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 第109章 忽悠萬歷冊封,成功拿下營口港

第109章 忽悠萬歷冊封,成功拿下營口港


第109章  忽悠萬歷冊封,成功拿下營口港(求追訂月票)

        勛貴圈對于自己繼承寧遠伯的發聲,只是對萬歷這個決定的聲援!

        前提是要搞定萬歷下旨冊封,不然他們也難以聲援自己!

        至于天上人間的那些分紅,就算自己不有求于勛貴,也會將這份利潤拿出來同他們分享的。

        很簡單以李獻忠在京城的背景根本就不可能吃下這份紅利。

        京城的青樓多是官營的,自己這樣做是公然搶了他們的收入,要是沒有足夠的后臺,根本就開不下去。

        李獻忠自己的背景是不夠的,小小的寧遠伯在京城沒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何況自己還沒有當上。

        而且自己想賺勛貴們的錢,自然要拉上勛貴圈的幾個風向標。

        英國公張維賢的名聲不錯,應該還不至于如同自己的朱大哥那般貪婪無度。

        這次能搭上張之極又多了一個靠山。

        相信有了天上人間,自己在京城的情報系統就徹底鋪開了,當然后宮還需謹慎。

        萬一叫萬歷發現自己在后宮安插專門的眼線,很可能會得不償失。

        乾清宮內,隨堂太監常云說道:“啟稟皇爺,開原總李獻忠在宮外求見,說是要感謝陛下賜婚。”

        李獻忠鐵嶺大婚的事,在京城也是鬧得沸沸揚揚。

        已經有不少東林黨人上書彈劾他大肆鋪張,貪污無度。

        李獻忠是萬歷賜婚的,這些蠢貨彈劾李獻忠分明是在打萬歷的臉。

        這么多年過去了,這些文官還是如此毫不顧忌,對自己說打臉就打臉。

        萬歷問道:“李獻忠此時來見朕,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為了那寧遠伯之位來的吧?”

        李獻忠是李如松的私生子這件事,萬歷并不奇怪。

        早在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萬歷就已經猜到了,畢竟他同當年自己的愛將頗有幾分神似。

        所謂愛屋及烏,萬歷之所以如此寵幸李獻忠,一方面是他的確討人喜歡,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當初自己對李如松的虧欠。

        當聽說李獻忠在蒙古草原遭到4萬蒙古騎兵截擊搶親時,萬歷也是嚇了一跳,這一幕實在太熟悉了。

        同當年李如松遇害幾乎如出一轍。

        所以對于是否讓李獻忠承襲寧遠伯的事情上他猶豫了。

        從禮法上來說,這完全不符合規矩,雖然自己可以下旨由李獻忠繼承李家的寧遠伯。

        但這樣一來恐怕是將他架在了火上一般,更是要成為不少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這才是自己猶豫的真正原因。

        不然以自己的脾氣,是鐵定要和那些文臣對著干的。

        他們不讓做的事,朕偏偏要做。

        萬歷問道:“朕讓你調查的事情,查得怎么樣了?”

        常云說道:“襲擊李獻忠這件事,應該和朝中的大臣沒有關系,完全是建州在背后搗的鬼。”

        “李總兵應該已經化解了這次危機,如今科爾沁左翼三部已經公開同建州劃清了界限,并同李總兵進行了聯姻。”

        “李總兵鐵嶺大婚,的確搞得十分盛大,不過他公開下令不接受遼東五品以下官員的賀禮,五品以上官員的賀禮也限定在白銀100兩。故而并未對遼東百姓造成負擔,對他的彈劾純屬子虛烏有。”

        萬歷沉思了一下說道:“你去告訴李獻忠,他謝恩的奏表朕已經收到了,叫他回去吧。”

        這個時候見李獻忠時機過于敏感,他還是決定不見他。

        常云說道:“稟報皇爺,李總兵讓奴婢將這個東西呈上。”

        很快一個小太監就打開了一個包裹,將其中的礦石展示在萬歷面前。

        只見一塊綠油油的石塊中閃爍著些許金光!

