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騎兵
近代騎兵的訓練看似只追求一個紀律,似只有一個墻式沖鋒,但誰要真這么看就很表面了。
馬匹對于近代騎兵的加持同樣很重要。
后者的作戰半徑雖然很短,甚至還需要槍炮的密切配合,但歐洲歷史上的馬種優化就是從近代騎兵大規模普及之后才有的,或者說普遍系統化的。
歐洲的高頭大馬是人家幾百年努力的成果,從引進中西亞的優良戰馬小部分改良騎士戰馬始, 到大量的建立起優秀的馬種培養體系,那是幾百年來不斷的努力才擁有的結果。
所以近代騎兵在擁有高強度的紀律的同時,還擁有沖擊力強更更快的優秀戰馬,這樣的一支騎兵自然能吊打傳統騎兵無疑。
不過這樣的一支騎兵近代騎兵也不能徹底滿足秦朗的需求,對比這樣的近代化騎兵,秦朗更需要一支改良后哥薩克式的騎兵。
嗯, 就是近代騎兵與哥薩克融合之后的終極體, 而不是一開始的純粹輕騎兵游騎兵。
大華夏自有國情在此。
寬廣遼闊的國土和變化多樣的地勢地貌,這就決定了中國走純粹的近代騎兵是不合適的。
必須是近代騎兵和哥薩克式的輕騎游騎兩條路都走才行。
如此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最合心意的騎兵部隊,當然是兩者綜合后的終極體了。
但是想把一支騎兵部隊既能墻式沖鋒,又能單打獨斗,這當然不容易了。如此的部隊也必然會是騎兵軍種中的王牌,是注定數量稀少的。
就如眼下郁洲山島上的騎兵部隊,他們這群人都被訓練了再訓練,幾年時間的消耗啊,吃的喝的從無短缺,待遇優渥到軍中第一位,那豈能不得出一個結果?
眼前的這五百人就是秦朗腦子里的騎兵終極體,畢竟他們是用銀子和時間砸出來的啊。
二三十騎脫離大部隊向前打馬疾去,余下的人馬組成了五個隊列。
每隊五列,第一排第二排一律挺著一丈二尺的騎槍,身后三排就是刀背加厚的馬刀為主, 同時每名騎兵的馬鞍處都掛著一槍袋,兩把雙管手銃早就填裝好了彈藥,雪光耀人的馬刀也隨時都能出鞘飲血。
同排騎兵互相間帖的緊緊地,前三排騎兵——前后排相互間相距三丈,后兩排則拉開到十丈的距離。
部隊并沒有停在原地等待著消息的傳回,而是繼續向北慢步移動著。
很快撒出去的探騎就有消息回到,前方三四里處就是清軍騎兵。
后者正在圍攻一處秦朗軍的方陣,不過后者已經有了足夠的時間做準備,清軍騎兵的進展很不順利。
畢竟這可不再是幾十號人百十號人組成的小圓圈了,而是三四百號人聚集在一處。
要火槍有火槍,要手榴彈有手榴彈。甚至最外圍的一批士兵,都撿起了地上清軍遺落的長槍。
對于這樣的步兵集群,騎兵可沒那么好下口。
事實上火炮才是撬開這樣陣列的最佳選擇,可是秦朗軍追擊敗軍,不可能攜帶火炮,清軍騎兵先就被火箭打的抱頭鼠竄,逃到了蜀山湖才停歇下來,現在也不可能攜帶火炮。
那樣一來清軍騎兵的進展可就受阻了。
達克瓦已經準備下令部隊繞開眼前的這撮敵人繼續向南了。
結果這時候黃平帶著探馬與清軍撒到外頭的探騎撞到了一塊,很快達克瓦也知道秦朗軍的騎兵到了。
非但如此,就在東面不遠處,還有及到火焰沖天騰起,顯然是那邊的秦朗軍受到消息后已經組合起來,往西面這兒增援了。
同時眼前的這股敵人也沒能吃下,在此之前達克瓦已經不惜代價的蕩滅了兩個秦朗軍陣列, 斬殺了小二百敵軍,但自身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這種情況下,南面東面兩路來敵畢竟,達克瓦必須要做出一個決斷了。
這個決斷是很容易下的。
肯定要吃掉秦朗的騎兵啊。
后者是天下所共知的秦朗軍最大之短板,那就徹底把之根基也斬斷。
幾百號騎兵,按照得到的消息,那可是郁洲山島上訓練了好幾年的精銳,是秦朗將來發展騎兵的根基,一旦重創之,定能叫秦朗痛徹心扉!
