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 第120章 明軍生擒濟爾哈朗,李獻忠對陣

第120章 明軍生擒濟爾哈朗,李獻忠對陣


第120章  明軍生擒濟爾哈朗,李獻忠對陣老奴(求月票追訂)

        信使的話如同一個晴天霹靂,使得努爾哈赤幾乎是愣在了當場。

        明軍居然主動出擊攻打界藩城了。

        原本以為憑借界藩城的堅固,阻擋明軍幾天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明軍來攻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回去支援。

        可如今明軍居然動用了新式火炮,一出手就幾乎炸塌了界藩的城墻。

        北線留守的兵馬并不多,他很清楚現在赫圖阿拉空虛無比。

        不過現在寬甸這里也已經進入到最后階段了,盡管漢軍攻不上去,但他并不想就此放棄。

        他厲聲說道:“四貝勒,一個時辰的時間可能攻下這寬甸堡?”

        皇太極明白現在時間的緊迫,盡管他心里也沒有底,不過這個時候也只能咬著牙說道:“大汗放心,此時寬甸堡內的明軍只有區區幾百之數,一個時辰之內正白旗定然拿下寬甸。”

        就當正白旗準備替換漢軍繼續進攻寬甸之時,又有一個哨騎趕到。

        這次倒是沒有傳來界藩城被明軍攻克的消息,可是李獻忠的遼東鐵騎已經出關了。

        明軍離開了鴉鶻關,目前正在進攻烏雞關。

        若是烏雞關失守,李獻忠勢必會再次兵臨赫圖阿拉城下。

        之前有界藩城的阻擋,努爾哈赤當然是不怕李獻忠偷襲赫圖阿拉。

        可現在界藩城岌岌可危,若是明軍再次突襲赫圖阿拉,那他的老巢還真就可能讓明軍給端了。

        望著這唾手可得的寬甸堡,努爾哈赤也只得嘆息一聲。

        留下數千漢軍繼續圍困寬甸堡,然后率領八旗主力日夜兼程向赫圖阿拉進發了。

        從鴉鶻關到烏雞關這段不足十里的山路非常崎嶇,被稱作“鴉烏道”。

        盡管鴉鶻關距赫圖阿拉的直接距離不足30里,但明軍卻很少走這條捷徑。

        實在是因為烏雞關前的道路太過狹窄,此處懸崖相抱,只能容一人行走,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此時一個個手持鐵盾的明軍正在向烏雞關發起沖鋒。

        雖然明軍的鐵盾可以擋住關上射來的弓箭,卻擋不住從關上滾落下來的礌石滾木。

        不一會的功夫已經有數十具明軍的尸體躺在關下了。

        茅元儀這是第一次參與明軍的攻關,他原本以為明軍攻擊烏雞關同界藩城一樣,只是為了迫使老奴回師,卻沒有想到李獻忠居然是動真格的。

        李獻忠笑著說道:“努爾哈赤打了一輩子仗了,我若是不親率遼東鐵騎出關,他恐怕不會全軍回師。”

        當然了本次明軍攻打烏雞關更多的是為了試驗他們的攻城利器臼炮。

        除了向澳門的葡萄牙人購買了最新的“紅夷大炮”外,平虜堡的火炮工廠還根據李獻忠提供的設計制造出了這種臼炮。

        臼炮是一種炮身短(口徑與炮管長度之比通常在1:12到1:13以下)、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線彈道的滑膛火炮;其射程近,彈丸威力大,主要用于破壞堅固工事。

        不過由于炮身沉重,且射程非常近。

        故而臼炮的運輸十分不便,必須將它推到城關底下才能進行發射。

        忙活了許久之后,在一眾盾牌兵的掩護下,火炮手才裝填完了臼炮的炮彈和火藥。

        然后終于將一顆巨大的炮彈射向了烏雞關。

        今年3月的時候明軍曾經一度攻克過烏雞關,并且摧毀了關上的城防。

        目前的烏雞關是韃子之后重新修建的,算不上有多牢固,只是用一些石塊堆砌而成的一道矮墻。

        隨著巨大的炮彈落地,烏雞關上的那道石墻瞬間被砸塌了。

        除了直接被炮彈砸成了肉泥的韃子外,飛濺出來的石塊更是順帶將附近不少的韃子砸得是哭爹喊娘。

        關下的明軍也被這巨大的威力給震撼到了,有了這個破城神器,以后摧城拔寨可就容易多了!

