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 第21章 楊鎬犒軍(求追讀)

第21章 楊鎬犒軍(求追讀)


第21章  楊鎬犒軍(求追讀)

        當代善和皇太極在痛扁朝鮮軍的時候,劉綎等人經過了一夜的跋涉,終于來到了遼東的邊墻附近。

        大明的遼東邊墻,始建于正統二年(1437年),到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前后經過170余年的修筑。西起山海關,東到丹東虎山南麓止,長約一千公里。

        最早是為了防御蒙古各部,如今主要是為了防御建州女真對遼東的侵襲。

        明軍出關攻打建州,一般北面是選擇走沈陽出撫順關,或者南面走遼陽出鴉鶻關。但是去年建虜直接攻占了撫順關同清河堡,雖然最終撤退了,但是他們趁機破壞了沿線不少的遼東邊墻。

        此時為了征伐建虜,大明已經加征了“遼餉”,自然是沒有多余的銀兩來修復這些損壞的邊墻。

        于是李獻忠為了縮短逃回來的路,便同李如柏約定,提前在孤山堡附近的邊墻開了一個口子,這樣大軍就不必再北上鴉鶻關了。

        當大軍穿過邊墻的時候,劉綎還納悶,啥時候孤山堡附近的邊墻也讓韃子給破壞了一段?

        李獻忠只能裝傻充愣,說道:“數日前,建虜想從此處入關偷襲我軍;幸而被我們給發現了。”

        不過他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把戲,肯定是逃不過劉綎的眼睛。

        他沒想到這小子居然如此大膽,直接明目張膽的破壞邊墻。不過這遼東邊墻已經被建虜破了十多處了,也不在乎又多一處。

        其實長城也好,雄關也罷。還是要有足夠的兵力威懾對方,沒有強大的兵力,你將長城修的再堅固,也無法擋住對手。

        歷史上,建虜雖然攻不破明軍的關寧防線,不一樣繞路從其他長城的其他關口入關劫掠。

        所以自己破壞一段邊墻,李獻忠毫無心理負擔。

        畢竟如果多走幾十里路到鴉鶻關,誰知道半路會不會讓韃子給追上?

        此時明軍在薩爾滸慘敗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沈陽,遼東經略楊鎬面如死灰。

        起初敗兵逃回帶來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還以為是以訛傳訛,直到馬林的敗報傳來,他才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

        短短兩天時間西北兩路五萬人馬就這樣潰敗了,這可是自土木堡之后最大的慘敗,也是大明近兩百年來前所未有的失敗。

        看來自己的仕途算是走到盡頭了,甚至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難說。

        這時他開始有些后悔了,戰前杜松、劉綎兩人多次以軍備不足為由要求自己延后發兵日期。可自己卻用御賜的“尚方寶劍”強令他們出兵。

        并非是自己不知兵事,實在是朝廷沒錢了,兵部和朝廷反復催促。就連首輔方閣老也私下寫信說朝廷支撐不住了,要自己趕緊出兵,盡快結束戰事。

        自己可以對兵部的命令置若罔聞,卻不能違背方閣老的意思,方閣老是自己在朝中的依靠。

        朝中的那些御史言官,一個個彈劾遼鎮,說遼鎮將領養寇自重,無視建虜做大,以至于釀成今日之禍。

        可是捫心自問,哪一任遼東經略,遼東巡撫沒有上書朝廷,請求朝廷發餉整軍備戰,討伐建虜?可這一份份的奏章卻如同泥牛入海,杳無音訊。

        大明沒有銀子了,別說是整軍備戰,就連邊軍的餉銀都已經欠發了半年之久;若非是出征前先補發了2個月餉銀,恐怕都要鬧出兵變了。

        <div  class="contentadv">        不過失魂落魄的楊鎬還是下令嚴密封鎖消息,讓士兵緊守關隘。

        然后派人傳令知李如柏和劉綎,讓他們趕緊撤軍。此時遼東兵力空虛,他真怕努爾哈赤直撲沈陽和遼陽。

        現在只希望東南兩路大軍能夠全身而退,這樣他還有足夠的兵力堅守遼東。

        李如柏在接到了楊經略撤軍的命令后,留下總兵賀世賢率領五千精兵死守鴉鶻關,便直接率軍退回了清河堡同李獻忠與劉綎的東路軍匯合。

        然后將李獻忠深入赫圖阿拉,取得大捷,生擒李永芳,陣斬阿巴泰的消息傳給楊鎬。

        這也是李獻忠要求的,一定要等到楊鎬撤軍的命令傳來,再將他的勝利的捷報發出,這樣他們就不用承擔擅自撤軍的罪名了。

        楊鎬在得知南路軍深入赫圖阿拉取得大捷的消息后,欣喜若狂。

        雖然說兩千漢軍,一千九百八旗的斬獲并不算太多,但生擒李永芳,陣斬阿巴泰的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大功。

        更加難得的是他們居然從戰場上把建州八旗的首級給帶了回來,這可是實打實的斬首。到時候自己在此基礎上潤色一下,可就不止這些斬獲了,妥妥地是一場“大捷”。

        雖然難以抵消西北兩路軍的大敗,但在相當程度上挽回了朝廷的顏面。以他多年吃敗仗的經驗,只要朝廷的顏面得以保住,那么一切就都還有挽回的余地。

        更主要的是自己這分兵四路進攻的戰術見效了。西路軍戰敗是由于杜松分兵冒進,并非自己的進兵方略出了問題,若是杜松、馬林能夠多堅持幾日,此時建州的老巢赫圖阿拉早已被我大明攻陷了。

        想到這里楊鎬不禁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個為自己脫罪,踩杜捧李的想法在他的腦中浮現出來。不管怎么說,自己的腦袋總算是保住了。

        這個李獻忠還真是自己的大恩人,這場大捷實在是來得太及時了,于是他決定親自前往前線,給本次立功的將士發放賞銀,以激勵士氣,同建虜再戰。

        盡管自己嚴密封鎖消息,不過明軍薩爾滸大敗,西北兩路軍全軍覆沒的消息還是不斷的傳播開來。

        楊鎬也明白這是后金的探子在趁機散播明軍的敗報來擾亂人心。

        雖說他軍事指揮能力一般般,但是畢竟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幾十年,是一個擺弄人心的高手。

        當初他在朝鮮搞的明軍大敗,被革職后又能重新擔任遼東經略,指揮這場大戰,其鉆營的本事可見一般。

        此時他大張旗鼓的犒賞李獻忠,對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也能迅速穩定遼東的軍心士氣。

        就這樣楊鎬的人馬一路大張旗鼓的從沈陽前往清河堡犒軍。

        新書沖榜,求推薦票,月票,追讀,評論,打賞支持!

        感謝書友“維鵲”的打賞以及書友“海上野風”“鎮江紅”的月票。今天歷史類新書榜33了,上升了幾位,感謝兄弟們支持!每天新章追讀!追讀!追讀!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73778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