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 第67章 楊鎬革職獻忠升官(求新章追讀)

第67章 楊鎬革職獻忠升官(求新章追讀)


第67章  楊鎬革職獻忠升官(求新章追讀)

        此時的袁應泰可謂是趾高氣揚,畢竟有證據在手,諒他們也無法抵賴。

        剛才一直愁眉不展的“撞棺侍郎”劉一景也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有了這種虛報的實錘,他們便能將楊鎬拉下這遼東經略之位。

        連首輔方從哲看楊鎬的眼神中都多了一絲怨恨,仿佛在說:“這種事情你居然在大營中公開說,不會私下密談嗎?”

        甚至他的心里已經開始盤起算接替楊鎬的人選了。

        就算東林黨能夠扳倒楊鎬,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是最后的贏家。

        李獻忠說道:“確有此事,我的確說過這話;也確實是楊經略提醒我將這份軍功補報上的。”

        此言一出,楊鎬的臉色相當難看,額頭上已經冒出了冷汗!

        袁應泰則是長舒了一口氣,看來事情終于成了。

        不過李獻忠又說道:“但這何虛報軍功有啥關系?”

        “末將第一次出擊不知道輔兵也可以作為軍功呈報,楊經略告知末將一下而已,哪里有提過要虛報軍功了?”

        “末將斬下建虜寨中的抵抗老弱的人頭可有作假,何來虛報一說?”

        袁應泰此時氣得滿臉通紅,這么明顯地暗示虛報,李獻忠居然硬說沒有。

        可當他要反駁的時候,卻又說不出話了,因為楊鎬確實沒有明著說要李獻忠虛報。

        這時李獻忠繼續補刀道:“末將只是如實上報了斬獲,至于這些輔兵首級該如何算,這是兵部的事,但是未將必須要如實上報。”

        “所以我不明白袁侍郎口中的虛報軍功是如何得出的結論?”

        除了楊鎬和李獻忠外,南路監軍閻鳴泰當時也在場,很快閻鳴泰也證明當時確實沒有虛報軍功之舉。

        作為南路軍的監軍,閻鳴泰的話最有說服力,畢竟這是他的本職工作。

        袁應泰現在算是看明白了,遼東的文武將官已經全部都穿一條褲子了。

        他們是鐵定要將這次遼東大戰搞成一次大捷,好借此邀功請賞。

        在李獻忠身上他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于是便結束了對他的詢問。

        可以說東林黨的盤算基本落空了,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唯一他們能夠抓住不放的就是楊鎬所提報的西北兩路大軍殲敵萬余,沒有任何根據。

        不過這個戰果楊鎬本來也就是估計的,有出入也屬于正常。

        袁應泰也不慌張,雖然這個結果很糟糕,但他們也不是沒有招。

        最后到了戰果盤點階段。

        縱然他們沒有抓到楊鎬虛報戰功的實錘,但明軍的損失要遠遠大于建虜,并且建虜殺入清河路,沈陽中衛,大肆破壞城池,擄掠百姓總是無法辯駁的事實。

        西北兩路軍戰死3萬2千人。殲敵一萬這個戰果,東林黨人肯定是不認的,最后將建虜的損失預估為五千人。

        就是東林黨人也想不到明軍實際的殺敵數,比這個還要小。

        東南兩路軍提報的殲滅建州八旗戰兵數量約為1萬7千人,明軍自身的傷亡東路軍約為8千,南路軍包含遼東鐵騎內也有6千人。

        不過閻鳴泰在清河堡以及李獻忠的騎兵在清河路殲滅的六七千八旗戰兵沒有首級的支持,只是預估。

        所以袁應泰給這個數量打了一個七折,最后認為殲滅韃子戰兵數量約為1萬5千人。

        至于李獻忠兩次深入建州腹地斬殺的那近2萬韃子老弱,他們一概不認為輔兵,此時建州的青壯已經全部出征了,留守的最多算是百姓。

        大明在清河路和沈陽中衛附近被建州擄掠的百姓約為4萬人,而李獻忠斬殺的建州老弱約2萬,救回的百姓為1萬2千。

        里外里大明的人口損失明顯大于斬獲。

        明軍雖然搗毀了建州第二大城古勒寨,但是清河堡也被清軍給徹底摧毀了。

        所以袁應泰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遼東之戰,明軍西北兩路慘敗;東南兩路的損失同建虜基本相當算是一個平局。

        所以并不存在“遼東大捷”,這一仗實際是大明打輸了。

        兵部最終實際認定的首級數量也比他們提報的要少很多,劉綎和李獻忠提交韃子首級為1萬多級,最后兵部核定能夠發賞的首級只有六千。

        劉綎名下1800級,李獻忠名下為4200級。

        <div  class="contentadv">        對此李獻忠也提出了異議,他一開始就很注重首級的保存,他們用火器殺傷的建虜很少,怎么會有3成首級被去掉?

