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 第122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雙

第122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雙


第122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雙倍月票追訂)

        這個遼東經略副使明顯是內閣和萬歷不想將遼東完全置于李家的掌控之中。

        不過好在如今遼東的一把手是閻鳴泰,就目前來說這位閻大哥對自己還是不錯的,除了熊廷弼之外他也是大明文官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閻鳴泰也有堅守清河堡同血戰南關的經歷,不至于在軍事上扯李獻忠的后腿。

        對于目前這個狀態,李獻忠還是比較滿意地,對遼東的掌控力不小,又不至于引起滿朝文武太大的猜忌。

        對于李獻忠在營口擴建商港,私設海關收稅閻鳴泰是心知肚明的,不過他并沒有點穿。

        李獻忠以恭賀閻鳴泰升任薊遼總督為由,將營口海關的稅收的三成放到了閻鳴泰的名下。

        閻鳴泰是一個情商同智商雙高的人,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這么快的升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朝廷對李獻忠和他身后李家的忌憚。

        所以表面上他們二人的交集少了,甚至刻意的出現了一些疏遠。

        但實際上二人是相互依托的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他們建立了沿遼河南下,從開原到營口的運銅走私路線后,沿途的沈陽和遼陽兩地的收入也增加了。

        李獻忠也從這條走私線的收益中拿出一份分給沈陽的李懷忠以及遼陽的劉綎。

        畢竟有錢大家賺,有道是閻王好過小鬼難纏,雖然上層從萬歷到戶部以及遼東巡撫衙門都是紅透山銅礦的既得利益者。

        但若是這些沿途的守將們一點油水沒撈著,必然會遷怒于走私的商販,最終影響到商路的暢通。

        可以說如今遼東各路其實已經在逐漸恢復之中了。

        薩爾滸大戰后,建州的動作不可謂不大。

        北攻開原,南戰寬甸。

        雖然雙方的損失都很大,甚至明軍還丟掉了寬甸六堡。

        但是建州再也沒能突破大明的遼東邊墻,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遼東的百姓目前不再受到建虜的威脅。

        他們對朝廷的信心正在逐漸恢復中,至少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因為日子過不下去而偷偷跑到建州那邊去給韃子做奴隸了。

        在情報司的宣傳和策動下,還時不時有建州那邊的包衣逃回大明的邊關。

        隨著開原邊關貿易的興起以及營口海上走私的泛濫,整個遼東的經濟開始被激活了。

        現在遼東各路中,除了慘遭破壞的清河路,其他的各路的經濟其實都被商路帶起來了。

        李獻忠現在的收入也在穩步提升,盡管實行了“開中法”后開原對蒙古的貿易的商業稅收主要變成了糧食和物資的儲存。

        不過通過梁三同范永斗的對外販賣,尤其是在恢復了建州的貿易后,現在李獻忠每個月收入就高達三萬兩。

        自己對京城販賣人參、毛皮、東珠這些目前也可以穩定在每月萬兩左右。

        不過勢頭最猛的還是來自朝鮮的收入。

        黃海鹽場產出的粗鹽目前幾乎壟斷了遼東同蒙古的鹽路。李獻忠在遼東以低價販賣“黃海鹽”,很快就占據了市場,其他商人也很知趣的放棄了向遼東同蒙古販鹽。

        而且通過同安東金氏的合作,朝鮮的上層社會對于的精鹽需求也被他們給壟斷了。

        鹽業這一塊目前每月也有上萬兩的收入,如果后期能夠打開大明的內地市場,或者販賣到更遠外喀爾喀蒙古,那么收入還將大幅度提升。

        隨著大明的商品大量涌入朝鮮,以及朝鮮的商品通過走私回到大明內地。

        仁川同營口港每個月能夠給李獻忠帶來兩萬多兩的稅收,而且還在穩步增長中。

        這樣算下來寧遠伯李獻忠每個月差不多有七萬兩的收入。

        當然天上人間也是一個暴利項目,不過目前這塊收入歸屬于情報司,用于支持情報司在全國各地的發展。

        畢竟隨著情報點的鋪開,情報司要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不過情報地在各地開設的產業也是有一定盈利能力的,目前茅元儀是有盈余的。

