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買贈活動
游珺回到布莊,就拿了牌匾打算寫個買贈活動立在布莊門口,王嬸子和李嬸子看著游珺那牌匾,紛紛好奇的看過去。
“游珺啊,你這是打算做什么啊。”王嬸子好奇的看過去,布莊開了有幾天了,但生意不怎么好,早上的時候,聽游珺所出去轉轉想想辦法,還帶上了安安。
這差不多到了晚上才回來,回來后游珺就拿了木板寫東西。
不知道在寫些什么,她們都不認識字,但游珺和安安認的字,這年頭,認識字的女人都是富貴人家的孩子,但是游珺明明白白是隔壁村的姑娘嫁過來的,按理說不應該認得字,現在不僅認得字,還寫的漂亮的字,看著筆畫都覺得好看,盡管她們不認得。
“吸引顧客,買贈活動,買多少布贈送多少布。”
“還可以拼團一塊買,家里人多需要的衣服多,姊妹妯娌一塊拼團買布買的多里就贈。”游珺一邊寫上,一邊解釋道。
既然普通百姓沒有錢買布,買一布要等上兩三年的時間,那就趁這個機會,使用營銷手段,刺激消費。
在她所知道的刺激消費的方式里,也就這個買贈活動比較流行合適,拼團購買也是一種方式。
“那應該設計買多少送多少,送多了我們不虧嗎。”王嬸子想了想,方法是個巧的,要是她買布,有布莊說買多少布會送布,那她就是不買布,可能為了圖這個送布,也會多少買點。
但是現在開布莊的是她們,要是這樣真送會虧吧。
“一匹布是四丈,一匹布夠做兩件衣服,那就買一匹送一丈,五匹送一匹。”
游珺算了下成本和一匹布夠做的衣服,得出了這個買贈活動,賠錢倒不至于,掙得不多就是,現在主要的是賣出去,賣出去后再做別的打算。
從去年冬天開始到現在,她們一共織了一百匹布,那是王嬸子和李嬸子,叫上了姊妹妯娌一塊織的,織了幾個月的時間織了這么多布,算不上多,但也絕對不少,開布莊是夠了的。
想要以后繼續發展布莊,還是要繼續織布。村里的織布高手能三日斷五匹,一日斷一匹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些日子里,王嬸子和李嬸子幾乎沒有停過織布,加上姊妹妯娌的幫忙,布莊的庫存已經很多很多了。
單有庫存還不夠,重要的是賣出去,賣不出去什么都白說。
游珺的買贈活動立上去的時候,門口就圍了不少人,有人不認識字,看不懂寫的什么,就問,游珺就在一邊解釋。
還有王嬸子,李嬸子,也都一塊說。
“我們布莊新開張,今日給大家送布,買的布大人做衣服,送的布給小孩做衣服,買一次下來,大人小孩都有衣服了,過了這村沒這店了。”王嬸子李嬸子都賣力的說道。
她們身上穿的衣服干凈,用的布料還是自家布莊的布料,她們親自織出來的。
“你們布莊里這布買多少送多少啊,買不了那么多就不送了嗎?”圍繞著的人里有問道。
“可以和身邊的人一塊買,你們一共買五匹的話,就送你們一匹,買五送一,送的一匹你們自己分。”
游珺介紹到,拼團活動不都這樣嗎,她們宿舍之前買辣條還拼著買。買回來再說,買回來后再分著,同樣的價錢買到的更多何樂不為。
經過游珺的介紹,大家都明白了,不一會,布莊就進了人,開始的時候是一匹布一匹布的賣,后來又組團的,幾家的婦女都要布,游珺接受她們合買,合贈,送完她們再分。
這樣一來二去的,一天買了十五匹。
這是開張至今買的最多的一次布。
從進往后的每天,多少都能賣出去一點布,三月底的時候,天氣儼然是不冷了,安安身上穿的衣服也減少了些許,地里的莊稼也到了打理的季節。
布莊里有王嬸子和李嬸子在,游珺就抽了一天時間回家收拾田地。
安安也跟著回去,早上的時候,游珺和安安背著背簍去地里,背簍里拿著工具,還有午飯也帶著,中午就不回家了。
大河村的村民同樣也開始下地干活,游珺把地里的草拔了,和安安一塊,安安拔草拔的比游珺還仔細還認真,一上午下來,半塊地的草都處理干凈了。
游珺和安安坐在田壟邊吃午飯,早上的咸菜埋頭,還有蔥油餅,雖然硬,但是勝在好吃。安安確實是餓了,吃飯吃的認真。
有村民帶著孩子過來找游珺和安安一起吃飯。
一邊吃飯一邊說這話。
安安很大方的把咸菜分給對方吃,懂禮貌。
游珺家的咸菜是油菜團子,很好吃,在大河村,也就只有游珺家有這種油菜團子。
“游珺,你這咸菜是哪里挖來的,味道不錯啊。”
