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 第150章 倭寇碰瓷李獻忠,明軍攻入首里

第150章 倭寇碰瓷李獻忠,明軍攻入首里


第150章  倭寇碰瓷李獻忠,明軍攻入首里城(求追訂月票)

        此時李獻忠打扮成了商人的模樣,在鄭芝龍的陪同下逛著那霸港附近的集市。

        李獻忠原本以為琉球不過是一個蠻荒之地,縱然憑借著自己的地理位置有一些商人駐留,但也無非是一個熱鬧些的中轉站而已。

        沒想到那霸的集市居然如此繁華?

        各種商品琳瑯滿目,不僅有日本的倭刀、漆器、還有東南亞的胡椒同香料、珊瑚。珍珠。

        甚至還有大明的絲綢、布匹、瓷器、茶葉。

        說實話自己治下的營口剛和仁川港同這里比起來差了不少。

        鄭芝龍笑著說道:“琉球的地理位置固然重要,是溝通日本同南洋的紐帶,素有‘萬國津梁’之稱!”

        “但它能有如今的繁榮,還是多虧了大明的海禁。”

        “大明禁海后,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出口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大明商人正規的出口途徑被扼殺了,只能依靠走私貿易。”

        “但各國對于這些東西的需求并沒有減少。所以無論是琉球人還是荷蘭人、葡萄牙人紛紛搞做起了中間商。”

        “他們從大明購買這些產品然后再轉賣到其他國家。”

        “巨額的銀子都讓這些西洋藩同琉球人賺走了,而我大明的商人想只能冒著殺頭的風險,偷偷搞走私!”

        說到這里的時候鄭芝龍的眼里充滿了憤恨!

        李獻忠說道:“葡萄牙人占據著澳門,想必可以從那里走私大明的商品;荷蘭人同西班牙人應該可以從福建月港進貨。但是琉球人是如何從事中轉貿易的?”

        鄭芝龍說道:“朝廷在月港的貿易原本針對荷蘭同西班牙,不過萬歷三十三年西班牙在馬尼拉屠殺我華夏子民后,朝廷就取締了西班牙人在月港經商的資格!”

        “荷蘭又憑借其強大的武裝商船,不斷在日本附近海域截殺葡萄牙去日本的商船。如今荷蘭人都快壟斷了大明到日本的轉口貿易。”

        “至于琉球他們則是借著朝貢的名義,將大量的商品混在朝貢船隊中銷往大明。”

        “廣東的官員可以向琉球人征稅,也就索性睜一眼閉一眼,其實也不光是琉球,別的藩屬國來大明朝貢時也會夾帶著大量的商品以牟取暴利!”

        “一斤龍涎香,在南洋的采購價不到十兩白銀,嘉靖年間最貴時可以賣到1200兩,如此百倍的巨利,琉球如何不富?”

        “他們將大明的絲綢再轉賣到其他地方最少也是六七倍的利潤。”

        作為一個鍵盤俠,李獻忠當然知道海貿乃是暴利,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些香料居然能有百倍的利潤。

        盡管鄭芝龍說的這個價格可能這只是一個極限的價格,但即使只有一半,這暴利也太夸張了。

        原本他覺得自己搞的“天上人間”是暴利,自己在遼東倒賣糧食是黑心商人。

        同這些海商比起來,自己簡直是在做慈善啊!

        看來這次自己選擇出來看看還真是來對了,確實有時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自己窩在遼東頗有些閉門造車的味道。

        如今的鄭芝龍恐怕比自己還要小上好幾歲,卻已經熟悉馬尼拉、澳門、琉球、日本的商路,還學會了盧西塔語和葡萄牙文。

        望著若有所思的李獻忠,鄭芝龍突然抱拳說道:“如今朝廷禁海,我大明的海商為了經商只能亡命海外,慘遭外族的屠戮。”

        “若是寧遠伯能夠拿下琉球,還請務必允許大明的商人留在琉球進行海貿,以我們明人的聰慧與勤勞,定能為伯爺積攢出大量財富。”

        李獻忠說道:“本伯暫時也左右不了朝廷禁海的政策,不過你們應該也有所耳聞,在本伯的治下無論是遼東還是朝鮮,海路都是暢通的,商路自然也是我大明商人壟斷的。”