        從未見過礦石的萬歷皇帝感覺很新奇,問道:“這難道是金礦?”

        常云說道:“據李總兵說這是他發現的銅礦,至于詳情奴婢也不太清楚。”

        聽到不是金礦,萬歷的臉上略微有些失望,不過他仍然掩飾不住自己興奮的眼神。

        因為大明實在是太缺銅了,無論是鑄炮還是鑄造銅錢都需要大量的銅礦。

        可如今大明最大的銅礦遠在西南邊陲的云南一帶,這些地方路途遙遠,運輸的成本很高;南直隸附近雖然也有銅礦(今安徽銅陵一帶),但銅礦的規模并不大,產量也不高。

        若是在遼東發現銅礦,運輸距離可就比云南近的多,他的經濟價值也大的多。

        萬歷對常云說道:“你帶李獻忠進來吧!”

        當看到常云耽擱了一些時間才出來,李獻忠知道萬歷終究還是抵擋不住銅礦的誘惑。

        很快他就將一個裝有東珠的錦囊塞到了常云的手里,笑嘻嘻地說道:“有勞常公公了!”

        常云收下東西后,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咱家謝過李總兵了!”

        很快李獻忠就被帶到了乾清宮。

        距離上次見到萬歷也已經過去了三四個月的時間了,雖然陛下的體態依舊是那樣略顯臃腫,不過起色貌似好了一些,看來自己的所獻的藥浴還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李獻忠在進行了叩拜后,又是一陣彩虹屁,搞得萬歷心花怒放。

        尤其是李獻忠那一聲聲的“君父”,還真讓自己對眼前這個小子有了一點疼惜之意。

        如今常洵不在自己身邊,太子又不對自己胃口,倒是這小子每次都能給自己帶來驚喜。

        大臣們口口聲聲把皇帝稱作“君父”,可又有幾個大臣能把自己當成父親一樣尊敬?

        怕是少打幾下臉都已經是給自己面子了。

        萬歷說道:“伱真的在遼東發現了一個大型的銅礦?”

        李獻總立刻嚴肅地說道:“末將無時無刻都想著能夠替君父分憂,故而多次率領礦探,深入建州的深山之中。”

        “終于在建州同葉赫交界的山區發現了銅礦,末將特地找來最有經驗的礦探,都確認這是一個大型的銅礦!”

        原本萬歷還很興奮,當聽到深入建州的時候,臉一下沉了下來。

        他沒好氣的說道:“搞了半天這銅礦是在建州地面上,你這不是讓朕白高興一場?”

        李獻忠一本正經地說道:“有道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末將既然敢將銅礦帶給陛下,自然有把握將銅礦拿下,豈敢用這件事情來欺君?”

        萬歷沉思了一下,說道:“今年的遼餉尚未征集,不可能支持你大舉進攻建州。”

        李獻忠說道:“陛下請放寬心,這個地區乃是一片不毛之地,建州根本就沒有在此修筑城池。無須朝廷撥下巨款大動干戈,末將動用開鐵兩路的兵馬即可拿下。”

        “屆時我們只需在此處修筑一座戍堡,派駐軍守衛即可。”

        萬歷眼前一亮,這倒是可行,修一座戍堡也就花數萬兩銀子,只是比較耽誤時間。

        于是說道:“朕這就讓遼東巡撫給你調撥銀兩同民夫,你務必確保在半年之內給朕將銅開采出來。”

        李獻忠說道:“末將是這樣想的,如果末將以朝廷的名義在此筑城,那銅礦的產出恐怕無法入到陛下的內帑。”

        “即使陛下能夠分得一部分,恐怕也要同戶部爭個頭破血流。”

        萬歷有些不可思議地看著李獻忠,問道:“愛卿有辦法可以讓銅礦直接入朕的內帑?”

