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只要他心系國家,再怎么優待都不為過!
稍晚一些,華科院材料研究所里,嗚嗚泱泱擠了一大群人。
這幫人都是從上午會場那邊過來的。
本來國家也沒打算讓這么多人過來,但一番勸說后,只有一部分公職人員因為工作需求,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崗位上。
余下的這好幾百人,全都不想錯過這有可能見證歷史的一刻。
國家對此也沒轍,只能緊急調來了幾十臺考斯特,才把人都運過來。
好在華科院材料研究所規模不算小,還有個大禮堂,勉強裝得下這么多人。
但這卻把所里的廚子給愁壞了。
這眼瞅著就要到飯點了,突然冒出這多人,長幾只手夠用的?
萬幸國家的組織能力還是很強的,計劃有變的同時就做出了安排,午前就派人送了滿滿一箱貨盒飯過來。
要不是這樣,那群廚子估計今天就辭職了……
邱睿倒是沒吃午飯。
此時他正穿著一身“戰袍”,站在實驗室里。
電池的充放電實驗不需要他,但導電樹脂中和毒性的實驗,沒人比他這個技術創造者更合適做現場指導了。
就這樣,時間一晃就來到了下午。
隨著一陣歡呼聲,從禮堂內顯示著實驗室事實場景的大屏幕中傳出,等待中的眾人紛紛打起精神。
是的,絕大多數來訪者,都是待在禮堂內等結果的。
實驗室可是研究所的重地,輕易不能放外人進去。
再說人數眾多,想進也進不去。
只有少數幾名相關領域的頂尖學者,被邀請去了現場觀摩。
就在禮堂這邊的眾人,等的有些抓心撓肝之時,材料研究所的馬院士,滿面紅光地拿著張檢驗報告單走到鏡頭前。
“諸位,剛才充放電實驗的數據已經出來了,而之所以這么快就能得出初步結果,完全是因為固態電池的充放電速度比傳統電池快得多。”
說到這,他頓了下,才高聲宣布,“測試結果和邱睿同志說的一樣,兩塊樣品的能量密度分別達到了502Wh/kg和510Wh/kg,而且理論可循環次數也比前面那塊樣品要高,預計能達到六千次以上!
眾人聞言,下巴差點沒掉到地上。
我滴個乖乖,這也太難以置信了!
才短短大半個月,那小子是怎么把能量密度提升這么多的?
電池成精的嗎?
但隨即,他們便意識到了另一個問題。
就算鋰硫電池有毒,就算到完全工業化還有一段路要走,就算這東西會對整個傳統化學電池行業會帶來一次九級大地震,但誰又能拒絕一種每公斤能存半度電的電池呢。
這年頭,老米那邊最先進的電動車,900多公斤的電池才能存60度電。
可要是換成邱睿的固態電池,只要200公斤就能存100度!
乖乖,正式立項怕是再也沒有任何阻力了……
不知是誰起的頭,有鼓掌聲響起。
頃刻間,淅淅瀝瀝的掌聲便轉變成雷鳴般的轟鳴,回蕩在會場的每一個角落。
久久不能平息。
……
與此同時,上京太液池的某間會議室中。
比起上午那場千人級別的大型會議,這場會議的規?胺Q袖珍級。
別看人數不多,在座人員的級別卻高得嚇人。
穿軍裝的,至少是一顆星起步。
而沒穿軍裝的,也都是電視晚7點檔和各大報紙上的常客。
此時每位與會者,都在認真閱讀著面前會議桌上的厚實資料。
而資料的封面上,赫然印著一行醒目的標題。
《關于新型鋰硫固態電池的研制與產業化可行性論證(內部完整版)》
標題下方還蓋著個方形“機密”字樣的紅戳。
顯然,和那份為了討論項目可行性、在組織中層人員間傳閱的“閹割版”資料不同,這份才是“原版”。
上面不僅詳細描述了固態電池的相關技術以及應用實例,還做了不少有關如何開展工業化和提高生產效率的構思。
雖然里面的很多想法,目前仍處于沒有驗證的概念階段,但其中的創新思路,卻是令與會的專家,尤其是來自工程院的張鳳群院士眼前一亮。
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作為大規模機械化生產設計與優化工藝流程方面的專家,張院士沒等全看完,就認可了這份資料的工程學價值。
真是天才般的想法!
