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遇險(一)
誰人不曾少年?清風(fēng)狂野,意氣纏綿。
策馳山岳,仗劍踏歌揚鞭。
水奔流,廊橋追夢,酒縱醉,亭閣撫弦。
爭等閑。雨雪驕陽,幾許衣鮮。
曲編。競花逐月,朝霞暮瑤,夢起云煙。
空識歸途,華堂孤心分飛燕。
萍花飄、流光浮彩,春曉處、故跡尋遍。
回首看。聲教情仇,悲笑人間。
一一一寄??玉蝴蝶〉·春曉處·
建隆三年十二月廿五日午時,載有符太后與小皇帝等人的馬車在一眾禁衛(wèi)護送下浩浩蕩蕩行至房州城外,早為等侯的房州刺史趙逢及轄內(nèi)諸縣官員俯身跪拜,齊聲言道,“我等恭迎周太后、鄭王(趙匡胤登基后尊符太后為周太后、郭宗訓(xùn)為鄭王)入城…”
此時只見一位年有三旬的宮女行到眾人前,言道,“太后有令,諸位大人免禮平身…”
“我等謝過周太后、謝過鄭王…”
刺史趙逢領(lǐng)著諸官員站起身形后,又聽那宮女道,“周太后有請刺史大人上前聽令…”
趙逢左右環(huán)視一眼身側(cè)的官員,略一遲疑后隨著宮女行到為首的馬車左側(cè),隨著左側(cè)廂窗竹簾緩緩上卷而開,臉顯憔悴之色的符太后臨窗望向趙逢,“有勞趙大人相迎,本宮路上受了風(fēng)寒,想是不能在王府備茶與謝諸員,趙刺史與諸員就不必再迎送入府了…”
趙匡胤登基之時,符太后已為有言在先,待與郭榮守滿喪制期日便遷居房州,而她當(dāng)日之所以如此作言,只因是江秋白臨終交待。而江秋白之所以如此交待,是恐她母子等人日后受人欺凌,唯有遷居洛逍遙所處的房州才最為安全。
但無論符太后等人遷居何處,實是為流放幽禁,而對于當(dāng)?shù)毓賳T來講是為燙手山芋。此下房州諸官員自是誰都不愿與她親近,以免惹來殺身之禍。
趙逢聞言心中暗松一口氣,故作猶豫后躬身作禮,“望周太后保重身體,下官就遵命行事了。”
言罷趙逢就行到一眾官員身前,低聲與諸官員一番私語后,復(fù)俯拜在地,齊為言道,“我等恭送周太后、鄭王入府…”
隨著趙逢等人起身分列城門兩側(cè)讓開路道,早為提前來到房州布置王府的原神虎營衛(wèi)程六前頭引路,領(lǐng)著車隊緩緩行進城內(nèi)。
車隊行至鄭王府大門后,剛下馬車牽著郭宗訓(xùn)小手的符太后,便見一位年過七旬發(fā)須皆白的老者近前作禮道,“草民翁牧見過太后,因少夫人臨盆在即,少莊主未能前來迎接太后,還望太后恕罪…”
符太后望了一眼站在左側(cè)的賀梅與裴管事,旋而微笑著對翁牧言道,“洛少莊主特意使賀先生、裴管事進京一路隨護而來,我與鄭王已是感激不盡,何來恕罪之說…翁先生且為回莊復(fù)命,待少夫人臨盆后,有勞再前來告知,我當(dāng)與鄭王前去賀喜。”
翁牧本不喜禮儀約束,聞言望了一眼裴管事,“少莊主有言,裴管事對房州諸處甚為熟悉,就先為留在王府,以便差遣…”
“如此也好,有勞翁先生代我相謝洛少莊主了。”
“那草民就先為告退了。”
隨著翁牧退去的身影,符太后環(huán)顧四周一下,轉(zhuǎn)而對賀梅言道:“怎未見青青前來?”
賀梅望向不遠處正指揮兵衛(wèi)卸下行裝的徐美菊,嘆了一聲,“昨日途中老身已差人去藥王谷通知太后車駕今日會到,她此下未曾現(xiàn)身相迎,想必是因汝南夫人之故。”
趙光義娶徐美菊入門后,趙匡胤封原汝南夫人(符太后六妹)為越國夫人,而將汝南夫人之號賜封與徐美菊。而對于常青青育有與趙光義的孩子,符太后早已從方常勝口中得知,她從未因此對常青青心生間隙,諸如對她六妹嫁與趙光義一事,她也從未有過怨恨,聞言嘆了一口氣,言道,“聽聞汝南夫人數(shù)度前去藥王谷,皆未得青青一見,此下想借我到來之便與青青一會…恐怕也不能如愿了。”
賀梅掃了一眼進進出出搬運行裝的兵衛(wèi),言道,“唉…一路而來,汝南夫人也將其苦衷言與老身知曉…老身想即刻回藥王谷與勸,畢竟她二人曾為知心之人…”
符太后點了點頭,“藥王谷與此距有一二百里之遙,賀先生若能將她勸下,且待明日再來不遲。”
“那老身就先為告退了。”
***
藥王谷,幾幢竹樓相圍的樓前空地上,青娥蹲身引著一位模樣可愛、約莫兩歲的小男孩學(xué)走路,望著小男孩邁著搖搖晃晃的步伐,站在不遠處的常青青‘咯咯’輕笑。
當(dāng)賀梅身形出現(xiàn)在竹片圍起的院墻門口時,常青青趨步上前相迎,“太后與小皇帝她們都安頓好了?”