        除了遼東,草原,朝鮮同京師,情報司的情報點已經拓展到了九邊各鎮以及南京、澳門、蘇州、揚州、泉州、廣州等地。

        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最多三年,基本大明的各地都會有情報司的據點了。

        拿下新成立的撫順路之后,李獻忠又增加了五千人馬的編制。

        朝廷的五百副扎甲到位之后,遼東鐵騎終于可以進行擴充了,目前擴充到了三千人。

        目前開原、鐵嶺同撫順三路的明軍總兵力也已經達到了兩萬六千人。

        其中“遼東鐵騎”同“突擊營”的各三千騎兵作為機動兵力,也是李獻忠對外征戰的主力。

        開原城包括開原三關駐軍八千,鐵嶺衛以及平虜堡相對屬于后方駐兵三千。

        新設立的撫順路目前最靠近建州,駐軍九千。

        趙率教率兵四千守衛撫順關,滿桂則是率領三千人駐守界藩城,其中包括裝備精良的兩千平虜衛。

        這兩人雖然不是遼東李家的人,不過是歷史上袁崇煥非常倚重的兩員得力干將,李獻忠如今利用自己的上帝視角率先提拔重用了他們。

        雖然現在新兵還是比較多的,不過憑借著明軍的布面甲和火器,守住關口應該沒啥大問題。

        剩余的兩千人則是用來守衛紅透山的銅礦,畢竟這里可是整個遼東的“錢袋子”。

        其實李獻忠在紅透山私開的銅礦一樣是利潤驚人,不過目前產出的銅基本都用來鑄炮了,所以沒有用來進行貿易。

        經過8個多月的發展目前平虜堡已經從當初一個廢棄的戍堡變成了一個大型的基地了。

        雖然平虜堡還是那座周四里的小城,不過現在這座城也僅僅只是作為倉庫使用了。

        寧遠伯李獻忠的全部家當現在都在平虜堡,這里儲存著50萬兩白銀,以及60萬石糧食。

        還有大量的食鹽,茶葉,水泥以及火藥。

        范文程這個平虜衛的五品千戶所掌握的銀兩居然比現在戶部太倉中的銀兩還要多。

        現在的平虜衛在編的衛所軍戶總共有4萬六千余人。

        這還不包括2萬名朝鮮勞工。

        由于這些免費勞動力的到來,使得平虜衛的勞動力大大增加了,鐵礦,煤礦,泥灰巖的開采等重體力活現在主要依靠這些朝鮮勞工。

        就連開荒工作也主要依靠他們,這樣以一來多的平虜堡軍戶可以被解放出來從事各種窯口的生產和器械的制作。

        李獻忠也已經很久沒有來到平虜堡了,這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獻忠指著河邊的大型水車說道:“這些水車也是你們搞出來的?”

        范文程說道:“這些是在湯若望執事的指導下造出來的,原本我們自己造的水車比這個小的多!

        “根據伯爺的指示,我已經選拔了一批各行業有潛力的年輕人跟在湯執事身邊學習了!

        然后他又指著前方的水渠說道:“目前我們已經用水泥修建了引水渠,將凡河之水大量引入蓄水池中!

        其實他十分不解,寧遠伯要求他們修建大型的蓄水池,多多益善。

        可是他們的田地位于凡河兩岸距離水源處并不算太遠,難道還能缺水不成。

        不過既然是李獻忠的吩咐他也只得照辦,在遠離河道的一些地方修一些蓄水池也是有好處的,灌溉的效率可以提高許多。

        李獻忠說道:“如今已經快要到12月了,恐怕河水很快就會結冰了,你們還得抓緊蓄水!