達克瓦早已經放棄了最初反敗為勝的野望,那是不可能的。
自從此前那兩撥寧死也與清軍鐵騎戰到最后一人的火槍兵身上,他就看到了這一點。
反敗為勝完全就是他的奢望。
秦朗軍人人拼死力戰,他手下不到四千人的騎兵,怕是啃不了幾隊人就已經傷亡慘重,士氣低落了。
眼前的這三四百秦朗軍不就是個明證么?
三四百人猥集于一團,他部十倍于之的騎兵都無法把之一口吞吃了。
這個時候要是還奢想著能一舉反敗為勝,就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達克瓦是代善的第四子,也是多爾袞的鐵桿支持者。
他曾經和自己的二哥碩托,還有侄子阿達禮在皇太極死后,支持多爾袞登基上位,而被罷黜了宗室身份。當然,這懲罰一點都不沉重,因為他的二哥碩托和侄子阿達禮直接被貫以擾亂國政之罪名處死了,連阿達禮的弟弟勒克德渾都遭受了牽連,一樣被罷黜了宗室名分,且削去爵位,貶為豪格旗下的庶民。
達克瓦的下場已經極好了。
也就是崇禎十七年,多爾袞一力堅持的入關大計大獲成功,地位牢不可破了,這才把達克瓦和勒克德渾之流提溜了出來,紛紛冊封爵位,并給于重用。
所以這達克瓦并非是初上戰陣的菜鳥弱雞,早在皇太極時期,他就已經出入沙場多年,戰爭經驗很是豐富的。
當發現秦朗手下的火槍兵,遇到八旗鐵騎的突襲之后,并不是嚇的魂飛膽喪的掉頭就跑,而是拼死力戰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的算盤不可能實現了。
清軍馬隊迅速的分散開來,一支五百人左右的馬隊向著東方挺進,他們會環繞在東面來敵的周遭,呆滯后者的速度。
再有一支二三百騎的馬隊留在了眼前的秦朗軍陣前,用以看牢眼前之敵。
然后接近三千騎兵,就要潮水一樣向著南面的秦朗軍騎兵壓來。
兩次分兵并沒用多長的時間。
尤其是達克瓦根本就沒有停下隊伍整頓隊列。
所以雙方很快就彼此看清了對方的身影。
“什么?”
達克瓦失聲驚叫,秦朗騎兵的身影已經在他不遠處出現了,他現在能清楚的看到對面列隊整齊的敵軍,那人與馬的節奏接近一致,仿佛是一堵墻推來。
達克瓦從來就沒有見過這樣奇特的騎兵戰術,哪怕是李自成名響天下的‘三堵墻’,那指的也更多是一種騎兵戰術——把手中騎兵分成三個梯隊,像海浪一樣一波接著一波的拍打向敵人,那可不是眼前這種真正的‘墻’啊。
這一刻達克瓦腦海里清晰的回想起了秦朗火槍步兵的戰術戰法,怎么看都是如出一轍。
“嗚嗚嗚……”
清軍隊列中迅速響起了號角聲音,這是整頓隊形隊列的號角。
達克瓦的動作并不慢,決斷更是果敢,但他們真的錯估了自己的對手。
他以為秦朗軍騎兵肯定知曉他部的數量,然后必然不敢上前來的,這騎兵交鋒,豈有四五百騎對戰三千騎的道理?