“還未進府,我便趕來藥王谷,不過有裴管事在,你不必擔(dān)心。”
二人邊走邊言,行到院中的石桌邊上落座而下,望著已為被青娥抱起的小男孩,賀梅笑道,“近兩月未見,憶非倒是長高不少了,谷中清寒,此下讓他在院中學(xué)步,是以用清冷之氣,使他血氣升騰,助他陽氣生發(fā)…嘿嘿,青青你想早點激發(fā)憶非潛能,教他武學(xué)?”
“賀先生可是愿收憶非為徒?”
“若你愿意,我求之不得。”
“那待憶非站穩(wěn)腳跟了,我便讓他拜賀先生為師。”
“好、好。”賀梅點了點頭笑道,略一停頓,話題一轉(zhuǎn),“你打算什么時候去見太后?”
常青青微微搖了搖頭,卻也未岀言作答。
“我此番隨護太后而行,途中與徐美菊有過一敘,她將嫁與趙光義的原因告與我知曉,當(dāng)日…”
常青青截言道,“她如何原因嫁給趙光義,與我無有干系,賀先生不必與她解釋,而我亦未見恨于她,只是不愿與趙家之人有任何牽扯…”
賀梅心下一嘆,“那你真得要等她離去之后,才肯前往房州見太后?”
常青青避開賀梅所問,言道,“幾位太妃與小王爺可是一同前來?”
“杜太妃本是要帶紀(jì)王、蘄王一同前來,可惜紀(jì)王染了風(fēng)寒,故不能成行,母子三人便先留在開封。”
“那她們還住在宮中嗎?”
“太后遷居房州,杜太妃自不愿再留宮中受氣,她母子三人此下落腳在你原先的郡主府中,留有幾位忠心的兵衛(wèi)隨護。”
“那秦太妃與曹王啦?”
賀梅略一遲疑,“曹王不知所蹤了…”
“什么?”常青青大吃一驚,“曹王他是什么時候失蹤…方伯父他們可是知道?”
“方幫主兩年前已為知道…”
“那方伯父他、他為何不告知與我…”
“方幫主知曉先帝幾個嗣子中,你最為疼愛曹王,怕你分心要離谷去尋,是故未曾告知與你…”
“原來如此,難怪這兩年多我與信問候太后她們,太后復(fù)信皆報平安,想來是方伯父不讓她們告我知曉…”常青青眼泛淚光,“今時秦太妃已到房州,我終會從她口中知曉曹王失蹤一事,所以此下先生才實言與告…”
賀梅聽出常青青語氣以為自己也是特意瞞她,搖頭苦笑,“我亦是入京之時才為知道此事,而以我所猜,連逍遙他也未必知道…”
“這、這是如何回事?”
“當(dāng)日趙匡胤兵變?nèi)雽m之時,秦太妃恐遭不測,便讓一位名喚唐慬的龍衛(wèi)將曹王帶離岀宮,待你兄長常山與孟小虎他們回到宮中,秦太妃便將實情與告。
那時開封封城三日,常山料定唐慬還未帶曹王逃出城外,便使人暗中尋找曹王,可惜未為尋出曹王身在何方…但過了五日之后,常山向太后、太妃稟告,曹王已被唐慬帶岀城前往符太師之處相避。
那時太后便詢問常山是如何得知此消息,常山言稱是一位忠于先帝之人岀手相助使曹王安全離城,而消息正是此人所告知,等曹王平安到達大名府后,那人會再為通知。”
“兄長他未告訴太后她們…相助之人的身份?”
“未曾,想必是那人特意囑托常山不能相告吧…”賀梅搖了搖頭,嘆息道,“唉…卻未料沒過幾日常山他與小虎便遭難而去,而當(dāng)時符太后對符太師未出兵勤王心頭見恨,以至未與符太師見面,也自未能當(dāng)面詢問符太師…唐慬是否帶著曹王投奔于他。”
“太后為何不使方伯父前去打聽?”