        當然了臼炮雖然破城的效果顯著,但是其自身的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

        先不說其自身比較笨重,裝填費事,射速緩慢。

        僅僅是要將其堆到城墻附近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能夠完全壓制城上敵軍的火力,并且還要阻止敵軍從城內殺出。

        還是要有絕對壓制對手的實力才行。

        不過總體來說臼炮的實驗還是成功的,起碼他可以幫忙拿下烏雞關了。

        果然在發射了三發炮彈之后,城關就已經被炸的不成樣子了。

        城上的百余名韃子更是傷亡過半。

        接下來明軍更是一鼓作沖上去拿下了烏雞關。

        李獻忠說道:“搗毀烏雞關,將這里的一切都給拆了。”

        然后他又對茅元儀說道:“茅兄應該還么沒有去過赫圖阿拉吧,距離此地不過二十里的距離,我們就去建州的老巢看一看吧。”

        烏雞關的山道非常險要,根本就無法騎行,明軍只能小心翼翼的牽馬翻山。

        在花了將近一個時辰之后,他們終于越過了烏雞關這道天險。

        如果我們在鴉鶻關之外再修一道城關和邊墻,將這鴉烏道納入到邊墻的范圍之內,這樣我們就可以長期駐守烏雞關了。”

        “到時候恐怕努爾哈赤恐怕連覺都睡不著了。”

        二百年以來其實大明一直是這樣做的,通過向外修筑戍堡同邊墻不斷地蠶食女真的地盤。

        無論是撫順關還是鴉鶻關又或是寬甸堡,其實原先都是女真人的地盤。

        大明憑借著強大的國力一點點的向外擴張。

        可惜一個國家的國力不可能永遠保持強大,徹底消滅建州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李獻忠說道:“茅兄的辦法好是好,卻不如直接拿下赫圖阿拉來的省事。”

        “放心吧,湯若望已經在幫助我們改進鑄炮工藝了。現在我們不缺銅,可以直接鑄造全銅的火炮,有了紅夷大炮和臼炮,再配合強大的火銃和騎兵,最多一年時間我就可以拿下赫圖阿拉了!”

        “建州一旦失去了地利,也就不足為懼了。”

        茅元儀說道:“根據情報這次建州攻打朝鮮收獲頗豐,獲得了大量的銀兩以及糧食,還擄掠了不少包衣,如今赫圖阿拉的倉庫里都快堆不下了。”

        “只可惜范文寀此刻不在赫圖阿拉,若是我們能夠里應外合,打開赫圖阿拉的城門,這回可就賺大了!”

        李獻忠同茅元儀兩人通過范文寀一手促成了建州南征朝鮮的結果,對于建州如此豐厚的收獲,李獻忠也是始料未及。

        原本只是想讓老奴“回口血”,可沒想到這是直接給他續了命。

        雖然擔任朝鮮總督后,自己也算是賺得盆滿缽滿,利用建州打開朝鮮國門的目的也達到了。

        可是建州力量一下子增加的太快也必然會對自己產生反噬。

        李獻忠說道:“建州如今雖說可以通過朝鮮包衣來解放漢人包衣,增加更多的漢軍。不過其建州本身戰兵稀缺的問題并沒有解決,這是他最致命的弱點。”

        “至于銀兩就更不用擔心了,無非是先在赫圖阿拉存一陣子,早晚都是我們的。”

