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李巖遭遇紅娘子,崇禎坐困八公
第216章 李巖遭遇紅娘子,崇禎坐困八公山(求追訂月票)
宋獻策在被情報司相中之前,就是一個游方術(shù)士。
本身也精通一些水文地理之術(shù),對于放水掘堤之事可謂是駕輕就熟。
他早就計算過了,只要扒開了開封城附近的黃河馬家口大堤,黃河之水便能淹沒開封城。
甚至還提前到馬家口大堤查看過地形。
此時他得了李自成的命令,自然是立刻動身趕往馬家口。
不過開封城北已經(jīng)是一片汪洋了,他們也只能從城南向開封西邊繞行。
扒開黃河大堤并不是隨手把堤壩一扒就可以了。
他需要提前在周邊的關(guān)鍵地段筑堤確保將黃河大水引向開封城。
所以宋獻策足足帶了三萬將士。
但在途徑開封西邊的宣武衛(wèi)時,卻遭到了阻攔。
宋獻策原本以為是明軍出城了,結(jié)果一看前方是數(shù)千身穿各種雜亂衣甲的軍隊,那面迎風招展的“順”字大旗更加說明這些是自己人。
為首之人正是李巖!
宋獻策說道:“李公子,宋某奉陛下之令前往馬家口駐防,你何故阻攔?”
李巖同宋獻策是舊識,他知道宋獻策此行的目的肯定是去掘開黃河大堤的。
他說道:“宋軍師,掘開黃河非同小可,這可關(guān)系到上百萬人的性命,李某還是勸你懸崖勒馬!”
宋獻策說道:“李公子說晚了,明軍已經(jīng)掘開了黃河大堤,開封城北如今是一片澤國了!”
李巖說道:“明軍在朱家寨口只是掘開了一個小口子,影響不過是開封北面的這一些地區(qū);若我沒有猜錯,宋軍師此番去馬家口是要徹底掘開黃河大堤吧?”
“這樣一來豈止是開封一城,整個開封府,甚至是周邊歸德府、鳳陽府都會受到影響,定然是生靈涂炭。”
這種事情宋獻策自然是理虧的,他知道李巖是開封府杞縣人,不愿意家鄉(xiāng)被洪水淹沒。
但此事關(guān)系到闖軍能否拿下開封,活捉崇禎,斷不可有婦人之仁!
他說道:“李公子說笑了,陛下乃是大順皇帝,開封的百姓自然也是陛下的子民,宋某正是奉命去看守大堤,防止明軍進一步破壞的,又怎么會做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
“宋某皇命在身,不敢耽擱,還請李公子讓出通道,莫要叫宋某為難!”
宋獻策死不認賬,李巖也是無可奈何。
他手中只有幾千人馬,根本就不可能是宋獻策的對手。
而且這件事情若是鬧到了李自成那邊,他必然會受到責罰,若是自己因此被李自成棄用,那么陛下身邊可就只剩下宋獻策這般“毒士”了。
最終他只得命令手下讓開通道,放宋獻策等人北上。
宋獻策也沒有過多的為難李巖,他抱拳說道:“李公子能以大局為重,宋某由衷佩服!”
然后又悄悄地在李巖身邊耳語道:“放心,陛下那邊宋某不會胡說的!”
看著宋獻策逐漸遠去的背影,李巖也是頗多感慨。
畢竟自己現(xiàn)在是大順的右丞相,已經(jīng)不是當年那個行俠仗義,無拘無束的李公子了。
很多事情他也是身不由己!
正當李巖唏噓之時,只見一陣羽箭射出,宋獻策身邊不少闖軍士兵紛紛中箭倒地。
羽箭的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是敵人的箭法十分刁鉆,幾乎都是命中咽喉這些要害部位。
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一隊騎兵突然殺出,為首之人居然是一襲紅衣,披著紅色斗篷的女子。
宋獻策雖然走在隊伍的最前方,不過此時他身旁還是有不少護衛(wèi)的。
他們看見有敵襲趕緊上前阻擋。
不過那女子的槍法十分了得,只見她甩出幾個槍花,很快便連續(xù)刺倒數(shù)人;而他身后的那些騎兵也同樣十分善戰(zhàn),他們宛如一支利箭直接插向宋獻策。
宋獻策雖然平日里能說會道,口若懸河,但終究只是一介書生,哪里應付的了如此局面?
居然呆在原地不動,直接變成了賊寇的俘虜。
李巖知道此人,她應該就是傳說中的“紅娘子”。
紅娘子也是杞縣人,是李巖的同鄉(xiāng),據(jù)說此人原本是江湖賣藝之人,會一些功夫。
后來受到白蓮教的感召揭竿而起,組織了一支義軍,在杞縣周邊劫富濟貧,受到當?shù)匕傩盏膿泶鳎∮忻麣狻?
