西,這是一支龐大且臃腫的隊伍,不止有一萬六千騎卒以及將領們的家眷,還有上萬長安衛戍部隊及其家眷,與大量物資。
宇文泰當然知道這些人會拖延腳步,但若讓將士們棄家不顧,只怕會激起兵變。
更讓他為難的是,由于東魏多年不做人,比如每年都要來關中踐踏禾苗,名聲臭得很,居然有許多百姓自發跟隨,那場面像極了劉皇叔撤離新野城。
手腕還沒恢復,酸痛得很,昨天欠的明天補吧,我今天可能也寫不了1萬3,爭取到早上八點前寫滿一萬字吧,下一章在12點。
(https://www.dzxsw.cc/book/44440675/1376233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