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 第212章 破濟南士紳妥協,定兗州孔家遭

第212章 破濟南士紳妥協,定兗州孔家遭


第212章  破濟南士紳妥協,定兗州孔家遭殃(求追訂月票)

        李獻忠下令攻城之后,遼東軍的火炮便開始向著濟南城傾瀉炮彈。

        此前遼東軍使用的紅夷大炮其實都是模仿西方的滑膛加農炮。

        只不過遼東軍的顆粒化黑火藥有白糖加持,使得他們的紅夷大炮無論是火力還是射程都超過了目前同樣規格的西方火炮。

        但這也僅僅只是火藥配方上比西方更加先進,所以優勢并不大。

        其實紅夷大炮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種艦載炮,并不是特別適合陸戰。

        作為一個后世之人,李獻忠雖然不會造炮,但還是可以給那些專業人士一些建議。

        目前李獻忠手下有3個火炮專家。

        第一個自然是“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宋應星。

        不過宋應星是一個全能型的科學家,火炮并不是他的專長。

        相對來說遼東兵工廠的韓公公以及被做通了思想工作的孫元化可就十分專業了。

        李獻忠給他們提出了線膛炮的概念。

        線膛炮是在炮管內刻有不同數目的膛線的火炮,膛線能有效保證彈丸的穩定性,提高射程。

        滑膛炮顧名思義,炮彈是前裝的,炮彈直接從炮口滑落下去。

        線膛炮的彈丸因彈帶直徑較火炮口徑略大,故彈藥一般從炮尾裝填。

        彈帶與膛線密合,可防止火藥燃氣泄漏,保證火藥燃氣對彈丸有足夠的推力,以增大射程和提高射擊密集度。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線膛炮顛覆了傳統的火炮,是火炮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不過制造的難度很大。

        首先需要優質的鋼材,確保炮管能夠承受膛線發射的沖擊。

        其次在炮管內刻膛線,并不簡單。

        其實線膛炮的樣炮幾年之前就已經被制造出來了。

        但是膛線技術無法量產,制作周期很漫長,且成品率低,導致這種火炮無法量產。

        經過了幾年的時間,遼東兵工廠改進了原先的水力機床,大大縮短了線膛炮的生產周期,才開始列裝遼東軍。

        李獻忠南下就攜帶了這種新型的線膛炮。

        明軍模仿荷蘭人的18磅紅夷大炮射程為5-6里,遼東軍此前的18磅艦載紅夷大炮可以打出超過7里的射程。

        這種最新型的18磅線膛加農炮,射程可以達到10里。

        為了配合這種后裝炮,遼東兵工廠對炮彈也進行了改造,使得其的威力更大。

        而且這種火炮的炮擊精準度,遠遠高于此前的紅夷大炮。

        經過反復測試,他的射擊誤差小于5米。

        由于侯恂狂妄,很不幸濟南城成為了這種新型火炮的實驗品。

        整整40門18磅線膛加農炮在濟南城外依次排開,然后無數炮彈在濟南的城頭上炸開。

        直接炸塌了濟南的城樓。

        而炮彈產生的巨大沖擊力,更是對城上的士兵造成了巨大的殺傷。

        雖然他們在城上堆的沙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士兵的保護,但是巨大的氣浪還是直接將不少士兵震下了城樓。

        而且這些火炮的精準度實在是太高了,普通的紅夷大炮要是能有一半炮彈打到城上就已經算是火炮手訓練有素了。

        但是這些加農炮幾乎全部可以打在城上,只有個別炮彈會打飛。

        僅僅一輪炮擊,城上的羽林營就傷亡了七八百人。

        到處都是殘肢斷臂,以及受傷士兵的痛苦哀嚎!

        此時左良玉的腸子都悔青了,遼東軍的火炮竟然如此犀利。

        僅僅一輪炮擊,濟南城上的紅夷大炮就被炸毀了一半。

        他趕緊命令城上的火炮還擊,盡管炮聲隆隆,但是他們的火炮距離遼東軍還差好遠。

        濟南守軍的士氣瞬間跌落到了谷底。

        數輪炮擊之后,城上的紅夷大炮全部報廢了。

        不過李獻忠并沒有下令立刻攻城,而是命令大軍原地休息。

        一旁的張之極不解的問道:“濟南城已經士氣全無,此時攻城定可一鼓而下,王爺為何突然停止攻擊?”