        當初他派太監高淮到遼東征收礦稅,搞得遼東民不聊生,不少百姓甚至直接投靠了建州,還幾乎釀成了兵變。

        就這樣也沒替他籌措到多少銀兩。

        當然他派高淮去的另一個目的是給李成梁添亂,打破李家在遼東一手遮天的局面,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淮干的還是不錯的。

        他倒是想聽聽李獻忠有啥本事能夠讓這處銅礦直接如他的內帑。

        李獻忠說道:“這里位于建州同葉赫交界之處,末將可以讓葉赫部首領以感謝陛下賜婚的名義將這座銅礦的產出獻給陛下本人。”

        “屆時陛下可以下旨末將出兵筑城,保護銅礦。”

        “這樣一來銅礦屬于葉赫,他們將產出的銅獻給陛下,銅礦入內帑相信戶部也不好說啥!”

        萬歷此時差點沒有激動的跳起來,李獻忠這小子果然不簡單,居然能想到這一手。

        這銅礦是人家葉赫的,人家感謝自己賜婚,特的將銅獻出。

        這樣一來收入進自己的內帑他們還能說啥?

        他說道:“那還勞煩愛卿速速發兵筑城,這銅礦早日開采,也能早日為我大明提供財政支撐!”

        雖然自始至終李獻忠沒有提過關于寧遠伯的爵位,不過萬歷很清楚他心里打的是啥主意。

        原本他還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給李獻忠繼爵。

        不過如今葉赫部居然都給自己獻銅了,自己給哈齊婭冊封一個伯夫人,順帶讓李獻忠這小子繼承寧遠伯,倒也沒啥問題。

        李獻忠此時說道:“陛下放心,末將不日就返回開原備戰,爭取二月之內拿下銅礦,并完成筑城。”

        萬歷說道:“朕知道李愛卿想為君父分憂,可二個月筑城也未免太過兒戲了吧?”

        <div  class="contentadv">        李獻忠說道:“陛下有所不知,遼東可以購買一種叫做水泥的東西,這東西筑城很快,之前熊經略也正是采購了水泥才得以快速修復遼東的邊墻。”

        萬歷心情大好,說道:“若真能兩個月就完成筑城工作,得以開采銅礦,朕就下旨由你繼承寧遠伯之位。”

        李獻忠趕緊對萬歷千恩萬謝!

        李獻忠將茅元儀暫留京城,繼續主持天上人間的裝修以及相關人員培訓工作。

        由于朱純臣、鄭養性以及張之極等人的極力宣傳,天上人間尚未開業,就已經有不少權貴開始購買會員牌了。

        銀牌會員是100兩銀子,而金牌會員則是1000兩銀子。

        當然這些銀子相當于預存,是可以掛在會員牌上使用的。

        短短數日之內居然就賣出了11塊金牌會員牌,34塊銀牌會員牌。

        茅元儀甚至表示按照這樣發展下去都不用李獻忠撥銀子他們就能自己完成天上人間的裝修以及營業的啟動資金了。

        在李獻忠的授意下,葉赫貝勒布揚古上書謝恩,并表示為了感謝萬歷的賜婚,愿意將葉赫境內一處銅礦交由李獻忠代為經營,并將產出的銅礦全部獻給萬歷本人。

        這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在民間這就是老丈人將一個銅礦交給自己女婿打理,并將這個銅礦的產出送給女婿的老板。

        可這卻給朝廷出了難題,禮部從來也么有碰到過有人獻礦的,而且還獻的如此復雜。

        銅礦對于朝廷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可是這份收入貌似同戶部沒有任何關系。

        很快他們就覺察出了不對勁,熊廷弼做過遼東經略,他發現這個叫做紅透山的地方根本就是在建州境內,雖說離開葉赫并不遠,但也輪不到葉赫獻礦,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