“太后雖見恨符太師未為勤王,但她相信自已的父親絕不可能會對曹王不利,是故不曾與人前去打探…”
“待太后與符太師冰釋前嫌后,才為與信相詢符太師曹王眼下狀況,卻是得知曹王他們未曾前去投奔,是故才為告與方幫主…”
“如此說來,是楚先生離開中原之后,方伯父才為知曉…”
“正是。”
對于楚南風(fēng)心境受損帶著馬希蘭遁隱海外之事,方常勝來探望常青青之時也為告知,唯獨沒有告訴她曹王失蹤之事,而賀梅一直落腳藥王谷,方常勝索性一并隱瞞。
“會不會趙賊早已是暗中加害…”
“方幫主當(dāng)時也有此念,他便讓隨護趙匡胤身側(cè)的慧空大師前去詢問…當(dāng)時猶在人世的趙杜氏,結(jié)果趙杜氏信誓旦旦言稱,從未對先帝子嗣生有加害之心,何況當(dāng)時趙匡胤也作誓言過…”
常青青珠淚已然滑落,“丐幫弟子遍布四下都未能尋到,那、那曹王他們會在何處…?”
“丐幫弟子不曾尋到未必不是好事,起碼說明唐慬此人未為不測,曹王未流落街頭…”
“賀先生所言有理…”常青青微微點了點頭,突又是眉頭一皺,“可、可唐慬何以未帶曹王來尋我或方幫主…”
賀梅搖了搖頭,“這正是奇怪之處…”
一一一一-一-一-一
乾德元年正月元宵日亥時三刻,西京洛陽城內(nèi),張燈結(jié)彩的街道弄巷中行走著諸多鬧完元宵燈會歸家的百姓,一位年有二十來歲身著白色綢袍的年輕男子,疾步穿行在人群中,行到東街一處懸有‘錢宅’牌匾的宅院大門前止住疾行的身形,轉(zhuǎn)而行上門前臺階輕拍叫門。
片刻后大門微開,一位門僮探頭而看,“哦,是林公子來了…”
“你家少爺可是歸來了?”
“少爺回來一會了,此下正在廳上…”已將大門打開的門僮道。
“嗯。”林姓公子踏步而入,向宅內(nèi)廳堂行去。
廳堂中,一位身著寢服的年輕男子,閉著雙眼坐在廳正中的交椅上,雙腳置在身前冒著熱氣的木盆中,一位婢女蹲身在地正與他搓腳。
想是聽到的有腳步聲行來,睜眼望去,“咦”了一聲,對著已為行進廳內(nèi)的林姓公子道,“好你個林魁,約好了鬧燈會,半天不見人影,此下卻冒出來…”
“錢師兄勿怪,我之所以未能赴約,只因跟蹤一位遼國郡主……”
“遼國郡主?”那被喚作錢師兄的男子雙腳一收,置在木盆邊沿上,皺著眉頭盯著已為落座左側(cè)交椅上的林魁,“如何回事?”
“我去年秋日受方家掌柜雇請前往遼地購置藥材…師兄應(yīng)該知道吧?”
那錢姓男子點了點頭,卻未應(yīng)答。
“歸來時落腳云州宿夜,次日清晨,一行人收拾行裝出城,到了城門口卻被兵衛(wèi)擋下,被驅(qū)趕到城門邊上,約有半盞茶功夫,便見幾位遼人官員前頭開路,身后跟著一輛大馬車,那馬車后面有一眾隨從,為首的是一位年近五旬的漢子,那時聽到旁觀之人有人私語稱,是幽州留守回來祭祖…我來赴約的路上便是遇上了那護衛(wèi)首領(lǐng)…”
“你不會看錯人吧?天下容貌相近之人多得是…而即使是他…哦,不,你是說他隨護遼國郡主來到洛陽?”
“正是…”
“等等…”錢姓男子雙腳一抬,示意婢女與他擦干雙腳后,穿上軟靴,對著婢女道,“你且退下。”
“是。”那婢女端起木盆退出廳堂。
“你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
“約是酉時三刻時分,我便岀門往師兄宅院行來,途徑城中‘四海客棧’之時,便見此人牽著一位年約十歲的小女孩從客棧岀來,身后還跟有四位隨從…”
“等一下,你方才言中的遼國郡主莫不是…就是指這小女孩?”
“正是,師兄莫急,且聽我說來…”林魁言道,“正如師兄所言,天下容貌相近者頗多,我當(dāng)時亦未敢確認此人便是云州見過的那個護衛(wèi)頭領(lǐng),心疑之下便跟隨其后,那時街上已是人流眾多,他們自未發(fā)覺我在跟蹤。
隨著他們觀看了舞獅,曲戲、燈會等,期間我發(fā)現(xiàn)四位隨從都未曾有半句言語,而此人唯有那歡天喜地般的小女孩開口相詢才為作答。”
“那小女孩詢問什么?