        茅元儀一想也是這個道理。

        建州的銀子在自己境內根本無法流通,他的對外貿易如今全都卡在李獻忠的手里。

        自從得知建州在朝鮮收獲了大量白銀后,李獻忠直接讓梁三同范永斗二人將販賣給建州的商品價格給漲了一倍。

        無論最后建州是花出去,還是留在赫圖阿拉的庫房里被李獻忠給繳獲了,確實最終都是落入他的荷包。

        而且這位寧遠伯的手段陰損的很。

        他還讓范永斗給建州販賣假藥。

        不僅是以次充好,有些草藥甚至是先用水煮一遍,將其藥力先散去了七八分,然后再曬干了重新賣給建州。

        這些經濟戰的手段,實在是令茅元儀大開眼界。

        二十里的路程很快,不一會的功夫明軍就來到了赫圖阿拉城下。

        這已經是李獻忠第三次偷襲赫圖阿拉了,同時也是第二次帶領遼東鐵騎來到城下。

        放眼望去,城墻上已經站滿了藍色同白色鎧甲的八旗兵。

        李獻忠有些失望地說道:“看來杜度已經回防了,這次我們還是無法攻下赫圖阿拉!”

        隨著情報司的發展,如今對于建州的布防明軍不再是一臉抓瞎,幾乎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原本赫圖阿拉留守的兵力并不多,只有1500八旗兵同5000漢軍。

        當得知明軍攻擊烏雞關后,杜度還是第一時間就率領2000鑲白旗趕回了赫圖阿拉。

        但對他來說這個選擇是艱難的。

        因為界藩城的濟爾哈朗也遭到了明軍的攻擊。

        此時他選擇了赫圖阿拉自然就相當于放棄了界藩城的濟爾哈朗。

        可如今朝鮮的斬獲全部在赫圖阿拉,他也只有放棄濟爾哈朗了。

        茅元儀這是第一次看到赫圖阿拉,盡管此城建在一個高地之上,三面臨水地勢頗為險要。

        不過一座僅僅4米高的城池,同大明的城池比起來實在是算不得什么。

        畢竟建州的主力從寬甸趕到這里也只要一天的時間。

        想要將臼炮從烏雞關運到這里恐怕就要花去大半天了,而且臼炮的數量也不夠,很明顯赫圖阿拉并不是他們這次的目標。

        在赫圖阿拉城下示威了一下后明軍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古勒寨。

        盡管一路上還有其他城寨可以襲毀,但是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相較于給建州搞一些破壞,肯定還是徹底消滅濟爾哈朗的三千鑲藍旗和拿下界藩城更加重要。

        既然杜度已經回到了赫圖阿拉,那么古勒寨必然沒有多少兵力。

        <div  class="contentadv">        城中盡是一些老弱,很快明軍就攻入了古勒寨,將其再一次焚毀。

        此時界藩城的濟爾哈朗已經同明軍激戰了數日。

        明軍憑借著紅夷大炮強大的火力,第一天的時候就幾乎要將界藩城的北城城墻給轟塌了。

        不過濟爾哈朗很快也發現了紅夷大炮的弱點,那就是射速慢。

        這種大炮要比之前明軍的佛郎機火炮慢不少,紅夷大炮發射一次的時間,都夠佛郎機火炮發射三次的了。

        還有就是這種火炮需要散熱,發射一段時間后明軍就要停止射擊一段時間。

        這就給了他趁機加固城防的機會。

        另外就是此前對于明軍不敢攻堅的判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前方的明軍雖然進行了攻城,但都是依靠火炮以及火銃這種遠距離火器的打擊,根本就不敢近身肉搏。