        李獻忠說道:“侯恂這些東林黨人之所以拼死抵抗,并不是因為他們對崇禎皇帝有多忠心,而是他們代表了廣大士紳的利益。”

        “本王推行的‘士紳一體納糧’打擊了這些官僚士紳的特權,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所以他們才會拼死阻擋!”

        “他們阻擋的不是本王的大軍,而是陛下的‘弘光新政’!”

        張之極說道:“王爺的新政乃是利國利民好政策,這些人為了一己私利,逆潮流而為!不過是螳臂擋車,自取其辱罷了!”

        張之極作為當朝的權貴能說出這番話來,還真叫李獻忠另眼相看,這小子政治覺悟高,有前途!

        李獻忠說道:“如果人人都有令尊英國公這般覺悟,這天下將會減少多少殺戮!”

        張之極笑著說道:“末將雖然沒有家父那么高的覺悟,不過自打第一眼看到王爺我就知道,跟著王爺混絕對不會少了銀子。”

        “那點田賦才多少銀子,跟著王爺跑海外才是日進斗金的大買賣,那些人整天就盯著老百姓手里的三瓜兩棗,都是些沒有見過世面的土財主!”

        李獻忠說道:“等平定了這些叛逆,我們的重心就可以放到海外了。放心吧,本王啥時候虧待過自家兄弟,到時候有大伙的好處!”

        張之極趕緊提前謝恩!

        盡管李獻忠沒有立即攻城,不過濟南城目前的形勢可不樂觀!

        山東的士紳大多都匯聚到了濟南城。

        自打幾年前鄭芝龍肆虐登萊以來,他們的日子可不好過,這些海盜對他們就是一個字“殺”。

        登萊二州的士紳都是直接被抄家殺頭的,不但要他們的土地銀子,還要他們的腦袋。

        他們見到鄭芝龍手下的“海盜軍”恨得牙癢癢。

        所以才出錢出糧讓左良玉死守濟南府。

        此刻他們都聚集到了德王朱由樞的府上!

        工部尚書高弘圖的弟弟高弘商說道:“此前海寇攻打濟南,如果破城我們只有死路一條,如今遼東郡王李獻忠親自前來,我們不如開城投降吧!”

        “雖說弘光朝廷要‘士紳一體納糧’,又要收商稅,但總好過掉腦袋吧!”

        這時德王開口了,他說道:“高兄莫要太天真了,據本王所知,鄭芝龍的那個東琉球公司原本就是李獻忠搞出來的。”

        “根據可靠消息,這些所謂的海寇其實就是遼東軍!”

        “所以搶我們土地銀子要我們腦袋的,根本就不是海寇鄭芝龍,而是遼東郡王李獻忠本人!”

        盡管這些人多少聽到了一些關于鄭芝龍同李獻忠的傳聞,也猜到了他們背后的關系,可當德王當眾說出實情的時候,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濟南士紳范復翠說道:“李獻忠這廝也實在太狠了吧,簡直比流寇還要可怕,難道我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高弘商說道:“其實吧,李獻忠無非是要我們帶頭支持他的‘弘光新政’,如今我們的土地都已經被他給搶走了,我們再拿出一些銀子出來犒軍,相信他不至于趕盡殺絕!”

        高弘商說完,在場的眾人開始盤算起來了。

        他們之所以支持崇禎其實還是舍不得土地,如果朝廷打回來趕走這些“海寇”,那么他們就能拿回原本屬于自己的土地了。

        可如今濟南的形勢,莫說是已經丟了的土地了,要是再頑抗下去,他們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成問題了。

        遼東軍的大炮可不長眼睛。

        <div  class="contentadv">        雖說李獻忠不可能搞啥屠城,可誰能保證自己不“意外”身亡?

