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李成棟
怎么補崇禎二十四年的虧空呢?
大明內閣首輔范景文早有所準備。
辦法有三個,分別是巡鹽,捐官和查貪!
大明有六個運司,去年巡查的主要是長蘆運司和兩淮運司。
今年查山東和兩浙。
在查稅的同時,捐官也同步進行。
如果這兩項收入加起來還無法彌補朝廷的虧空,那么他就開始查貪,用查貪的錢補虧空。
范景文是一個很在乎名聲的人。
所以他不會以查貪的名義抄官員的家。
畢竟史書上的字都是文人留下來的,他要是那么做,會被史書貶的一文不值。
不抄家怎么搞錢呢?
他有辦法。
歷代王朝包括大明有一種恤刑制度。
圣人以仁治天下。
為了彰顯圣人的仁,歷朝歷代的律法中都有一條針對老、幼、婦女等犯人的減免刑罰的制度。
又稱恤刑。
這項制度始于漢,初衷是體恤弱勢群體。
實施時卻變了樣。
以唐代為例,犯人犯了罪之后可以用財物贖刑。
說白了就是花錢免罪。
如果被判了笞刑,贖刑需要一斤銅。
如果被判了死罪,贖刑需要一百二十斤銅。
(唐代不同時期銅價也不同,官府定價為每斤銅一百二十文錢,中后期一斤銅價值七百文左右。)
也就是說,只要舍得花錢就能免死。
范景文的計劃是先查官員的貪腐問題。
用他們贖刑的錢補朝廷的虧空。
當然了,贖刑只是免于刑罰。
有罪就是有罪,凡是被查出的官員一律棄用。
有這個主意兜底,范景文的內心穩如老狗。
他回到文淵閣后先是喝了一杯茶,然后處理兵部剛剛送過來的調兵公文。
這封公文經過層層審批,最后分別下發到高杰和李定國手中。
李定國安頓好麾下步兵后,親自帶著騎兵北上遼東。
在他出發前,高杰也接到了消息。
“派誰去比較合適呢?”高杰看著手里的公文猶豫不決。
他麾下有三萬兵馬,裝備雖然比不上邊軍精銳的裝備,但這些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
尤其是身邊的家丁,都是以一擋十的存在。
他本想讓自己的兒子高元爵帶兵去遼東刷戰績軍功,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妥。
建奴戰力非常強,遼東全是硬仗。
萬一高元爵被別人刷了戰績命喪遼東,他高杰就絕后了。
正思索間,高杰的夫人邢氏走了進來。
“老爺還沒決定好人選嗎?”邢氏問道。
“還沒有,我本想讓元爵去,可又怕他出危險。”高杰嘆道。
“老爺何不親自前往?”
“我也想啊,朝廷不同意!”高杰再次感嘆,“現在剛開春,正是蒙古人犯邊的時候。我一走,薊州和密云的邊防就空了,如果蒙古人在這個時候犯邊,京師和陛下會有危險。”
“要不讓本深(李本深)去吧,他是老爺的外甥,拿到軍功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邢氏提議。
“本深...”高杰想了想,“他忠心足夠,但指揮能力一般...就怕他白白損兵折將,還拿不到軍功!”
“給他安排一個能力強的副手不就行了?”邢氏微微笑道。
“好主意!”高杰拍了下自己的腦門,“夫人果然聰慧,今晚我要好好感謝你。”
邢氏臉一紅,扭著腰肢快步離開。
等邢氏的身影徹底不見后,高杰才緩緩收回目光并大聲喊道:“來人。”
唰的一下,軍帳門簾被一個親兵掀開:“總兵大人有何吩咐?”
“讓李成棟來一趟!”
“是。”
李成棟字廷楨,號虎子,大明陜西寧夏衛軍籍出身。
歷史上的李成棟于崇禎二年跟著高杰起兵反明,由于迫害了許多女性,綽號“李訶子”。
(唐代以前女性內衣肩部有兩根帶子,唐代出現了一種沒有帶子的內衣,稱為“訶子”。)
后來高杰歸順明廷,他也一起跟著投降,駐守徐州,官任徐州總兵。
弘光元年高杰被許定國設計誘殺,李成棟率部降清。
投降后他跟著多鐸,張存仁和博洛征討南明,親自參與了歷史上的“嘉定三屠”。
在此后的三年時間里,他殺害了大量南明文臣武將以及無數反清義士。
可以說是滿清的劊子手。
后來由于和佟養甲不和,李成棟又率部反清,并在逃跑途中墜馬淹死。
崇禎早就注意到了這號人物。
他之所以同意把高杰調到薊州密云一帶擺邊,就是希望高杰盡快把李成棟派往遼東戰場。
只有這樣,才有機會名正言順地搞死他。
不多時,帳篷外面響起一陣沉重的腳步聲。
伴隨著門簾被挑起,一個身材高大,四肢粗壯,面目黧黑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正是高杰麾下副將李成棟。
此刻他身穿戎裝,目光里透露著兇狠。
給人的第一個感覺是殘暴,第二感覺是無情,普通人見了會被這種感覺壓迫的不敢與之對視。
李成棟快步來到高杰面前,“末將參見總兵大人。”
他剛訓練完麾下將士,額頭上布滿了汗水。
高杰笑了笑,指著旁邊的凳子說道:“坐。”
“末將站著就行。”李成棟挺著腰板說道。
“隨你便吧,”高杰繼續說道:“朝廷有令,命咱們調遣五千騎兵去遼東支援作戰。”
“末將愿往!”李成棟毫不猶豫地說道。
“別著急,等我把話說完,”高杰有些不高興的看了他一眼,“我的意思是讓本深帶兵去,可他臨陣指揮經驗不足,在戰場上吃敗仗倒還沒什么,就怕影響到王總督的計劃和平遼大軍的整體士氣。”
“總兵大人的意思是?”李成棟明知故問。
“我的意思是讓你和本深去往遼東,有你在,我心里會踏實許多。”怕李成棟心里產生隔閡,高杰開始PUA道:“你放心,去了遼東之后只要能打出名堂,我保你前途無憂。”
“總兵大人這里哪里話?”李成棟立刻口是心非的說道:“能給大人您效命是我的榮幸!有功勞是大人您的,有過我自己擔!”
“那怎么行!有功給你請功,有過我給你們扛著。”
李成棟心里冷笑了一下。
他不求能分到功勞,只求到時候不讓自己一個人背鍋就行了。
兩個人又各懷鬼胎的客套了一番,最后結束了談話。
次日晌午,李成棟和李本深率領五千騎兵從薊州出發,奔赴遼東。
(https://www.dzxsw.cc/book/42882285/2857957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