“如…觀看燈會時,會作問謎底是什么,觀看雜耍時,會問藝人是如何做到之類。”
“那小女孩如何稱謂此人?”
“我聽她呼喚此人為‘師叔公’…”
“師叔公?”
“正是。而每觀看一處,他們都要等那小女孩移步才為相隨而行,期間從未岀言催促那小女孩,我便發(fā)覺那小女孩身份不簡單。
待行到治衙門前觀看燈會時,那小女孩看見街道上販賣冰糖葫蘆串時,便上前挑選,此人付了銅錢買下一串,那小女孩吃了一口,言道,‘哇,我在燕京從未吃個如此美味…’,那時此人咳了一聲,那小女孩便止言不語…”
“燕京…那小女孩是來自幽州?”錢姓男子聞言皺了皺眉頭,神情若有所思。
“那時我便確認此人定是我當(dāng)日見過的遼國官員隨護首領(lǐng),于是就一直跟蹤他們,直至他們逛回客棧,我恐他們見疑,待他們進入客棧有一盞茶時分,我才為進去要了一間房間。
幸好新年之際,客棧停留行人無幾,空房甚多,而他們剛為回店,店伙計與他們送水,房門未為關(guān)上,恰讓我看到了他們所落腳的房間所在。那人能為首領(lǐng),身手定當(dāng)不凡,我自不敢竊聽于他,便挑了一間與其隨從落腳相鄰的房間。
進入房間后,我便貼著墻板暗中偷聽,片刻后,聽到房門關(guān)上聲音,旋即又聽到其中一人言道,‘幽云習(xí)俗與中原之地也相差無幾,只是未為這般熱鬧罷了,小郡主倒是看得…’,此時只聽有一人低斥道,‘譚六,小心隔墻有耳,要讓卓先生聽到,你就要丟舌頭。’我自聽得心頭直跳,原來那小女孩竟是遼國郡主…”
此時,錢姓男子截言道,“我知道這小郡主是何人了…”
“是誰?”
“你說你在云州聽聞那個進城祭祖的遼國官員是幽州留守?”
“正是。”
“你知道幽州留守是何人嗎?是蕭思溫,他亦是遼國駙馬,其女被封賜為郡主合乎禮制…”
“哦!?”
“我本不知幽州留守是何人,年前三叔回來省親,與我聊了一會天下時勢,曾提及過幽州留守蕭思溫…”錢姓男子言語一頓,盯著林魁,“你離開客棧他們可是知道?”
“應(yīng)是知道,我喚來伙計假裝肚子餓了,那伙計便介紹了客棧中的菜肴,我借口不合口味,要到外頭尋其他美食,故而出了客棧來宅相告師兄…”
“哦?那你當(dāng)速回客棧,免得他們起疑。”
“師兄準(zhǔn)備如何對付他們?不準(zhǔn)備報官府捉拿嗎?”
“報官府?豈不損了我錢家‘奔雷劍’大名,而我爹爹與你師父皆為當(dāng)今皇帝身側(cè)的供奉,讓那些捕快相助,傳出去豈不笑話。”
原來這錢姓男子正是隨護趙匡胤身側(cè)的供奉錢望山之子,名喚錢承祖,而林魁則是錢望海的弟子。
“可那漢子應(yīng)是身手不凡,即使只是神念境身手,也不是我等剛剛踏入歸真境之人可以匹敵的。”
“你把孫先生忘了嗎?”
“孫先生?當(dāng)日大師伯與我?guī)煾冈鴶?shù)度請他入宮奉職,他皆為拒絕,如何肯出手相助?”
他二人言中的孫先生,名喚孫寅,以體魄見長入武,修為已臻明竅山腰境,相當(dāng)于以神識見長入武的抱丹小成之境,一身‘開山棍’棍法甚為了得,這孫寅不喜功名,隱在洛陽城外一村莊中打獵為生,與錢氏三兄弟是為相熟。
“嘿嘿,當(dāng)年契丹兵馬攻入洛陽時曾殺害了孫先生家人,孫先生對遼人是恨之入骨,我斷他定會岀手相助我等拿下這郡主…好的,閑話不說了,林師弟你回客棧去,我出城去請孫先生出手。”
“那何時動手?”
“待他們出城后動手,免得官兵聞訊趕來與我等爭功。”
“可是此下未知他們何時會出城…”
“他們終會有岀城一日,你回客棧去,明日退將出來,若是他們明日不走,我讓其他師兄弟盯著,在我等地盤之上,還怕他們跑了不成…”
“好,那我就先回客棧了。”
(https://www.dzxsw.cc/book/42661267/603407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