那就是精銳的八旗馬甲兵,四五百騎兵也擋不住六倍于己的騎兵啊。
所以達克瓦自以為接下的戰斗乃是一場追逐戰,而不是硬碰硬的騎兵群對沖,他根本就沒有整頓對新隊列。
不管是八旗馬甲,還是蒙古輕騎,全都是散兵隊列。
現在猛地發現對面的敵人竟然半點都沒逃避,反而列隊整齊的直沖上來了,達克瓦在受驚之后迅速做出了指令。
現在還不算完,雙方距離還有一兩里地,清軍方面現在整兵,那還來得及。
可惜達克瓦再一次錯估了局勢,他根本就沒想到秦朗軍騎兵的速度會那么的快。
李軒騎著一匹黑色的高頭大馬,走在最前,看著對面正抓緊時間排列著陣仗的八旗馬隊,眼中一片冷靜。
李軒停起手中的騎槍,長長的騎槍槍頭掛著一面紅旗,“呼~”,帶著風聲被李軒平放身前。
“嘀嗒嘀嗒滴滴答……”
熟悉的號聲響起,不需任何戰前動員,他身后的五百騎兵齊齊催動了戰馬。
五個騎兵陣列以前三后二的隊列排布。
本來就是慢跑的戰馬現在紛紛提高了自己的速度。
李軒準確的判斷著距離,保證在馬速沖刺到最高的時候才與清軍撞到一塊。目前他們與八旗馬隊的間隔還有一兩里地,那已經不需要保持慢步了。
戰馬從慢步到快步,從小跑到快跑,而后就是極限沖鋒。
對于合格的騎兵部隊來說,這樣的要求是絕對的小兒科。任何一支合格的騎兵部隊都能完美的做到這一點。
而近代騎兵比之傳統騎兵的不同就在于,他們難就難在如何在漸漸加快馬速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著自身相對密集的陣型。
這就跟火槍兵如何在戰場上保持著整齊的兵線一樣,而不是跟傳統軍隊那樣,沒上前行進數十步就聽從鼓聲號令,停下來整頓隊列。
這必須歷經極嚴格的訓練和要求,而且這與傳統騎兵訓練全然不同的要求,在最初時候真的把李軒搞得欲死欲仙。
你叫他騎馬劈刀砍掉一個個靶子,那是小菜一碟。他甚至能輕松的在馬背上十中七八的射中五十步外的箭靶,從個人技藝上說,李軒絕對稱得上弓馬嫻熟。
所以剛接觸這種戰法的時候,他自己都有些崩潰——戰馬沖鋒百丈距離內整齊如墻!
這不扯淡嗎?
可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推移,如今李軒和他手下的騎兵們,任何一隊人馬,都能輕松的達到這一要求。
數百匹戰馬提升著速度,每一個人都控制著自己的坐騎,整個騎兵陣列平直的往后清軍推進。
作為一個知道歷史走向卻又對近代騎兵了解并不多的人,墻式騎兵儼然就是秦朗最初時候的唯一要求了。
倒是李軒李猛這樣的老手能一眼看出墻式騎兵的優勢。
騎兵如墻而行,如墻而進,在與隊形零散的傳統騎兵沖殺作戰時候,正面兵鋒線上墻式騎兵占盡優勢,這點很輕松的就能被理解掉。而至于秦朗這種外行所提及的側翼和背后怎么辦?李猛李軒父子也給出了一個完美的解釋。
被沖散的騎兵不是那么就好集結的,更不是那么輕易的就能調轉方向的。
想想看,一團隊形零散的傳統騎兵被沖散了之后,那隊列將會更加零碎,誰敢在這個時候減緩速度,調轉方向呢?不怕被身后的自己人給沖倒踩踏嗎?
想要重整隊列并調轉方向,那先就要等到戰敗的騎兵們恐懼之心盡去,一個個冷靜下來之后,那樣才能如此做。
如秦朗之前想的那種,隊形零散的傳統騎兵被沖擊后,就迅速的在側翼集結,對墻式騎兵展開反沖擊,而排列緊密的墻式騎兵卻是轉個身掉個馬頭都難……
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敵人專門演練過這樣的戰術,而且還要近代騎兵是孤軍奮戰,沒有其他的幫手……
要知道西方戰爭史上,近代騎兵的活動范疇是相當有限的,他們更多是與槍炮配合作戰的兵種之一,很少有大集群的近代騎兵單獨上戰場的。
而且近代騎兵在有必要的時候,下馬變成步兵也不是不可以的。
反正啊,騎兵作戰遠不是秦朗他這種外行人所能明了的。
前三后二,五個騎兵群被李軒如此排布著,等于就在一線放置了六十人。
對比清軍的排布那是少了不少,可這又能如何?
騎兵沖鋒這種環境,那是不可能有群毆式的人多打人少的,有的只是騎兵的厚度,和一來一去一個沖鋒之后,調轉馬頭整頓隊列,人多的更好補充缺口,人少的則隊列厚度更單薄……
想想看,一個回合的交鋒中,對面十排厚度,你則只有五排的厚度,你這邊的人只能給敵人五次交鋒,敵人卻能給你十次交鋒,誰的損失會更大,誰會更多的支撐不住?
別想著在兩支騎兵交錯而過的沖殺中,你臨陣掉頭去打敵軍的后背心,那根本不可能。
“殺——”李軒高吼著。
(https://www.dzxsw.cc/book/42982981/70452745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