        于是這位熊蠻子立刻上書彈劾李獻忠串通葉赫弄虛作假。

        不過李獻忠壓根就沒有給熊廷弼機會,早在布揚古的謝恩表還沒有抵達京師前,他就令李三順帶領出廣順關,占領而來原哈達部的一些領地。

        襲擊了那里的兩個小型鐵礦,并且解救出了千余名挖礦的包衣。

        這個消息使得努爾哈赤緊張了起來。

        皇太極說道:“啟稟大汗,昨日李獻忠的遼東鐵騎突然出了廣順關,襲擊了我們在原哈達故地紅透山附近的城寨,和鐵礦。”

        “不僅有明軍,似乎葉赫也參與了這次襲擊,我軍在那里只有少量的哨騎根本就無力在阻止明軍。”

        這個消息讓建州上下十分緊張,因為現在撫順關的賀世賢蠢蠢欲動,時不時就派人出關到界藩城附近,經常同八旗進行小規模的沖突。

        在南邊的寬甸堡附近上萬明軍精銳更是牽制了后金大量的精力。

        努爾哈赤說道:“看來消停了幾個月之后,李獻忠終究還是安奈不住了!”

        代善說道:“我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損失了不少人馬,才將明軍主力誘至寬甸堡附近。廣順關外不過是幾個荒蕪的山頭,反正建州境內不缺鐵礦,李獻忠也無非是出兵騷擾,他也不可能長期占領那里,我們不能因小失大。”

        皇太極說道:“大貝勒所言甚是,不過李獻忠還是不得不防,界藩城的守備還是要加強,以防止他南下替明軍解圍!”

        很快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就駐守到了距離撫順關不遠處的界藩城,這里可以同時阻止賀世賢東出和李獻忠南下,可以說是赫圖阿拉北面的門戶。

        此外幾個月前被李獻站搗毀的古勒寨,此時也已經重修完畢,杜度的鑲白旗也已經進駐此地作為第二道防線。

        李獻忠第一次主動攻入建州境內,原本還擔心會遭到八旗的強烈反擊,本次他集中了七八千人馬。

        遼東鐵騎,突擊營以及平虜衛的主力盡數被抽調了出來,甚至還有兩千助戰的葉赫騎兵。

        卻沒想到守了一個寂寞。

        孔有得說道:“根據情報司的消息,建州的騎兵此刻正在南線的寬甸堡附近集結,恐怕要爆發一場大戰了。”

        建州這種利用小股部隊引誘明軍增兵的戰術,也就袁應泰這種半吊子水平的家伙會上當。

        不過目前他在南線也有好幾萬人馬,其中不乏有白桿兵同戚家軍這樣的精銳部隊,建州想要一口吃掉他還是有難度的。

        他們這樣對峙也好,自己正好可以在紅透山附近修建防御體系。

        原本只是想在紅透山修建一座山城,以此作為據點占領這塊地盤。

        不過一座小型城池是無法完全保證銅礦安全運輸的。

        所以李獻忠決定先修筑一座關城,再次基礎上利用山勢再修建一道邊墻,將這個銅礦強行從建州的地盤上隔離出來。

        盡管平虜堡已經動員所有人員日夜不停的身生產水泥,要把邊墻全部修完,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也是做不到的。

