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喜從天降(求新章追讀)
第43章 喜從天降(求新章追讀)
擊退了建虜后沈陽城的軍民士氣空前高漲,之前的種種傳言搞的所有人都是一頭霧水,一會明軍大敗,一會明軍大勝。
不過這次明軍擊退建虜可是所有人親眼看到的,城外建虜遺棄的大量楯車以及數百具尸體那可是真真切切的。
楊鎬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下了,這也算是他指揮下取得的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勝利。
盡管殲敵不多,但是意義重大,穩定了遼東即將崩潰的局面。
薊遼總督汪可受、遼東巡撫周永春、巡按陳玉庭等一眾文官也都是興高采烈地。
汪可受和周永春二人親上城門鼓舞士氣,居功至偉。
陳玉庭雖然沒有登上城樓,但他一舉揪出了兩百多奸細,這次成功擊退建虜肯定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勞。
親自指揮守城的李如柏反倒和這場勝利似乎沒多大關系。
此時探馬來報:城外建虜的大營空空如也,似乎建虜已經撤兵了。
這下那幾個文官更來勁了。
遼東巡撫周永春說道:“雖然我們已經在沈陽實行了堅壁清野,但還是被建虜擄走了好幾萬百姓,還請楊經略乘勝追擊,給予建虜更大的打擊,再不濟也能救回部分被擄走的百姓。”
周永春的話讓楊鎬和李如柏都感覺很無語,兩人對視了一眼,無奈的搖了搖頭。
不得不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雖然楊鎬的軍事指揮水平的確不怎么樣,但是和這些文官比起來,他還是勉強能擔當起“知兵”二字。
楊鎬心想:老子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從建虜的馬蹄下逃脫,你居然叫我出城追擊,這真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了)?
于是他說道:“建虜向來狡詐,經常使用這種誘敵深入的把戲,我軍雖說今日小勝一場,也不可大意。”
“況且建虜都是騎兵,行動迅速,他們若是真走,我們壓根追不上;若是故意讓我們追上,那必然是他們的誘敵之計。”
薊遼總督汪可受也認為此時出城追擊建虜過于冒險,周永春才放棄了這個想法。
此時撤退的努爾哈赤也是相當郁悶,他沒有想到明軍居然出了鴉鶻關,然后一舉突破正紅旗的阻擊,直奔赫圖阿拉而去。
看來李家剩余的遼東鐵騎并沒有撤到沈陽城,這也是自己的情報滯后了。
若是早知道這支騎兵沒有退到沈陽,一定會對他有所防備。
如今沒有透出遼東明軍主力,自己的老窩反倒被明軍給偷了。
代善說道:“大汗放心,赫圖阿拉有鑲藍旗駐守,雖然濟爾哈朗初出茅廬,不過還有老將何和禮協助。明軍不過是輕騎突襲,應該不至于攻破赫圖阿拉。”
赫圖阿拉是后金的根本所在,如果被明軍攻破,那么他們這幾十年來積攢的家當可就要化為泡影了。
一旁的皇太極也說道:“大阿哥說的不錯,以何和禮的老成持重,赫圖阿拉定然不會有失。但這股明軍之前曾經襲擊了赫圖阿拉南面的大批城寨,只怕北面的古勒寨會出問題。”
“我建議我們不從清河路返回,而是直接走撫順關從北面回到赫圖阿拉。這樣我們有一定的概率從北面堵住明軍的那股騎兵。”
皇太極的建議讓代善十分不爽,因為如此一來,留在清河堡的岳托就變成了一支孤軍,很可能遭到明軍的圍殲。
此前他留在鴉鶻關的十個牛錄已經被明軍消滅了,要是岳托那半殘的鑲紅旗再被明軍吃掉,那么他的兩紅旗可就所剩無幾了。
<div class="contentadv"> 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于是代善說道:“從撫順關回赫圖阿拉不可取。首先我軍要攻打撫順關,這增加了不確定性,畢竟誰也不能保證短時間內就一定可以攻克撫順關。”
“另外萬一明軍得到我們攻打撫順關的情報,轉而走鴉鶻關,那駐守在清河堡的岳托就很可能會被明軍包圍。”
“走撫順關實在是太過冒險了。”
莽古爾泰早就對皇太極不滿了,他說道:“四貝勒的計劃過于冒險了,很可能造成鑲紅旗被明軍撤底消滅。況且即使我們走撫順關,從時間上也來不及阻止明軍攻克古勒寨。”
“為了一個可能的殲敵,將一旗人馬至于險地,我大金冒不起這個險;我贊成大貝勒的意見,大軍走清河路,這樣起碼可以保證大軍順利返回赫圖阿拉。我們不能犯明軍分兵冒進的錯誤,反過來又被明軍占便宜。”
其實兩邊都有道理,無論走哪條路線都各有利弊,當然代善的意見更加穩妥一些。
此時岳托傳來消息:鴉鶻關的明軍相當活躍,不但主動攻擊他派往鴉鶻關的哨騎,還不斷向清河堡周邊滲透,似乎有進攻清河堡的意圖。
畢竟此時建州的傷亡已經很大了,五個旗不同程度被打殘了,若是鑲紅旗被明軍消滅,八旗變成了七旗,這是他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
于是努爾哈赤決定大軍還是沿原路返回,到清河堡同岳托的鑲紅旗回師,然后從兩處遼東邊墻的缺口退回建州。
一天后,探馬來報建虜主力已經撤出了遼東邊墻并且焚毀了清河堡后,沈陽才開始派出小股騎兵出城前往清河堡附近。
此時楊鎬等人心里的石頭總算是落下了,看來這回建虜是真的退兵了。
雖然“沈陽大捷”的奏報他們早就寫好了,但是卻遲遲沒有發出。
畢竟查徽祖戰死,閻鳴泰在清河堡全軍覆沒,這兩場戰斗的具體情況他們不得而知。這場“沈陽大捷”他們唯一能拿的出的戰績就是沈陽城下消滅的那200正黃旗。
雖然相較去年建虜擄走人畜30萬來說,這次沈陽附近他們的斬獲并不多,可要是奏報朝廷這就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大敗。
大明費勁無數錢糧征集了四路大軍討伐建州,最后卻被建虜一路深入遼東腹地,劫掠一番之后揚長而去。
你讓大明的臉面,萬歷陛下的臉面往哪里擱?
這讓慣于諱敗為勝的楊鎬也頭疼不已,一時間沒有了思緒。
正在幾人左右為難之時,撫順報捷的騎兵趕到了沈陽。
三月十一日清晨,鐵嶺參將李獻忠橫掃建虜巢穴,斬獲頗多,救回被擄百姓萬余,繳獲物資數百車,目前大軍已經通過撫順關,正朝沈陽開進。
這讓楊鎬等人喜出望外,他們總算知道建虜退兵的原因了,原來是李獻忠直接抄了建州的老巢。
這可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楊鎬同汪可受趕緊命令沈陽城張燈結彩,慶祝大明又一次“犁庭掃穴”!
他們要率領沈陽的文武官員,出城相迎!
新書沖推薦,求推薦票,月票,追讀,評論,打賞支持!
感謝書友“海上野風”、“2021070523100145”的打賞支持,以及書友“北華強”、“看到啥唉就想懟”、“20210515091103489”的月票支持。兄弟們太給力了,這周分類新書榜最終排進前十了。感謝兄弟們每天2次追讀新章以及月票打賞支持!周一又要重新排榜了,感謝大家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737130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