        盡管一個白天下來濟爾哈朗手下的鑲藍旗被明軍的火炮同火銃打死了700多人,不過他總算是熬到了天黑。

        界藩城終于得到了喘息的機會,當然除了加固城防外,更重要的是要摧毀明軍的火炮。

        不然第二天界藩城強是一定會被轟塌的。

        于是濟爾哈朗將城內的白擺牙喇全部集中起來,組成了一支800人的“敢死隊”。

        由甲喇額真鄂濟托率領,趁著夜色出城突襲明軍。

        盡管明軍的兵力有六千人足足是界藩城守軍的一倍,但也不足以包圍城池。

        所以李三順并沒有分開扎營,而是將全部兵力都集中在了城北。

        這也就意味著建州八旗可以從任意一個城門出城。

        很快鄂濟托就率領八百騎兵從南門而出,他們饒了半圈之后還是悄悄地潛伏到了北門附近。

        當看到明軍火炮陣地上留守的兵力不多時,鄂濟托決定直接率領騎兵沖擊明軍的陣地,然后速戰速決,趁明軍沒有反應過來之際,直接點燃火藥桶炸毀他們的火炮。

        隨著鄂濟托一聲令下,他麾下的八百建州騎兵猶如一群幽靈騎士,突然出現在了明軍的陣地前。

        在月光的映射下,他們的盔甲閃爍著陣陣寒光。

        戰馬的疾馳發出的聲響在黑夜中顯得格外清晰,很快不遠處的明軍大營就有了反應。

        明軍的巡邏士兵口中高喊“敵襲”!

        集結的號角也被吹響了,明軍紛紛開始從帳篷中出來集結。

        不過此刻鄂濟托等人已經沒空理會明軍的反應了。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目光,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摧毀明軍的火炮陣地。

        這時城上的濟爾哈朗也在緊張地看著前方,只見到鄂濟托等人距離火炮陣地越來越近。

        100步,50步,30步.

        騎兵們紛紛從馬鞍上取出了他們的武器,他們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當他們靠近時,地面突然塌陷,一匹匹馬匹失去平衡,紛紛落入了明軍布置的陷阱之中。

        騎兵驚恐的呼喊聲同戰馬的嘶鳴聲響徹了整個戰場。

        突然大批明軍出現在了火炮陣地上。

        前排是手持巨大鐵盾的盾牌手,在他們的身后一支支閃爍著寒光的長矛映入了眼簾。

        當然最可怕的還是他們后面的火銃手。

        “砰、砰、砰”