        范文程說道:“寧遠伯放心,如今平虜堡附近已經有20萬畝良田種上了小麥。另有3萬多畝荒地已經開發出來了,雖然趕不上今年的冬小麥的播種,但是我們會繼續多開發荒地的!

        李獻忠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范先生乃是大才,一個正五品的衛所千戶委屈你了,有機會本伯一定將伱轉成文官!

        原本范文程對于這個還是很在乎的,對他一個秀才來說五品官雖然不低,但是衛所官乃是武官。

        大明重文輕武,這樣等于是斷了他的科舉之路。

        不過他現在也釋然了,同樣是武將,李獻忠可以做到遼東經略副使和大明的駐朝鮮總督。只要跟對了人,還怕沒有自己的前途不成?

        在情報司的幫助下他兄長范文寀在韃子那里也是混的風生水起,他這個五品衛所千戶可是掌管著比戶部太倉更多的庫銀(大明的戶部如今窮的叮當響,大部分時候太倉的庫銀還真沒有50萬兩)。

        這份信任才是最難得的!

        范文程拱手說道:“范某不過是一屆童生,能在寧遠伯跟前效力受益匪淺,別說已經有這五品之位,白身那也是范某的榮幸!”

        李獻忠說道:“那也不能委屈了范先生!現在平虜堡能夠自給自足嗎?”

        范文程滿臉自豪地說道:“目前平虜堡除了煤球和水泥外,還有下轄的牧場、瓷窯!

        “牧場產出的羊肉、牛乳制品都已經供應到遼東各大城市;燒制出來的瓷器除了供應遼東,甚至還銷售到了朝鮮。”

        “此外平虜堡已經開起了銅器作坊,制作銅鏡,銅爐這些物品,銷路很不錯。”

        “目前平虜堡每個月可以得銀2萬余兩,除去發放平虜堡一些吏員的餉銀,同工匠獎賞外,足以支持采購其他制造兵器的物資,以及一些工坊的擴建。”

        “目前賬目上還有八千余兩白銀的盈余!

        “只是現在算上那些朝鮮勞工有6萬6千多人,每月口糧消耗高達4萬余石!

        李獻忠沒想到平虜堡居然有了瓷窯,看來紅繡山的私礦劃到平虜堡之后,平虜堡也變得闊氣起來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范文程在大興土木之余還能存下不少銀子。

        不過商人們每個月通過“開中法”上繳的糧食也就七八萬石,去掉平虜堡的口糧消耗每個月可就剩不下多少糧食了。

        于是李獻忠說道:“如今秋收剛剛結束沒多久,江南的糧食應該便宜,其他渠道每個月送到平虜堡的銀子你留一半,另一半把他全部給我換成糧食!

        雖然前一陣遼東的糧價居高不下,不過隨著商人越來越多,目前遼東的物資還是比較充足的,糧食的價格也回落到了七至八錢銀子一石。

        范文程不解的問道:“如今平虜堡已經儲存了60萬石糧食了,難道還不夠嗎?再買糧我們還得新建倉庫。”

        李獻忠說道:“根據我的觀察明年必有大旱,到時候糧食會變得金貴起來,你放心吧存糧食肯定比存銀子劃算!”

        盡管范文程心里有些疑問,寧遠伯居然這么確定明年會有大旱。

        又是搞蓄水池,又是拼命囤糧食。

        不過李獻忠還真是從未算錯過啥事情,于是他說道:“卑職遵命!”