        “你看到的這幾艘西班牙蓋倫船是從葡萄牙人那里買來的,更大更先進的戰船2個月后就能下水了,用不了多久我們的海上力量就可以超過荷蘭人。”

        “本伯不僅要在琉球打開商路,還要為我大明的子民在海外拓展生存空間。”

        這時的鄭芝龍雖說已經下過南洋經商,長了一些見識,不過畢竟還不是后世那個掌控大明東南沿海的海上霸王。

        李獻忠的畫餅還是相當有效的。

        聽到明軍已經可以自己建造這種大型蓋倫帆船后,鄭芝龍更是相當的驚訝。

        他激動的說道:“這可真是大明海商的福音,雖然朝廷禁海了,還是有不少商人在日本以及南洋各地擁有產業的。在這琉球就有一些福建商人,相信他們一定會支持寧遠伯的。”

        此時那霸集市的攤位上圍了好些多人。

        只見幾個頭發被剃成半月形,扎著辮子的日本浪人拿著兩個瓶口損壞的瓷器說道:“你們明國商人以次充好,居然將這些有問題的瓷器賣給我們!”

        黃程拿起一個瓶子,一看底下的款,說道:“你這瓶子是江西景德鎮的窯口,我們這批貨都是平虜堡的窯口,都不是一個地方燒制的,你還好意思跑過來搗亂!”

        于是使了一個眼色,黃程身邊的明軍趕緊上去驅趕那些搗亂的日本浪人。

        一群人很快就動起了手,明軍都是遼東大漢,足足比那些日本浪人高出了兩個頭。

        不一會的功夫這幾個日本浪人就被打的鼻青眼腫的。

        黃程知道這些人是故意來惹事的,事情肯定沒有這么簡單,于是趕快招呼人收攤準備撤回船上。

        果然不久后,一群琉球士兵就攔住了他們的去路,說他們無辜傷人滋事,需要賠償。

        黃程剛要解釋,遠處李獻忠說道:“打人就應該賠償,不就是銀子嗎,我們賠!”

        琉球的官員同那幾個日本浪人商議了之后,向著黃程豎起了一根手指!

        黃程以為是一百兩,結果幾個日本浪人大笑著說道:“要賠他們一船貨,不然這件事情絕不善罷甘休!”

        為了吸引商人前來,琉球的稅率并不高,僅僅只是十貨抽一。

        這幾個矮矬子居然開口就要1船貨,黃程當場拒絕道:“你們這還不如明搶!”

        只見為首的日本浪人說道:“我叫島津源藏,我可是島津家的人,這頓打可不能白挨,你們要是不賠我一船貨,那可就別怪我不客氣!”

        周圍的商人們也是議論紛紛:這幾乎就是明搶了!

        不過薩摩藩在琉球別說是商人了,就算是琉球王他們都照搶不誤!

        從黃程租用的船只以及他身邊的家丁來看,這位大明商人也不好惹,這可是神仙打架,他們這些小商人自然是不敢插嘴!

        這時一個商人說道:“聽口音黃掌柜也是閩南人,在下李福與你是同鄉,薩摩藩在琉球的勢力非同小可。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我勸你還是退一步吧,一船貨確實損失不小,但你們這次出海還是收獲頗豐的,總比人財兩空要強的多!”

        李獻忠說道:“不就一船貨嗎?這次我們帶來7船貨物,差不多賣了一半,三條大船你任選一條就是了!”

        “你自己帶人來船上搬,省的到時候說我們沒有把貨搬干凈!”

        島津源藏其實只是一個武士而已,一聽這些明人妥協了,趕緊派人通知自己的家主島津光義。

        此時島津光義正在同一位僧人菊隱喝茶,當聽到這些明人妥協時,他也感覺有些意外。

        島津光義之所以這么做,一方面為了給搶劫找一個借口。

        畢竟這里名義上還是琉球的地盤,他若是直接殺人越貨可能會將這些商人嚇跑,影響到自己的收入。

        更主要的是試探下這些明國商人的態度,從而判斷下他們的實力。

        這些明國商人說是商人,其實就是武裝走私犯,同海盜并沒有多大區別。

        這幾艘蓋倫船雖然是商船,可還是裝有火炮的。

        如果這些商人態度強硬,他可能就要調集更多的人馬來那霸了。

        菊隱說道:“島津君,這些明國商人還是很識時務的。如此看來他們的實力應該也不是很強。”

        島津光義冷哼一聲,說道:“這些明人還是如此膽小怕事,這些大船正是我夢寐以求的,既然他們主動送上門來我又怎么會錯過。”

        然后又對手下說道:“你帶上兩百人先去搬貨,讓這些明人放松警惕,等到晚上再突襲他們的商船,船和貨我都要!”