“我想知道,這份資料是誰寫的,里面的產業化思路又是誰想出來的?”放下手中的資料,老院士有些激動的問道。
科技部一把手看了眼坐在會議桌最前方的那位老者,見其微微點頭,才開口答道:“您剛才所問的,其實都是同一人,也就是這次鋰硫固態電池的創造者,邱睿邱同志!
這下不僅張院士,在場的專家全都愣住了。
啥?
“你是說這個邱睿,不僅研發了全套的固態電池技術,還對工業化生產做出了細致的部署,但這可能嗎?”
張院士的這番話,也是在場諸多專家的心聲。
單單是一塊固態電池,就涉及了材料科學、電化學、能源學等多個領域。
就這還是沒有細數分支領域與交叉領域。
多少學者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在這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上取得多少建樹。
但這小子可好,不止能玩得轉,還能涉足工程學。
這不是扯淡是什么,聊齋志異嗎?!
“我們向他詢問過,比較合理的解釋是,他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相關技術的研究,現在只是厚積薄發而已……”說到這,科技部一把手也不知道怎么說好了。
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名曾經也是奮戰在一線的科技工作者,這位也不怎么相信邱睿的鬼話就是了。
但事實又擺在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這時,一位兩顆星綠色軍裝好奇開口,“哦?有什么問題嗎?”
問題大了去了!
知道這位中將不懂技術,張院士耐心解釋道:“以當今科學體系的復雜程度,一位科研工作者需要經過至少十幾年的系統化學習,才有可能在單一領域上取得一定成果!
“可他才18歲啊,就算是打娘胎里開始搞學術,也不可能有這種水平吧?”
“不,張院士,我問的不是這個!蹦俏恢袑㈩D了下,繼續問道:“我的意思是,他的這份可行性論證,有什么問題嗎?”
張院士愣了下,苦笑著搖頭,“不得不承認,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可行性非常高!
其他幾位專家也一樣,紛紛從自己所在的領域給予了充分的認可。
中將點點頭,沉吟了一番又看向坐在桌尾的那位與會者,“那么,他的這些技術有沒有可能是國外勢力給我們挖的坑?”
桌尾那位同樣搖頭,“我們安全部門調查過,確定沒有這種可能。而且境外目前也沒有這種級別的技術,所以不存在用來做局的可能性。”
“這不就結了。”中將雙手一拍,發出“啪”的一聲,“既然這些技術本身沒問題,來路也沒問題,那就算有些一時難以弄清楚的小瑕疵,在我看來也構不成問題。”
“重要的是,他愿意把技術拿出來,這就夠了!
聽到這番話,眾人想了想,是這個道理哈!
坐在最前方的老者聞言,也是陷入了沉吟。
就在這時,幾聲敲門聲傳來。
“進!”
一名警衛員走進來,敬了一禮后,放下一只文件夾便恭敬離開。
老者好奇翻開一看,眼前瞬間一亮。
見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老者笑著說道:“來,給你們念念!
“下午2點左右,華科院材料研究那邊傳來喜訊,確認邱睿同志的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了500Wh/kg,循環次數預計超過6000次!
“而就在剛剛,由邱睿親自參與的毒性中和實驗,測試結果也出來了,證實為泄漏后無毒!”
念到這,老者抬起頭掃視一圈在場眾人臉上的興奮,做出總結性陳詞。
“剛才韓司令員說的對,不管這些技術,真的是這個天賦過人的孩子自己研究出來的,又或者是從什么其他途徑得來的,只要國家有益,我們試試又何妨!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
老者見他們沒提出任何異議,緩緩站起身來,神色鄭重。
“那好,我謹代表此屆班子宣布,批準立項!”
掌聲雷動過后,老者看向科技部一把手。
“付部長,你們科技部和那孩子接觸最多,就由你們負責對接好了!
“要盡最大努力滿足那孩子的要求,其他部門也要全力配合!
“記住,只要他心系國家,再怎么優待都不為過!”
……
(https://www.dzxsw.cc/book/42698395/3636597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