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新的論文
店里年后開業第一天。
生意不錯。
“過年大魚大肉吃過癮了!”
“就盼著你們家這口面呢!”
“是啊,一段時間不吃錦云面館的面,還怪想得慌!”
“前幾天我想吃面了,自己試著做了份炸醬面,味道和這里比,相差太多了!”
“滋溜——哎呀,舒坦,就是這個味!”
許多住在附近的老顧客,看到面館開業,紛紛前來用餐。
郭有道也來了。
點了碗酸湯面,說要吃點酸辣爽口的,解解膩。
“郭院長,郭老師又去嶺南省了?”
林奇問道,他回來兩天了,還沒看到郭沁的身影呢。
“是啊,初四就回去了。”
郭有道說道:“公司給她打電話,打算給她錄歌出專輯了,叫她回去。昨天她打電話回來,說是這幾天一直在忙這事,大概還有幾天時間,就能錄完了。”
“這是個好消息啊!”
林奇笑道:“郭老師外形、嗓音條件都極為優異,先前翻唱的專輯銷量頗高,也證明了這一點。如今新專輯發布后,必定可以暢銷全國。郭老師也會成為華語樂壇的一枚冉冉升起的新星啊!”
“幸得有你相助。”
郭有道笑道:“沁沁說了,她這張專輯里的三首主打歌,全都是你創作的,如果沒有你,也就不可能有這張專輯。
不過,感謝的話,讓她自己對你講吧,我就不說了。
今天我來這里,一是為了吃面,二是想問問你,寒假快要過去了,距離你上一篇論文,也有兩個多月時間了,這段日子,你有沒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收獲啊?”
“倒是有一些。”
林奇說道:“在我的第二篇論文中,提到了鄉鎮企業的利弊,從那以后,我對國家中小型企業的改革工作就升起了一些興趣,做了些功課和研究。
寒假回到家里,我發現,我們縣里也正在大力推動國企改革。
于是我和當地領導進行了一番交流,受益匪淺。
綜合這段時間的收獲,我打算撰寫三四篇關于國企改革的論文。”
“看來,你的研究正在向細分領域發展啊。”
郭有道點點頭,道:“這很好,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你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認知。現如今,針對某個方面,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正是搞研究應有的方針路線……我很期待你的論文,第一篇大概什么時候能夠寫出來?”
“盡量在開學之前完成吧。”
林奇笑道:“您也知道,我還寫著其他東西呢。宋主編那邊,稿件也得及時供應。”
“理解,理解。”
郭有道笑呵呵道:“老宋前幾天來我家做客,提到你的時候還說呢,不知道你在家里有沒有寫稿子。”
“沒寫。”
林奇搖頭道:“一個字都沒寫。”
“那還不趕快寫?”
一道聲音從旁邊傳來。
竟是宋金水不知何時已經來到了店里,就站在他們身邊,聽他們聊天。
“哎呦,你這家伙!”
郭有道拍拍胸口:“嚇我一跳!”
“宋主編好。”
林奇向宋金水打招呼,請宋金水坐在郭有道對面。
“我前天中午來了一趟,結果你們還沒回來呢。”
宋金水說道,又沖顧錦云喊了一嗓子:“小顧,給我來碗酸菜肉絲面!”
“好嘞!”
顧錦云答應一聲,告知廚房,又上樓去。
林奇知道,她是去取宋金水年前給他們的飯盒了。
“回去半個月,一個字都沒寫嗎?”
宋金水問林奇。
“一個字都沒寫。”
“掙錢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宋金水說道:“稍微抽點空,寫個兩三萬字,那也是千把塊錢啊……看來你這是有錢了,飄了!”
“怎么可能?”
林奇笑道:“主要是半年沒回家了,想多陪陪家人。您放心,接下來這段時間,我肯定每天埋頭寫稿,爭取一周時間保底寫個十萬字!”
“這還像話。”
宋金水滿意地點點頭,又道:“實體書出版的事情差不多了,印刷廠那邊已經開工,預計再有半個月左右就可以投放到各個書店。怎么著,對于我年前所說的簽售會,你有什么想法嗎?”
“算了吧。”
林奇笑道:“我沒打算當明星偶像,沒必要露面,而對于小說銷量來說,辦不辦簽售會,也不會有什么大的影響。倒是如果你們打算弄什么簽名紀念版的話,我可以辛苦一下,練練簽名。”
“我就知道你會拒絕!”
宋金水搖頭輕嘆:“好吧好吧,既然你想低調,我也不攔你。只希望你在無人打擾的情況下,能夠多寫一些稿件,好吧?”
林奇爽快答應:“這倒沒問題!”
“宋主編,您的飯盒。”
顧錦云把飯盒拿了下來。
去年到家后,他們就仔細洗刷過了。
來到這里后,昨天又清洗擦拭一番。
“好。”
宋金水接過飯盒,道:“新的一年了,希望你們小兩口都多多努力,稿件越寫越多、學業越來越好,生意也芝麻開花節節高!”
“謝謝宋主編。”
顧錦云盈盈一笑:“也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這就要看林奇了!”
宋金水笑道:“只要林奇努力寫稿,我這工作就能順利!”
答應了宋金水要努力寫稿、答應了郭有道要盡快完成論文后,林奇接下來幾天,除了去各個店里看了看表哥表嫂他們的學習情況之外,其他時間基本上都用來搞創作了。
到了3月1日元宵節這天,他不僅寫完了一篇論文,還寫了七萬字的小說。
小說交給宋金水,都算是2月份寫的。
算下來,2月份一共也就交了十萬字的稿件,算是最近幾個月里,交稿數量最少的一次了。
中午,正好郭有道來店里吃飯,林奇便把論文交給了他。
“深化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幾個問題……”
他看了眼論文題目,道:“去樓上,你的房間里坐會兒?方便嗎?”
“當然方便!”
林奇點頭道:“您請!”
二人來到樓上。
郭有道坐在桌前,認認真真地看起了手里的論文。
“1987年后,承包經營責任制成為國有企業改革的主導形式。”
“但從各省市情況看,第一輪承包指標完成率逐年下降,國有企業經營效益地下的問題日趨嚴重,全國預算內企業1985年百元銷售收入實現利稅24元,1990年則為13.5元,下降幅度巨大。
“目前,已有大量企業開始了第二輪承包,但由于政策不穩定、市場走向不明朗及企業自主權缺乏保障等困擾,企業承包普遍出現了流于形式的傾向。”
“各地承包合同中對基數的規定,采取了各種靈活方式,承包中招投標等一系列競爭機制被取消,政府領導取代廠長充當承包人的情況在許多省市幾乎達到了100%。”
“承包期縮短,承包指標一年一核定的比例大幅上升。這些變通做法機關有助于第二輪承包的落實,卻使企業承包向著軟約束、低責任、無風險的方向發展,國有企業向傳統復歸現象普遍發生……”
(https://www.dzxsw.cc/book/42662358/3636594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