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蘇桃桃和蘇文瀚前前后后又忙活了足足一個多月,Z市的房地產公司總算成立,他們以為投資商的身份進駐Z市地產界,和當地政府合作打造首個名為“泰安家園”的地產項目。
這個項目為全國首個商品房項目,以賣“樓花”的形式,奠基后便開盤售賣“樓花”,正式推出市場。
改革開放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終于由蘇桃桃親手畫下。
這種新型的銷售方式一推出便引起社會各界的轟動,認為這個地產公司的老板簡直在“異想天開”,“傻子才會連磚頭都沒見著就掏錢買樓花”……
什么?認購樓花階段只要付五成首付?剩下五成購樓款可以分期向地產公司低息貸款?最長可以分期三十年償還?
房子還可以這樣買?
震撼,無比的震撼!
這都已經不是轟動,簡直是大地震!
可房子都是單位分的,為什么要自己掏錢買房?
當然,也有人認為就是因為房子是單位的,一旦辭職,房子就會被單位收回去,嚴格來說,房子不是個人的。
所以“商品房”的誕生反響非常大,大家都在觀望,坐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出現。
這個結果在蘇桃桃的意料之內,改革開放不單單指物質上的開放,還有人們思想覺悟的開放,一口吃不成胖子,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來。
要知道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市,這兩年“下海”做買賣的人像是雨后春筍般一個接一個冒出來。
這些沒有單位的人自然分不到房子,一家人被迫擠在狹小的筒子樓里,尤其是下鄉回城的知青,沒有單位接收只能和家里人擠。
人活一輩子不外乎三餐一宿,吃飽穿暖不成問題,娶妻生子總要有個屬于自己的窩吧,全家人擠在一個轉身都困難的童子樓里,怎么結婚生子?
人人都渴望有一個永遠屬于自己的房子。
這年頭資訊不發達,消息總是滯后。
某家早年移居港城回來探親的商人知道這個消息,馬不停蹄帶著親戚去下定。
如今他衣錦還鄉,也準備回來投資做點生意,家里早已經住不開,他還打算買間老破大的平房先住著,等賺到更多的錢再建一棟房子。
不曾想現在幾萬塊就能在Z市買一套一百多平的樓房,相比港城可要便宜太多了。
而且還是低息分期付款,對于他這種需要錢來周轉做生意的人最合適不過。
他不僅自己買,還慫恿身邊的親人買。
“港城那邊十幾年前就是這個購房模式,不過那邊都是跟銀行貸款,利率還不低,這邊可以直接跟開發商分期付款,利息還這么低,可見是為了一下子拿不出這么多錢的家庭著想,還是很良心的。
有能力買的還是趕緊買吧,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等現房出來就都要現款了。”港城商人有感而發。
一水之隔,不過是隔著一個關卡的距離,卻存在極大的信息差,兩邊放開程度有著天然之別。
有人半信半疑:“你該不會是個托,拿了人家錢來套我們的吧?”
“對啊對啊,沒有房契在手,我心里怎么那么不踏實呢?”
“就是,買房不給房契,等房款還完了才給,那都是幾十年后的事了,誰知道是不是騙我們的五成首付款呢?我可不干這種傻事!”
(https://www.dzxsw.cc/book/42836093/198284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