宋獻策雖然表面故作鎮(zhèn)定,其實內(nèi)心也是十分慌亂的。
紅娘子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宋鎮(zhèn)撫使好歹毒的計策,你這水淹開封不要緊,之后百萬災民是叫他們自生自滅,還是叫遼東郡王替伱收拾爛攤子?”
這紅娘子居然也是情報司的人,自己身為情報司鎮(zhèn)撫使是絕對保密的,即便是情報司中知曉的也僅是寥寥數(shù)人而已!
然后紅娘子又說道:“決堤之事絕對不允許,非但不能掘開堤壩,還要盡快堵住此前的缺口!”
宋獻策說道:“宋某知曉了,只是姑娘該如何脫身?”
紅娘子說道:“我的任務是接近李巖,還請宋鎮(zhèn)撫使促成此事!”
然后她高聲說道:“宋矮子,本姑娘聽說你準備掘開黃河大堤,可有此事?”
宋獻策說道:“胡說八道,宋某乃是奉了大順皇帝李自成之命,率軍前去朱家寨封堵黃河決口的,姑娘切莫誤信謠言啊!”
紅娘子的佩刀頂在了宋獻策的脖頸處,她說道:“你說的話本姑娘信不過,先讓他們退后!”
宋獻策沒有感到疼痛,只覺得脖頸處有濕漉漉的東西流淌下來,肯定是出血了。
這娘們居然真的對自己動刀子,可真夠狠的。
宋獻策趕緊說道:“大軍后退30步,都把兵器收起來!”
然后他又說道:“聽口音姑娘是河南人吧,我們大順的右丞相李巖,李公子就是河南杞縣人。想必姑娘應當聽過他的大名,李公子可以證明本軍師說的絕非虛言。”
此時李巖也已經(jīng)趕了過來,畢竟現(xiàn)在宋獻策被擄,大軍六神無主,他得過來主持局面。
其實有那么一瞬間,李巖真想讓“紅娘子”殺了這個“宋矮子”。
不過在看到了宋獻策乞求的眼神之后,李巖最終還是心軟了。
他說道:“這位姑娘想必就是杞縣的‘紅娘子’吧,在下李巖也是杞縣人,宋軍師的確是奉了陛下之令前去大壩堵住決口的。”
“還請姑娘趕緊放了他,以免耽誤時間,使得黃河決口越來越大。”
“李巖敢用人格擔保,姑娘以及你的手下可以安全的離開這里。”
看到是自己的目標李巖,紅娘子趕緊說道:“李公子的大名,杞縣乃至于河南誰人不知,紅娘子愿意相信公子!”
說罷便放開了宋獻策,宋獻策則趁機說道:“姑娘既然劫富濟貧,同我大順的國策一致,何不直接加入我大順!”
見紅娘子沒有反對,他又笑著說道:“姑娘既然同李公子是同鄉(xiāng),那就干脆投到李公子麾下吧!”
紅娘子嬌羞的看了李巖一眼,抱拳說道:“紅娘子愿意投效大順,任憑李公子差遣!”
李巖這才注意到,這個“紅娘子”雖說是一個行伍出身的白蓮教女頭目,不過長相著實不差,眉如遠山,面若桃花。
<div class="contentadv"> 于是便將她的這幾百人馬給收編了。
這時紅娘子對宋獻策說道:“宋軍師,剛才多有冒犯,你這次若能成功修復大堤,紅娘子定當親自上門向您道歉!”
“若是不能信守承諾,休怪我劍下無情!”
就這樣原本準備去扒開黃河大堤的宋獻策,現(xiàn)在不得不去封堵黃河決口了!
就在宋獻策的人馬開拔沒多久之后,就傳來了消息:開封的明軍向東南方的陳留、杞縣一帶突圍了。
此時圍城的大順軍可謂是亂做一團,城北的人馬剛剛從洪水里逃出來,驚魂未定。
宋獻策又帶著三萬主力北上去了黃河邊。
他們留守在南面只有數(shù)萬散兵游勇。
若是明軍全力突圍,他們根本就攔不住。
李巖二話不說,趕緊帶領(lǐng)紅娘子等人向開封城南前進,去堵截明軍。
不得不說,明軍突圍的時機的確選得不錯。
此時城外的大順軍一片混亂,根本就擋不住出城的明軍。
明軍一路高歌猛進,先后占領(lǐng)了陳留同杞縣!
距離李獻忠控制的歸德府已經(jīng)近在咫尺了。
此時開封城內(nèi)的楊嗣昌說道:“啟稟陛下,袁總督率領(lǐng)的3萬大軍已經(jīng)成功的將闖軍的主力吸引到了杞縣一帶,我們可以動身了!”