        很快兩人便來到了平虜堡南面的一個靶場。

        這也是今天他來到平虜堡的主要目的,因為平虜堡自己鑄造的紅夷大炮要進行試炮了。

        說實話連李獻忠但也沒有想到湯若望來到平虜堡也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居然已經可以成功的制造出紅夷大炮了。

        不過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為他們鑄造的是銅炮,銅的熔點要比鐵更低,也更容易鑄造。

        其實銅炮和鐵炮是各有千秋。

        銅炮熔點低,流動性好,易于鑄造。韌性好,不易炸膛;即使炸膛,也不會像鐵炮那樣鐵片亂飛,造成人員傷亡;不易生銹,使用壽命長,養護簡單。

        但也正因為熔點低,造成其不耐熱,不適合連續發射。

        也幸虧鑄造的是紅夷大炮,本身的射速就比較慢。如果是佛郎機炮那種速射炮,恐怕打不了多久就得歇菜。

        現階段鋼的質量還不是那么好,總體來說銅炮的性能要優于鐵炮。

        但是由于銅的成本要比鐵高出不少,所以大明并沒有大批量鑄造銅炮。更別說是紅夷大炮這種12磅火炮了。

        這次試射非常成功,平虜堡鑄造的銅炮射程穩穩地超過了1500米,甚至比葡萄牙人的那批火炮更遠。

        不過當第二次試射的時候,李獻忠卻傻眼了。

        雖說射程比第一次可能要稍微近個100米的樣子,但是巨大的爆炸聲,瞬間將周邊的樹木給炸倒了一片。

        居然是開花彈。

        原本他還想建議工匠們研究開花彈,沒想到他們居然已經制造出來了。

        另外遂發式的魯密銃也已經被研究出來了。

        不過李獻忠對此卻沒有太驚訝,五十年前歐洲就研發出了遂發槍,不過目前火繩槍依舊是戰場上的主流。

        原因很簡單,遂發槍打不過已經很成熟的火繩槍。

        這個時代的遂發槍在射擊速度上并不比火繩槍快多少。

        士兵發射火銃需要先清理槍膛中的殘留,然后將一定量的火藥放入槍管中,再放入鉛彈,再塞一些碎布固定住子彈和火藥,再把另一種精制的火藥倒滿引發的火藥池,然后還要把火繩固定到扳機上,打開火藥池,瞄準,開火。

        遂發槍也僅僅只是在最后兩步上要比火繩槍節約了一點時間而已。

        之前那些繁瑣的步驟其實都是一樣的。

        但是由于技術原因,燧發槍經常打不上火,點火率低。

        這樣一來僅有的一點點射速優勢也沒有了。

        這個時代你讓士兵用燧發槍打火繩槍那基本屬于送死。

        以至于歐洲的許多士兵拒絕使用燧發槍。

        當然加快裝填速度也是有方法的,比如可以用紙殼將火藥定量裝,這樣每次士兵就不用再去估算需要多少火藥,直接全部往里倒就行;再事先用鹿皮直接包裹鉛彈,這樣將省去了塞破布的時間。

        這兩種手段李獻忠已經交給了平虜衛,所以平虜衛發射火繩槍的速度已經可以達到30秒一發,幾乎是普通火銃的兩倍速度。

        所以他對燧發槍并不感興趣。

        要徹底解決火銃的射速問題,需要制造出后裝槍,再配合米尼彈,可以直接將固定的子彈推入槍膛。

        這種技術要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才出現,以他一個“鍵盤俠”的能力是無法完成這些改造的。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平虜堡制造的燧發槍點火率居然是百分百,連射了十次都沒有出現點不上火的問題。

        李獻忠本以為是湯若望的功勞,但他卻說道:“親愛地寧遠伯,你應該感謝這位韓公公,他用你們大明的百煉鋼作為彈簧的材料,大大提高了點火率!

        “而且開花彈是他搞出來的,他對鑄炮也很有研究,正是有了他的協助我們才能這么快就完成紅夷大炮的鑄造!

