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明:距離亡國還有七天 > 第769章 渡河

第769章 渡河


六股河由數條支流匯聚而成。

時值夏日,雨水充沛。

上游水面窄且急,最窄的地方只有不到十丈。

下游水面寬且緩,最寬的地方可達百余丈。

觀察完河流的情況后,吳三桂打算召集眾將商議渡河的方法。

“不可!”謀士方光琛阻攔。

“為何?”吳三桂非常不解。

“總兵大人一定要切記,咱們只能負責打仗!至于怎么打,一定要由平遼總督王永吉說了算。”方光琛解釋道:“打勝了有關寧軍驍勇善戰的因素,打敗了有王永吉指揮不當的原因!”

“這...”吳三桂很是遲疑,“朝廷和陛下能信嗎?”

“不重要!”方光琛平靜回答:“有王永吉在前面頂著,只要關寧軍不發生潰敗,朝廷就挑不出關寧軍的毛病來!”

吳三桂盯著方光琛的眼睛看了一會,吩咐帳外的親兵:“備馬,隨我一起去中軍向總督大人請教渡河之法。”

“是。”

數百親兵簇擁著吳三桂和方光琛走向中軍。

行至半路,吳三桂忽然勒停戰馬。

“有事嗎吳兄?”方光琛問。

吳三桂沒有回答方光琛的問題,而是朝隨行的親兵吼道:“你們先散開,我和方先生有要事相商!”

等眾親兵離開一段距離后,吳三桂催馬湊到方光琛身邊問:“方兄能不能告訴我,你葫蘆里到底裝的什么藥?”

“吳兄是想問攻破寧遠城的辦法以及后續如何用兵吧?”方光琛抬起頭。

“是!”吳三桂認真回答:“你不說,我心里沒底!關寧軍是我的底氣,我不能把他們全都葬送在遼東戰場!”

方光琛沉吟片刻后問:“吳兄現在已經是大明朝的平西伯了,我想知道吳兄的目標是什么?”

“目標?”吳三桂被這個問題問住了。

見吳三桂不說話,方光琛提醒道:“是像秦良玉一樣憑借軍功被封為公爵,世襲罔替!還是想模仿當年的沐英一樣,永鎮一方?”

“亦或者...”

不等方光琛把話說完,吳三桂立刻打斷道:“沐英,效仿沐英!”

對他來說,秦良玉的公爵地位還是有點低!

而大明朝又沒有生前封異姓王的例子,所以目標只能是永鎮一方。

至于其他的,他還沒想過。

“呵呵,”聽到吳三桂的答案,方光琛淡淡一笑:“永鎮遼東是不可能的,當年的李成梁沒做到,今天的吳兄也做不到!”

“那...我該怎么選?”吳三桂有些沮喪的問。

“現在沒機會不代表未來沒機會,所以我才讓吳兄主動請纓打頭陣!這樣一來既能讓朝廷放下戒心,又能憑借軍功往上走一走。”方光琛解釋道,“至于關寧軍...”

聽到這三個字,吳三桂猛地抬起頭,“關寧軍怎么辦?”

“該出力出力,死多少人都不可怕,只要損失的不是精銳就行!”

“寧遠城呢?如何在損失最小的前提下攻下寧遠?”吳三桂又問。

“不知道。”

“不知道?”吳三桂的肺差點被氣炸了,“不知道還讓我主動請纓當先鋒?方兄,你別開玩笑!若是攻不下寧遠,我吳某人如何向朝廷交差?”

“沒開玩笑!”方光琛一臉認真:“我還是那句話,時局在變!王永吉是平遼總督,咱們只需要按照他的命令執行任務就行,沒必要想太多!”

“至于能不能攻下寧遠城,什么時候攻下,都是王永吉應該考慮的事!”

聽完方光琛的長篇大論,吳三桂忽然覺得自己不能像之前那樣信任方光琛了。

這個人固然有點本事,但這次出的主意等于把他架在火上烤。

讓他很難受。

“多謝方兄指點!”吳三桂對著方光琛拱了下手,率領騎兵繼續朝王永吉的中軍行進。

看到吳三桂,王永吉頓時喜笑顏開:“說曹操曹操到,來坐!”

過了沒多久,所有將領盡數到齊。

李性忠和吳三桂相對而坐,兩人雖然沒說話,但眼神已經開始打架。

王永吉及時說道:“吳總兵,說說情況吧。”

“是,”吳三桂提高嗓音,將偵查來的情況盡數告知。

然后開始商討戰術。

不討論戰術還好,討論起來后頓時亂了套。

“我認為應該趁夜渡河,不給建奴半渡而擊的機會。”

“晚上更不安全!先不提如何連夜搭建浮橋,很多士兵晚上看不清道路,根本無法行走!”

“那就把隊伍從東到西全部鋪開,一起渡河!只要同時渡河的兵馬足夠多,建奴就擋不住!”

“怎么擋不住?半渡而擊懂不懂?在我軍渡河時,建奴的輕重騎兵沿河跑一圈就把我軍陣型擾亂了,豈有不敗之理?”

“不如等一個大霧的天氣,趁霧渡河,建奴必無防備!”

“霧天可遇不可求,大軍每天耗費的糧草高達兩千多石!咱們等得起,朝廷等得起嗎?”

眾人對于如何渡河意見不一。

見討論的差不多了,王永吉開口道:“那就分兵渡河!一部分在下游假裝渡河吸引建奴注意力,另一部分在上游水窄處渡河。過了河之后迅速撲向下游,掩護下游兵馬渡河!”

眾人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只能同意。

給各部安排完任務后,眾人離去。

五月十六清晨,吳三桂兩萬步兵在六股河下游列陣。

騎兵環伺在后方。

他們提前就準備好了大量渡河器械。

除了各種船只竹筏外,還有造浮橋用的木材,木船和木板等。

呼啦!

令旗揮舞,關寧軍步兵將裝滿木材和木板的船只推到水中。

隨后士兵們登船用木材連接各船,開始搭造浮橋。

河對岸的八旗兵騎著戰馬沿著河岸不停巡視。

起初他們還想用弓箭射殺明軍,發現射程不夠索性放下弓箭,站在岸邊等待明軍進入射程。

六股河上游。

平遼大軍的左翼兵馬正在渡河。

第一批渡河的是明軍騎兵。

李性忠一馬當先,親率千余親兵踩著士兵連夜用生命搭建的浮橋來到對岸。

李性忠的侄子李順祖率領剩下的九千騎兵緊隨其后。

袁宗第和劉西堯的兵馬排在第三梯隊。

李性忠和千余親兵剛來到對岸,遠處傳來隆隆馬蹄聲。


  (https://www.dzxsw.cc/book/42882285/2857973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改则县| 大洼县| 和硕县| 若羌县| 蓬溪县| 阳城县| 崇信县| 新余市| 喀喇沁旗| 元氏县| 乌苏市| 林州市| 托克逊县| 措勤县| 龙江县| 浪卡子县| 宝清县| 昌乐县| 治多县| 如东县| 大渡口区| 呼和浩特市| 西吉县| 当涂县| 泽州县| 台湾省| 三江| 石嘴山市| 汉源县| 甘肃省| 九龙城区| 景洪市| 九龙坡区| 平舆县| 仙居县| 克什克腾旗| 都安| 连平县| 乐平市| 邹平县| 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