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把火給我挑起來!
孫之獬沒有死。
這是個很有腦子的人,之前益都局勢未壞的時候,他是跟譚泰貼的最近的漢族官員。
譚泰也對之很是信任。
早已經剃發易裝的孫之獬本身就很討韃子喜歡么。
這人年歲已經很不小,都五十多了。天啟二年(1622年)時候就舉進士,為庶吉士,繼為翰林院檢討。若不是崇禎初年,被列入閹黨逆案, 革職為民,這天下大變的檔口他絕對能位列朝堂重臣。
韃子入關之后,清軍攻占齊魯大部,召孫之獬入京,授官禮部右侍郎。
這個時候多爾袞并沒有如歷史同期那般“諭令剃發”,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因為韃清的形式雖然不錯, 卻還遠遠沒有達到壓倒性的優勢。
多爾袞多聰明啊,才不會在這個檔口火上澆油, 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呢。
可是孫之獬為了討新主子的歡心,又存著“標異而示親”,“為眾人所不為,得眾人所不得”的念想,在一日上朝時變得是“煥然一新”,不但剃了發,留了辮,還改穿了八旗官吏的服裝。當時,韃清朝臣分滿漢兩班,上朝的時候那都是涇渭分明的,見了孫之獬樣兒,滿班人說他是漢人,不許他入班;漢班的大臣說他是滿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兩班之間的孫之獬進退不得, 是狼狽萬狀。最后一狠心, 他反倒搗騰出一個剃發令的建議來。
疏言:“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制, 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這話真的是極得韃子的心的,可惜就是太犯眾怒,而且彼時韃清先后歷經了津門、徐州、膠東等戰事,被秦朗數次擊敗,氣焰大挫。多爾袞還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去一意孤行!
如此孫之獬于燕京朝堂之上便站不穩腳了,多爾袞想了想,就一腳他把踢回了齊魯,以按察使之名在譚泰軍前效力。
孫之獬就是青州府人么,有他在,可以省去譚泰很多事兒的。
事實上孫之獬也的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所以譚泰對他甚是信任。
腦袋聰明的孫之獬一直表現的對韃清忠心耿耿,但是在益都局勢驟然敗壞,一切都急轉直下之后,孫之獬卻尋一借口離開了譚泰,離開了那片化作禍害的府衙,他在益都縣衙被俘了。
陳艾山現在就把主意打在了孫之獬的身上,這個家伙絕對是要死的,可是孫之獬的家人卻不會被斬草除根。這下場比原時空屬于這孫子的下場可好多了。
不是因為陳艾山要與之交易, 而是因為秦朗的法治本就不搞株連,這一點上犯人的親屬比軍兵都還優越呢。
所以在這個大前提下,陳艾山才想到了孫之獬。他相信自己只需要稍微的利誘,就肯定能從孫之獬的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
這姓孫的都已經恬不知恥的認賊作父了,身為一個漢人,親自提議剃發,他的節操可想而知。
現如今孫之獬本身是萬沒有活下去的可能了,那就拿他的家人后代做交易,這廝還能不聽話?
“話已至此,孫之獬,你細細思量吧。”
益都牢獄中,陳艾山捋著胡須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開了監牢。只留下身后灰頭土臉,一身狼狽之極的孫之獬。
當然,孫之獬周遭牢房里并沒有再關押其他人等,那關押的人全都是孫之獬的兒子親戚。
“……”
一雙雙眼睛都在看著孫之獬,滿目的渴望神情,如同噴涌的火山,擋都擋不住。
孫之獬木木的看著陳艾山遠去的背影,再回頭看了看左右兒孫們渴望的眼神,“咯咯咯……”喉嚨里發出一陣怪異的笑。
他已經走投無路,不得不從了不是嗎?
聽那邊的招呼,至少他兒孫還能活,甚至他的重孫還能改名換姓,徹底與他這個注定要被釘在恥辱柱上的曾祖做一個徹底的分割,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這已經足夠了。
那邊給的誘惑已經足夠大了。
孫之獬他無可選擇,只有答應這一條,用自己最后的那點價值來給后人換取一個新生。
何況看看他這些兒孫們的眼神吧,那一個個的可都是要獻祭老爹爺爺的眼神,生死之間有大恐怖,一群凡夫俗子,怎么可能擋的過?
畢竟他們根上就不是有骨氣的人!
益都縣衙大門外,這個平素里路人都不敢正眼觀視的地方,此時卻排列起了十多個站籠,每個站籠里面都囚著一個滿清官員或官吏,還各有招牌掛在站籠邊,標示著他們原先的身份,比如府里的通判、同知、還有益都本縣的知縣、縣丞、典史、教諭,等等……
十多個站籠身份最低的就是益都縣里的典史和青州府的稅課司大使,可以說所有的人在益都都算是有頭有臉的角。
煌煌官吏被這般處置,真比一刀砍了他們都來得狠。
那同知、通判和知縣等人早已經后悔不失,要知道是受這般的屈辱,還不如學知府呢,直接一把火把自己燒了。
因為這人一旦躍居人上之后,就很難在自尊層次上再跌下來。
現在那些湊在他們跟前對著他們指指點點,嗤笑不已的家伙,放在之前,哪一個不是要畢恭畢敬謹小慎微?
可現在這些個螞蟻一樣屁民屁事沒有,自己等人反被如此作踐,真的是奇恥大辱啊。
殺人都不過是頭點地,秦朗也太狠了!直接在尊嚴在靈魂層次上給他們以凌遲。
籠外里三層外三層的老百姓們,一道道好奇、嘲笑、戲謔的眼光,就像是凌遲的刀片,一道道的割在他們身上。
當官這么多年的威儀,甚至還有韃清的皇權威儀,這一下是在益都全毀了。
這些人都不敢相信日后。
假若日后韃清卷土重來了,韃清一統天下了,益都青州重新歸于韃清治下,那么這些個百姓看著那時候的韃清益都知縣青州知府,會是什么樣個表情呢?
是害怕還是嘲笑?
是會低頭順服做綿羊,還是會想起今天的他們呢?
囚籠之前,一列十五六歲的童子兵持槍肅立,軍姿嚴整,儀態端正。
他們想一道不可摧毀的堅墻,死死的擋住了外頭潮水般用來看稀奇的人群,要不然保不準就會有人撲上來把這些個官全都撕成碎片。
就像那個被掛在最高處的孫之獬,早已經被無數人痛罵了。要不是眼下時候益都城里連個菜葉都不會有剩下的,臭雞蛋就更不會有,孫之獬早就被砸成垃圾堆了。
清軍進入益都之后就開始著手益都的軍事化改造,整個過程中多少百姓遭殃受罪?更別說之前益都易手的過程中,清兵是怎么堅硬擄掠的了。
這些韃清官府的官兒,在百姓的眼中全都是幫兇,全都該死。
所以秦朗是不會繞過他們性命的,也不會把他們送去金陵了,就在益都開一場公審大會,然后直接砍殺了他們。
大會開啟前的一夜,陳艾山親自帶著好酒好肉來見孫之獬。
而同時在這之外呢,曹文彬也對著一群人做著最后一遍的吩咐,“詞可都給我記住了啊。不是要你們誣賴好人,那些投靠韃子的官兒是什么樣的人,這些日子里又干了什么樣的事兒,大家可都清楚。固然這些事沒有發生在你們身上,但這都是確鑿的事實。
誰都沒冤枉。
所以你們一定要把氣氛給鼓動起來,哭罵的都要跟真的一樣,把火給我挑起來……”
(https://www.dzxsw.cc/book/42982981/7006730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