“我前些日子也在后山挖了野菜,但是味道苦澀,不好吃,你這個菜團子很香啊。”那婦女繼續說,她們家的地和游珺的地就隔了一個田壟,距離很近。
游珺想,她的菜團子抹油了,自然是香的,她在召陵縣買了點芝麻,用員外府的小磨磨了香油,帶回來家里,也就一點點,不過就是澆上一點,也是香的很,非常好吃。
“就我家門口的油菜花,沒開花之前,做成菜團子的。”游珺笑著說道。
她也是好運,認得油菜花的籽,在后山上一個干枯黃了的植株上找到,把籽收了起來,然后帶回家種了起來,圍著她家的墻邊屋后種的都有,整整齊齊的。
因為是游珺種的,村里也沒有人偷,順利長了這么大。
游珺想,等油菜花結籽了,榨成油,菜籽油的品質也更高,吃著會更好。
“你那油菜花的結籽了,那能不能給我點,我也想種。”那婦人既然都提出來了。
游珺就不好拒絕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一點籽而已,給出一小把就夠了。
游珺點了點頭,答應了。
那婦人立刻很高興。
中午一共也沒有休息多久,游珺和安安就又開始忙碌,不僅僅是除草,游珺還要給田地施肥,不施肥就很難增產。游珺肥料用的泥糞,也就是河底的青泥,實在河水下去的時候,游珺挑了個地方,挖出來的泥。
曬干蒸發水分后敲碎,有機物都在這碎塊里。
活著草木灰草莖發酵后混合到地里,施肥效果應當不錯。
在田地里老勞作的時間總是又漫長又快。
等忙完一天回到家里的時候,安安都小腿翹翹的爬到了床上,他需要休息。
安安脖子和頭發上都有汗,胳膊和小腿也有泥灰,需要洗個熱水澡。
游珺把地鍋里倒上水,點著火燒水。
把雞蛋洗干凈了煮,一下子煮了五個雞蛋。
現在生活好了,游珺也大方了起來,之前都一次兩個雞蛋的。
水燒開了,雞蛋也煮好了。
純熱水摻涼水來洗澡,雞蛋就剝開吃,咸菜家里還有,一口雞蛋一口咸菜,兩個雞蛋下肚,安安就吃飽了,喝了點白水就夠了。
游珺給安安弄好水,讓安安脫了衣服跳盆里。
然后游珺去吃飯,剩下的洗澡穿衣服收拾水盆都是安安自己來。
等安安洗完澡,穿上干凈的衣服時,也差不多吃飽了,游珺吃了兩個雞蛋,吃了點饅頭,也是就著咸菜。
還剩一個雞蛋,游珺先放著,等安安餓了吃,畢竟安安消化的快,可能半夜會餓,如果安安半夜醒了,那就吃,或者明天早上吃,反正也不壞。
三月里,游珺在召陵縣買了小雞,二十個雞崽,養在院子里的一個角落里,把菜圍好,雞圈進籠子里,等金秋八月,雞就能長大,可以吃雞肉了。
不過二十個雞崽全部長大的幾率不高,可能會折五六個。
雞也容易生病,需要游珺上山收集草藥回來,曬干磨粉,以備不時之需,游珺慶幸自己知道那么多亂七八糟的知識,在現代,她廣泛閱讀圖書館閱覽室的書,能懂的都懂點。
才不至于把這里的生活過的混亂,忽然恢復原始農耕狀態,游珺適應了后也漸漸有了成就感。
在大河村忙完地里,游珺和安安去布莊上,讓王嬸子和李嬸子放一天假。
游珺在布莊里對賬,賬本只有游珺一個人對,王大嬸和李大嬸都不會算賬。就連安安,可能也算不明白。
游珺在柜臺算賬,掌柜掌柜,執掌柜臺。有過來看布的人的時候,她才去接待。
麻布的布料著色能力其實很好,但是游珺的布莊里的布都還沒有染色,大家身上穿的衣服也都是最原始是麻布的顏色。
游珺想,等山上的植物長出來了,她試著給布染色,那聲音應該會更好,一般給布染色都用板藍根等植物的汁染,浸泡和蒸煮法都可以。
不過這都是后話了。
游珺現階段就是先經營起來布莊,以及家里的田地,院子里的菜,小雞,油菜花也常打理,不過院子這些,都是每天早上起來,晚上回去的時候照常收拾的。
算不得任務重的大事。
安安的學習也有進步,識得字越來越多了,說話也越來越流利,語言組織的不錯。
馬上安安也到了過七歲生日的時候,難得有人記得安安的生日,安安的生日,她的那個大娘記得。也就是芒種的時間點,過三個個月就是了。
等安安到七歲,十歲,十五歲,游珺想,把安安養大,也算一個樂事,以后安安長大了,去考科舉,慢慢的都步入正軌,游珺不得不做計劃做規劃。看的遠一些。
(https://www.dzxsw.cc/book/42765216/300325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