        不過他答應萬歷的只是修完關城,并開始采挖銅礦。

        兩個月的時間已經綽綽有余了。

        此時已經拿下了銅礦,李獻忠自然是上書萬歷撥銀撥人。

        遼東巡撫的報告也遞了上去,紅透山地區確實已經發現了銅礦,而且正在明軍的掌控之中。

        熊廷弼遭到了萬歷的一頓訓斥,很快遼東巡撫閻鳴泰就撥發了白銀4萬兩,以及征調了萬余民夫開始筑城。

        李獻忠自然是不會傻到等朝廷的銀子和民夫到位才開始修建,他已經提前利用水泥鋪設好了一條道路,這樣運送物資的效率就就夸快了許多。

        另外筑城也不可能全用水泥,一些混著水泥用的石塊,已經城池的地基早就已經挖好了。

        才不過七八天的樣子,一座城池的輪廓就已經展現出來了。

        努爾哈赤沒想到明軍會在這里筑城,原本他還準備出兵阻止,不過7月正值雨季,時不時就會給你下場大雨。

        這種天氣是無法筑城的,加上明軍的哨騎非常多,他們也就沒太關心紅透山的情況。

        此時朝堂的爭論卻沒有停止,銅雖然是葉赫獻給萬歷的,可是修城筑路的銀子卻是遼東巡撫衙門出的,戶部強烈要求分一杯羹。

        不過此時李獻忠的奏章又上來了,他提議直接從將銅直接從遼河走水路運到耀州的出海口,然后在那里走海運到天津衛。

        這樣比陸路運銅的效率高出許多,也可以節省不少運輸成本,當然前提是要新建一座港口。

        然后遼東巡撫閻鳴泰也發來奏報,說是耀州附近的營口鎮附近適合修建港口。

        但是問題來了,修建港口的銀子又要遼東巡撫衙門來出。

        這戶部就不干了,為了運個銅,遼東又是筑城,又是修路,還要建港口,但最終一點利潤都分不到。

        盡管萬歷屬于鐵公雞一毛不拔的類型,不過這回他也明白一點好處不給是不行了。

        最終他們達成妥協,紅透山銅礦出銅的收益,1成用于礦場的運營及煉銅作坊的修建,1成歸屬遼東巡撫衙門,2成歸屬戶部,6成納入萬歷個人的內帑。

        遼東巡撫衙門再度撥銀5萬兩用于營口碼頭的擴建。

        朝廷派出運船及水師負責遼河的內何運輸,及到天津的海運。

        此時原來不起眼的耀州變成了香餑餑,只要港口一旦建成,遼東就多了一個對外貿易的窗口。

        雖然從萬歷十五年開始朝廷就禁止民間商人下海通商,可大明走私貿易從來沒有停止過。

        李獻忠通過獻銅饒了這么大一個圈子,最核心的目的其實就是用一個正規的手段修建營口港。

        作為一個后世之人,他自然明白大航海時代的意義。

        雖然他控制了開原三關,掌握了對蒙古的陸上貿易通道;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控制了海上貿易,整個遼東才會被徹底盤活。

        當然如果要從港口條件來說,營口港遠不如位于金州衛的旅順港,不過能擁有一個商港將大大提升遼東貨物的周轉。

        原來毫不起眼的耀州衛,便成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地方。

        李獻忠的地盤畢竟在開原,如果他用現在手下這些將領調到耀州,其目的也未免過于明顯了。

        于是他只能等繼續求助于自己二叔李如柏。

        希望李家可以推選出合適的人選來作為耀州守備,這樣一來方便自己掌控營口港。

        不久后,李如柏就送來了幾個候選人供李獻忠挑選。

        他的目光很快就停留在了“祖大壽”這三個字上。

        李獻忠暗自后悔,自己居然忘記了這一茬。

        祖大壽的父親祖承訓官至遼東副總兵,是李家的心腹將領,之后雖然因為朝廷對李家的排擠而被迫丟掉了兵權,可祖大壽肯定是李家的人啊!

        自己居然差點錯過了這樣一位大將。

        祖大壽此時為寧遠中右所游擊,李獻忠很快就通過閻鳴泰的關系,將祖大壽調到了耀州。

        由于新建營口港,調整耀州的守軍也很正常,這樣一來營口就落到了自己手中。

        雖然暫時還不知道營口駐扎的水師由何人掌控,不過在大明官場,只要有銀子,還有辦不成的事嗎?

        正當李獻忠志得意滿之時,茅元儀從京中傳來了消息,萬歷已經給紅透山礦場派出了礦監。

        這位公公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在醉仙樓,對自己拂袖而去的那位御馬監的劉公公。

        新書上架,求推薦票,月票,評論,訂閱,打賞支持!

        感謝書友“海上野風”的打賞、以及書友“星塵770”、“馬吉可泰倫”、“20210301106583291072”、“聽追烤雞腿”的月票支持。

        感謝兄弟們的訂閱!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733710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