        很快島津源藏就帶著一群武士登上了一艘蓋倫帆船。

        鄭芝龍笑著說道:“貨就在船艙里,你們去搬吧!”

        島津源藏看到這些明國商人屈服了,很是得意,哼著小曲就走進了船艙。

        突然只聽見“砰、砰、砰”

        明軍從船尾樓和船首樓上開始向甲板上的倭兵射擊。

        這些倭兵根本就沒有防備,不一會的功數十名倭兵全都被魯密銃放倒。

        棧橋上的倭寇看到明軍偷襲怒罵道:“八格牙路!”

        紛紛抽出倭刀以及手中的長矛向船上沖去。

        這一幕直接看傻了一旁的吃瓜商人們!

        這些明國人可真是不好惹,原本以為是他們向島津家妥協,沒想到他們是直接下了一個套,船上的那些倭兵此刻已經是死透了。

        棧橋上的那些倭寇也好不到哪里去,鄭芝龍直接令人抽掉跳板。

        那些倭兵壓根就上不了船,沒一會的功夫就被明軍的魯密銃給收拾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倭兵被明人伏擊的消息傳回來后,島津光義簡直氣瘋了。

        菊隱說道:“這些明人實在太狡詐了,為今之計是防止他們逃跑。”

        島津光義說道:“我已經命令安宅船堵住了碼頭外的航道,若是他們逃跑立即使用火攻。”

        一旦明軍的大船駛離那霸港,他們鐵定是追不上的。

        不過只要這些明國人的船還在港內,那么島津光義是絕對不會使用火攻的,無論是船還是貨那可都是無價之寶,他才舍不得燒掉。

        看來這些明人是硬茬,那霸附近原本集結了1200人,目前尚有一千人,不過這些兵力去奪可能不夠。

        于是島津光義趕緊下令再從奄美大島調集一千人過來。

        然后他命令500鐵炮手封鎖那霸港的外圍,以免這些明人逃竄到島上的其他地方去。

        日本的鐵炮同大明的鳥銃一樣都是模仿歐洲火繩槍的產品。

        不過不得不說,日本鐵炮的性能要遠遠好于大明的鳥銃。

        先拋開屬性不說,日本的鐵炮幾乎很少出現炸膛。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工匠不敢偷工減料,另一方面是大明的鐵礦石不如日本。

        日本的鐵礦石中硫和磷這些雜質本身就少,所以鐵炮的質量就好。

        而大明的鐵礦本身品質不高,這些雜質含量高,脫磷的技術又不過關,自然導致打造出來的鳥銃更容易炸膛。

        在抗倭援朝的時候可以說日本的鐵炮要完勝大明的鳥銃。

        不過明軍的各式火炮卻重創了這些倭寇,總體來說火器方面雙方算是各有千秋。

        也就是基于這一點,這些倭兵很有自信的將自己暴露在了距離那霸港八十步的距離上。

        因為他們知道明軍的鳥銃是絕對不可能打這么遠的。

        不過很快就遭到了打臉,隨著船上的白霧不斷升起,越來越多的鐵炮手被明軍射殺。

        最后在付出了100多人的代價后,他們倉皇撤退。

        奄美大島的外海上,鄧剛正率領三艘戰艦不斷游弋。

        為了迷惑對手他們此時已經換成了葡萄牙的旗幟,畢竟戰船還是很容易被人發現的,這樣就不會提前暴露自己了。

        此時前方果然出現了三十余艘倭寇的安宅船。

        很快鄧剛就命令三艘戰艦全力駛向日艦。

        開原號上可是裝備了48門12磅紅夷大炮,就算是小一些的鐵嶺號上也有36門速射的6磅佛郎機火炮以及8門12磅紅夷大炮。

        僅僅是第一輪齊射,就有3艘倭船被明軍的火炮摧毀。

        盡管這些薩摩藩的倭兵并不知道葡萄牙人因何要襲擊自己?