        湯若望的話讓李獻忠大吃一驚,這位韓公公正是之前他死皮賴臉向兵仗局劉太監要來幫忙指導魯密銃工藝的。

        沒想到居然還撿到了一個寶。

        原本他給情報司提供了三個人:宋應星、徐光啟、畢懋康。

        很可惜此時宋應星才二十多歲而且四年前剛中舉人,目前還在科舉路上努力,對來遼東沒有興趣。歷史上他六考不中進士后才放棄可科舉。

        而畢懋康現在是山東的巡鹽御史,官不大,才七品,可人家也不愿意給李獻忠來造火器。

        東林黨人把控著吏部,李獻忠無法調人。

        徐光啟就更別想了,雖然他現在他還不是內閣重臣,但也是正經的翰林院庶吉士出身,前途無量。

        而且他還有一個身份,東林大佬前首輔葉向高的弟子。

        就李獻忠同東林黨的關系基本也就不用開口了。

        沒想到居然在這里無心插柳,碰上了一個擅長火器的韓公公。

        李獻忠說道:“遼東礦監馬公公那里還缺一個副手,我看韓公公正合適。您就掛著遼東礦監副使的名義在這里安心替本伯督造火器,至于兵仗局劉公公那里我自然會打招呼,您看如何?”

        礦監這可是出了名的肥缺,副使也比他一個兵仗局的掌司強的多,韓公公自然愿意。

        于是說道:“那咱家就多謝寧遠伯提攜了!”

        李獻忠說道:“按我這里的規矩,對火器做出重大改革都有獎勵,韓公公這次貢獻出了開花彈當賞銀一千兩,還請韓公公笑納!”

        早就聽聞這位寧遠伯出手闊綽,自己一輩子也沒掙到過一千兩。

        不過韓公公還是說道:“這開花彈其實早在孝宗弘治年間就出現了,咱家這不過是借花獻佛,實在是受之有愧!”

        聽寒公公這么說,李獻忠倒是覺得他的人品還算不錯。

        目前在韓公公的幫助下魯密銃的產量已經提升到了每個月800桿。

        不過遂發槍的點火率是達不到百分之百的,剛才的試射只是運氣比較好而已,但是肯定是可以超過九成的。

        這樣一來,基本上就不太影響射擊的效率了。

        現在火銃的射速都是達不到野戰要求的,不過遂發槍在下雨天的點火率肯定還是要大大強于火繩槍的,雖然在射速的提升上并不是太明顯,但也算是有一點突破了。

        最后李獻忠還是決定用遂發槍來替代火繩槍,畢竟這也是火器發展的趨勢,沒準還能促成他們制造出后裝槍。

        原本按照之前的約定湯若望幫李獻忠完成了這些技術革新,他就該功成身退了。

        不過李獻忠答應幫他在這里平虜堡修建一個天主教堂,讓他在這里先發展一些教徒,順便再指導一下工坊的其他技術。

        等教堂造好了他再離開遼東也不遲。

        之前答應他在朝鮮傳教的事情也沒有問題,這種事情交給金自點就行了。

        湯若望還表示西班牙蓋倫船的圖紙和目標船都已經有眉目了,不過具體價格需要他自己派人去澳門洽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之所以看中紅夷大炮,不僅僅是用來守城和攻城。

        僅以守城的殺傷效果紅夷大炮未必能比的上射速更快的佛郎機火炮同虎蹲炮。

        攻城的效果也比不上臼炮。

        但他是艦載炮的主力,李獻忠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海洋對于一個文明的重要性,他之所以這么著急要制造紅夷大炮,更多是為了今后自己建造戰艦打基礎。

        不過就當他積極備戰,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京城卻傳來了一個天大的消息:王皇后病逝,萬歷皇帝的舊疾復發了!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謝謝兄弟們的雙倍月票支持!

        感謝書友“電話金光飛航”、“1607201722360614912”、“尋卿入夢來”、“myeffort”、“獨戀清元”、“121015220135451”、“16052514421999”、“170113220934074”、“卡利班騎士”、“幽云16州”、“帝王就是我”、“放空的大象”、“理查得”、“20201016161629616”、“天外白龍閃閃”、“風飛和無痕”、“哪個咚咚鏘”、“二次元水晶大星球”、“2020200223224457320”、“平淡平淡平淡”、“星辰空幻”、“20221101101049265”、“202010301655480708”的月票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71261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