        最后所有人都看向了德王,畢竟他才是濟南士紳的主心骨。

        其實德王也在猶豫,如果李獻忠執意讓“海寇”來破城,這是擺明了不準備給他們留生路。

        如今他既然親自來進攻濟南,那就是說明可以接受他們的投降。

        畢竟代王宣布支持弘光皇帝后,也并沒有被殺害。

        他說道:“其實左總兵也是支持投誠的,不過本王還是希望我們可以得到遼東郡王的一個承諾,不知哪位敢到城外代表我們去同李獻忠談判?”

        “底線自然保證我們的生命安全,目前弘光朝廷的軍費肯定也緊張,本王愿意拿出白銀80萬兩,各位也湊一些吧,我們湊足200萬兩銀子作為軍費,相信總能滿足李獻忠的胃口了!”

        整個山東的士紳大多都在這里,很快他們就湊齊了剩下的120萬兩。

        高弘商自告奮勇代表濟南的士紳出城同李獻忠談判。

        經過白天的一役,左良玉哪里還有抵抗的心思。

        不過侯恂畢竟是自己的恩人,所以他才聯系了德王讓他出面投誠。

        這樣一來總好過他直接出賣侯恂。

        左良玉也派出了自己的副將李國英護送高弘商出城,他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希望李獻忠不要殺侯恂。

        高弘商等人的到來早就在李獻忠的意料之中,這也是他停止進攻濟南的原因。

        對于左良玉不殺侯恂的請求,李獻忠并沒有過于為難。

        雖然此前侯恂在城上對他大放厥詞,不過他還不至于沒有一點容人之量。

        他表示,只要侯恂效忠于弘光朝廷,他可以不追究侯恂,甚至不需要侯恂向自己道歉。

        高弘商的兄長高弘圖目前已經投靠了弘光朝廷,不過除了禮部之外,六部主官李獻忠都是直接任用遼東官員,所以高弘圖被降了一級,以工部左侍郎的身份在京師效力。

        投靠李獻忠也是高弘圖的意思。

        德王等人愿意獻上200萬兩銀子,李獻忠自然是樂見其成。

        對于鄭志龍之事他當然不可能承認。

        不過李獻忠表示弘光陛下已經下旨招安鄭芝龍,正在談判中。

        他會想辦法拿回他們的祖宅以及其他產業,至于田地會給他們每人留1000畝,德王也會保留1萬畝的莊田。

        至于他們捐獻軍餉這件事,他會奏明弘光天子,相信陛下一定會對他們進行表彰的。

        弘光元年九月十三日,德王朱由樞宣布效忠弘光皇帝朱由崧,同偽帝崇禎劃清界限!

        同時左良玉打開了濟南的城門,將遼東郡王李獻忠迎進了濟南府。

        侯恂在得知了左良玉等人的行徑后,怒罵道:“你們這些貪生怕死之輩,難道就這樣任由李獻忠宰割嗎?”

        左良玉低頭不語,高弘商卻說道:“我們投靠的是弘光朝廷,又不是遼東郡王本人。遼東郡王已經上奏天子表彰我等資助軍餉的大義之舉,并承諾會設法從賊寇手中拿回我們的祖宅、產業以及部分田畝,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弘光朝廷上至弘光天子以及遼東郡王本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繳納田稅,并非是單獨針對我等士紳。”

        侯恂知道他們輸了,徹徹底底的輸了,只要有這幫人給其他士紳打樣,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士紳屈服于李獻忠的淫威之下!

        他隨即抽出佩劍想要自刎!

        身旁的左良玉眼疾手快,趕緊一把從他手中奪過佩劍!

        他說道:“恩師,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

        這時傳來了李獻忠的聲音,他說道:“本王答應過左良玉不為難與你,侯侍郎也不用尋死覓活的。”

        “本王知道濟南這一仗你心中不服,就再給伱一個機會,放你去南京。下次見面的時候,你可千萬不要讓本王失望!”

        侯恂本以為李獻忠一定會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好好羞辱自己一番。

        他此舉實在是出乎了自己的意料。

        此時侯恂抱拳說道:“侯某謝過王爺的不殺之恩!”

        于是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這時李獻忠又拍了拍左良玉的肩膀說道:“本王向來是愛憎分明,恩怨必報!這次全當是為左總兵破例了一次,接下來你可要好好報效朝廷啊!”