        但是本能還是驅使他們迅速脫離戰場。

        不過安宅船的航速和大型蓋倫帆船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很快鄧剛就命令遼東水師的三艘戰艦分開追擊。

        最終經過半個時辰的激戰,僅有5艘日艦逃走!

        對于那些抱著碎木板在海上掙扎的倭寇,明軍直接用魯密銃將其射殺。

        不久后遼東水師的戰船就駛入了那霸港,明軍恐怖的炮火很快就將那些試圖火攻的安宅船給擊沉了。

        這樣一來雖然部分航道被堵,但是起碼倭寇不能用這些船來放火了。

        而此時島津光義則是帶領殘余的八九百倭兵駐守在那霸港附近的一座堡壘之中。

        遲遲沒有等到援軍的他,卻等來了明軍的艦炮。

        這座用石頭堆砌的堡壘,很快就在開原號48門12磅紅衣大炮的打擊下變得支離破碎。

        無奈地島津光義只得率領五百多殘余的倭寇繼續向內陸撤退。

        而此時船上的明軍已經列陣迎敵了。

        被明軍火炮同火銃搞的精神崩潰的島津光義,看見終于有機會同明軍交戰了,趕緊抽出自己的倭刀帶領倭兵向明軍發起沖鋒。

        1500明軍此刻早已經完成了列陣。

        700長矛手同800火銃手!

        “砰、砰、砰”

        隨著魯密銃的射擊,兩百多名倭兵直接倒在了沖鋒的道路上。

        此時耿仲明也高舉起大刀率領700長矛手直接殺向了倭寇。

        倭兵確實身材矮小普遍身高不到1米5,但他們裝備精良大多都配備了鎖子甲等鐵甲。

        好在耿仲明率領的明軍也全都穿上了重型的布面甲,不然鐵定是要吃大虧的。

        在后方觀戰的李獻忠直接眉頭緊鎖,這些日本矮矬子的戰力果然厲害。

        之前已經被打成了喪家之犬,如今面對一倍于自己的明軍居然不落下風。

        很顯然明軍的傷亡要大于倭兵,才一會的功夫,明軍已經被斬殺七八十人了,而倭寇的傷亡肯定是小于五十人的。

        說實話李獻忠已經很久沒有親自上陣殺敵了。

        不過此刻形勢危急,他也顧不上這么多了。

        島津光義穿著一身紅色的鎧甲,在陣中十分顯眼。

        一身銀甲的的李獻忠腳下生風,直奔敵將而去。

        他手中的銀槍宛若一條吐著信子的銀蛇,不斷刺殺著前方的倭寇,不一會的功夫就在倭寇陣中直接殺開了一條血路。

        島津光義此時正同耿仲明糾纏在一起,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李獻忠的出現。

        結果被一槍刺穿了后心。

        主將被殺導致日寇戰意全無,很快就被明軍殲滅了。

        菊隱一看島津光義被殺,看緊帶領數十名倭兵躲進了30里外的首里城。

        琉球國的面積并不大,首里城與其說是國都還不如說是一座王城。

        它是一座石制的城堡,內部由正殿、官衙、議政殿等組成。

        首里城僅僅只是供琉球王的居住,城內是沒有任何百姓的。

        萬歷37年,薩摩藩出兵擊敗琉球,琉球王尚寧等君臣百余人也被擄到了鹿兒島。

        兩年后其在江戶受到了征夷大將軍德川秀中的接見。

        不久后尚寧被迫與薩摩簽訂《掟十五條》,承認琉球是薩摩的藩屬國,君臣發誓永遠忠于島津氏。

        隨后,尚寧等人被釋返回琉球,他被迫任命天王寺長老菊隱(日本僧人)為攝政。

        實際上琉球的軍政大權則是完全掌控在菊隱手中。

        面對明軍的兵臨城下,菊隱則是直接將琉球王尚寧押上了城頭。

        企圖以此威脅李獻忠!

        不過很可惜,這個菊隱似乎對魯密銃的射程不是很了解。

        當他喊話明軍不準靠近的時候,直接被耿仲明在120步外用魯密銃給爆了腦袋。

        琉球王尚寧趕緊令人打開城門,迎接明軍入城。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感謝書友“塵晨一”、“qwadadaed”、“牛妖大魔王”、“呂氏春秋1234”的月票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692597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