        隨著一陣白煙升起,明軍的火銃手分成3隊依次像前方的八旗兵們展開了“三段擊”。

        一時間無數騎兵被火銃擊中紛紛倒地,這么近的距離他們的布面甲自然是擋不住明軍的魯密銃。

        彈丸輕松的擊穿了他們的身體,空氣中彌漫著一絲絲血霧。

        鄂濟托本人更是連中數銃直接從戰馬上跌落了下來。

        鑲藍旗的士兵更是一片哀嚎。

        就當火銃聲漸漸停息之時,數千明軍騎兵又從四周殺出,直接將剩余的幾百騎兵包圍在了炮兵陣地前。

        主將陣亡,遭遇明軍埋伏的鑲藍旗,即使戰力再強,此刻他們也已經猶如甕中之鱉,難以殺出重圍了。

        城上的濟爾哈朗也是焦急萬分,立刻召集剩余的鑲藍旗殺出城去接應這支“敢死隊”。

        可是一出北門他才發現,明軍為了防止他的騎兵突襲早就挖了數道壕溝,他根本就無法靠近。

        而明軍的火銃手們紛紛對其進行了射擊。

        在丟下了幾十具尸體后,濟爾哈朗只得灰溜溜地退回城內。

        沒有了援軍的鑲藍旗則是失去了最后的希望,盡管他們的個人戰力要遠遠強于這些明軍的騎兵。

        但此刻低落的士氣,同人數上的劣勢使得他們根本就無力扭轉敗局。

        一個鑲藍旗士兵剛剛斬殺了一名明軍,就被數支長矛給刺穿了身體。

        盡管此刻戰況依舊激烈,戰場上到處都充斥著金屬的撞擊聲,同戰馬的嘶鳴聲。

        但是倒下的鑲藍旗則是越來越多,最終這支八百人的“敢死隊”全軍覆沒。

        不過明軍也戰死了四百多騎兵。

        濟爾哈朗這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原本三千人馬,現在已經不足半數了。

        他知道如果明軍強攻,那么這界藩城一定是守不住的。

        可是他現在仍然不能撤退,如今建州的主力不在赫圖阿拉,界藩一但失守明軍全可以繞過古勒寨直撲赫圖阿拉。

        現在他別無他法,唯有死戰。

        奇怪的是雖然明軍一早就用紅夷大炮轟塌了北門的城墻,但他們只是利用火銃繼續射殺城上的士兵,并沒有攻城。

        濟爾哈朗所幸直接將人馬撤下了城墻,只留幾個哨兵在城上觀察情況。

        他也不守城了,準備率領剩下的千余人直接同明軍進行巷戰。

        但是到了第三天,明軍卻一反常態開始向城北發動進攻。

        鑲藍旗的弓箭手們很快就登上了城墻,但發現明軍只是佯攻,目的是誘殺城上的弓箭手。

        正當濟爾哈朗怒罵明軍無恥之時,明軍突然殺入了南城。

        他這才明白自己這是上了明軍的當。

        由于明軍接連幾天只攻北城,加上目前兵力吃緊,故而他在其他三門留下的士兵并不多。

        毛文龍麾下的廣順軍早就偷偷轉移到了南門外。

        廣順軍打開城門后,李獻忠的遼東鐵騎很快就殺入城中。

        盡管濟爾哈朗第一時間就組織了對南門的反攻,但是鑲藍旗的士兵根本就抵擋不住鐵甲重騎的沖擊,沒過多久就被沖的七零八落。

        明軍的火銃手在城墻上射殺鑲藍旗,而遼東鐵騎則在城內肆意擊殺敵人。

        濟爾哈朗且戰且退,最終身邊只剩下了十余名親兵。

        他深知自己已經不可能再殺出重圍了,想要舉刀自盡,卻不料被火銃擊中了右臂,最終無奈地被明軍給生擒了。

        李獻忠沒想到建虜居然在界藩城中也存了2萬多石糧食,這下他們連軍糧都不用再運了。

        很快李三順就將用準備好的水泥,強行補上了北門被炸塌的那部分城墻,而十門紅夷大炮也被安置在了界藩城的南門之上。

        此時遼東鐵騎已經到了,所以李獻忠讓李三順帶著剩下的明軍騎兵返回開原,留下滿桂指揮其余的步兵守城。

        盡管滿桂知道這位寧遠伯很年輕,不過當他看到本人的時候還是大吃一驚。

        雖說不斷的征戰使得李獻忠的皮膚已經不再那么白皙,不過這俊美的模樣實在無法同殺神聯系在一起。

        但是不服不行,滿桂參與的這第一戰就攻下了建虜重兵防守的界藩城,還生擒了鑲藍旗的旗主濟爾哈朗,全殲了三千守敵。

        而明軍自身的傷亡還不足千人。

        更讓他驚訝的是李獻忠居然是從鴉鶻關出兵的,一路搗毀了烏雞關,古勒寨,直接將建州殺了一個對穿。

        明軍在休整了一夜后,努爾哈赤就率領主力來到了界藩城下。

        只見遠處的八旗兵密密麻麻,足有兩萬多人。

        在消滅了這三千人后,李獻忠估算建州女真的八旗兵也就剩下2萬5千人了。

        這兩萬人估計是已經差不多是老奴的全部家當了。

        此時他們并不知道明軍紅夷大炮的射程,還是習慣性的將隊伍列陣于兩里開外。

        因為此前明軍佛郎機火炮的射程是絕對不會超過兩里的。

        盡管已經同建虜打了小一年了,這還是李獻忠第一次同努爾哈赤直接對陣。

        于是他決定直接用“禮炮”歡迎他,隨著城上火炮的一聲聲怒吼,一發發炮彈直接飛入建虜陣中。

        雖說實心彈并不能造成太大的傷亡,但他們沒想到明軍的后跑居然能打這么遠,還是讓他們的陣中一片慌亂。

        努爾哈赤突然發現,濟爾哈朗居然被明軍綁在了城樓上,他的臉色突然變得非常難看。

        雖然此前阿敏同阿巴泰戰死了,可是還沒有建州的貝勒被明軍給生擒過,這對于建州的士氣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皇太極說道:“啟稟大汗,城上那個身穿銀甲的明將應該就是李獻忠。”

        盡管建州同開原軍已經交手了多次,但是他還是第一次見到李獻忠,他知道這是一個難纏的對手。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感謝書友“20210301106583291072”、“20170312191853272”、“純真道人”、“20200119163703971”的月票支持。

        感謝兄弟們的訂閱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71302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