        左良玉心中還是很感激李獻忠的,雖然借了德王的名義獻城,不過他終究還是要背負一個出賣恩師的壞名聲!

        李獻忠此舉無疑是替左良玉挽回了不少形象!

        左良玉隨即跪下說道:“末將原為南下先鋒,定為王爺肝腦涂地,在所不辭!”

        在眾人散去后,一旁的張之極說道:“我觀左良玉此人頗為油滑,侯恂的名聲不小,也是文官之中少有的知兵之人。”

        “王爺為了籠絡左良玉而放棄了侯恂恐怕是得不償失啊!”

        左良玉是啥貨色,李獻忠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不過他對侯恂總算還是抱有幾分感恩之心!

        李獻忠說道:“我籠絡左良玉并非是主要目的,我是為了讓投靠朝廷的山東士紳安心,本王絕非是不守信用之人!”

        “本王連侯恂這樣辱罵過自己的人都可以放過,自然不會對他們秋后算賬!”

        “另外,本王也需要一個人將濟南的消息帶到江南。這樣那些江南的士紳就知道他們該如何站隊了!”

        張之極說道:“還是王爺高瞻遠矚,不過以南直隸如今的軍力,根本就無法阻擋我們的騎兵,就連南方引以為傲的水師也都沒有我們強大。末將以為只要截住了崇禎,江南可以傳檄而定,無需再動刀兵了!”

        李獻忠原本以為張之極只是一個“二世祖”,沒想到他還是頗有見地的,看來英國公的家教甚嚴,比起成國公朱純臣強多了!

        不過他還是小看了江南的這些士紳,你動了他們的核心利益,他們是一定會和你拼命的。

        李獻忠笑著說道:“其實對于弘光天子來說,讓崇禎死于流寇之手,才是最佳的結果。你我身為臣子,自然要主動替陛下分憂!”

        “這也是本王不愿意直接發兵,去抓捕崇禎的原因。”

        “對于江南士紳,本王并沒有你這么樂觀。不要忘了,當初抗稅最激烈的就是蘇州府,他們連權傾朝野的‘九千歲’魏忠賢都不買賬,本王可不指望他們會乖乖就范!”

        如今濟南已經拿下了,山東還剩一個兗州。

        兗州有兩條大魚,一個自然是在兗州府的魯王朱壽鏞,還有一個則是自己的‘老朋友’當朝的衍圣公孔胤植了!

        兗州目前被白蓮教肆虐,地方上的士紳被斬殺了不少。

        不過這兩條大魚,王希范并沒有動。

        李獻忠讓左良玉為先鋒率領自己手下的15000人進攻兗州府。

        山東總兵劉肇基同左良玉可謂是老相識了。

        連左良玉的羽林營都不是李獻忠的對手,他自然是沒有必要螳臂擋車了。

        再加上德王也給魯王送去了書信,魯王也準備投降了!

        有濟南府士紳主動獻銀的先例在,兗州府的投降可就容易多了。

        他們答應這些條件,那么李獻忠的遼東軍就會南下收復兗州。

        如果他們不答應那么王希范的白蓮教就會攻克兗州城,他已經在保定府殺了衡王,自然不在乎刀下再多一個魯王。

        很快魯王同兗州的士紳也宣布支持弘光皇帝,同偽帝崇禎斷絕關系。

        不過兗州已經被白蓮教肆虐了多年,最后他們的助餉減少到150萬兩!

        李獻忠就這樣大搖大擺的進入了兗州府。

        自從天啟二年南征白蓮教以來,自己已經有8年沒有薅過曲阜孔家的羊毛了!

        相信如今孔家這只肥羊也已經恢復了不少。

        李獻忠進入兗州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派張之極領兵去曲阜,將衍圣公孔胤植抓到兗州!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感謝書友“張鳴仁”、“露出雞jio的小黑子”、“來、互相傷害”、“四處瞅瞅”、“曉月江湖”、“莫上阡”、“20230121171920681”、“1478518432063488”、“20230121171920681”、“唯一魔”、“20230121171920681”、“禪心入道”的月票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62232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