開封城內(nèi)共有守軍65000人,袁崇煥帶領(lǐng)三萬步軍趁亂向著歸德以及鳳陽方向突圍,以吸引賊寇的注意。
而此時崇禎同楊嗣昌等人則是在曹文詔率領(lǐng)的萬余騎掩護下,向著開封西南方向的許州突圍。
這倒不是崇禎不想多帶兵馬,而是如今開封城就只剩這些馬匹可以使用了。
之前楊嗣昌又是水淹賊寇大營,又是派袁崇煥向東南突圍,做了許多的鋪墊。
所以他們這一路南下十分順利。
崇禎說道:“袁卿的三萬人馬有沒有希望殺出重圍,到鳳陽同我們匯合?”
讓袁崇煥一同下江南,開啥玩笑?楊嗣昌就是故意讓袁崇煥作為疑兵的。
一方面是為了吸引李自成的主力,為自己南下創(chuàng)造條件!
更重要的是將袁崇煥排擠出南下的核心權(quán)力層,以免他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雖然闖軍的力量不強,但是歸德府可是由李獻忠的遼東軍駐守。
他料定袁崇煥在開封城外繞一圈后,最后還是會選擇回到開封堅守。
這樣不但可以助自己擺脫追兵,還能堅守開封,吸引闖賊的主力。
當然了后面的那些他是不會讓崇禎知道的,楊嗣昌說道:“李獻忠在歸德府布置了多少人馬我們不得而知,不過袁總督他們距離鳳陽的路程比我們近多了。沒準袁總督已經(jīng)在鳳陽接應我們了!”
崇禎等人一路小心翼翼,晝伏夜出,終于在五天后,來到了開封府最南面的項城附近。
項城距離鳳陽已經(jīng)近在咫尺了。
自從逃離京師后,崇禎等人一路顛沛流離,險象環(huán)生,如今終于要進入南直隸境內(nèi)的鳳陽府了。
眾人激動的心情可謂是溢于言表。
很快他們便沿著潁水一路東進,準備進入潁州。
可就當他們快要抵達潁州城的時候,哨騎卻帶回來一個噩耗。
五天前遼東軍從兗州南下,攻克了黃河南岸的重鎮(zhèn)徐州。
明末時期的黃河并不是從山東入海的,而是奪淮入海,黃河從開封段便一路向東南方向流淌,直接進入淮河的河道入海。
所以徐州、淮安這樣的重鎮(zhèn)都是緊鄰黃河的。
徐州的失守也就意味著黃河天險已經(jīng)被攻克!
更加糟糕的消息是攻克徐州后,遼東軍沒有任何停歇。
李獻忠令左良玉同毛文龍南下,分別進攻鳳陽同淮安。
如今鳳陽府危在旦夕,崇禎肯定是不敢去了。
于是他們在潁州城補充了一些干糧后,就直奔廬州而去。
大軍在行至壽州北面的八公山之時,正好遭遇到南下的遼東軍。
雖說曹文詔麾下的騎兵也并非是烏合之眾,不過他們這一路逃竄,急急如喪家之犬,惶惶似漏網(wǎng)之魚。
人還能吃上一些干糧,戰(zhàn)馬根本就沒有好的苜蓿以及飼料吃,早已虛弱不堪。
原本都是羽林營的騎兵,戰(zhàn)力和裝備也是不相上下的。
論指揮的將領(lǐng),曹文詔其實要比左良玉更甚一籌!
但由于戰(zhàn)馬以及士氣不同,使得原本應該勢均力敵的戰(zhàn)斗,很快就變得一邊倒。
左良玉的羽林營自從加入了遼東軍后,就士氣高漲。
面對昔日的同僚他們很快就打出了自信。
左良玉部利用戰(zhàn)馬沖擊力的優(yōu)勢,不斷擊殺曹文詔麾下的騎兵,迅速撕開了他們的防線。
左良玉同李國英二人如同一個巨大的鉗子,很快就將曹文詔率領(lǐng)的騎兵給合圍了起來。
曹文詔看穿了左良玉的目的,但此刻他們的馬力不濟,根本就無力阻止。
曹文詔對一旁的曹變蛟說道:“我們的馬匹是跑不過遼東軍的,你趕緊帶著陛下退入八公山!”
情況萬分危急,雖然曹變蛟很想留下來同叔父并肩作戰(zhàn),但此刻他也只得含淚執(zhí)行將令。
曹變蛟一桿銀槍開路,擊殺了阻擋在前方的敵人,終于趕在遼東軍合圍之前,率領(lǐng)三千多人殺了出來。
最后他們退到了身后的八公山上。
崇禎等人一路爬山,累得氣喘吁吁。
等他回頭望著山下的戰(zhàn)場時,曹文詔麾下的騎兵已經(jīng)被左良玉分割包圍了。
而他本人也因為寡不敵眾,力戰(zhàn)身亡!
看著身旁眼框通紅的曹變蛟,崇禎說道:“曹總兵真乃忠臣啊,朕一定會褒獎你們曹氏一門的!”
每次崇禎遇到危險,關(guān)鍵時候都是袁崇煥挺身而出,替他化險為夷。
但此時袁崇煥遠在開封,又有誰能來解救自己呢?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https://www.dzxsw.cc/book/42660693/1360947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