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多爾袞復(fù)起(下)
眼看沒人接押糧官這個燙手山芋,多鐸突然開口說道:“諸位,我倒是有個合適人選。”
“哦?”濟爾哈朗瞇著眼睛說道:“豫親王請講。”
在十幾道目光的注視下,多鐸認真地說道:“我舉薦睿親王出任押糧官!”
眾人先是一愣,隨后反應(yīng)各不相同。
代善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不行,絕對不行!”
“多爾袞本就是有罪之人,讓他去朝鮮籌備軍需已經(jīng)是法外開恩,決不能再給他押糧官的實職。”
“再者,我信不過多爾袞。他帶兵時戰(zhàn)敗只會損失自己的兵馬,可如果糧草出了問題,所有遠征蒙古的八旗兵都會陷入危險的境地。”
“禮親王言之有理,臣附議。”濟爾哈朗立刻表明了態(tài)度。
“臣也附議。”羅洛渾是代善的孫子,跟著表態(tài)。
眨眼間,八旗中有三位旗主明確表示反對。
議政的關(guān)鍵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多鐸獨掌兩旗,至少還要再爭取一位旗主的支持才能維持僵局。
這樣手握正黃鑲黃兩旗的福臨便掌握了決策權(quán)!
想到這,他把目光放到了豪格身上。
豪格正在猶豫。
議政前,多鐸私下里和他說過要讓多爾袞復(fù)出的事。
按照常理來說,他絕對不會同意。
但是多鐸提出了一個觀點:渾水摸魚。
在多爾袞失勢后,代善成了新的攝政王。
濟爾哈朗還是信義輔政叔王。
這兩人在明爭暗斗的同時還在打壓其他人,防止別人頂替自己的位置。
按照這種趨勢下去,豪格和他的正藍旗將再無出頭之日。
不過多鐸給了他希望。
按照多鐸的說法是讓多爾袞回歸朝堂把局勢攪亂,他們則趁亂打劫,渾水摸魚。
“你就不怕多爾袞回來搶了你的位置?”豪格嘲笑道。
“能搶走是他的本事,我自愧不如,認栽!”多鐸笑著回答。
回想起之前的對話,豪格又看了一眼濟爾哈朗和代善,心中漸漸有了結(jié)論。
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下,豪格對著小福臨說道:“皇上,既然各旗都不愿意擔任運糧官的職務(wù),不如給睿親王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
“畢竟...他是大清的親王!”
豪格這番話震驚了所有在場之人。
尤其是代善和濟爾哈朗。
他們第一反應(yīng)是豪格瘋了!
要知道爭皇位時豪格和多爾袞鬧得最兇,關(guān)系也最僵!
現(xiàn)在可倒好,豪格竟然幫著多爾袞說話。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皇上不可,”濟爾哈朗立刻向前一步說道:“若是重新啟用多爾袞,怕是會寒了那些戰(zhàn)死將士的家屬。”
“是啊皇上,多爾袞入關(guān)一戰(zhàn)造成了我大清前所未有之慘敗。八旗兵敗一次就夠了,不能再敗了,請皇上三思。”代善再次附和道。
壓力頓時來到小福臨這里。
索尼見狀站出來問道:“我有一事想問兩位王爺。”
“請講。”濟爾哈朗和代善同時回答。
索尼深吸一口氣說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制定了出兵蒙古的計劃,當務(wù)之急是籌備糧草,確定運糧官的人選。如果二位能找到合適的人選,此事自然不用商議。”
“可現(xiàn)實是你們既不不愿意押運糧草,又阻礙別人擔任運糧官,這不是為難皇上嗎!”
濟爾哈朗和代善同時沉默不語。
索尼邁步來到二人面前低聲說道:“兩位其實不必太在意這件事,縱觀古今有幾人是靠運糧立功的?沒有功勞就沒法辦升遷,對不對?”
濟爾哈朗和代善對視了一下,雖然有些不甘心,卻也只能答應(yīng)下來。
畢竟他們都不想承擔運糧的任務(wù)。
一番商議后,多爾袞的事終于定了下來。
“即刻把睿親王從朝鮮召回盛京,負責運送糧草。其余各部立刻集結(jié),準備隨時出兵草原。”
隨著一道道軍令下達,整個遼東頓時忙碌起來。
遠在朝鮮的多爾袞得到消息后欣喜若狂。
本以為會銷聲匿跡幾年時間,沒想到這么快就復(fù)出了。
在朝鮮征召了一萬士兵后,多爾袞帶著兵馬和糧草返回盛京。
在進城的當天,草原傳來消息:明軍出兵了。
“明軍分別從宣府和大同出兵北上進入草原,兩千先鋒重挫了察哈爾部三千騎兵。”崇政殿內(nèi),鰲拜正在讀塘報。
“察哈爾部三千騎兵被重挫?”多鐸第一個皺眉:“明軍領(lǐng)兵的將領(lǐng)是誰?”
“是流賊降將賀錦!他手中有一部分流賊精銳,這些人戰(zhàn)力很強。”鰲拜說道。
“既然如此,咱們應(yīng)該小心謹慎。”代善表情凝重。
“對,得謹慎!”濟爾哈朗也表態(tài)說道。
“臣以為應(yīng)該立刻出兵西進,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范文程開口說道,“自古兵貴神速!明軍還不知道我軍即將參戰(zhàn),現(xiàn)在出兵可以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運氣好的話能殲滅數(shù)支精銳!”
“范先生有計劃了?”鰲拜眼里開始放光。
他知道范文程有本事,如果能把握住這次機會立了大功,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范文程點了點頭:“我覺得此次出兵應(yīng)該兵分四路。”
“打仗打的是錢糧,明軍此次進入草原一方面是給蒙古人施加壓力,另一方面是為了搶奪牛羊等物資。”
“我軍一路扮成蒙古老弱病殘,去草原上誘敵深入。一路繞至明軍身后,截斷他們的退路。”
“前后夾擊之下明軍必敗無疑。”
“如此反復(fù)可消滅大量明軍。”
“第三路去山海關(guān)外做出進攻的態(tài)勢,牽制關(guān)寧騎兵,不讓他們?nèi)ゲ菰瓍?zhàn)。”
“最后一路則在草原上埋伏起來,等待明軍主力到達后與之開戰(zhàn)。”
“草原是騎兵的天下,明軍騎兵羸弱不堪一擊,我軍必勝!”
(https://www.dzxsw.cc/book/42882285/285799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