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大明:距離亡國還有七天 > 第854章 東線戰局

第854章 東線戰局


小凌河下游。

本欲渡河的朝鮮兵先是弄翻、弄丟了浮船,隨后士兵們又紛紛落水。

為了營救落水的士兵,岸邊的朝鮮兵全都加入了營救的隊伍。

“抓住繩子,別松手思密達!”

“快用力拉!”

在岸邊士兵的營救下,落水的士兵們開始被救上岸。

延城君李時昉捂著肚子說道:“衣服濕了的快回營換衣服,否則會染風寒!”

“你...”建奴監軍本想說些什么,但什么也沒說出來。

在當時,風寒致死的概率非常高。

從癥狀看,風寒的主要癥狀有頭痛,發熱,咳嗽,流鼻涕等。

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風寒既可能是普通感冒,也可能是流感,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炎。

當時的醫療水平并不發達,將這一類病統稱為風寒。

八月末九月初的遼東已經比較寒冷,李時昉讓這些衣服濕了的人回營換衣服也無可厚非。

“快速快回,不得有誤!”建奴監軍指著朝鮮士兵們大吼。

小凌河東岸的情況被西岸的明軍盡收眼底。

他們都看呆了。

“朝鮮兵...在干什么?”一個明軍問身邊的同伴。

“還能干啥,沒看見船沉了人也落水了嗎?”

“不是,我的意思是朝鮮的廂兵也太笨了,浮橋都搭不好!”

廂兵是負責架橋鋪路的部隊,也就是近現代部隊里的工程兵。

(廂兵是宋代的名稱,明代類似部隊的名稱查不到,只能借鑒宋代。)

實際上,各朝各代都有類似的部隊。

在宋朝,修橋鋪路的任務由承擔雜役的廂兵負責。

廂兵又稱廂軍,一般情況下他們不會上戰場參加戰斗。而是承擔運糧,筑城,打造兵器,修橋鋪路以及接送官員等任務。

元朝類似的部隊叫軍匠,又稱匠軍(《元史·兵志一》記載:取匠為軍,曰匠軍)。

平日里,他們要給士兵打造武器盔甲。

每逢戰事,他們都要跟隨蒙古兵一同出征。負責修橋鋪路,打造船只,制作攻城/防守器械。

清末的太平軍也有專門負責土木作業的土營。

到了近現代,出現了工程兵和舟橋部隊。

看著朝鮮兵拙劣的表演,劉肇基忍不住搖頭:“搭不好浮橋也就算了,身為廂兵連最基本的水性都不通,這也太假了吧?”

他猜到了朝鮮人會消極用兵,但是沒料到會這么消極。

作為修橋鋪路的廂兵,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會水。

朝鮮三面環海,會游泳的朝鮮人不在少數。

例如壬辰倭亂時,朝鮮在冊的水兵就高達十六萬,并不比大明水師的人數少。

不缺水兵的朝鮮竟然用不會水的士兵搭建浮橋,可見他們用心之險惡...

“濟爾哈朗如果看到這個場面,肯定會大發雷霆吧?”劉肇基繼續說道。

“不一定。”關遼登津水師副總兵林慶業回答。

“怎么說?”

林慶業干咳兩聲:“濟爾哈朗的目的是讓這兩萬朝鮮兵牽制咱們在東線的主力,所以...只要他們沒有潰逃就算完成了任務。不過咱們已經提前將主力調往西線,所以在這跟他們耗著就行。”

劉肇基點了點頭。

此時后方忽然傳來急躁的馬蹄聲。

回頭看去,發現有兩個探馬正一前一后沖向他這里。

“報,”第一個探馬勒住戰馬雙手抱拳:“總督大人的中軍正在南山一帶和建奴鏖戰,戰況焦灼。”

劉肇基想了:“建奴在南山布置了多少兵馬?”

“預估有四萬兵馬,具體無法探查。”

話音剛落,第二個探馬來到近前說道:“報,建奴正在西線的女兒河北岸集結兵力,似乎要展開決戰。”

“西線?”劉肇基一怔。

在開戰之前,明軍就把主攻方向定在了西線。萬萬沒想到,建奴竟然也在西線集結了重兵。

看來,雙方都預判了對方的預判。

“他們在西線集結了多少兵馬?”劉肇基問。

“目前看到的兵力在四萬左右,不排除還有更多。”探馬回答。

“不好!”劉肇基皺起了眉頭。

“怎么了?”林慶業問。

劉肇基焦急地說道:“松山之戰后從俘虜嘴里得知,濟爾哈朗的總兵力是十萬步騎外加三萬水師。”

“目前尚未不清楚建奴水師的蹤跡,可以暫時選擇無視。”

“十萬步騎在松山之戰損失了五千左右...那么建奴可用之兵還剩下九萬五千人。剛才探馬說建奴在南山布置了約四萬兵馬,也就是說他們極有可能在西線的女兒河一帶布置了五萬五千人!”

“而目前我軍在西線的兵力只有三萬五千人,比建奴少了近兩萬人!”

聽到這個數字后,林慶業頓時大吃一驚。

西線的女兒河是一片大平原,可用的戰術少之又少,基本就是正面硬碰硬!

而硬碰硬獲勝的關鍵是兵力優勢。

誰的兵力多,誰的勝算就大!

如果明軍只比八旗兵少數千甚至一萬,還可以通過陣型擊敗對方。

但...

雙方總兵力相差兩萬,這種劣勢很難通過戰術彌補。

焦急間,身邊傳來了笑聲。

是身邊的明軍士兵正在嘲笑河對岸的朝鮮兵。

此時河對岸的朝鮮兵還在忙著搭救同伴。

落水的士兵看似不通水性,實則都是個個都是善水的高手。

獲救前。

他們在水中不停地“掙扎”,但就是不往下沉。

獲救后。

他們又擺出一副僥幸的姿態。

在岸邊朝鮮兵的努力下,不但將落水的同伴全都打撈上岸,同時把水面上橫七豎八的浮船全都重新靠岸。

“快搭浮橋進攻!”建奴監軍朝著守御使李時昉吼道,“你若是再整幺蛾子,休怪大清無情!”

李時昉無奈,只能再次下令:“搭橋,渡河!”

“是!”

朝鮮兵再次聚集在岸邊,開始搭橋渡河。

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既沒有人落水,也沒人弄丟弄翻浮船。

他們將一艘艘浮船拼接起來,并在上面鋪上木板。

浮橋像貪吃蛇一樣開始變長,很快從小凌河東岸蔓延到西岸。

“殺!”第一波五百朝鮮兵拿著各種防具武器開始登岸。

“林副總兵,”劉肇基看著林慶業,“這場仗該怎么打?”

林慶業想了想,“按照約定,咱們只需派出數百騎兵象征性地沖殺一番就能將他們趕回河對岸。”

“那好!”劉肇基點頭,“我給你八百騎兵,有勞林副總兵親自帶隊將渡河的朝鮮兵趕回去。”


  (https://www.dzxsw.cc/book/42882285/2857965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延边| 泗阳县| 北川| 大埔县| 滕州市| 黔西县| 康平县| 双牌县| 宁强县| 洛阳市| 兰州市| 夏河县| 德惠市| 乐山市| 昌吉市| 古田县| 璧山县| 旬邑县| 体育| 墨江| 乌鲁木齐县| 榆社县| 榆社县| 达拉特旗| 伊通| 广昌县| 色达县| 夏邑县| 武鸣县| 平和县| 霍州市| 扎囊县| 乐陵市| 孟村| 绵阳市| 沅江市| 建瓯市| 南华县| 瓦房店市| 且末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