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入股(二)
李廣財身為唐源之多年好友,見他如今這般失勢撩倒,多次伸出援手。唐源之出獄付給蘇晚棠那六百兩,便是李廣財借的。
李廣財也有意借錢給唐源之重開玉齋。但重開玉齋需要大筆錢財,且生意之事有成有敗,唐源之自覺欠這位老友太多人情了,始終不肯接收李廣財如此大的幫助。
蘇晚棠抿了一口茶,淡淡道:“唐掌柜,我此番前來,乃有意入股唐源玉齋。”
“入股?”
唐源之愣了愣,將茶盞放至桌上,坐直身子看向蘇晚棠。
錦繡立刻掏出一張紙,展平放在唐源之的茶盞旁。
“這……”
唐源之拿著紙,眼輪左右動了動。
紙上字跡工整地寫著“三萬兩”,上面蓋有蘇晚棠的印章。
這枚印章是他親自篆刻,他自是不陌生。
蘇晚棠提眉道:“我知道做玉器生意需大批啟動資金,三萬兩不多不少,足夠選上幾塊好的原石,先將玉齋開檔。”
“三萬兩!”小桔梗抬眸盯著唐源之手中那張薄薄的紙。
她三十個銅板都不曾有過,實在無法想象三萬兩到底有多少。
她盯著那張薄得有些透光的紙,轉(zhuǎn)眸瞄了一眼蘇晚棠。
小女孩一臉淡定,將三萬兩交予他人面不改色,好像只是給了普普通通一張白紙。
唐源之盯著紙張上清秀的字跡看了看,朝蘇晚棠拱了拱手。
“三萬兩的確可以購上幾塊原石,只是……”
他擰眉頓了頓,道:“玉器生意風(fēng)險頗大,并未穩(wěn)賺不賠。三萬兩砸下去,運氣不好開出幾塊下等昌化石,這……”
“唐掌柜憂慮了,我做生意,向來只賺不賠!”
小女孩盈盈笑了笑,稚嫩的臉上有著不屬于這個年齡的淡定與從容。
唐源之眼眸動了動,恍然大悟般朝蘇晚棠拱了拱手笑了笑。
“唐某差點兒忘了,您可是鑒玉的高人啊!”
做玉器生意,基本就是在賭石!
在一堆外表平平無奇的石塊中挑出品質(zhì)上乘的,瞬間可將本金翻上好幾翻。若看不慎看走了眼了,花重金只開出下等石,只能血本無歸。
許多人靠賭石發(fā)家致富,也有許多人因賭石而傾家蕩產(chǎn)。
唐源之雖然摸玉幾十年,但在鑒石這方面一直屬于保守派,從來只入手有八層把握以上的原石,選石上基本不賺不虧。
唐源玉齋之所以能在皇城內(nèi)破有名氣,歸根結(jié)底還是在于他經(jīng)商多年的好口碑以及如火純青的雕玉手藝。
他之所以不想接收李廣財?shù)膸椭环矫嬉彩且驗檫x石上掙不到多少銀兩,只靠個人手藝難以償還李廣財投入的巨大資金。
如今有人可以選石的話,結(jié)果就大大不一樣了。
“唐掌柜,我如今入股,便是唐源玉齋最大的股東,分成之事得需明確!”
蘇晚棠喝了一口茶,不緊不慢地說道:“雖說玉齋的名氣與皇城市場都是你打下的,店鋪也是由你操持,但我出了股金,鑒玉也要耗費不少精力,抽取總利潤的五層,想必唐掌柜不會有意見罷!”
唐源之聽了蘇晚棠的話,拱手呵呵笑了笑。
“憑小姐鑒玉的本事,只拿五層已經(jīng)委屈了,唐某在此先謝過小姐了。”
他說罷起身朝蘇晚棠連連拱手,又不禁多瞄了她幾眼。
小女娃姿態(tài)氣定神閑,說話頭腦清晰,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周身氣質(zhì)真不像一個十一歲的女娃該有的。
不愧是能與煞神相處的尊夜王妃。
如今有她來鑒玉,相信玉齋不多時便可重振昔日的輝煌。畢竟這小女娃不僅是尊夜王妃,還是皇城內(nèi)鼎鼎有名的仙姑啊!
“玉齋開檔之事寧早不寧遲。我掐算過了,下月十六是個宜開業(yè)、宜開張、宜開市的好日子,玉齋在那時開檔,必定生意興隆!”
蘇晚棠說罷兩根柳眉不禁抬了抬。
下月十六客棧開業(yè),玉齋開檔,可謂雙喜臨門!
“小姐掐算的日子,必定是好日子!”唐源之亦點了點頭。
蘇晚棠眨了幾下眉眼,道:“我約莫半個月后得空,屆時我與唐掌柜一同動身去選玉石!”
“原石大多產(chǎn)自貴城一帶,路上舟車勞頓,小姐可是要與……”
唐源之說到這里,故意停頓了片刻。
“他未必同去,屆時再說罷!”
蘇晚棠自然知道他在憂慮什么。
唐源之諾諾地點了點頭,抬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想起曾在大理寺見過這尊嗜血如魔的煞神,他的背不禁滲出了些許冷汗。
從唐源玉齋出來,錦繡不禁朝蘇晚棠多瞄了幾眼。
小女孩比她還小幾歲,如今不僅擁有一家客棧,還有唐源玉齋五層的股份。
小姐愈來愈超乎她的想象了。
錦繡并不知道唐源玉齋五層股份是何意義,只是見蘇晚棠剛才與人侃侃而談,也不禁多看了她幾眼。
慕九兒雖然也不膽怯,還鬼靈精怪的,但絕不像蘇晚棠那般能侃侃與人談生意。
“你拿三萬兩銀子給那個叫唐源之的掌柜,要多少年才能將這銀兩掙回來?”小桔梗轉(zhuǎn)眸琢磨。
“玉器生意流水巨大,若運氣好,幾個月便可翻本了!”
“幾個月?”
小桔梗不禁咋舌,黑溜溜的眼珠子直直盯著蘇晚棠看。
錦繡也怔了怔,心下暗嘆玉器果然值錢。
唐源之所有玉器上繳國庫,到底損失了多少銀兩啊,怪不得他會一病不起。
“這筆錢此時投在此處,正好合適!”蘇晚棠輕輕點了點頭。
“唐源玉齋在皇城中頗有名氣,名氣與人氣是花銀兩買不來的。三萬兩便分得其五層股份,放在他人那里,定然不會應(yīng)允。”
唐源之所以答應(yīng)她入股,很大原因是感念她當(dāng)初將他一家十幾口從大理寺帶出來。畢竟比起人命而言,錢財乃身外之物。
只是這三萬兩本是拿來買地皮建收容院的,如今先挪用了玉齋上,收容院之事又得靠后了。
唉,屆時再補這個虧空罷。
如今收容院的落址之事還不曾確定,再說了日后玉齋所得銀兩也要拿來補貼收容院所用,追本溯源也相當(dāng)是做好事了。
(https://www.dzxsw.cc/book/42651519/249275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