        兵部的解釋是他們自有核驗的流程,對于一些特征不明顯的不予計算賞銀。

        李獻忠提交的首級質量確實要好于劉綎,所以東路軍的通過率僅僅比半數多一些,而他卻達到了七成。

        好家伙,袁應泰是妥妥地耍流氓,對此李獻忠也是無可奈何。

        這時候首輔方從哲和兵部尚書黃嘉善也是站在袁應泰這邊的。

        很簡單戶部沒有銀子了,雖然當初萬歷以為大捷的時候答應過賞銀他來出,但現在這個“大捷”想要他掏銀子是絕對不可能的。

        最終每級首級的賞銀也只有20兩,比巔峰時的50兩還是少了不少。不過做為補償對于斬首3級以上的士兵,以及各級有功將領的升遷還是會落實的。

        對于這場遼東之戰的結果認定,尤其是對于東南兩路軍的平局,黃嘉善卻不同意。

        雖說從雙方的損失上來看大明和建虜差不多。

        但是東路軍損失的八千人中,五千乃是老弱。

        如果將老弱也算上,那么李獻忠橫掃后方的2萬建虜老弱也要算上,大明還是一場妥妥的大勝。

        而且李獻忠還俘獲叛徒李永芳,斬殺了敵酋阿巴泰同阿敏。

        古勒寨是建州名城,其地位也遠遠高于清河堡。

        所以東南兩路明顯是我大明勝了,而且還是大勝。

        在黃嘉善的據理力爭之下,東林黨人最后也不得不承認東南兩路明軍取得了一場小勝。

        他們堅持認定后金的損失并沒有超過大明,加上其他因素,最多也只能算是小勝。

        這時李獻忠說道:“末將前往京師的前一天,建虜再次犯境鐵嶺,末將率領遼東鐵騎追入建州境內30余里,終于將其擊潰。”

        “此戰我明軍斬首建州鑲黃旗800級,末將親自斬殺了努爾哈赤的心腹大將費英東。”

        “末將該死,竟然將這件事給忘記了,我這就令人將首級送往兵部。”

        這時黃嘉善興奮地說道:“李參將真乃勇將也,放心這次首級兵部一定會仔細甄別,不會讓遼東將士寒心!”

        劉一景說道:“即使東南兩路我明軍勝了,也不過是一勝一負,我大明戰死將士4萬6千余,建虜損失的戰兵不過2萬1千,如此戰損豈能算做大捷?”

        這時首輔方以哲說道:“雖說是一勝一敗,但建州遭到了重創,一時難以恢復;我大明雖然損失不小,但并未傷筋動骨。遼東之戰只是暫時停下,其實尚未結束,現在言勝敗為時過早。”

        “本閣以為功是功,過是過。也不能因為一些人的過失,就抹殺了其他人的功勞。”

        本次遼東大戰最大的“背鍋俠”,山海關總兵杜松是導致西北兩路軍戰敗的元兇,不過其畢竟已經戰死了,也就不做追加懲處了。

        開原總兵馬林作戰不利,導致北路軍潰敗,不過念其奮勇拼殺,其二子皆為國捐軀,便從輕發落將其革職。

        本次建虜殺入遼東腹地,致使清河沈陽附近大量百姓被擄,遼東經略楊鎬,遼東巡撫周永春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故暫且革職。

        擢升南路軍主帥李如柏為遼東經略副使,暫時統攝遼東軍務。

        原鐵嶺參將李獻忠,多次深入敵境斬殺敵酋,居功至偉,擢升為開原副總兵,暫領開原路。

        原遼東僉事,南路監軍閻鳴泰血戰清河堡重創建虜,監軍南路斬獲頗多,令其暫代遼東巡撫。

        其他有功人員也一律給予升遷。

        由于東林黨人的一再堅持,本次遼東大戰,戰況不盡如人意,所以遼東經略和遼東巡撫必須要換人。

        但是現在對于遼東經略同遼東巡撫的人選雙方卻爭論不休。

        兵部和內閣提議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閻鳴泰升任遼東巡撫;但東林黨卻堅持要袁應泰出任遼東經略,周順昌擔任遼東巡撫。

        另外東林黨人堅決反對直接將李獻忠升為開原總兵,認為其過于年輕,加之此前楊鎬剛將其從游擊提升為參將,不宜升遷過快,故而暫時只擢升為副總兵。

        對于這三個任免,他們決定上奏由萬歷最終拍板。

        新書沖推薦,求推薦票,月票,追讀,評論,打賞支持!

        感謝書友“海上野風”的打賞支持,以及書友“櫻木花道0088”、“來、互相傷害”、“無限夢想的豬”、“yg2317”的月票支持。

        非常感謝大家每天的打賞,月票和新章追讀,收到第三輪推薦的通知了,真的很感謝兄弟們的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73371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